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抑鬱各有絕招 娛樂圈「抑鬱星星」數不清

2020-12-05 搜狐網
 

  大S、Ella、藍心湄走出抑鬱有絕招

  抑鬱症是娛樂圈中不少明星的殺手。臺灣資深藝人倪敏然因患上抑鬱症,日前以自縊結束傳奇的一生,讓圈中人唏噓不已。大S、S.H.E.的成員Ella、孫燕姿、藍心湄都公開透露自己曾患有抑鬱症。幸虧她們都能找到方法讓自己走出抑鬱,重展笑臉。

  藍心湄:「喝酒」緩解壓力

  藍心湄透露,兩年半前,結束在臺視主持的《臺灣風雲榜》之後,她對20年的演藝生涯完全失去希望,節目收視率不佳,也令她失去了自信,認為這個圈子已經不需要她,觀眾也不再喜歡她的表演方式,因此想從演藝圈銷聲匿跡。幸好,情緒不好的那段時間,有家人及朋友的鼓勵支持,幫她度過低潮期。而熱愛運動的她也建議,藝人工作壓力大,容易罹患憂鬱症,多加培養興趣也不錯,像打高爾夫球、旅遊,不要把生活重心完全擺在同一件事上。

  除了有家人及朋友陪伴,藍心湄透露,「喝酒」也能緩解壓力。她特別澄清,喝酒不代表酗酒,她喜歡小酌之後,頭腦微醺、思緒反應整個慢下來的感覺。她特別提醒,千萬不要過度飲酒,否則會養成酗酒的習慣。

  對倪敏然的身亡,藍心湄深表遺憾之餘,不忘呼籲,一旦有憂鬱症的症狀,親友的支持及適當的運動是很重要的,而她則是靠工作遠離憂鬱症的困擾。

  大S:服藥運動一起來

  大S自認個性「俗辣」又有正義感,當年面對緋聞與批評布袋戲事件惹來的風波,她想不開鑽牛角尖,還曾脫口而出想拿刀砍媽媽。後來,她經服藥、姐妹們的陪伴開解、運動等方法三管齊下,加上有了與藍正龍的戀愛滋潤,才告別了抑鬱症。

  她說,有抑鬱症不可恥,一定要向外界求助,千萬不要在死胡同裡打轉。大S的好姐妹範瑋琪也曾因同時要拍戲與主持廣播節目,工作量過大,導致突然變瘦,讓她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幸好有大S聊天開導,加上自己愛看書,症狀才得以化解。

  Ella:看電影發洩情緒

  S.H.E.的主音歌手Ella因工作行程緊密,加上脊椎無法完全康復,曾在媒體前面失控痛哭,無法工作。

  她排解壓力的方法,就是找朋友去看電影,把自己融入到劇情中發洩情緒,然後回家睡覺。她以自身經驗告訴大家,如果發現自己會胡思亂想,一定要找朋友傾訴,轉移注意力。

  孫燕姿:休假讓情緒好轉

  孫燕姿也曾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當工作人員來接她出門工作時,她在家中把音樂開得極大以掩蓋門鈴聲消極抗議,最後她跟公司爭取到休假,情緒才好轉。

  另外,蕭亞軒成名後面對八卦媒體的負面報導,也一度想不開,整天不想出家門,連她最愛的逛街也提不起興趣。後來她靠著練「皮拉提斯」和瑜伽,讓心情不再浮躁。朋友與工作人員的開導,也讓她慢慢恢復正常。 (棗蓮)

  

相關焦點

  • 抑鬱復康者:恢復1種力,輕鬆治抑鬱
    雖然抑鬱症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但已發現生物、遺傳、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參與了抑鬱症的發病過程,抑鬱的根子在於受遺傳因素、成長環境、教育方式、家庭環境、文化背景的長期影響形成的不正確的認知和思維模式,而應激事件又是觸發器。為什麼很多抑鬱患者堅持自救最終能成功走出來?我的感悟是自勝力起了關鍵作用。
  • 你也抑鬱嗎?幾幅插畫,帶你了解抑鬱患者的真實感受!
    每天將分享推薦權威精神心理相關的治癒經驗、科普資訊 抑鬱症是一種難以捉摸的感受,普通人很難想像抑鬱的真實感受。下面讓我們跟隨著插畫家生動的描繪,看看抑鬱症病人講述他們真實的抑鬱體驗。 感覺自己的大腦像是生病了 明明外邊看上去完好無損,但感覺自己的大腦已經不受控制了。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當抑鬱遇上焦慮,有什麼不同呢? 抑鬱障礙的診斷標準不涉及焦慮症狀,但有調查表明,超過半數的抑鬱症患者感到有一定程度的焦慮。 抑鬱狀態中,患者常表現出自罪、自責,認為自己不夠好、做什麼都沒有意思、未來一切都沒有希望,行為上也會感到做事困難、想要迴避過去顯得簡單或有趣的活動。
  • 「抑鬱自救指南」,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抑鬱症是怎樣產生的?
    你可曾有過情緒低落、快樂明顯減少?你可曾有過食慾明顯下降,體重至少減輕了百分之五?你可曾有過睡眠障礙、易怒或情緒鬱悶?你可曾有過經歷不佳每天疲憊不堪?你可曾有過無價值感、缺乏信心或是有負罪感?你可曾有過放棄一切的念頭?如果你至少有其中四個以上症狀的話,就可以判斷出自己是否有抑鬱症。
  • 中國有4千萬人受困嚴重抑鬱,低收入低學歷者更抑鬱?
    中國有多少人受困於焦慮症、抑鬱症?近日,崑山杜克大學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健康經濟學教授謝啟瑞和北京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近日共同在China Economic Review上發表了一項研究,重點關注了中國的精神疾病問題。研究發現,中國抑鬱症的患病率很高,抑鬱症狀的患病率為37.9%,嚴重抑鬱為4.1%。
  • 失眠、焦慮、抑鬱,睡不好的「三劍客」
    當今焦慮、抑鬱、失眠已經成為了社會新的流行病。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在世界範圍內有三分之一的人有睡眠問題。 而我國大約50%的人存在睡眠障礙,且近年來,還呈上升趨勢。
  • 總被人說:「拜託,你有什麼好抑鬱的?」
    昨天,讀到一位抑鬱症患者的文章,作者說:「9年前的同一天,我正因為重度抑鬱而試圖自殺。一不小心,我已經多活了9年。」身邊有親朋經歷著抑鬱,有過種種「自殺」言行,所以,看到這類文章,以及今天再次向大家推薦的《正午之魔》,更有感觸。
  • 李雪琴:當一個抑鬱患者在說脫口秀
    #脫口秀反跨年#在最近的《反跨年脫口秀》的綜藝節目中,李雪琴說媽媽打電話給她,擔心娛樂圈男女關係太混亂了,李雪琴不按常規地回到:「實不相瞞,這就是我進入娛樂圈的原因。」真是太有梗了,超級搞笑。在《脫口秀大會第三季》中,讓我們認識到擁有有趣的靈魂段子手——李雪琴。
  • 導致抑鬱的三個罪魁禍首,它們的特點很明顯!
    抑鬱通常有一個觸發事件(導火線),一旦觸發了第一次,以後觸發抑鬱的事件會變得越來越微小,甚至幾乎完全不需要任何觸發。到了這個階段,需要注意的是抑鬱不同於悲傷,兩者的狀態相似,但抑鬱會有如下特點: 1、無感:抑鬱者無法擺脫絕望感覺,對周遭的事物不感興趣;就連日常活動也感到不知所措。
  • 懷疑抑鬱了怎麼辦?這份心理評估表來幫你,可確定抑鬱的嚴重程度...
    用於抑鬱障礙輔助診斷的量表有很多: 有的簡單、便捷,可供患者和家屬自測,多用於初篩; 有的比較複雜,一般需要由醫生進行評估,但結果更權威,是幫助醫生診斷的有力「武器」; 還有一些量表可用於確定抑鬱的嚴重程度、自殺風險,以及和其他疾病鑑別。
  • 65%留學生有抑鬱症,學習越好,人反而更抑鬱?
    記得之前芝加哥一所大學有一篇報導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你們作為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耶魯抑鬱度過還是在亞利桑那大學開心度過?結果75%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寧願抑鬱也要上耶魯大學,因為他們認為孩子的情緒問題總會慢慢解決。
  • 我們為什麼會抑鬱?在抑鬱時,我們能找到什麼方法來挽救自己
    從開始用自媒體寫文章到現在,我寫過許多篇關於「抑鬱」這一主題的文章,也幫助過幾個陷入低氣壓的朋友走出泥潭。當然,我並不是什麼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只能說是對世事喜歡多花點心去思考和總結,所以那些文章裡,要麼說的是說自己對抑鬱這一件事的看法,要麼是講一些自己學到的對擺脫抑鬱挺有用的一些知識。
  • 易抑鬱的孕婦多有這些經歷,這個鍋,老公甩不掉
    我認為孕期容易抑鬱的女人都有這些經歷 1、需要保胎 懷孕本來就是一件複雜和危險的事情,有些孕婦懷孕前期胎兒狀況不好,需要長期臥床保胎。孕婦時刻擔心胎兒健康,生怕發生意外,精神難免會低落。
  • 美國權威仲氏「抑鬱自評量表」
    請根據最近一周的感覺,做下面20道題,選擇符合自己的程度――偶爾、少有、常有和持續。感覺體重減輕  8.為便秘感到煩惱  9.心跳比平時快  10.無故感到疲勞  11.頭腦像往常一樣清楚  12.做事像平時一樣不覺得困難  13.坐臥不安,難以保持平靜  14.對未來滿懷希望  15.比平時更容易激怒  16.覺得決定什麼事很容易  17.感到自己有用和不可缺少
  • 什麼是抑鬱「三低三自三不能」
    在抑鬱期間,我們整個多巴胺都開始分泌減少,隨著多巴胺分泌過少後,你會好像自己生命動力越來越少,你過去喜歡的東西不再可以持續給你產生刺激,包括過去對你有意義的事情現在也不再給你大腦產生反應,這就阻斷了中間的聯繫,所以我們越抑鬱,越沒有動力,同時越來越不會產生新的多巴胺,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 走出冬的抑鬱,風信子送來了十個春天花語
    這個春天,是從抑鬱中萌發出來的,但並沒有在抑鬱中頹廢,依然彰顯著它的蓬勃個性,帶著數百年大自然賦予的頑強,辭寒俏綻,又煥發出了一派生機盎然。風信子,就是這如約而來的春的信使。風信子,總是和浪漫與愛情相伴左右的。
  • 2018就業率最高專業,十大最令人抑鬱的專業,看完我真的抑鬱了
    醫護工作者包括醫生、護士、治療師和其他類似的專業人員,要求他們有極強的服務意識和極好的耐心,即便自己有脾氣也不可以針對被服務群體,醫護工作者不但工作時間超長、沒有規律,而且總是奔走在生死攸關的浪尖,壓力重重,無以言表。威爾德說:「他們每天都面對病痛、外傷和死亡,還要和患者的家屬交涉。他們的眼前一片灰暗,目之所及的地方都是悲慘世界。」因此,心裡很容易抑鬱傷感。
  • 失眠抑鬱患者根源在大腦 沈城有了最新檢測
    >如果肚子裡面長了腫瘤或出現絞痛,做個「B超」就可以清楚發現問題;懷疑顱內出血或有腦震蕩,我們也可以做CT或者核磁共振,看明白身體的受損情況,這些說起來大家都不會陌生。現在如果聽說患上失眠、抑鬱、焦慮、健忘、恐懼等多種心病,通過掃描大腦就可以查出病因,然後對症治療就可以痊癒,你千萬別驚奇。因為,一種國際前沿醫療技術專利設備「EFG腦神經遞質檢測儀」已經被獨家引進遼寧省總隊醫院,這項技術受到中國、美國、日本及歐盟聯合專利保護,能10分鐘查出失眠、抑鬱、精神障礙等16種病因,治療3~5天見效,一個療程基本恢復正常。
  • 抑鬱與憤怒如何相互作用?
    他們意識到並充分體驗到,他們的憤怒既是潛在抑鬱症的劇烈痛苦的產物,又是有意義的分心。對於許多尋求我的憤怒幫助的人來說,情況經常如此。 相比之下,尋求我為抑鬱症服務的其他人已經認識到向內定向的憤怒如何助長他們的憤怒。有些人尋求我為抑鬱症服務的方法是同時向內和向外發怒。
  • 擺脫抑鬱後的心理學家卡倫·霍尼,領悟了什麼?
    弗洛伊德很多關於抑鬱的理論,比如攻擊性理論,他說如果一個人可以健康的表達攻擊性或者升華,這個人大概不會患上抑鬱,但如果一個人無法表達攻擊性,甚至把攻擊性轉向內部,這個人大概率會患上抑鬱。但很可惜學術優秀的她耐不住自己早年創傷的影響,後來婚姻也無法處理好,她知道自己早年經歷對她影響有多深刻,後來迅速尋求精神分析的幫助。無奈的是,正值當紅的弗洛伊德驅力理論並不能解決她的問題,後來轉向自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