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私信抱怨說,她家5歲的兒子平時做什麼都挺聰明的,但是就是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做什麼都靜不下心來,不專心,就連玩玩具車的時候,都要去喝杯水,一會兒看看繪本,一會兒玩玩彩筆……
平時拼個小汽車,明明十幾分鐘就能做好,就是因為做事不專心,結果拖一個多小時。「現在做事情這麼不專心,以後上學可怎麼辦?」
孩子學習競爭壓力大,專注力問題在如今已經變成了一種常態,對於很多父母來說,則是擺在他們面前的很大的一個困擾。
解決注意力分散問題已經成了頭等大事。
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埃裡克森科為了搞清楚如何才能提高注意力,提出了一個更為客觀的注意力測量方法,叫做埃裡克森側抑制任務。
為了能夠衡量專注力的大小,為此製作了一份測試表。
測試表中全部都是一個個隨機的5個箭頭指向,比如(<><>>)。測試任務要求受試者儘可能快地指出中間箭頭的指向,通過所用時長與正確率來衡量一個人的選擇性注意能力。
同時,在測試過程中,科學家為受試者的大腦進行了MRI檢查,觀察受試者頂葉與額葉區域(這部分對我們保持專注至關重要)的活躍程度。
在受試者參與埃裡克森側抑制任務的同時,他們也接受了體能測試。
結果表明,身體更健康的受試者在埃裡克森側抑制任務中的表現更好,他們的所用時長更短,正確率更高,額葉區域更活躍。
為了搞清楚其中的因果關係,將受試者分為兩組,進行長達的六個月的對照研究。
一組為步行組,另一組為伸展組。兩組的運動頻率和時間相同,區別只有一個:伸展組運動量較少,心率不會在此過程中加快。
結果顯示:步行組受試者的測試結果顯示,保持長期運動能幫助注意力提升,他們所用的時間更短,正確率更高,且負責選擇性注意力的頂葉和額葉區發生了變化。
神經學家研究發現,影響注意力的因素有兩個:與多巴胺息息相關的大腦獎勵系統和常用來做決定的大腦額葉。
大腦獎勵系統,它是推動我們進行某種行為的發動機。它的構成主要由扮演腦細胞信息傳遞信使的神經遞質-多巴胺、獎勵中心的接收器-受體和可以感受到快樂感的腦細胞群-伏隔核。
多巴胺:
是種正向的情緒物質,人要興奮,大腦中一定要有多巴胺,我們的快樂中心伏隔核裡面都是多巴胺的受體。
受體:
當多巴胺與受體結合時,會在腦細胞群中引發反應,讓你感到愉悅。
伏隔核:
能夠讓我們產生一種快樂、積極的感覺,讓我們想重複這些行為。
大腦額葉:
控制我們集中注意力的主要區域,是大腦的高級控制系統。我們的大腦深處會產生很多波動,額葉會抑制這種波動,像過濾器一樣消除噪音,使我們能夠集中注意力。
運動後,多巴胺水平會立即提升,並且當訓練結束後,多巴胺水平在幾分鐘內依然會上升,然後維持幾個小時的高水平。很多人在運動後覺得思維變得更加敏銳、冷靜與專注,就是這個原因。
運動後大腦獎勵系統會做出調整,並且對於經常鍛鍊的人而言,額葉可以產生新的血管,這樣可以更好的供血和清除代謝廢物。而額葉的功能區域越強大,我們消除噪音,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就越強大。
04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做事不專心,容易走神的情況時,家長就要引起重視,可以帶孩子適當做一些戶外體育運動,幫助增強孩子大腦多巴胺保持高水平的狀態,促進大腦額葉區的發育。
除此之外,我們能通過以下幾種方法,幫助孩子避免注意力被分散。
詳細每日任務
如果孩子學習沒有任務規劃,孩子學習沒有階段目標,很容易因學習用品準備不全,或沒有良好時間概念,而轉移注意力,降低學習效率。
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商討制定詳細的每日任務,共同制定學習規則,但要注意勞逸結合,讓多巴胺水平保持穩定,讓孩子以良好學習狀態,去做下一項任務。
創造低噪音的學習環境
孩子在集中注意力學習時,我們要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減少其他無關噪音的產生,減少孩子因為其他聲音或動靜轉移注意力的機會。
給孩子創造好的外部環境,可以降低周邊環境對孩子大腦額葉的刺激,抑制耐力活動,更好的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科學訓練
利用腦電生物反饋技術訓練孩子專注力。
通過科學儀器檢測孩子腦波運動數據,幫助孩子提升學習專注力,養成高效用腦習慣。
這樣孩子在學習或做事的時候,主動性和積極性會更高,能夠自然集中注意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擺脫家長的提醒和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