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與日式茶道文化 架起中日文化溝通的橋梁

2020-12-05 金色財經

近日,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就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水與cool japan」主題活動,聚焦於茶道文化,活動由阿酷爾商貿(上海)有限公司與日本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共同主辦,通過茶道文化交流,為中日友好做出貢獻。

       茶道老師現場講解日本茶道禮儀,邀請現場嘉賓一同體驗茶道文化,本次活動中煮茶所用到的水均為阿酷爾公司提供純淨飲用水,讓在場嘉賓在茶道文化體驗中品味純淨健康水帶來的美好感受。

       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更多人了解日本茶文化,呼籲大家重視生活中飲用水的安全健康。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相關焦點

  • 日式茶文化交流 ASUKA SEICHA飛鳥製茶帶你感受日本茶道
    因此,脫胎於中國茶文化的日式茶道,在結合了日本當地的地理環境、人文習俗等,漸漸發展出了不一樣的風貌,讓茶文化中又多了一種分支。  對此,許多對日式茶道感興趣的人都來到了日本,像是ASUKA SEICHA飛鳥製茶的負責人就是其中之一。
  • 大眾心理學專著《夠得著的幸福》首發,架起心與心溝通的橋梁
    《夠得著的幸福》由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出版,是知名心理專家石卉女士歷經三十年個人學習、成長、實戰、諮詢、授課的傾情之作。石老師介紹說:這套書可用於普通人的自我探索成長,也是一本教師、家長等專業助人者理論學習和實戰演練、管理者進行上下級溝通的指導手冊。上冊《探索成長路,尋覓幸福密碼》從心理學角度幫助人們認識自我、了解「冰山下」不自知的優勢、資源及影響幸福的障礙與桎梏,利用所介紹的工具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性格成因,從而改變內在環境,釋放負面情緒,療愈傷痛,實現內外和諧。
  • 第14期跨文化交際中的中日文化交流
    關於動漫是不是屏蔽現實的橋梁,我認為要思考如何在理想和現實中保持平衡。比如有人喜歡動漫、有人喜歡電影,還有人喜歡電視劇。比如我就喜歡電視劇,那麼我以什麼角度喜歡它呢?我喜歡的是通過電視劇靠近現實,找到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電視劇更多意味著的是現實,因為我是類似無業游民的日本人,而大多數的日本上班族都渴望脫離現實,這就是不同。美國好萊塢的電影很多都是英雄主義,很少像馬雲、馬化騰那樣的。
  • 日本茶道:世代相傳的和風精神(圖)
    所謂「千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茶風茶俗承載了歷史,成為很多國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體會異域的茶情,也就感悟了他國的文化;玩味異域的茶趣,也就了解了茶中的別樣真諦。本期讓我們走進鄰邦日本感受它聞名天下的茶道精神。
  • 再識萬裡茶道(看·世界遺產)
    經過各省(區)共同研究,確定委託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歷史研究所開展《萬裡茶道(中國段)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文本》編制工作。該院也是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遺的文本編制團隊。2017年5月,「萬裡茶道」(中國段)沿線8省(區)文物局及武漢市聯合申遺辦正式向國家文物局上報了《萬裡茶道(中國段)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文本》。2019年3月8日,「萬裡茶道」正式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 跨文化溝通交流課程-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溝通與交流
    全球化為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不斷的促進各國企業的分工和合作,跨國間的商務合作也愈發頻繁,在全球背景下的跨文化溝通和交流中出現的溝通溝壑和問題也成為越來越突顯的問題,不同種族,不同國家所帶來的文化差異而導致的文化衝突,無論在商務談判,還是跨國公司的併購等,對於文化衝突都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以避免因為跨文化溝通和交流而產生對於商務的重大影響。
  • 上海|冬日寒,以茶暖:日本茶道與普洱熟茶品鑑分享會
    日本茶道的極致確實讓人敬佩,一場真正的日本茶會,長達四小時,體驗和靜清寂,感受一期一會。從進入寄付、外腰掛、中門、蹲踞,一步一景,感受布局嚴謹的日式庭院。懷著敬畏的心情進入茶室,琳琅滿目的茶會用具、精緻的果子、儀式繁複的茶道,所有的一切都是陌生和新奇的。仿佛回到唐宋,又仿佛是未曾相識。 那麼日本茶道跟中國傳統茶道到底有什麼淵源?織田信長、豐丞秀吉、武野紹鷗、千利休對日本茶道形成有什麼樣的影響?表千家、裡千家、武者小路千家是什麼流派?玉露、冠茶、煎茶、番茶、玄米茶、抹茶,誰是尋常百姓家茶飲,誰又是王公貴族特飲?
  • 來自敦煌的捐助和問候:中日文化古城抗「疫」傳友情
    短短幾個月間,中日兩國上演了一幕幕互助抗疫的感人篇章。6月16日,日中和平發展促進會志賀建華理事長(也是敦煌市政府外事顧問)親自將敦煌市捐贈的10000枚醫用口罩,送到了鎌倉市政府。松尾崇市長、千田副市長等參與了捐贈儀式。松尾市長在捐贈儀式中,對敦煌市政府以及市民的人道主義援助表示衷心感謝,並表示在困難時刻能夠收到海外友好城市送來的物資感到非常溫暖、給力。
  • 貴州大學:體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 做兩地文化溝通的使者
    貴州大學:體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 做兩地文化溝通的使者發稿時間:2018-06-04 14:02:00 來源: 中國青年網  歡迎儀式結束後,志願者帶領同學們參觀了貴州大學校史館、圖書館、文化書院,欣賞學生社團古琴、書法表演,感受傳統文化的精髓與魅力
  • 構建親子溝通橋梁 家有春天「和家歡」親子坊啟動
    邦礁 攝(下同)據介紹,社區矯正和刑滿釋放人員子女,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的家庭普遍處於困境中:經濟拮据、親子溝通不暢、心理敏感孤寂、朋輩群體缺失、社會歧視嚴重等。加強對這些孩子的關愛,彌補他們的心靈缺失,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和社會和諧尤為重要。
  • 首屆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蘭溪郎靜山專場活動啟動 兩岸攝友共聚千年...
    首屆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蘭溪郎靜山專場活動啟動 兩岸攝友共聚千年古鎮用鏡頭架起溝通橋梁 2020-10-20 2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無到有營造日式庭院,這些文化背景和藝術手法不可或缺(一)
    東方禪意風格的日式庭園,守拙為美,追求著一種混沌無象、清淨無為、天人合一的意境。返璞歸真的自然觀,隱與恬淡,歸兮無塵,是人們置身日式庭園最大的感悟所在。我們經常會收到後臺留言,希望有日式庭院營造的內容,其實不管是花園設計師,還是花園愛好者,很多人特別青睞日式禪意的庭院風格。那麼日式庭園的營造到底應該怎樣從無到有展開呢?
  • 尋訪曜變天目碗:博物館裡的日本茶道軌跡
    東山文化是千利休之前的日本茶道文化,吸取了許多宋朝茶文化的精髓,使用茶具很多傳自中國,稱為唐物。當時東山文化的代表足利將軍的身邊人能阿彌所寫的《君臺觀左右帳記》裡面就記錄,曜變天目是「建盞內無上之品,天下稀有之物也」。後來的日本學者更是進行了深入研究,有一種觀點認為,只有建盞才能發生曜變,所謂曜變,是在掛有濃厚黑釉的建盞裡,浮現出很多大小不同的結晶,而周圍帶有日暈狀的光彩。
  • 三祖寺與禪茶文化
    儒家思想是中國正統思想,對中國文化影響至深,茶文化也打上了儒家思想的烙印。客來敬茶是中國人的風俗禮儀。茶如君子,人們把茶則、茶針、茶漏、茶夾、茶匙、茶筒這六種茶具合稱為茶道六君子。茶如佳人,就像蘇軾詩云「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 日本禪宗的本土文化特色畢業論文
    日本禪宗的本土文化特色畢業論文禪宗本是印度佛教思想與中國哲學思想相結合的產物.它將嚴密並且富有推理的佛教教義變化為靠個人直觀把握的邏輯.禪宗主張「自立本願」,具有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本心,見性成佛等簡單易行的特點.傳統佛教講究「念佛讀經」,而禪宗更講求實踐,除了坐禪修習外,還講求「作務」,包括砍柴,打水,掃地,種田等,以勞動作為最佳的修習方式.禪宗思想本身具有的這些屬性適應了日本文化的諸多特徵
  • 唇耕手耘,在「聾」與「聽」之間架起橋梁——記中國首位自主培養的...
    (李向博攝)新華社北京1月3日電(記者柯高陽)1月3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唇耕手耘,在「聾」與「聽」之間架起橋梁——記中國首位自主培養的聾人語言學博士鄭璇》的報導。中等身高,齊耳短髮,紅色圍巾,鄭璇的普通話清晰流暢。若不是她耳朵上戴著助聽器,很難把她與「聾人」聯繫在一起。有人說,鄭璇是堪稱傳奇的聾人。
  • 南戴河文化產業園區獲「河北省首批文化產業示範園區」
    秦皇島晚報訊(通訊員 趙迎俠 記者邵金霞)8月13日,「河北省首批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授牌儀式在南戴河國際娛樂中心舉行,以南娛為軸心的南戴河文化產業園區被省文化廳授予「河北省首批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榮譽稱號。
  • 對中日企業文化、企業管理制度差異的簡單思考
    除了中國和日本的發展階段不同之外,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制度的差異也影響著製造業水平。日本的企業文化有其獨特性。日本的傳統文化一直深刻影響著現代企業文化,跟其他國家相比,日本企業員工更加重視紀律、更加注重團隊精神、對企業有更高的忠誠度、更高的獻身精神、下級對上級更加服從、更加注重細節、追求不落後他人也不熱衷表現自我。
  • 訊飛翻譯機搭起溝通橋梁 助力中俄合作共同抗擊疫情
    下面讓我們將目光投向毗鄰的俄羅斯,看訊飛翻譯機協助架起溝通的橋梁,見證雙方的友好和情誼。中國疫情爆發之後,多國紛紛關閉與中國航線,俄羅斯作為少數沒有對中國禁飛的國家之一,接納了許多來自中國的遊客。與此同時,俄羅斯各大公共場所,包括醫院、機場、火車站等,紛紛開展健康檢查和詢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