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構建及現狀評估|龍志剛專欄

2021-01-21 瀟湘晨報

王坤、龍志剛 | 立方大家談專欄作者

導讀:交通運輸是全面現代化的重要支撐,交通高質量發展就是要打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大動脈」,為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徵程起到先行引領作用。本文在前期《把握時代特徵探究交通高質量發展內涵》、《國內外交通高質量發展經驗借鑑與啟示》研究成果基礎上,構建了交通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對河南、江蘇、浙江等7個省份交通高質量發展現狀進行對標分析,評估了河南省交通高質量發展水平。

一、指標設置原則

(1)引領性。以中國工程院重大諮詢項目《交通強國戰略研究》等相關研究成果為基礎,在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系統性和層次性、穩定性和動態性、相對獨立性等原則的指導下,結合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內涵,構建了交通高質量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

(2)科學性。指標體系設計應發揮導向、引領作用,能客觀、準確和全面反映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和戰略需要,突出影響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矛盾和關鍵問題,各指標之間彼此聯繫,又相互獨立。

(3)可量化性。指標選擇應具有針對性和代表性,處理好質量和數量、規模和內涵等一系列矛盾關係,同時兼顧數據的可統計、可比較,以便形成統一的評價標準和測評體系。

(4)動態性。指標設置過程應保持動態性和開放性,根據交通高質量發展的階段特徵,以及面臨的新情況、新趨勢,需要不斷對其進行補充、完善和修訂。

(5)簡明性。指標獲取應注重評價共識和降低成本的原則,選擇一些成熟的指標數據,不應過於繁瑣,以免給統計造成過多麻煩,此外,也儘量少用定性指標。

二、指標體系構建

在充分參閱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堅持理論創新與問題導向,選取交通發展各方面代表性指標,以儘可能全面反映交通高質量發展水平。

01.確定一級評價指標

《交通強國建設剛要》提出了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故選取「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五類作為交通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一級指標。

02.確定次級評價指標

結合交通高質量發展內涵研究,提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次級指標,其中二級指標16個、三級指標38個。在安全方面,考慮生命安全、交通應急能力等指標;在便捷方面,考慮交通通達程度、交通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等指標;在高效方面,考慮城市交通擁堵指數、交通科技創新驅動狀況、交通網絡規模、交通全球連通度等指標;在綠色方面,考慮綠色交通分擔率、TOD發展綜合指數、交通治理水平、共享交通發展水平等指標;在經濟方面,考慮交通成本、交通效率、交通與經濟發展適應度、交通影響力等指標。具體二級、三級指標如表1、表2、表3、表4、表5。

03.指標權重設置

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等五個一級指標權重參照中國工程院《交通強國戰略研究》研究成果確定,次級指標在中國工程院《交通強國戰略研究》研究成果基礎上,參考其他有關文獻資料,並結合專家經驗來確定各指標之間的相對重要程度。

圖1指標權重設置

三、現狀發展水平評估

根據建立的三級評價指標體系,收集整理了河南、江蘇、廣東、山東等7個省份2019年交通運輸發展基本數據,原始數據主要來源於各省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政府工作報告、部門年度報告等,交通安全設施完善情況、聯程運輸服務水平等指標數據根據專家打分得出,交通科技成果轉化率等個別數據基於往年統計數據和相關規劃估算得到。通過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計算,得出7個省份的交通高質量發展水平指標綜合得分。

從評價結果來看,七個省份交通運輸發展情況各有不同,各分項指標得分情況也有很大差異。根據綜合得分情況分析,七個省份交通高質量水平得分可以劃分為三個層級,其中東部地區的廣東、江蘇處於最高水平,交通高質量評價綜合得分高於70分;河南與山東、湖北處於中等水平,得分介於60-69分;安徽、陝西處於最低水平,綜合得分低於60分。

從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5個系統指標得分看,河南省便捷、經濟、安全指標得分較高,其中便捷得分最高,達到73.3分,經濟得分72.2分,安全得分62.8分,而高效、綠色指標得分較低,不足50分。從各指標在所評價7省份得分排名看,河南省經濟排名最靠前,處於第1位,安全、便捷均位於中間第4位,高效、綠色排名靠後,分別處於第5位和第6位。在報告建立的指標體系下,河南省交通高質量指標綜合得分為61.1分,位於選取的七個省份中第五位,與山東省、湖北省相當,但與全國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標杆省份江蘇省、廣東省仍有較大差距,尤其在便捷、高效、綠色等方面差距較大,在以後交通高質量中需重點加強,大力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優化綜合立體交通網布局和結構,加強補短板,發展多式聯運,繼續推動運輸結構調整等。

責編:黃鑫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來源:大河財立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構建
    在此基礎上明確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構建了可量化和可操作性的指標評價體系,從而能夠全面正確地揭示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政府制定鼓勵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提供借鑑和參考,並能夠引導中小企業向著高質量發展。
  • 孔祥濤: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決策社會風險評估與治理體系
    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必須構建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決策社會風險評估與治理體系。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要求黨和人民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複雜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
  • 教育信息化項目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 - 智慧教育 - CIO時代—新...
    目前,國內外針對教育信息化項目風險指標的研究還很少,本研究將基於國內教育信息化項目研究的現狀,通過文獻調研、案例訪談、專家論證等方式確定形成教育信息化項目風險評估指標體系,並結合層次分析法設計問卷,最終依據回收的數據計算各項風險指標的權重,為項目的實施提供參考依據。
  • 構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 推動河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製造業...
    所以,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是實現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載體,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基本遵循和要求。  建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是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是指導各地區、各部門加快形成符合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的重要依據,對於引導製造業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具有十分關鍵的導向性作用。
  • ...化局關於印發《廣州市推動構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指標...
    穗工信〔2019〕9號  各區委、區政府,市直局以上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於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廣州市推動構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反饋。
  • 簡論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對策|龍志剛專欄
    龍志剛 | 立方發酵談作者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交通擁堵作為「大城市病」之一,受到政府及社會民眾的普遍關注。從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至縣級城市,都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提高通行效率:該措施是在既有交通設施「數量」的基礎上,提高單位時間單位面積交通基礎設施運輸能力、即從「效率」上提高整體的交通設施通行能力,該措施是在城市發展進入「存量階段」後,增加交通供給的主要措施。
  • 2019.04:經濟發展質量指標體系構建和綜合評價(張云云等)
    2014—2016年全國31個省(區、市)的相關數據,對理論模型指標體系進行擬合修正,從經濟效益、創新發展、人民生活、可持續發展4個維度17個指標來構建相對合理的衡量經濟發展質量水平的指標體系   對於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指標體系的研究屬於起步階段,不同學者對於高質量發展有不同的看法,多數學者基本都是從理論出發主觀上構建指標體系。
  • 科技強國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指數發展預測
    在構建本研究的科技強國評價指標體系中,需要綜合考慮這些關鍵要素;並且,在構建科技強國指標體系以對標分析我國與世界公認科技強國創新能力發展水平差距的同時,應該在區域共用的指標體系基礎上,添加符合中國特點的指標,使之更好地服務於我國的政府決策和市場需要。
  • 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履行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目前,研究生培養單位大多套用普通教師績效考評體系進行導師立德樹人評價,實施效果較為勉強。為此,基於導師立德樹人職責,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研究生導師職責履行評價指標體系,已成為研究生教育發展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 深度文章|電力用戶停電影響指標體系及綜合評估方法
    在進行體系各項指標計算後,利用層次分析法針對不同評估主體設置不同的指標權重,實現多角度、全方位的評估。通過實例計算分析,驗證了所提出指標體系與綜合評估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為用戶了解停電損失、供電企業進行生產效能評估和停電管理提供參考。
  • 美麗中國建設評估指標體系包括空氣清新、水體潔淨等5類指標 將...
    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美麗中國建設評估指標體系及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美麗中國建設評估指標體系包括空氣清新、水體潔淨、土壤安全、生態良好、人居整潔5類指標。按照突出重點、群眾關切、數據可得的原則,注重美麗中國建設進程結果性評估,分類細化提出22項具體指標。
  • 生態保護監管指標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 實行舉報獎勵制度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生態保護監管指標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實行舉報獎勵制度將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拓寬資金渠道,重點向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區等傾斜。各地高質量發展的水平如何,今後還要看當地生態保護監管的關鍵性指標。
  • 全球城市營商環境指數報告①對標最高標準的指標體系如何構建
    圍繞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發展目標,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聚焦世界上被公認為全球城市的20個國際大都市,立足全球城市的功能作用和實際特點,在2019年已對外發布的全球城市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基礎上,2020年又對指標進行了修正完善,構建了包含7個一級指標,23個二級指標、41個三級指標的「全球城市營商環境指標體系」。
  • 創新生態體系與產業發展體系耦合關係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本文在創新系統理論的基礎上,研究了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所需的創新生態體系和產業發展體系。論述了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所需的創新生態體系和產業發展體系的特徵,構建了指標評價體系。
  • 高密市五大舉措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
    高密市全面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立足現實滿足需要,著眼長遠發展打好基礎,高質量制定好「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不斷完善教育機制體制,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一是實施優質教育資源擴增行動。搶抓創建工作代表山東省通過首批驗收政策機遇,新建、改擴建機關幼兒園總園等9所幼兒園,擴增學位1680個,構建全覆蓋、有質量的學前教育網絡。堅持規劃、設計、建設、驗收、交付使用「五同步」,完成中天雅居等12個居住區配套幼兒園項目建設,新增普惠性學位2790個,進一步擴增優質普惠學前教育資源。
  • 「兩山論」踐行效果指標體系構建及省際測評
    在「兩山論」提出15周年之際,本文通過深入挖掘「兩山論」的基本內涵,構建了評價「兩山論」踐行效果的三級指標體系,並計算出2011-2017年中國省際間「兩山論」踐行效果綜合指數。「金山銀山」也不僅是指金錢財富,還包含經濟發展帶來的效益以及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既存在矛盾,又是辯證統一的。二者的辯證統一,就是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辯證統一,也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兩山論」有其內在邏輯和外在邏輯,並可以實現邏輯自洽。
  • 理論頭條 | 緊扣高質量發展 提升供給體系適配性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指明了重要的實現路徑。 我們要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命題,堅定不移實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前瞻性布局現代產業體系,加強創新鏈與產業鏈的融合發展,加強供應鏈與供給體系的安全性可靠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育好新機、開好新局。
  • 航天科工: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推動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
    「立足新發展階段,我們充分認識到建設航天強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袁潔說,「我們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弘揚航天精神和航天文化,敢於戰勝艱難險阻,勇攀航天科技高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同步實現中國人的航天夢、強軍夢。」
  • 成都武侯區構建內通外聯綜合交通體系 提升城市能級水平
    交通是一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關係著城市的發展速度、城與人的和諧程度,更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縮影。  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肩負國家使命、體現國家意志、代表國家形象、引領區域發展,其中,增強綜合交通通信樞紐功能是「五中心一樞紐」支撐功能之一,將通過全面提升對外交通互聯互通水平,完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 構建六大科技平臺 助推涪陵高質量發展
    涪陵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在技術研發、專利信息、成果轉化、人才引培、科技金融等埠構建平臺,精準施策,助推涪陵高質量發展。一是構建重點企業研發平臺。推動區內重點企業與全國56所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技術合作,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