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HFrEF的藥物治療——RAAS抑制劑與MRA

2020-11-24 醫脈通

醫脈通編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心衰是多種原因導致的心臟結構和/或功能的異常改變,使心室收縮和/或舒張功能發生障礙,從而引起的一組複雜臨床症候群。對於大多數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而言,從確診為心衰起便應進行基於四類基礎藥物的治療方案,包括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和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類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和醛固酮受體拮抗劑(MRA)。那麼,HFrEF患者該如何規範應用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抑制劑和MRA。在前段時間召開的第31屆長城心臟病學會議(GW-ICC 2020)虛擬會議上,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金瑋教授對此進行了解答。

 

心衰治療歷史的變遷

 

1.從洋地黃到神經內分泌抑制劑

 

近幾十年來,心衰的治療理念經歷了三個重要階段。20世紀70年代以前為解剖學階段,此時認為心衰是心肌收縮力減弱的結果,治療的核心為洋地黃及利尿劑。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為血液動力學階段,治療核心為血管擴張劑及非洋地黃正性肌力藥物。20世紀90年代以來,從旨在改善短期血液動力學狀態轉變為長期修復性策略,以改變衰竭心臟的生物學性質,從強心、利尿、擴血管藥物轉變為神經內分泌拮抗劑。

 


2.心衰神經內分泌學說

 

心衰發生發展的基礎是心室重塑,在初始心肌損傷後,多種內源性神經內分泌系統和細胞因子被激活。神經內分泌細胞因子的長期、慢性激活促進心室重塑,加重心肌損傷和心功能惡化;後者又進一步激活神經內分泌細胞因子,形成惡性循環。

  

RAAS抑制劑

 

 

1.ACEI/ARB

 

1995年,首部心衰指南已確立了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的基石地位。之後,指南推薦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可用於不耐受ACEI的心衰患者,確立了ARB在心衰中的治療地位。

 

 

2.新型RAAS抑制劑:ARNI

  


PARADIGM-HF研究是首個評估ARNI改善HFrEF患者發病率及死亡率的研究。研究共納入了47個國家985個中心的8442例患者(NYHAⅡ-Ⅳ級,LVEF≤40%)。中位隨訪27個月顯示,與依那普利組患者相比,ARNI可降低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的風險20%,心血管死亡風險20%,心衰住院風險21%,全因死亡風險16%,心臟猝死風險20%,且安全性相對較好。

 

 

該研究發布後,改寫了歐美指南。《中國心衰診斷與治療指南2018》同樣給出了相應的推薦,如下表。

 

慢性HFrEF患者的藥物治療推薦

 

小貼士


ARNI的使用方法:

➤由服用ACEI/ARB轉為ARNI前血壓需穩定,並停用ACEI 36h;

➤小劑量開始,每2~4周劑量加倍,直至目標劑量;

➤中度肝損傷、≥75歲患者起始劑量要小;

➤起始治療和劑量調整後應監測血壓、腎功能和血鉀;

➤未使用ACEI或ARB患者,如血壓耐受首選ARNI有效,但需審慎。

 

TRANSITION研究和PIONEER-HF研究均納入了因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ADHF)入院的患者,血流動力學穩定後啟始使用ARNI。這兩項研究均提示,在院內儘早啟用沙庫巴曲/纈沙坦可為患者帶來更多的臨床獲益。

 

 

基於充分的醫學證據,在臨床實踐中,沙庫巴曲/纈沙坦的使用率顯著提高:

➤PIONEER-HF試驗:ADHF院內起始一線首選;

➤TRANSITION研究:心衰出院前起始,安全可耐受;

➤EVALUATE-HF研究和PROVE-HF研究:慢性心衰穩定期門診維持治療,逆轉重構,改善預後。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臨床上使用ARNI時,要注意患者的腎功能、電解質、血壓等各方面的情況。

 

3.慢性HFrEF患者的藥物治療推薦

 

慢性HFrEF患者藥物治療推薦

 

➤慢性HFrEF患者出現急性失代償,如無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或禁忌證,可繼續原有優化藥物治療方案,包括ACEI/ARB/ARNI ,但可適當調整用量;

➤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收縮壓<85mmHg),血鉀>5.5mmol/L或嚴重腎功能不全時應停用;

➤血流動力學穩定,應給予改善心衰預後的藥物。

 


醛固酮受體拮抗劑

 

1.作用機制

 


➤醛固酮是一種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可促進腎遠曲小管對鈉離子、氯離子的重吸收;增加鉀離子、氫離子的排出,具有明顯的瀦鈉、排鉀作用。

➤除經典的瀦鈉、排鉀作用外,醛固酮可促進炎症、心肌纖維化及重構等一系列病理生理過程。

 


2.心衰患者為什麼要進行MRA治療?

 

研究顯示,慢性心衰患者的血漿醛固酮水平顯著升高,且其與心衰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多項研究證實,患者存在醛固酮逃逸的現象。因此,對於慢性HFrEF患者,僅服用ACEI/ARB/ARNI是不夠的,MRA的應用也是必要的。

 

 

知識連結:

 

(1)醛固酮逃避或失效(aldosterone escape)

 

➤醛固酮逃避或失效(aldosterone escape)是指醛固酮部分生理效應消失,是一種保護性、對患者有利的過程,側重於醛固酮的保鈉、排鉀作用。

➤具體表現:無論是內源性或外源性醛固酮升高,早期均能使腎遠曲小管對鈉重吸收增加,尿鈉減少,引起水鈉瀦留,但人體會對這種改變做出反應,一些排鈉、利尿的激素合成和釋放增加,從而恢復鈉平衡和容量穩定。

 

(2)醛固酮逃逸

 

➤醛固酮逃逸(aldosterone breakthrough)是指應用ACEI或ARB後,醛固酮合成量不能相應地被抑制,是一種對治療不利的過程,側重強調醛固酮保鈉、排鉀之外的作用。

➤具體表現:在採用ACEI或ARB治療慢性心衰、高血壓等疾病的過程中,血漿醛固酮在短期內下降,但長期治療後,即使是高劑量仍可能出現血漿醛固酮水平升高。

 

3. MRA簡介

 

(1)第一代MRA藥物——螺內酯

 

➤螺內酯是一種非選擇性甾體類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化學結構與醛固酮相近,競爭性拮抗醛固酮受體,抑制K-/Na+交換,起到保鉀、利尿作用;

➤現有研究認為,螺內酯對醛固酮抑制作用顯著,可減少醛固酮引起的心肌纖維化及Mg2+排出;

➤局限性:利尿效果較差(僅作用於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腎小管其他各段無作用);具有抗性激素的副作用,使患者體內黃體酮、睪酮等性激素的水平下降,導致男性出現女性化第二性徵或勃起障礙,女性出現毛髮變粗、月經失調、性慾降低等。

 

RALES隨機雙盲對照研究納入了1663例嚴重心衰(NYHA Ⅲ-Ⅳ級)且LVEF≤35%的患者。患者接受ACEI(95%)、β受體阻滯劑(11%)、利尿劑、地高辛(72%)治療。平均隨訪24個月顯示,在標準治療基礎上,加用螺內酯降低HFrEF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2)第二代MRA藥物——依普利酮

 

➤依普利酮是一種選擇性甾體類醛固酮受體拮抗劑,作用機制與螺內酯基本一致, 可阻止醛固酮與鹽皮質激素受體結合,抑制醛固酮受體複合物形成及由此所誘導的一系列病理生理過程;

➤與螺內酯相比,其對鹽皮質激素受體的選擇性提高,對雄激素及黃體酮受體的親和力較低,具有減輕抗雌激素和雄激素副作用的優點;

➤局限性:對鹽皮質激素受體的親和力較低,對抑制醛固酮逃逸的作用相對較弱,長期需加大劑量或聯用;無法克服甾體類固有的副作用(內分泌紊亂)。

 

EPHESUS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入選6642例高危心衰患者(急性心梗後3-14d,LVEF≤40%),NYHA -VI級。中位隨訪16個月顯示,依普利酮可顯著降低心梗後HFrEF患者的死亡及心血管住院風險。

 

EMPHASIS-HF研究顯示,在標準治療基礎上,依普利酮可顯著降低HFrEF患者的死亡及住院風險。

 

(3)第三代MRA藥物——非奈利酮

 

➤非奈利酮(Finerenone)是新一代非甾體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對鹽皮質激素受體具有更高的選擇性親和力;

➤非奈利酮對雄激素、糖皮質激素、孕激素的親和力較低,具有減輕抗性激素副作用的優點;

➤不同於螺內酯和依普利酮,非奈利酮在腎臟和心臟具有相同的親和力和選擇性,只需較低劑量便可保障它在心臟的作用,減少腎臟的保鉀效果,降低高血鉀風險。

 

ARTS-HF研究顯示,非奈利酮 10-20mg具有良好的療效和耐受性。各劑量非奈利酮組患者的耐受性均較好,且與依普利酮組患者相比,非奈利酮組患者治療相關的緊急不良事件發生率相似。

 

4.MRA在我國的使用情況

 

➤在我國心衰住院患者中,MRA的使用率高,既高於β受體阻滯劑,又高於其在歐洲、美國患者中的使用率;

➤我國心衰患者MRA使用率較高,可能與我國臨床醫生把醛固酮受體拮抗劑作為保鉀利尿劑使用有關;

➤臨床中應注意其適應證和禁忌證,注意監測不良反應(腎功能惡化和高鉀血症)。

  

2018中國心衰指南利尿劑推薦

 

5.MRA在HFrEF患者中的應用

 

(1)適應證和禁忌證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中對MRA的適應證和禁忌證進行了推薦:

➤適應證:

LVEF≤35%、使用ACEI/ARB/ARNI和β受體阻滯劑治療後仍有症狀的HFrEF患者(Ⅰ,A);

急性心梗後且LVEF≤40%,有心衰症狀或合併糖尿病者(Ⅰ,B)。

 

➤禁忌證:

肌酐>221μmol/L(2.5mg/dl)或eGFR<30ml/min/1.73m2;

血鉀>5.0mmol/L;

妊娠期婦女。

 

(2)使用方法

 

在應用MRA時,應從小劑量起始,逐漸加量。


 

(3)不良反應監測及處理

 

 

(4)何時停用MRA?

 

2020年8月JACC最新專家組共識,對射血分數恢復的心衰(HFrecEF)進行了推薦。其中,HFrecEF為①患者初始LVEF<40%;②LVEF改善絕對值≥10%;③第二次測量時LVEF>40%。

 

➤對於HFrecEF患者,目前並沒有關於能否停用MRA的前瞻性研究。

➤該專家組在回顧HFrecEF患者左室重構逆轉的生物學特徵、臨床過程後指出,停用藥物是這類患者心衰復發的重要原因,停藥患者心衰復發率達30%以上。

➤專家組建議,HFrecEF患者不要停用有循證醫學證據的藥物,包括MRA。

 

TRED-HF研究結果同樣表明,在最初的6個月內,停止治療組有11名患者(44%)達到了復發的主要終點,而繼續治療組沒有患者出現復發。

 

因此,射血分數的改善只代表了緩解而非永久康復,在確定可靠的復發預測因素之前,治療應該一直持續下去,為了保持心臟功能和壽命,應用促進逆轉重構和改善心臟功能的藥物還是絕對有必要的。

 

結語

 

➤心衰的主要發病機制:神經內分泌激活導致的心肌重構;

➤RAAS抑制劑包括ACEI、ARB和ARNI ,可抑制RAS並調節利鈉肽系統;

➤對於慢性HFrEF患者來講,ACEI、ARB和ARNI均可作為一線治療。PARADIGM-HF研究證實ARNI較ACEI能給慢性HFrEF患者帶來更大獲益;

➤目前已有三代MRA類藥物:螺內酯、依普利酮及非奈利酮 ,其中非奈利酮的選擇性親和力更高,在腎臟和心臟中分布更均衡。

➤我國心衰患者MRA的使用率較高,這或與臨床醫生把MRA作為保鉀利尿劑使用相關。在臨床應用時,應注意掌握其適應證和禁忌證,注意監測不良反應。


專題報導>>>第31屆長城心臟病學會議(GW-ICC 2020)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如何規範使用質子泵抑制劑
    為此,「醫學界」傳媒有幸邀請到北京友誼醫院西藥劑科副主任崔向麗教授參與線上分享,談一談PPI的規範用藥與注意事項。 質子泵抑制劑應用廣泛,老年患者需特別注意! (2)HIV蛋白酶抑制劑:PPI可能會減少某些HIV蛋白酶抑制劑的吸收,臨床上接受利匹韋林治療的患者禁用PPI;對於所需PPI劑量相當於20mg/d以上奧美拉唑的患者,不應使用阿扎那韋。
  • 柳葉刀:薈萃分析顯示SGLT2抑制劑治療HFrEF的療效顯著
    DAPA-HF(達格列淨)和EMPEROR-Reduced(恩格列淨)試驗均顯示,無論患者有無糖尿病,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均可降低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的心血管死亡或因心衰住院的複合事件終點。
  • 新型腎性貧血治療藥物——HIF-PH抑制劑(上篇)
    通常病人需要每周接受三次的ESAs治療,所以醫藥公司同時也通過糖基化和聚乙二醇化等途徑來延長了ESAs在病人體內的循環時間,減少病人接受的次數到每個月接受一次的治療,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
  • 上海藥物所揭示HDAC抑制劑實體瘤治療失敗機制及聯合用藥方案
    靶向腫瘤表觀遺傳修飾是當前分子靶向抗腫瘤藥物研發的重要方向。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劑特異作用於組蛋白乙醯化調控過程,因在多種亞型血液腫瘤的臨床治療中取得突破率先獲批上市,是靶向腫瘤表觀遺傳修飾的分子靶向藥物的成功範例。
  • PED5抑制劑是ED首選治療方式—新聞—科學網
    針對ED要早發現,早治療,正視患者情感及生理需求,積極選擇正規治療渠道和治療方法。」 姜輝教授說,上世紀80年代,輝瑞製藥歐洲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尋找用於治療包括心絞痛在內的多種心血管疾病的新藥。磷酸二酯酶抑制劑—枸櫞酸西地那非(萬艾可)正是在那時研發出來的 。20年來從手術治療到藥物治療ED治療手段不斷發展,但目前口服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劑仍是ED治療的首選方式。
  • Cancer Res:HDAC抑制劑可促進單抗藥物對HER2陽性腫瘤的治療效果
    2017年3月6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的研究人員發現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劑可以發動宿主免疫作為其抗腫瘤效應的一個基礎該研究為增強一些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的殺傷作用提供了新的方向。在這項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劑panobinostat可以通過宿主免疫增強trastuzumab這種單抗治療藥物的抗腫瘤效果。
  • 專家答疑:新型降糖藥物SGLT-2抑制劑和GLP-1RA治療的常見問題
    導讀 過去的幾十年,在2型糖尿病(T2DM)治療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先後擁有了多種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雙胍類、磺脲類、格列奈類、噻唑烷二酮類、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乃至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以上藥物使急性高血糖事件得到了有效控制,減少了部分微血管併發症的發生,但T2DM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額外風險依然居高不下。
  • 腫瘤免疫治療,規範治療才更好,聽聽專家怎麼說
    為了更好地幫助患者了解免疫治療的相關知識,我們邀請了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韓正祥教授,為我們解答關於肺癌免疫治療中「規範治療」的9個相關問題。哪些免疫治療藥物可用於肺癌?免疫治療一般要持續多久?……都在下面找到答案吧!
  • 應用DPP-4抑制劑已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 治療高血糖便利安全
    據介紹,60%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因是體內腸促胰素不足,DPP-4抑制劑就是把二肽肌肽酶-4抑制住,使得內源性的腸促胰素水平提高,促使血糖平穩。  應用DPP-4抑制劑治療高血糖可實現生理降糖、不產生低血糖,並實現雙向調節、用藥便利。
  • PI3K抑制劑—癌症治療新選擇
    雖然這類新型抑制劑尚未研究成熟,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它們還是有著明顯的優點,該類藥物可以利用生物標誌物來確定用藥,以滿足個體化與精準治療。下面讓我們詳細了解該類抑制劑。mTOR抑制劑mTOR是絲氨酸和蘇氨酸蛋白激酶,具有兩種蛋白質複合物亞型,mTORC1與mTORC2。
  • 免疫抑制劑治療再障,怎樣促進治療效果?
    目前,免疫抑制劑治療再障多會用到環孢素A、ATG/ALG等,但對於剛確診的再障病友來說,你知道如果正確使用免疫抑制劑促進治療效果嗎?快來一起看看吧!
  • c-Met單靶點抑制劑在研藥物
    由於c-Met信號通路可通過多種機制如c-Met突變、擴增、過表達和HGF過表達被異常激活,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發生、發展以及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的耐藥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c-Met已成為繼EGFR、ALK之後NSCLC的又一重要分子治療靶點。本文就c-Met單靶點抑制劑在研藥物進行簡要概述,供研發人員參考。
  • 降糖藥治療心衰(HFrEF):勃林格/禮來Jardiance(恩格列淨)新適應症...
    2021年01月13日訊 /生物谷BIOON/ --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和禮來(Eli Lilly)近日聯合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SGLT2抑制劑類Jardiance(中文商品名:歐唐靜,通用名:empagliflozin,恩格列淨)的一份補充新藥申請(sNDA
  • 一期「益」會|TNF-α抑制劑用於風溼免疫治療的指南地位
    強直性脊柱炎 TNF-α抑制劑是AS治療的主要藥物之一。重組人II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是首批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國產TNF-α抑制劑,具有一定的藥物經濟學優勢。同時,指南中再次強調,融合蛋白類TNF-α抑制劑結核風險顯著低於單抗類抑制劑。基於此,融合蛋白類TNF-α抑制劑或應成為ax-SpA患者的優選生物製劑。
  • 將CAR-T細胞療法與特殊抑制劑藥物相結合有望治療多類型癌症
    腫瘤微環境中錯綜複雜的血管「迷宮」依然是細胞療法滲透並治療實體瘤最困難的障礙之一,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ancer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將CAR-T細胞療法與PAK4抑制劑藥物相結合或能促進工程化細胞突破並攻擊腫瘤
  • 國內首個治療強直的白介素類抑制劑獲批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澤雲實習生 杭瑩日前,國家藥監局批准了可善挺(司庫奇尤單抗)用於常規治療療效欠佳的強直性脊柱炎成年患者。這也是目前國內首個且唯一被批准用於治療強直的白介素類抑制劑,有望為國內上千萬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帶來新希望。
  • 乳腺癌治療藥物研究進展匯總(2018)
    乳腺癌,作為嚴重影響女性生存、生活的惡性腫瘤,被稱之為女性的第一殺手;且近年來,無論是《Nature》、《Science》等權威雜誌,亦或是每年的ASCO腫瘤大會,再或是全球各大跨國製藥公司的藥物研發管線,乳腺癌相關研究及其治療藥物的臨床狀態,都是絕對的關注熱點;故而,乳腺癌的發病情況、臨床指南、藥物靶點、上市藥物信息、臨床在研藥物信息,都是非常值得總結與學習的
  • 綜述:糖尿病治療新選擇 SGLT2 抑制劑
    雖然每種藥物的療效相似,但患者在選擇藥物時必須考慮其它因素如低血糖風險、對體重和血脂影響、成本、劑量複雜性及副作用。本文回顧了新的降糖藥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canagliflozin(坎格列淨)與dapagliflozin(達格列淨)的益處、副作用以及其適應症。回顧分析顯示,SGLT2抑制劑可使糖化血紅蛋白降低0.37%-1.16%。
  • 中國晚期乳腺癌規範診療指南(2020版)|乳腺癌|抑制劑|內分泌|診療|...
    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療方案的選擇非常重要,且因為一、二線解救治療後缺乏標準治療方案,中國乳腺癌診療專家組根據國內外乳腺癌研究進展、真實世界臨床數據更新,進行認真分析、討論和總結,對不可手術的局部晚期和復發或轉移性乳腺癌診斷、治療及預後等方面在2018版基礎上進行更新,制定《中國晚期乳腺癌規範診療指南(2020版)》(ABCC 2020),以供臨床醫師參考。
  • 抗流感病毒藥物: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WHO和美國CDC推薦神經氨酸酶抑制劑(NAI)為抗流感病毒一線治療藥物,該類藥物主要通過與神經氨酸酶的天然底物唾液酸競爭 目前臨床上常見神經氨酸酶抑制劑主要有奧司他韋、扎那米韋和帕拉米韋氯化鈉注射液,其中使用最為廣泛的是奧司他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