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3K抑制劑—癌症治療新選擇

2020-12-05 生物谷

 

 

 

在人類腫瘤細胞中,PI3K–AKT–mTOR信號通路是最常見的失調通路。但這條通路又是如此重要,涉及到正常細胞的代謝、生長與繁殖,而腫瘤細胞也靠著這條通路維持著生長、轉移與擴散。在腫瘤細胞中,這條通路被異常激活,包括PIK3CA、PIK3R1、PTEN、AKT、TSC1、TSC2、LKB1 、MTOR等多種抑癌基因組發生改變。

臨床研究表明,靶向PI3K–AKT–mTOR通路的抑制劑對治療腫瘤有積極作用,包括PI3K 與AKT抑制劑、異構mTOR抑制劑與催化mTOR抑制劑都有顯著的抗腫瘤效果。目前已有40多種化合物進入臨床試驗,但只有兩個mTOR抑制劑temsirolimus 與everolimus、兩個PI3K抑制劑idelalisib與copanlisib被FDA批准上市。

雖然這類新型抑制劑尚未研究成熟,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它們還是有著明顯的優點,該類藥物可以利用生物標誌物來確定用藥,以滿足個體化與精準治療。下面讓我們詳細了解該類抑制劑。

mTOR抑制劑

mTOR是絲氨酸和蘇氨酸蛋白激酶,具有兩種蛋白質複合物亞型,mTORC1與mTORC2。mTOR通路是哺乳動物代謝調節的中樞,參與多種細胞與組織的生理活動。活化mTORC1使其下遊通路PI3K和AKT增加蛋白質、脂質和核苷酸的合成,減少細胞自噬;mTORC2也是通過調節下遊激酶延長細胞壽命。mTOR抑制劑主要包括變構mTOR抑制劑(Allosteric mTOR inhibitors)與mTOR激酶抑制劑(mTOR kinase inhibitors)。

Temsirolimus是變構mTOR抑制劑雷帕黴素的前藥,可以通過靜脈注射發揮藥效。2007年,由美國FDA批准上市,用於治療晚期腎細胞癌(RCC)。Temsirolimus與FKBP-12蛋白結合,形成的蛋白-藥物複合物,抑制 mTOR 控制細胞分裂, 導致腫瘤細胞在 G1期生長停滯。在腎細胞癌細胞株的體外試驗中,該藥可抑制 mTOR 的活性,導致低氧誘導因子 HIF-1、HIF-2α及血管內皮 生長因子的水平降低。Everolimus是另一種雷帕黴素衍生物,於2009年由美國FDA批准上市。該藥可以用於多種癌症的治療,包括晚期腎細胞癌、停經後乳腺癌、胰腺神經內分泌瘤等。與白蛋白結合的雷帕黴素納米微粒注射劑目前處於臨床試驗II期,研究表明,該藥對低磷血症、貧血、血小板減少症有治療作用,對晚期腎細胞癌有部分應答。

非變構mTOR抑制劑可以競爭性地抑制mTOR激酶,包括mTORC1 與mTORC2,所以也叫mTOR激酶抑制劑。該類抑制劑可以阻止由 mTORC1抑制劑造成的AKT活化形成的反饋調節,所以,該類藥物比mTORC1抑制劑具有更強的抑制效果。

Vistusertib是mTORC1 與mTORC2抑制劑, 主要集中在對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與乳腺癌的研究,目前處於臨床試驗II期,研究顯示,該藥與fulvestrant相比,卻未能證明對雌激素受體(ER)陽性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患者有益。Sapanisertib也為口服mTORC1/2雙重抑制劑,已通過臨床試驗I期的安全性與耐受性評價,目前正在進行多種實體瘤、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試驗II MATCH期研究。也有其他mTORC1/2抑制劑處於開發中,但它們的臨床試驗效果卻不盡理想。

理論上,mTOR激酶抑制劑具有雙重抑制mTORC1/2的效果,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但是在實際臨床研究中卻不能表現出更好的活性。mTORC1抑制劑已上市多年,其治療效力已得到充分的證明。將來哪種抑制劑會更勝一籌,目前仍是霧裡看花。

Pan PI3K 抑制劑

Pan PI3K 抑制劑目前抑制4種PI3K亞型,即PI3Kα、PI3Kβ 、PI3Kγ與 PI3Kδ。這些化合物具有廣譜的活性,但也具有脫靶風險與毒性。目前,除了copanlisib之外,由於活性問題或安全性考慮,沒有panPI3K抑制劑被批准用於臨床。

Buparlisib由Novartis公司研發,是一種可口服的高效的panPI3K抑制劑,也是目前經歷測試最多的Pan-PI3K抑制劑。在III期BELLE-2試驗數據顯示,聯用buparlisib 與fulvestrant可以增加絕經後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BGT226是Pan?PI3K與mTOR的雙重抑制劑,目前已進入臨床試驗I期。理論上,雙重抑制劑會有更強的抑制效果,但是不出意外的話,這類藥物的毒性也是成倍增加。

PI3Kα是PI3K四個亞基之一,在PI3K通路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多個抑制劑進入臨床試驗。Alpelisib由Novartis公司研發,目前已進入臨床III期研究,主要用於乳腺癌的治療。其他PI3Kα抑制劑也陸續進入臨床試驗,Takeda公司的TAK-117與Roche公司的GDC-0077/ RG6114,將是Alpelisib的有力競爭者。

作為PI3Kβ抑制劑的GSK2636771,用於治療PTEN實體瘤,目前處於臨床試驗I/IIa FTIH 研究中。另一種PI3Kβ抑制劑,SAR260301對多種晚期實體瘤的治療正在研究中,藥動學表明,SAR260301在體內排出迅速,不能作為長效的抑制劑。

PI3Kγ抑制劑不僅具有抗腫瘤活性,也可以增加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活性,恢復腫瘤細胞對免疫細胞的敏感性。IPI-549是一種口服的PI3Kγ抑制劑,單獨使用或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nivolumab聯用,用於治療多種癌症或者黑色素瘤。

PI3Kδ在B細胞信號轉導中起重要作用,在多種血液惡性腫瘤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PI3Kδ選擇性抑制劑idelalisib已獲批准,與rituximab聯用,用於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Duvelisib是另一種高效的PI3Kγ與 PI3Kδ抑制劑,目前已進入臨床試驗III期。

AKT抑制劑

AKT,又稱為蛋白激酶 B(PKB),是一類絲氨酸 /蘇氨酸激酶,屬於AGC激酶家族,與 PKA(蛋白激酶A)和 PKC(蛋白激酶C)具有高度同源性。AKT包含3種亞型:AKT1、AKT2 和 AKT3,每種亞型都 有獨特的功能和表達圖譜。AKT有許多結合位點, 影響mTORC1的活性,進而調節下遊的PI3K-AKT-mTOR信號通路。

MK-2206具有抑制AKT1、AKT2的活性,較少地抑制AKT3。臨床研究發現,該藥對晚期實體瘤並無明顯響應;在一項乳腺癌研究中,MK-2206可以改善患者的CR率。Miransertib是另一種AKT抑制劑,對多種實體瘤的作用正在研究中。ARQ 751作為下一代變構Pan-AKT抑制劑與Miransertib有較大的差別,目前已經進行了對多種實體瘤的劑量研究,臨床前試驗表明,該藥對多種蛋白PIK3CA、PIK3R、AKT1E17K、PTEN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另外,有TAS-117作為非ATP競爭性AKT抑制劑正處在臨床I期研究中,Uprosertib作為ATP競爭性AKT抑制劑也處於臨床I期,正開展多種晚期實體瘤試驗研究。

展望

目前,大多數PI3K–AKT–mTOR通路抑制劑雖已進入臨床試驗,但對其中的一些問題仍處於爭論狀態,之後的臨床試驗數據將會呈現答案。目前,多重抑制劑與單一抑制劑這兩類藥物的治療效果仍在爭論之中,對於該類藥物的安全性與毒性目前認知也比較少,對於研發低毒高效的藥物仍有很長的探索之路。(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盤點全球PI3K抑制劑癌症治療在研新藥:諾華歷經挫折終領先
    PI3K信號通路在細胞的生長、分化、凋亡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信號轉導的很多成員分子,都是癌症、免疫及控制血栓形成等過程中的關鍵藥物靶點。當人體中該信號通路被異常激活時,往往會導致癌症的發生。近年來,該通路已成為抗癌藥研發的重要靶點。
  • 「不死癌症」新希望!國內首個治療強直的白介素類抑制劑獲批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澤雲實習生 杭瑩日前,國家藥監局批准了可善挺(司庫奇尤單抗)用於常規治療療效欠佳的強直性脊柱炎成年患者。這也是目前國內首個且唯一被批准用於治療強直的白介素類抑制劑,有望為國內上千萬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帶來新希望。
  • 諾華、信達相繼取得新進展 PI3K抑制劑研發火熱的背後...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報導近日,中國PI3K抑制劑研究領域迎來諸多新進展。不僅諾華的PI3K抑制劑BYL719在中國獲批三項針對乳腺癌的臨床試驗,信達生物的PI3Kδ特異性抑制劑parsaclisib也在惰性淋巴瘤患者中完成中國關鍵性註冊臨床試驗首例給藥。這些消息的到來再次引起了人們對PI3K這一靶點的關注。
  • 恆瑞自主研發PD-1抑制劑 為免疫治療提供新選擇
    8月11日,恆瑞醫藥自主研發的PD-1抑制劑卡瑞利珠單抗(商品名:艾瑞卡)中國血液上市會暨「瑞艾同行」項目啟動會在北京舉行。「瑞艾同行」項目將以患者需求為中心,幫助癌症患者及其家庭長期、穩定的接受PD-1抑制劑治療,減輕因治療而產生的經濟負擔,幫助更多患者延長生命、改善生活質量。
  • PI3K抑制劑在研競品概覽
    3.全球PI3K抑制劑研發現狀目前全球已上市PI3K抑制劑藥物共3個,分別為Gilead的Idelalisib、拜耳的Copanlisib,以及今年9月剛獲批上市的Duvelisib,均用於淋巴瘤的治療。如下表所示。由上表可知,已上市的PI3K抑制劑均針對淋巴瘤和白血病等循環系統癌症。
  • 諾華PI3K抑制劑獲得FDA批准 用於治療乳腺癌
    摘要 【諾華PI3K抑制劑獲得FDA批准 用於治療乳腺癌】日前,美國FDA宣布,批准諾華公司(NVS.US)開發的Piqray(alpelisib)上市,與內分泌療法氟維司群(fulvestrant)聯用,治療攜帶PIK3CA基因突變的HR+/HER2
  • 諾華、信達生物相繼取得新進展,PI3K抑制劑火熱研發背後...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報導  近日,中國PI3K抑制劑研究領域迎來諸多新進展。不僅諾華的PI3K抑制劑BYL719在中國獲批三項針對乳腺癌的臨床試驗,信達生物的PI3Kδ特異性抑制劑parsaclisib也在惰性淋巴瘤患者中完成中國關鍵性註冊臨床試驗首例給藥。這些消息的到來再次引起了人們對PI3K這一靶點的關注。
  • 首款乳腺癌PI3K抑制劑在美上市 諾華開啟乳腺癌分子分型新時代
    編碼PI3Kα的基因PIK3CA作為一種原癌基因在癌症中高頻突變,研究表明,平均15%的癌症會發生PIK3CA突變(見表3),其中26%的乳腺癌會發生PIK3CA突變。PIK3CA突變導致PI3K過度活化,促進腫瘤增殖、轉移和侵襲,導致不良預後[5]。因此,特異性PI3Kα抑制劑是藥物開發的理想目標。
  • PI3K抑制劑Alpelisib的生物活性及臨床有效性
    ,癌症患者可以更多的享受到精準靶向藥物帶來的臨床療效改變。2019年5月24日,靶向藥物開發領域迎來一位新成員,由諾華製藥(Novartis)研發的PI3K抑制劑Alpelisib(Piqray)正式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審批,與氟維司群聯合用於接受過內分泌療法後疾病進展、攜帶PIK3CA基因突變、HR+/HER2-晚期或轉移性絕經後婦女和男性乳腺癌患者。
  • 羅氏TIGIT抑制劑、PI3Kα抑制劑在中國獲批六項臨床,針對多種癌症!
    tiragolumab注射液和PI3Kα抑制劑GDC-0077。  研究發現,在多種癌症類型的腫瘤浸潤T細胞中,TIGIT都存在高度表達的現象。而且在具有幹細胞特徵的記憶T細胞中,PD-1和TIGIT均有表達,而LAG-3、TIM-3等其它檢查點蛋白並沒有在這些細胞中表達。
  • 探索PI3K抑制劑 中國藥企來了
    隨著對其結構、生理功能等相關科學問題的深入研究,目前已經證實,PI3K信號通路的失調會導致諸如糖尿病、癌症、血栓、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由於PI3K巨大的治療潛力,引起了眾多製藥企業和學術研究機構的廣泛關注。
  • CDK4/6抑制劑——晚期乳腺癌治療新利器
    與會專家指出相較於早期乳腺癌,晚期乳腺癌疾病的治療更為複雜,全社會應關注晚期乳腺癌帶來的巨大疾病負擔和社會負擔。今年伴隨CDK4/6抑制劑——愛博新 IBRANCE (哌柏西利,palbociclib)在中國的獲批和臨床應用,我國激素受體陽性(HR+)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陰性(HER2-)晚期乳腺癌治療領域進入了聯合用藥時代。
  • 諾華(NVS.US)PI3K抑制劑獲得FDA批准 用於治療乳腺癌
    諾華(NVS.US)PI3K抑制劑獲得FDA批准 用於治療乳腺癌2019年5月27日 07:30:00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醫藥觀瀾」,本文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觀點。日前,美國FDA宣布,批准諾華公司(NVS.US)開發的Piqray(alpelisib)上市,與內分泌療法氟維司群(fulvestrant)聯用,治療攜帶PIK3CA基因突變的HR+/HER2-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患者。這些患者在接受內分泌療法之後疾病繼續惡化。這是FDA批准的第一款用於治療乳腺癌的PI3K抑制劑。
  • 「治癒癌症」更近一步!癌症免疫治療新靶點被發現
    近些年來,針對T淋巴細胞開發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人類治癒癌症帶來了希望。然而,這種類型的治療手段對於大部分癌症患者來說,其實並沒有很好的效果。PD-1及PD-L1抑制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有效率大約在20%左右,仍有80%左右的患者對治療耐受。因此,需要尋找可以預測療效的新的生物標記物。
  • 綜述:糖尿病治療新選擇 SGLT2 抑制劑
    2型糖尿病的管理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除一線用藥二甲雙胍外,還有一些其它類型降糖藥可供選擇。雖然每種藥物的療效相似,但患者在選擇藥物時必須考慮其它因素如低血糖風險、對體重和血脂影響、成本、劑量複雜性及副作用。
  • 癌症研究:利用細胞代謝治療癌症的新發現
    據報導:辛辛那提大學(UC)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細胞新陳代謝在細胞啟動稱為自噬的生存程序的能力中起著重要作用,自噬是某些抗癌藥物不理想的副作用,有助於某些腫瘤細胞逃避治療。「細胞通過增加自噬來適應營養飢餓,細胞主要自食並循環細胞內容物以支持基本過程,直到營養再次變得充足。」
  • PD1檢查點抑制劑能否改善癌症患者的預後?
    程序性細胞死亡1(PD1)檢查點抑制劑療法是針對免疫檢查點的癌症免疫療法的一種形式。PD-1是與PD1配體1相互作用的跨膜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在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試圖找到PD-1檢查點抑制劑的最佳組合,以改善癌症患者的結局,這是因為組合使用的抗癌藥具有增加殺傷腫瘤細胞的潛力。
  • 【Nature子刊】癌症幹細胞致命弱點被發現!Mll1抑制劑可治療結直...
    從而提出Mll1抑制劑(即專門阻礙癌症幹細胞的療法)可治療癌症晚期患者,增加治癒率。  結腸癌是西方國家第四大致命癌症,僅次於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這是因為腫瘤生長緩慢,發現時已是晚期,因此結腸癌晚期存活率僅為5%。  自從在德國引進結腸鏡,可以進行癌症早期檢測後,癌症晚期患者每年診斷次數有所減少,因為檢測後可立即將其清除。
  • Galectin-3抑制劑有望治療對KRAS上癮的癌症
    其他的不以這種方式使用KRAS的腫瘤能夠在它不存在時做到這一點,即便它仍然是引發癌症所必需的。基於我們發現的一種生物標誌物,我們如今知道哪些癌症對它上癮,哪些癌症不會。」針對95%的發生KRAS突變的胰腺癌和高達30%的發生KRAS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當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
  • Nat Commun:新型WNT抑制劑有望清除癌症幹細胞用於結直腸癌治療
    2016年8月29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包括日本國家癌症中心在內的多家科研機構聯合發表文章,宣布開發出一種叫做NCB-0846的小分子Wnt抑制劑。Wnt信號途徑是癌症幹細胞發育的一條關鍵途徑,這種抑制劑的出現或為藥物難治性結直腸癌病人提供新的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