那些先知和啟發他人的人,容易被大多數人看成瘋子。
超越時代認知的人多數會被當成瘋子,歷史上不乏這樣的先知型人物,比如說哥白尼伽利略等,即便是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對於他把二三十年時間都花在統一場理論上這事,很多人也認為是種浪費。
因為這些事都超出了人們普遍的認知。其實想想,我們人類的統一和穩定,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底座,都是那些人類共知的想像力,也就是人類都認同的那些規則。如果有哪一天超出這些想像,打破這些規則,那麼就會被當成異端或是精神病人。
但這些真的是異端邪說嗎?還是更高的真理呢?一個點會認為它就是全世界,一個線段也會認為它是中心,平面圖形認為自己最高等,我們也認為自己最全能。可見,在每個環境中,都有妄自尊大的物種,並且都醒得很慢,甚至不想醒。
就如英國神學家、學者埃德溫·A·艾勃特於1884年出版的諷刺小說《平面國》一樣,這個四邊形紳士,因為見識到了三維空間,衝出了平面世界的想像,回來之後想宣揚知識,讓平面國的人們掙脫維度的枷鎖卻被判終身監禁。
《平面國》這本書介紹了平面國,也就是二維。平面國的女性是直線,士兵和低等級的工人是等腰三角形,中產階級是等邊三角形組成的,職業男性和紳士是正方形和五邊形,等級越高邊越多。他們相互遇見時,看見的都是不同亮度的直線,他們通過觸摸及觀察不同亮度來辨別形狀等級。平面國還有自己的自然規律,等腰三角形可以有希望變成等邊三角形;每個圖形的下代會多一條邊(除了等腰三角形);一旦為女性,終生為女性。
從以上這些描述來看,不難想像這本書的諷刺意味,作者艾勃特藉由此書表達了對維多利亞時代階層制度的尖銳批評。下層人民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希望極其渺茫,只能等待著角度一點一點變大(也許再也變不大);女性就是沒思想的直線但是非常危險,為了不傷到別人,法律規定女性要邊走邊發出平和的喊聲以提醒別人;「注意您的外形」是一切的準則,如果你是等腰三角形,那你肯定會出問題。
這些條條框框的規則,對於空間國的人來說就是膚淺和幼稚的,就像四邊形先生做夢看見的直線國和點國一樣,裡面的居民都認為自己是中心,是最大最尊貴的。
我們無法理解慣常認知之外的東西,點無法理解線,線無法理解面,二維無法理解三維,三維無法理解四維,四邊形先生不能理解空間國的球體所說的話,就像直線沒法理解它說的跳到直線之外一樣。所以他們認為這些是瘋話,是精神病。
「向上,而不是向北。」
但四邊形先生在被球體帶到三維空間見證了真正的「上」之後,見證了顛覆性的世界之後,打開了思想的閥門,他不僅接受了自己平面國的膚淺與幼稚,還進一步思考了比思維更高階層的存在。也就是說,四邊形先生沒有對未知視而不見,也沒有被未知的存在而打擊到崩潰,它接受了未知的存在,並且激發了更深層次的求知探索欲望,這才是我們對未知應該持有的態度與心態。
艾勃特是一位神學家,而他在本書當中卻對最高等級的存在進行了思考。世界上有神嗎?我們所認為的那些神是不是就是比我們高維度的生物?那高維生物之上,還有沒有更高維度的生物?那有沒有最高維度的存在?這些探索,正體現了作者和四邊形先生一樣謙虛、勇敢的探索精神。
《平面國》這本書至今已一百年多年,這期間人類的發展從未停止,我們知道了更多的未知,對於世界和空間的探索從未停止,但同時對自身的定位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就如線國國王一樣。如果我們不想被降維打擊到崩潰,不想成為點國線國一樣膚淺的井底之蛙,那我們就不應太過自大狂妄,太過以自我為中心,對慣有的規則保持一份審視之心,對顛覆認知的信息保有寬容之心,承認世界的無限性與可能性。
也許,終有一天我們會被扔一塊二向箔,等到那時,我們能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