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健康醫學院校長黃鋼率先製作開設慕課《名畫中的瘟疫史》。上海健康醫學院供圖
中新網上海1月5日電 (記者 陳靜)在人類的歷史上,每一次大瘟疫都深刻影響社會變遷、文化興衰以及戰爭走向。藝術將歷史冰冷的數位化作鮮活的人世,記錄下惶恐、悲傷、無畏與勇敢等。
記者5日獲悉,上海健康醫學院校長黃鋼率先製作開設慕課《名畫中的瘟疫史》。該門課程面向全國高校開設、包含40多節微課。這門慕課將成為學校的在線通識核心課程。
黃鋼當日接受採訪時表示,開設這門慕課,希望畫布書史,鑑古知今,傳遞「人文和實踐DNA雙螺旋」,做有溫度且有深度的醫學教育理念。在微課中,記者看到,黃鋼不僅進行專業解讀不同時期的瘟疫歷史,還通過名家名畫的獨特視角加以佐證。他希望選課人不僅知史明史,而且藉由名畫共情歷史。
黃鋼說,今天,面對病毒,要求人們考慮的首要問題是有限和無限的問題。在自然面前收斂自己的野心和欲望,心平靜氣地和病毒、和這個世界對話、共存。黃鋼認為,在整個地球的瘟疫史上,畫家們始終用自己畫筆忠實地記錄著藝術的真實。
談及1918年大流感,黃鋼剖析了奧地利畫家席勒的畫作《死神和少女》《家庭》等,他指出,藝術本質上都是在表現畫家自己及其內心,以此引發人與人之間的共情、與社會現實的共鳴、精神世界的共振。「疾病是地獄,但要在畫布上表現他,就是勝利!」黃鋼說。
從《被遺忘的流行病「世界大戰」:1918大流感》《死神的勝利:黑死病》《雅典大瘟疫》《東北大鼠疫》《中華瘟疫史畫》到《醫學變革和公共衛生發展——我們能從疫情危機中獲得成長和改變的力量嗎》收尾,這套課程總共六章、40多節微課。對此,黃鋼說,希望內容和形式並舉,重視音樂、畫面、剪輯等要素,用今天學生易於接受的形式傳遞內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