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癌症患者攜帶遺傳性突變,半數或被常規檢測遺漏

2020-11-06 康德科學


梅奧診所團隊近日在《美國醫學會雜誌-腫瘤學》發表一項臨床研究,對近3000名癌症患者進行通用基因檢測(Universal Genetic Testing)發現,每8名癌症患者中就有1名具有遺傳性的致癌基因突變(生殖系突變),這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方案和生存率,並有助於在家族成員中防控癌症。而如果使用基於指南的針對性檢測,則在一半患者中檢測不到這類突變。


截圖來源:JAMA Oncology


這是一項前瞻性、多中心隊列研究(代號INTERCEPT),納入了2018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期間在梅奧臨床癌症中心和社區服務中接受診療的2984名實體瘤癌症患者,並評估通用基因檢測和基於指南進行針對性檢測的結果差異。


研究覆蓋了乳腺癌、結直腸癌、肺癌、卵巢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等多個癌種的患者,患者的癌症階段、種族、年齡、家族史不限。據梅奧診所新聞稿介紹,這一項目是「對癌症患者進行通用檢測的已知最大規模多中心研究」。


結果,397例患者(13.3%)中檢測到了遺傳性的致癌突變,相當於約每8例癌症患者中就有1例。「每個人都有患癌風險,大多情況下癌症是偶然發生發展的。但是,有些人會因為遺傳因素更傾向於患某些類型的癌症,比如乳腺癌或結腸癌。」研究通訊作者,梅奧診所Niloy Jewel Samadder博士解釋。


▲397例癌症患者所攜帶的(潛在)遺傳性致癌突變(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其中,確診癌症時小於50歲的患者,攜帶遺傳性致癌突變機率增加38%。在乳腺癌、結直腸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中,患者攜帶遺傳性致癌突變的機率相似。性別、癌症分期和癌症家族史與攜帶遺傳性致癌突變的機率無關。


令研究人員驚訝的是,在所有攜帶遺傳性致癌突變的397例患者中,有192例患者(6.4%)都是通過通用檢測而新發現了臨床上可靶向治療的突變,這些突變無法通過基於表型或家族史的基因檢測標準而檢測到。換言之,根據現有指南推薦進行針對性檢測,將遺漏48%的攜帶遺傳性致癌突變的患者。


根據檢測結果,攜帶高滲透性(high-penetrance)遺傳性致癌突變,也就是遺傳風險最高的癌症患者中,近三分之一(42例,28.2%)調整了治療方案,包括手術(18例),靶向治療(21例)和臨床試驗入組(2例)。Samadder博士強調:「如果患者沒有接受(通用)基因檢測,他們將錯過這種個體化治療。」


圖片來源:123RF


同時,「這對家庭成員也有重大影響。」Samadder博士補充指出, 了解這些遺傳性致癌突變,還有助於患者的家庭成員進行早期疾病檢測或改善癌症治療,並在後代中預防癌症。這項研究中,梅奧診所也為這些攜帶遺傳性致癌突變患者的家庭成員提供了免費的基因檢測,接受檢測的176名家庭成員中,45%發現陽性結果。


研究團隊指出,這項研究為多基因檢測套餐(multigene panel testing)的性能及其對診療方案的影響提供了重要洞見。接下來,研究團隊計劃把這些結果整合應用於所有在梅奧診所就診的癌症患者治療策略中。


參考資料

[1] N. Jewel Samadder, et al., (2020). Comparison of Universal Genetic Testing vs Guideline-Directed Targeted Testing for Patients With Hereditary Cancer Syndrome. JAMA Oncology, DOI: 10.1001/jamaoncol.2020.6252

[2] Mayo Clinic study finds 1 in 8 patients with cancer harbor inherited genetic mutations. Retrieved November 3, 2020,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11/mc-mcs110220.php


註:本文旨在介紹醫藥健康研究進展,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相關焦點

  • 梅奧研究:1/8癌症患者攜帶遺傳性突變,半數或被常規檢測遺漏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梅奧診所團隊近日在《美國醫學會雜誌-腫瘤學》發表一項臨床研究,對近3000名癌症患者進行通用基因檢測(Universal Genetic Testing)發現,每8名癌症患者中就有1名具有遺傳性的致癌基因突變(生殖系突變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4期:1/8癌症患者攜帶遺傳性突變,半數或被...
    這是我國首次批准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其檢測時間在20分鐘之內。在急性感染期病毒載量較高時能夠快速檢出陽性病例,可用於對疑似人群進行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八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或有遺傳突變 基因檢測可幫助親人預防癌症遺傳因素在多種癌症的患病風險中起著關鍵作用。
  • 八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或有遺傳突變,基因檢測可幫助親人預防癌症
    遺傳因素在多種癌症的患病風險中起著關鍵作用。識別種系易感性對治療決策、降低風險幹預、癌症篩查和受影響患者及其近親的種系檢測具有重要意義。基因檢測可以發現遺傳的遺傳突變,並可以個性化癌症治療,提高生存率,在親人中控制癌症並突破精密醫學的界限。
  • 遺傳性乳腺癌,源於這一基因突變
    BRCA1/2蛋白就是屬於這個防線的一部分,如果它們基因突變導致抑癌功能的丟失,乳腺癌、卵巢癌或一些其它腫瘤發病率就會明顯升高,由於它們是在乳腺癌首先被發現的,所以被稱為乳腺癌易感基因。而有BRCA1/BRCA2基因突變的人並不意味著一定會發生乳腺癌,只是機率較正常人群相比大大提高,有報導顯示,80%的遺傳性乳腺癌與BRCA1/BRCA2的突變相關。
  • 攜帶癌症突變基因的人,一定會患癌?專家:不一定!取決於這3點!
    作者: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 如果基因檢測結果顯示你攜帶有癌症突變基因,是否意味著你一定會患癌症呢? 不是! 即使家族中存在癌症易感基因突變,也不一定代表每個攜帶遺傳突變的人都會患癌。
  • 基因檢測在遺傳性耳聾中的應用
    1. 中國人群遺傳性耳聾相關基因流行病學概況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中國相當一部分遺傳性耳聾僅由為數不多的基因突變引起,以下就是我國遺傳性耳聾患者所涉及的主要基因。 1.1 GJB2基因 GJB2基因突變導致的耳聾為語前、雙側、對稱性耳聾,聽力損失程度變異較大,可由輕度到極重度,但多數為重度或極重度耳聾,GJB2基因和先天性聾有著密切關係,中國先天性聾患者中攜帶有GJB2基因突變的約佔20%。
  • 八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存在遺傳突變
    在《 JAMA oncology》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梅奧診所的個體化醫學中心的科學家對位於亞利桑那州,佛羅裡達州和明尼蘇達州的梅奧診所癌症中心的3000多名被診斷患有癌症的患者進行了基因檢測科學家發現,每8名癌症患者中就有1名具有與癌症相關的遺傳基因突變。而使用標準的基於指南的方法將錯過對其中超過一半患者的檢測。
  • MSI檢測/IHC檢測在Lynch症候群子宮內膜癌患者腫瘤篩查中的應用
    Lynch症候群是一種由鹼基錯配修復(MMR)基因缺陷引起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主要與4種MMR基因的胚系突變有關,包括MLHI、MSH2、MSH6及PM52,具有較高的癌症發生傾向。另外,該標準將<50歲作為篩查指標之一,雖然Lynch症候群相關子宮內膜癌的發病年齡相對年輕,但仍有約40%的患者>50歲,尤其是MSH6突變人群易被遺漏。因此近年來有研究採用微衛星不穩定性(MSI)檢測、4種MMR蛋白的免疫組織化學(IHC)檢測,以及MLH1啟動子甲基化序列分析三種方法進行該腫瘤的篩查。
  • 癌症基因檢測與預防手術:安吉麗娜·朱莉的選擇適合你嗎?
    朱莉通過基因檢測發現自己是BRCA突變基因的攜帶者,進而選擇接受了一系列的預防性切除手術。那麼基因與卵巢癌、乳腺癌之間到底有怎樣的聯繫呢?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大部分的卵巢癌和乳腺癌病例是散髮型的。也就是說,大部分乳腺癌和卵巢癌並沒有表現出家族遺傳性,普通人大可不必為了遠房親戚中出現一個癌症患者而驚慌失色。
  • 上海成立首個遺傳性大腸癌諮詢門診 提供基因檢測篩查幹預
    東方網通訊員王懿輝8月31日報導:遺傳性大腸癌不僅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其高度遺傳性更可能導致患者後代以及直系親屬罹患腸癌以及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胃癌等相關疾病。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依託大腸癌多學科綜合診治平臺,開設了上海市首家遺傳性大腸癌諮詢門診。
  • 基因檢測一次幾萬,可以查出癌症嗎?答案呼之欲出
    突變可以使細胞產生(或不產生)影響細胞生長和分裂成新細胞的蛋白質。某些突變可導致細胞生長失控,從而導致癌症。儘管如此,所有癌症的大約只有5%-10%被認為是密切相關的遺傳性基因突變。預測性基因檢測是用於尋找遺傳性基因突變的測試類型。如果此人某種癌症的風險更高,可能會建議這種類型的測試,例如下面的幾種需要基因檢測的情況。
  • 腫瘤患者需要做基因檢測嗎
    基因檢測目前在腫瘤治療上的應用主要有如下三點: 1)腫瘤遺傳易感基因檢測。腫瘤的發生發展與遺傳具有重要的聯繫,很多基因突變會在家系中遺傳,攜帶這些突變基因的人群,患腫瘤的風險更高。基因檢測可以預測相應腫瘤的發生風險,進行積極的健康管理。
  • 基因檢測技術,對治療癌症幫助有多大?
    施行靶向治療前,首先需要對體內基因進行檢測,確定患者的癌症分子類型。癌症分子變異有很多種,目前臨床最常用的是基因突變檢測。基因突變檢測的常用技術包括基因測序法、 ARMS-PCR 法、 HRM-PCR 法等。因為 ARMS 法靈敏度高,特異性好,而且操作簡單,所以目前廣泛使用的是 ARMS 法。
  • 揭秘基因突變與多種癌症發生之間的神秘關聯!
    新研究揭示最常見的SF3B1基因突變如何導致癌症doi:10.1038/s41586-019-1646-9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弗雷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和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確定了SF3B1(splicing factor 3b subunit 1, 剪接因子3b亞基1)基因突變如何促進很多癌症形成,其中SF3B1
  • 肺癌丨肺癌有家族遺傳性嗎?|肺癌|家族遺傳性|治療|-健康界
    檢測結果發現,該腫瘤具有兩個激活突變,EGFR T790M胚系突變(頻率為50.7%,雜合)和 L858R體系突變(頻率為1.3%),其他突變未檢測到。黑色指的是罹患癌症的人,灰色指的是攜帶有EGFR T790M胚系突變但尚未患腫瘤的人。(W:EGFR T790M胚系野生型;M:EGFR T790M胚系突變型)另外,根據實驗室提供的檢測結果,在中國NSCLC患者中,EGFR T790M胚系突變的頻率低於美國和日本患者(0.08% vs 0.54%)。
  • 用8個問題解決肺癌患者如何做好基因檢測!—抗癌管家
    國外一項研究評估了早期肺腺癌切除術後,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基因檢測的預後意義和潛在的治療價值。該研究分析了324例I期&II期接受肺葉切除和淋巴結清掃術的肺腺癌患者,常規進行基因檢測。首先通過基於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的Sanger測序和螢光原位雜交技術(FISH),然後擴展到20~50個基因的「下一代」測序(NGS)。
  • 軍醫談癌症患者EGFR基因突變檢測的臨床意義
    世界癌症報告統計,2012年中國癌症發病人數為306.5萬,約佔全球發病的五分之一,癌症死亡人數為220.5萬,約佔全球癌症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我國癌症發病率接近世界水平,但死亡率高於世界水平。在癌症治療中,傳統的化療和放療由於缺乏特異性,取得療效的同時也往往給患者帶來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選擇特異的分子靶點進行治療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取得明顯療效的同時,又可以避免對正常細胞的傷害。EGFR是目前國內外研究者公認的一個腫瘤靶向治療分子。EGFR突變是癌症患者是否對TKI敏感的強預測因子,各項研究也表明EGFR在多種腫瘤細胞中存在突變或擴增的情況。
  • 鑑定出導致血癌前疾病的遺傳性變異和獲得性突變
    但是,這些研究人員發現了一些例子,在這些例子中,遺傳性基因變異導致在生命後期出現特定的獲得性突變,或者讓攜帶著獲得性突變的細胞比其他細胞具有生長優勢。McCarroll 說,「從概念上講,這項研究中最有趣的事情之一就是模糊了遺傳性基因變異和獲得性突變之間的區別。遺傳的等位基因經證實對之前被認為是一個更加隨機的過程產生了強大的影響。」
  • 超過半數癌症患者睡不著!中醫專家來支招助眠
    · 推薦檢查:胸片、低劑量螺旋CT、肺癌易感基因檢測· 高危人群:1、有職業暴露史(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2、吸菸者、吸二手菸者;3、有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推薦檢查:腸鏡檢查、肛門指診檢查、基因檢測· 高危人群:1、45歲以上無症狀人群;2、40歲以上,有兩周肛腸症狀的人群;3、大腸腺瘤治療後、大腸癌手術後的人群;
  • 癌症和遺傳到底有多大關係?
    大多數癌症,大約60%的樣子,是偶發性的。導致這些癌症的基因變異不是從父母那裡傳來的,而是患者身體裡面發生的。比如皮膚癌,是因為日曬的緣故,宮頸癌是因為HPV感染造成的,肺癌是吸菸導致的等等,還有許多偶然的機會導致的基因變異。現在可以通過基因檢測去發現這些變異,但檢測出來變異了,只和本人有關,和家族的其他成員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