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太陽系,人們普遍認為只有8大行星,但實際上天王星(由內而外數第7顆行星)極有可能就因小行星撞擊而「躺」在自身軌道上打滾,很多新聞報導其被狠狠的「傷害」過,解釋下來極有可能就是在很久以前與「老九」的「相愛相殺」。從而導致天王星的「自暴自棄」以及「老九」的離家出走。(撞擊後偏離軌道導致脫離太陽系引力範圍)
在星系的演化過程中確實產生過一些流量星球,如果以太陽系來說,假設柯伊伯帶(太陽系最外圍的行星帶,由無數小行星構成,受到太陽引力引響改變自身軌道,被太陽所捕獲形成小行星帶)產生了較大行星。因為受太陽引力較小,如果遭到其他小行星撞擊,極有可能造成飛離太陽系。甚至是地球,如果真的遭遇小行星撞擊引響軌道真的有可能偏離原有軌道,使得地球慢慢的變為流浪星體。當然真有這樣的小行星,早就被科學家們「轟碎」或者想法讓他偏離軌道。
早期我們往往認為所有行星都在恆星系統內「認真工作」,就像我們的一樣。但科學家們捕捉的不同線索及反覆試驗的模擬。都指向著,有許多「有個性」行星正在星空中飄蕩,它們不依賴於恆星或者很行系統走著與大多行星不同的路程!但因銀河系的整體行星數量極大,根據最新一項的模擬推算,目前光銀河系內就可能存在數十億顆「流浪行星」。
美國、紐西蘭和日本從未放棄過類似搜尋,但是由於流浪星球沒有恆星的照射,本身不無法發光只能由其本身在遮擋某一恆星光源的時候才能真正發現他們,儘管如此,以目前科技也僅能發現體積較大的行星。在多個國家的不懈努力下,最終研究小組搜索銀河系中心地帶時,曾發現了10多顆質量大小與木星相仿的星球。或許直到被新的恆星「捕獲」前,它們一直都需要在無聲的在太空之中飄蕩。經過科學家們的反覆論證及跟蹤,它們正是我們的文章主題,飄蕩在宇宙中的「流浪地球」。當然即使在運氣特好的情況之下,也只是偶然間發現類似行星。要對他們進行進一步調查也是科學界難題,因為他們也只是過客,路過恆星光源後則在次「銷聲匿跡」無法追蹤。因此我們需要等待新的「高科技」才能進一步探測到「流浪地球」。
2017年10月19日一顆長得像「煎餅或者雪茄」太陽系外天體被科學家們捕捉到,大約長400米,寬40米,並取名「奧陌陌」( Oumuamua,在夏威夷語中意思為「偵察兵」或「來自遠方的使者」)。奧陌陌其是由天琴座方向衝進太陽系,科學家們一度以為是外星人的飛行器,但是在後來的研究中發現它只是一個意外,在原先的星系中與其他小天體「相愛相殺」被彈出星系外,一路流浪,最終在太陽系邂逅,在即將途經地球時候被太陽「老大哥」一把甩出太陽系。
像上面提到的「奧陌陌」是不可能產生生命的,但假設出現「奧陌陌」2號能夠達到流體靜力平衡(近於圓球,質量大於5¹⁰公斤,直徑超過800公裡),產生引力作用足夠鎖住大氣層。且「奧陌陌」2號上的溫室效應能夠達到類似於金星的誇張程度,反而能較好的留住其內部元素變化產生的熱量,從好理論上可能能夠產生適宜生存的環境。只是由於無法照射恆星熱量,上面的生物可能一輩子在黑暗中摸索,而且皮膚非常白。
宇宙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流浪地球」,但不是像科幻電影中人為的。每次途經類似於太陽的恆星系統時,都會因熱量面臨毀滅。另外同樣沒有恆星系統外圍的引力場的保護,這些星體同樣會變得「多災多難」被隕石不斷地光顧。即使有幸生存,那也是萬裡挑一。那麼多巧合相結合,與地球相遇概率幾乎為零,在這裡只能但願各自安好~
(圖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往期回放:
美國是不是有什麼秘密,隱瞞著所有的地球人?
愛因斯坦臨死前說了兩句話,護士沒聽懂,死後大腦被割成240塊
新型能源被發現,比任何一種能源都強大,人類或可實現光速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