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大腦額葉區,保持神經遞質高水平,培養孩子「超強專注力」

2020-12-04 兒童注意力訓練

有家長私信抱怨說,她家5歲的兒子平時做什麼都挺聰明的,但是就是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做什麼都靜不下心來,不專心,就連玩玩具車的時候,都要去喝杯水,一會兒看看繪本,一會兒玩玩彩筆……

平時拼個小汽車,明明十幾分鐘就能做好,就是因為做事不專心,結果拖一個多小時。「現在做事情這麼不專心,以後上學可怎麼辦?」

孩子學習競爭壓力大,專注力問題在如今已經變成了一種常態,對於很多父母來說,則是擺在他們面前的很大的一個困擾。

解決注意力分散問題已經成了頭等大事。

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埃裡克森科為了搞清楚如何才能提高注意力,提出了一個更為客觀的注意力測量方法,叫做埃裡克森側抑制任務。

為了能夠衡量專注力的大小,為此製作了一份測試表。

測試表中全部都是一個個隨機的5個箭頭指向,比如(<><>>)。測試任務要求受試者儘可能快地指出中間箭頭的指向,通過所用時長與正確率來衡量一個人的選擇性注意能力。

同時,在測試過程中,科學家為受試者的大腦進行了MRI檢查,觀察受試者頂葉與額葉區域(這部分對我們保持專注至關重要)的活躍程度。

在受試者參與埃裡克森側抑制任務的同時,他們也接受了體能測試。

結果表明,身體更健康的受試者在埃裡克森側抑制任務中的表現更好,他們的所用時長更短,正確率更高,額葉區域更活躍。

為了搞清楚其中的因果關係,將受試者分為兩組,進行長達的六個月的對照研究。

一組為步行組,另一組為伸展組。兩組的運動頻率和時間相同,區別只有一個:伸展組運動量較少,心率不會在此過程中加快。

結果顯示:步行組受試者的測試結果顯示,保持長期運動能幫助注意力提升,他們所用的時間更短,正確率更高,且負責選擇性注意力的頂葉和額葉區發生了變化。

神經學家研究發現,影響注意力的因素有兩個:與多巴胺息息相關的大腦獎勵系統和常用來做決定的大腦額葉。

大腦獎勵系統,它是推動我們進行某種行為的發動機。它的構成主要由扮演腦細胞信息傳遞信使的神經遞質-多巴胺、獎勵中心的接收器-受體和可以感受到快樂感的腦細胞群-伏隔核。

多巴胺:

是種正向的情緒物質,人要興奮,大腦中一定要有多巴胺,我們的快樂中心伏隔核裡面都是多巴胺的受體。

受體:

當多巴胺與受體結合時,會在腦細胞群中引發反應,讓你感到愉悅。

伏隔核:

能夠讓我們產生一種快樂、積極的感覺,讓我們想重複這些行為。

大腦額葉:

控制我們集中注意力的主要區域,是大腦的高級控制系統。我們的大腦深處會產生很多波動,額葉會抑制這種波動,像過濾器一樣消除噪音,使我們能夠集中注意力。

運動後,多巴胺水平會立即提升,並且當訓練結束後,多巴胺水平在幾分鐘內依然會上升,然後維持幾個小時的高水平。很多人在運動後覺得思維變得更加敏銳、冷靜與專注,就是這個原因。

運動後大腦獎勵系統會做出調整,並且對於經常鍛鍊的人而言,額葉可以產生新的血管,這樣可以更好的供血和清除代謝廢物。額葉的功能區域越強大,我們消除噪音,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就越強大。

04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做事不專心,容易走神的情況時,家長就要引起重視,可以帶孩子適當做一些戶外體育運動,幫助增強孩子大腦多巴胺保持高水平的狀態,促進大腦額葉區的發育。

除此之外,我們能通過以下幾種方法,幫助孩子避免注意力被分散。

詳細每日任務

如果孩子學習沒有任務規劃,孩子學習沒有階段目標,很容易因學習用品準備不全,或沒有良好時間概念,而轉移注意力,降低學習效率。

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商討制定詳細的每日任務,共同制定學習規則,但要注意勞逸結合,讓多巴胺水平保持穩定,讓孩子以良好學習狀態,去做下一項任務。

創造低噪音的學習環境

孩子在集中注意力學習時,我們要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減少其他無關噪音的產生,減少孩子因為其他聲音或動靜轉移注意力的機會。

給孩子創造好的外部環境,可以降低周邊環境對孩子大腦額葉的刺激,抑制耐力活動,更好的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科學訓練

利用腦電生物反饋技術訓練孩子專注力。

通過科學儀器檢測孩子腦波運動數據,幫助孩子提升學習專注力,養成高效用腦習慣。

這樣孩子在學習或做事的時候,主動性和積極性會更高,能夠自然集中注意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擺脫家長的提醒和催促。

相關焦點

  • 這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孩子的記憶力、思維能力也會遠超同齡人
    01注意力的發展每個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短不一。一般而言, 會因為年齡、發育情況及個別差異而有所不同。隨著大腦前額葉皮層的成熟和年齡的增長, 注意力持續的時間也會漸漸增加。前額葉皮質位於額葉前部,注意力的發展依賴於前額葉皮層的成熟。
  • 想養出高智商的孩子,在6歲之前,要勤鍛鍊大腦的這2個部位
    每個家長都期待自己能夠培養出「小愛因斯坦」,但又常常苦惱於無從下手。既不知道該從孩子的哪個階段開始培養,也不清楚該如何培養。在這樣的糾結中,不知不覺就錯過了開發孩子智力的最佳時期。但隨著人類對大腦探索的逐漸深入,依靠後天的努力培養出高智商的孩子,不再是天方夜譚。看似高深的「高智商孩子養成法」也逐漸揭開了神秘面紗。
  • 如何開發孩子的右腦潛力?3個小秘訣,培養孩子「超強大腦」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特別是大腦開發是父母最看重的,正常情況下,孩子聰明程度除了先天遺傳之外,後天培養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因素。0~3歲是寶寶開發右腦的黃金期,一直到6歲以後孩子的大腦發育完成成人的80%,所以,家長們要抓住3歲前甚至6歲前的時光,幫助孩子進行右腦開發,這對他們未來有很大的好處。但是,家長們知道了右腦開發的重要性,但不知道如何下手,接下來教你3個小秘訣,培養孩子「超強大腦」。
  • 小學低年級,孩子專注力培養比成績重要100倍,附詳細到分鐘做法
    記得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磨蹭,都會氣急敗壞罵上一句:「你是豬腦子嗎?!」 雖說是氣話,但這句話還真沒罵錯,專注力差的孩子,跟孩子的大腦發育真是息息相關。 根據人體大腦結構,掌管孩子音樂、平衡、記憶、情商等的區域叫前額葉。
  • 高智商的孩子要怎麼培養?注意鍛鍊孩子大腦的這兩個部位
    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聰明、智商高、學習好,自己想培養卻無從下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該怎麼鍛鍊孩子的大腦,才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聰明的孩子有哪些突出表現?記憶力、分析能力、專注力、應變能力等,這些能力主要和兩個大腦器官有關:海馬體和前額葉皮質。
  • 超強大腦:了解大腦6大功能區,幫你獲得成就、人脈、自我潛能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超強大腦》。作者丹尼爾亞蒙,世界知名腦成像專家,被譽為「美國大腦健康之父」。通過了精神病學雙職業認證,被美國精神病學會授予傑出會員稱號。 創建了世界聞名的亞蒙診所,擁有全球zui大的與行為相關的功能性腦掃描資料庫,總共收集了來自111個國家的125 000多份大腦掃描數據。
  • 被發現了,運動可以改變大腦,提高學習效率
    很多人單純地將運動歸為強身健體的一類,多運動可以保持年輕的心態,對血液流動和心臟都有很大的好處,但是運動可以強大我們的大腦,對於孩子來說,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這是很多家長都不知道的秘密。就拿我們大人來說,每次跑完步後,大腦是不是感覺到神清氣爽呢?沒錯,運動真的可以強大大腦。
  • 耶魯大學研究:孩子專注力養成之前,最好不要看電視
    大部分家長都知道,孩子的專注力不是很強,但卻很少有父母思考,孩子的專注力弱是怎麼造成的。其實導致孩子專注力弱,使我們每家都有,孩子每天都在做的事導致的,是看電視影響的孩子專注力弱。耶魯大學對於孩子專注力曾做了一項研究。大腦中控制專注力的是貝塔波,控制睡眠的是阿法波。
  • 媽媽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神經心理學:是大腦缺乏結構化訓練
    人類產生注意的最高部分是大腦皮層,而大腦皮層不僅對皮層下組織起到調節、控制作用,而且會主動地調節行動,對信息進行選擇,而前額葉對控制注意有著重要的作用。神經心理學研究發現,前額葉受損的人,注意調控能力下降,不是很難集中注意力,就是容易被外界其他的幹擾所影響。
  • 哈佛大學:孩子分心是本能,培養專注力的3個技巧,建議父母收藏
    而專注力並非天生的,而是和3-6歲大腦發育高峰期時的培養有著密切的關係,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科學實驗發現:孩子分心是本能反應!「看不見的大猩猩」實驗哈佛大學曾經對學校裡的學生做過一個著名的專注力實驗——「看不見的大猩猩」。
  • 神經遞質漫談(上)
    神經細胞 大腦由神經膠質細胞(glial cells)和神經細胞/神經元(nerve cell, neurons)組成. 成年人的大腦大概由八百億個神經細胞, 每個神經細胞平均與七千個其他神經細胞相連. 互相連接的神經 元構成巨大而複雜的神經網絡. 我們的情感, 意識, 記憶等所有精神活動都發生在這個網絡中.
  • 神經遞質漫談 (中)
    高於預測的獎勵, 對應較多的多巴胺釋放, 也就是較強的多巴胺通路激活, 這對應著側腹背蓋區 (VTA)某些神經元釋放多巴胺. 低於預測的獎勵, 多巴胺通路被抑制, 實際上是側腹背蓋區(VTA)釋放伽馬 氨基丁酸(GABA, 一種抑制性的神經遞質). 所謂獎勵的習慣化, 就是預測與現實越來越接近, GABA這種 抑制性的神經遞質去抑制多巴胺通路激活的過程. P.
  • 神經遞質漫談 (上)
    活動電位(action potential)到來時, 鈣離子進入軸突終端, 使囊泡中的神經遞質被釋放到突觸間隙 (synaptic cleft).神經遞質與突觸後膜(postsynaptic membrane)上的特定受體(receptor)結合, 並激活這些受體.
  • 腦發育專家:大腦發育關鍵期為3-6歲,5個方法,給娃一個超強大腦
    世界上有需多名人雅士,都是有「超強大腦」的,比如說貝多芬、愛因斯坦、達文西、居裡夫人等。他們的特點是有一個超強右腦,想必大家都知道他們的成就,對世界都是歷史性的影響。家長能培養出有「超強大腦」的孩子,孩子將來也一定會有一定的成就。
  • 運動「洗腦」:一份保持大腦「運動量」的武林秘籍丨臨床必備
    > 在此基礎上,目前關於運動和大腦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但核心依舊離不開這些神經遞質及神經營養因子,下文將從幾個有趣的例子出發,介紹這些複雜的「神經機制」。,其母體幹細胞來源於海馬和室管膜下區部的細胞層。在原始條件下,機體面臨刺激時,大量的激素和神經遞質參與思維決策活動;而運動可以模擬這些原始刺激,促進激素和神經遞質的分泌釋放,使得警覺性增高、反應增快,同時還可調節情緒。研究發現,運動可促進釋放GABA神經遞質的神經元的生長,GABA被稱為「抗焦慮分子」,可抑制其他神經元放電,幫助大腦識別因神經元過度放電產生的威脅。因此,運動者具有更好地壓力處理能力及情緒控制能力。
  • 用於大腦神經遞質取樣的微型神經探針
    來自特溫特大學(University of Twente)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款微針,其中的微通道可用於從大腦局部區域提取少量液體樣本用於大腦神經遞質取樣的微型神經探針大腦是一個高度複雜的系統,很多科學家在研究。神經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解答此類問題,「為什麼一個人得了偏頭痛而另一個卻沒有?」來自BIOS晶片實驗室小組的Mathieu Odijk博士解答道,「要想回答這類問題,能夠詳細研究大腦的運作方式非常重要。大腦工作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是攜帶信息的化學物質——神經遞質。
  • 神經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式,並非是靠閱讀
    在2014年,德國和比利時的科學家在掃描了152個大腦發育良好的寶寶大腦後發現,所有寶寶大腦的背外側前額葉子皮質(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和額葉眼動區(frontal eye fields)的灰質體積更大。
  • 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附提高專注力的3種方法)
    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中說過:所有的「小天才」身上都具備一個共同點,那便是「超強專注力」,種種跡象表明,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所以想要孩子學習優於常人,培養孩子專注力是必不可少的過程,父母應順應孩子發育的規律,對孩子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你是否常苦惱於孩子這些壞習慣?
  • 學習好的孩子,「大腦司令塔」都很發達,3個訓練方法父母要收好
    最近常跟孩子一起做手工遊戲,一來是因為好玩,二來能很好激活孩子的大腦前額葉。前額葉是大腦很重要的一個腦區,我們的記憶力、創造力、行動指令、自控力與專注力都源於此,這也是是部分科學家把它稱之為「大腦司令塔」的原因。
  • 記憶的建立需神經遞質 考前不斷補充胺基酸?
    1 記憶的建立需要神經遞質我們複習迎考或學習知識時,要反覆地進行學習和練習,目的是想將知識變成「長時記憶」。而要建立「長時記憶」,需要「聯絡員」的幫助,而大腦中的「聯絡員」就是神經遞質。大腦中每個神經元(神經細胞)都是獨立的。一個個神經元通過向外伸出的小手——神經突觸相互聯結,形成了網絡化的神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