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解放軍第306醫院病理科,沈小英。
世界癌症報告統計,2012年中國癌症發病人數為306.5萬,約佔全球發病的五分之一,癌症死亡人數為220.5萬,約佔全球癌症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我國癌症發病率接近世界水平,但死亡率高於世界水平。在癌症治療中,傳統的化療和放療由於缺乏特異性,取得療效的同時也往往給患者帶來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選擇特異的分子靶點進行治療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取得明顯療效的同時,又可以避免對正常細胞的傷害。EGFR是目前國內外研究者公認的一個腫瘤靶向治療分子。EGFR突變是癌症患者是否對TKI敏感的強預測因子,各項研究也表明EGFR在多種腫瘤細胞中存在突變或擴增的情況。
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family)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家族屬於酪氨酸激酶受體家族,也被稱作HER家族或erbB家族, EGFR家族成員的結構相似,都包括胞外區、跨膜區、胞內區三部分。EGFR誘導癌症至少通過3種機制:EGFR配體的過表達、EGFR的擴增或EGFR的突變活化。其中以EGFR的突變活化為主要機制。目前靶向EGFR的藥物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作用於EGFR胞外區的單克隆抗體,這類抗體能與EGFR胞外配體結合部位結合,阻斷了EGFR其與配體的結合,從而阻斷下遊信號轉導途徑;一類是作用於胞內酪氨酸激酶活性區域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如gefitinib和erlotinib。TKI主要為小分子喹啉類化合物,能夠與細胞內酪氨酸激酶結構域上ATP位點競爭性合,可逆性、選擇性抑制EGFR相關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及細胞內磷酸化過程,進而抑制EGFR下遊的信號轉導,從而阻斷EGFR誘導的體外腫瘤細胞的生長,加速細胞凋亡、拮抗血管生成、抑制腫瘤轉移、阻斷腫瘤生長。普遍認為這兩處熱點突變增強了腫瘤細胞對TKI的敏感性並且被認為是TKI治療的有效預測指標。
已經檢測到的突變數量最多的是非小細胞肺癌。有研究表明,EGFR發生突變的患者中,大約有75%對TKI治療有反應。TKI藥物的治療應當依據EGFR基因檢測結果選擇治療對象,篩選最合適的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靶向治療,以提高藥物療效,有效抵制癌症的進展。EGFR-TKI可用作EGFR突變患者的一線治療,直至疾病進展或出現不可耐受的毒性。化療過程中,患者EGFR突變檢測為陽性的話,不建議立即轉為EGFR-TKI治療或聯合化療一起治療。化療過程中,患者EGFR突變檢測為陽性的話,建議EGFR-TKI作為維持治療或者二線治療。目前而言,EGFR-TKI作為輔助化療證據不足,需要更多的臨床試驗去進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