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產業峰會舉行 影視學者縱論中美電影未來

2021-01-14 新浪娛樂

來源:新浪娛樂

第五屆中美文化產業峰會

12月28日,第五屆中美文化產業峰會在澳門美獅美高梅隆重舉行。本屆峰會活動主題為「大變局下,中美電影的未來」,十餘位中美著名影視學者、製片人和影評人圍繞著「後疫情時代世界電影的未來發展趨勢」「中美關係大局下中美影視合作的機遇和挑戰」「後疫情時代中國電影市場對世界電影的影響」三大議題,通過澳門主會場和網上連線的方式同步對話,縱論中美電影未來。

第五屆中美文化產業峰會由GTMG、美國中美文化產業峰會協會和澳淶塢製片人協會共同主辦,蓮花衛視、澳門日報、美高梅協辦,澳淶塢集團和美國聯訊集團承辦。參加此次峰會的中美嘉賓包括:澳淶塢集團主席華鼎獎創始人王海歌、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公司董事長楊步亭,完美世界影視董事長兼CEO 廉潔,南加大政治和國際關係教授 Stanley Rosen,奧斯卡製片人Andre Morgan,著名導演胡雪樺,《血戰鋼鋸嶺》製片人BILL Mechanic,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研究中心院長、教授白睿文(Michael Berry),美國電影協會大中華區總裁馮偉,旅居自由學者周鐵冬,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於冬,春秋影業創始人呂建民,著名影評人、澳淶塢影評人協會會長周黎明,好萊塢著名製片人大衛·烏絲蘭,好萊塢製片人威廉·蒙代爾等。

好萊塢大片在中國影響減弱,中美電影合作是必然趨勢

本次峰會第一場論壇的議題是「後疫情時代世界電影的未來發展趨勢」。美國南加大政治和國際關係教授Stanley Rosen認為,新冠疫情嚴重影響了全球電影市場,在美國,隨著疫情的不斷惡化,傳統的電影不那麼受歡迎了,人們的觀影習慣逐漸改變。疫情過後,好萊塢大片在中國的影響進一步減弱。其實,從2017年這一變化就開始出現了,因為疫情的影響,好萊塢大片在中國的影響不斷下降,但是中國電影的影響不斷在中國市場增強。

不過,Stanley Rosen教授認為,中國電影總體在海外市場表現並不好,有史以來在全球票房最成功的100部電影,只有一部《戰狼2》來自中國,剩下都是好萊塢大片。美國拍的中國主題的動畫電影,影響比中國本土製造的影片更好。

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公司董事長楊步亭主要從三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第一,電影從一開始就是藝術和技術的結合,沒有技術就沒有電影;第二,新冠疫情加速了電影營銷和發行模式的改變,流媒體看電影已經成為主流。值得到電影院去看的是大片,其他的電影可以用流媒體去看了,因此就給拍電影的人提出要求,你不用花那麼多錢去拍一個不值得到電影院看的電影,如果你決定進入網絡電影,就可以適當節約成本;第三,中國和美國的電影合作是必然趨勢。無論從技術實力、發行渠道和電影市場來看,中美電影合作都是擋不住的。

奧斯卡製片人Andre Morgan表示,中國的電影業是很健康的一個行業,雖然是有新冠的影響,但是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健康的。中國的市場也是美國電影非常重要的市場之一,實際上中國的市場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和進步。

完美世界影視董事長兼CEO廉潔認為,疫情促使流媒體的話語權和吸引力都在快速提升,今年上半年,奈飛新增用戶量已經和2019年全年新增用戶量持平,全年新增用戶量有望達到5000萬。傳統電影公司未來何去何從?第一,可能會選擇自建自己的線上渠道;第二就是要加速跟網絡的接觸,線上線下同步播放上映;第三,可能會出現大家抱團取暖,包括兼併收購等。

著名導演胡雪樺表示,電影實際上概念已經從過去的大電影變成了小電影、中電影和大電影,它是通過各種媒介,包括手機、平板電視、電腦、網絡平臺、電影院形成的,這是一個新的平行線,「無論世界怎麼變化,人類的溝通是為了傳遞情感,傳遞信息,就是我們一定要把故事說好,這個故事不是簡單的講好中國的故事或美國的故事,我們講的是人類共通的故事。中國故事要走出去,一定要明白這一點」。

白睿文:中美文化交流不平衡,兩國需加強理解溝通

第二場論壇的議題是「中美關係大局下中美影視合作的機遇和挑戰」。美國電影協會大中華區總裁馮偉同樣談到了流媒體公司對傳統電影公司的巨大衝擊,但是他認為其中也存在巨大機遇,因為像奈飛、迪士尼plus等各大流媒體平臺,對內容都有巨大的需求,這個需求對整個內容產業帶來了巨大機遇,促使傳統影視公司生產不同體裁的優質內容。比如愛奇藝推出的《迷霧劇場》,有著美劇烙印的製作形態,對國內的網劇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血戰鋼鋸嶺》製片人BILL Mechanic認為,流媒體對傳統電影的影響可能會有點過度誇大,「實際上只靠流媒體的電影播放,要想極大的提高收入也是很難的。我們可以看到在傳統的電影行業,票房是很大的一個量,有的電影達到28億美元的票房」。現在流媒體確實有優勢,但它可能也會受到一些市場推廣預算方面的限制,都有利弊,「我不覺得傳統的院線會完全消失」。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研究中心院長、教授白睿文(Michael Berry)表示,美國學生對周恩來和魯迅等中國歷史文化名人不了解,而中國學生對林肯等美國歷史文化名人很熟悉,「美國的製片人如果要為中國觀眾創造電影,但不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這怎麼行呢?我覺得中美文化交流不平衡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白睿文認為,「中國對疫情控制非常好,中國很快可以復工,院線也可以恢復。短期來看,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電影行業的發展是健康的」,「如何能夠更好地幫助中美兩國人民之間加強理解和溝通,我覺得這才是未來中美合拍片發展的一個方向」。

旅居自由學者周鐵冬認為,疫情形勢好轉之後,全球電影市場必定將迎來內容井噴,所以還是內容為王,無論是否合拍,就看電影人是否有所準備。

通過電影講好中國故事需要技巧,於冬:吸納國際人才

第三場論壇的議題是「後疫情時代中國電影市場對世界電影的影響」。好萊塢著名製片人、《蝙蝠俠》製片人大衛·烏絲蘭表示:「如今我們要創造下一部好的電影、電視劇,會參考中國這邊的情況,會從這邊取得一些靈感。我們希望能夠創造一些好的內容,能夠吸引中國的觀眾,在決策的過程中也會考慮到中國市場。」

他相信中美兩國之間會有持續的合作,但是這個道路並不是很平坦,做起來不是一帆風順,但是「我們都很關注中美影視業的合作關係,尤其是在娛樂行業的合作,我相信我們可以一起合作,創造更多的機會,讓中美的粉絲都可以享受更好的內容和電影」。

好萊塢著名製片人威廉·蒙代爾表示,中國兩國電影人要尋找共識,求同存異,「讓這種差異給我們帶來益處,尤其是在後疫情時代。中國的影片可以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他認為:「我們不能僅僅去呈現不太接地氣的英雄形象,每個人都是普通人,世界也想要聆聽中國的故事,中國要抓住這個機會講好中國的故事。中國需要通過電影講好中國故事的技巧,告訴世界中國的故事,過去30多年,這個國家是如何發生巨大變化,要從普通的民眾視角來講述。」

春秋影業創始人呂建民認為,中美電影在如今的中美關係下應該更加團結,「希望當下的中美關係不會讓我們之間的合作變得艱難。中美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美電影也是這樣,希望我們能繼續在很好的範圍內去做電影本身」。

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於冬表示,疫情後,世界電影的格局也會發生改變,中國電影應該充分利用好全球的優秀人才資源為中國電影的發展共同打造新的主流電影。很多國際人才都希望能夠跟中國的影視公司合作,也希望能到中國來拍片,這是一個能夠讓中國電影出海的重要途徑,吸納人才,讓中國的影視產品按照全球化的布局和產業發展的思路,「我們堅持用15年的時間努力奮鬥,為建設文化強國共同努力」。

著名影評人、澳淶塢影評人協會會長周黎明在發言中分析了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在復工後的出色表現和呈現出的新變化,認為「疫情以後,大量中小影片受到擠壓,包括非常優秀的作品。這些作品在往年憑藉它的口碑是可以慢慢頂上去的,今年可能觀眾不給這些作品機會」。此外,他還談到了中美兩國流媒體的差異,認為「中國的流媒體跟美國的流媒體,受眾的定位是非常不同的」。

王海歌、於冬、郭寶昌、陳寶國、高滿堂、馬元、董萌、呂建民、廉潔、郭江喜、康洪雷、楊步亭、譚飛、吳在權、張涵予、董晨、梁振華、杜偉、呂薇、吳宛馨、李灝哲、範明、趙子琪、慄坤、趙保樂、李小冉、魏君子、胡建禮、葉航、韓浩月、曾念群、梅雪風、朱玉卿、王心妤、劉燕銘、馬珂、陳彤、王之理、王宛平、蘇蓬、高璇、任寶茹、趙琪、潘依然、李洲、陶慧敏、吳玉芳、李自松、馮偉、姜偉、倪大紅、張光北、陳煒、姚曉峰、田海蓉、李星文、周旋、孫維民、蘇麗、劉新、繆婷茹、於曉光、於濟瑋、李木子、啟星、高偉光、尉遲輔航、王麗坤、劉奕君、溫碧霞、尹正、佟瑞欣、餘舒琪、毛曉彤、李澤鋒、塗松巖、秦昊、劉琳、胡可、徐紹瑛、劉海波、蔡安安、胡家寶等眾多影視文化媒體名人明星出席了此次中美文化峰會。

相關焦點

  • 第15屆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發布會亮相北影節
    2019年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高峰論壇暨影視市場聯合主辦單位及「微電影單元」聯合主辦單位,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公司負責人谷國慶致辭時說到:「蘇主席宣布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將如期於今年年底在洛杉磯舉行,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也激勵著中國電影人和電視人拿出優秀作品,在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的平臺展示中國影視界人才一年的才華之作。希望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能讓中國從影視大國走向影視強國。」
  • 第15屆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發布會亮相2019北京國際電影節
    電影是文化的橋梁,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脊梁,在中美建交40周年之際,我們將繼續以包括好萊塢模式在內的國際語言講好中國故事的話語權,堅守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文化自信。」每年超過300家中美影視公司在中美電影節的影視市場平臺上交流合作,每年展映超過500部優秀中美電影,觀影人數累計已經超過130萬人次。組委會也將一如既往的與美國製片人協會、美西編劇協會、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公司、廣電影視聯盟、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首都廣播電視製作業協會聯合主辦高峰論壇暨影視市場;同時與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公司繼續聯合主辦「微電影」單元。
  • 中美策 | 美國學者激辯:中美關係進入「寒流」了嗎?
    6月底,最新一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將有望迎來最重大進展——雙方將就雙邊投資協定交換負面清單。中央軍委副主席範長龍時下正在美國訪問。中美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對話將在未來三個月迎來新一輪的高潮。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一股對華焦慮感近來正在瀰漫,對中美關係保持樂觀態度的學者聲音有所減弱。
  • 2017中美電影節新聞發布會亮相上海國際電影節
    中美電影節主席、美國鷹龍傳媒董事長蘇彥韜,上海市人大內務司法委副主任、上海市文化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陳東、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局長於秀芬、上海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裘新、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文廣局藝術總監吳孝明、上海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副主任陳文佳、上海市僑聯副主席陶勇、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喇培康、上海電影集團副總裁徐春萍、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公司負責人谷國慶、中國電視劇產業協會副會長馬潤生、上海發行協會秘書長金輝
  • 中美影人AFM探討中外合拍電影及發行
    中國電影並不像好萊塢電影那樣在世界範圍內進行傳播,因此,中國電影的創新和全球化真的可以作為一項產業來進行研究。」  這場針對中國的電影研討會是美國電影市場展(AFM)有史以來第一次使用多國語言召開的會議:部分發言人在用中文闡述自己觀點的同時,其他與會人員會通過耳機中播放的同聲傳譯實時接收信息。
  • 《最強大腦》將改編電影 《超新星紀元》中美合拍
    派格傳媒發布片單   搜狐娛樂訊 (哈麥/文)6月15日,曾出品過《愛情呼叫轉移》、《富春山居圖》等片的派格傳媒發布了未來16部影視作品的片單,中美、中韓合拍片佔多數。  派格傳媒片單  中美合拍愛情史詩巨片《世界邊緣》  中美合拍愛情傳奇動畫片《梁祝》  中美合拍愛情奇幻片《皇城北京》系列  中美合拍科幻巨片《超新星紀元》系列  中美韓合拍喜劇親情片《你是我的禮物》  中韓合拍冬奧浪漫愛情大劇及電影《雪原戀人》系列(韓劇第一製片人高大參與
  • 新一輪中美電影談判尚未進入實質性階段
    在過去23年中美之間的電影合作越來越開放的情況下,川普的上任,會對即將到來的中美電影產業新一輪談判產生什麼影響?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2012年2月17日,中美雙方在洛杉磯籤訂了《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引進分帳片的數額從20部增加至34部,而新增的14個名額只能以IMAX和3D電影格式引進;與此同時,引進大片在中國的分帳比例從13%提升至25%。
  • (中美經貿摩擦專家談)「修煉內功」打好「持久戰」——專家學者...
    新華社北京8月9日電題:「修煉內功」打好「持久戰」——專家學者評析中美經貿關係發展態勢新華社記者樊曦、張千千近日,美方宣稱擬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並給中國扣上「匯率操縱國」的帽子。
  • 通過教育與交流促進中美關係
    6月17日,雙方在北京舉行紀念中美建交40周年座談會。中美教育基金會主席張之香(Julia Chang Bloch)在會上表示,無論國際關係如何變幻,教育交流都是國際交往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幫助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文化與文化之間的溝通。    張之香1942年生於山東煙臺,父親張福運是從哈佛大學法學院畢業的第一個中國人,曾任中國海關負責人、上海交通大學校長。
  • 深圳灣已有孵化器70餘家 2018Sci高科技創新峰會舉行
    深圳灣已有孵化器70餘家 2018Sci高科技創新峰會舉行金羊網  作者:王俊  2018-11-18 金羊網訊 記者王俊報導:由Sci中加創新中心、深圳灣孵化投資聯盟和中國蘭圖深圳創新中心聯合主辦的2018Sci高科技創新峰會(高創會)暨深圳灣重大創業科技成果展示推介會近日在深圳舉行
  • 艾維:中美上演重頭戲,G20會變成G2嗎?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艾維】 G20這一國際性峰會不僅僅因為其級別的高端而吸引眼球,也更因為最近國際局勢的多方變化而讓人琢磨: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是否會停止?烏克蘭危機將何去何從?沙特王子在記者門事件後首次出國訪問會面對怎樣的問題? 雖然這些都不在峰會倡導的發展、基建和食品安全主題框架中,卻足以讓民眾對這場峰會有更多期待。
  • 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將討論廣泛議題
    自機製成立以來,先後在中美兩國共舉行了5輪高層磋商。今年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將與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首次在美國聯合舉行,體現了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全方位性。  人文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性作用,與政治互信、經濟合作共同構成中美關係的三大支柱。本輪磋商將以交流互鑑、合作共贏為主題,厚植兩國民意基礎,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貢獻力量。
  • 電影之外,中美能合作開展火星救援嗎?
    電影《火星救援》帶來了一個真問題:正處於政治夾縫中艱難前行的中美航天合作,能否在未來的載人登陸火星任務中成為現實呢?中美能在航天領域開展實質性合作嗎?年度太空科幻大片《火星救援》今日在國內上映。好萊塢當然不會無視13億人口的龐大市場,片中再次突顯中國航天元素:沒有中國的幫助,美國航天員回不了地球。
  • 中美創新峰會丨區塊鏈與人工智慧在上海「高能碰撞」,已開放報名!
    2018中美創新峰會再登上海!本次峰會將以人工智慧為主線,覆蓋議題包括區塊鏈、機器人、無人駕駛等多項風口浪尖熱門議題,邀請中美業內專家學者,與你一起共探未來新可能!更有機會與大咖們共進晚餐!
  • 旅美導演拍電影憶陳香梅 致敬傳奇緬懷中美二戰友誼
    旅美導演拍電影憶陳香梅 致敬傳奇緬懷中美二戰友誼
  • 中美實驗生物學及轉化醫學高峰論壇在並舉行
    9月19日,中美實驗生物學及轉化醫學高峰論壇暨第五屆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學會德州分會國際會議在並舉行。32位國外生命科學領域專家和5位中國科學家應邀出席大會,圍繞中美生命科學、轉化醫學相關領域展開交流。
  • 【中美研究】何亞非:扭轉中美「自由落體」,需重新認識兩國關係
    中美競爭客觀存在,理想化世界並不存在。未來是競爭合作還是合作競爭,能否擴大合作空間,實現和平競爭,取決於兩國的政策互動。兩次世界大戰浩劫和美蘇冷戰告訴我們,中美必須和平共存,避免捲入你死我活的零和競爭,尤其不能進行冷戰或熱戰,否則對中美和世界都是災難。
  • 「中美競爭時代中國國際政治理論的研究議程」研討會在京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魏穎琦)11月21日,「中美競爭時代中國國際政治理論的研究議程」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外交學院、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及學術科研機構的2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出席了此次研討會。
  • 青島電影之都航拍 多部好萊塢電影將在此拍攝(圖)
    如今,乘著上合峰會在青島成功舉辦之東風,6月13日-17日,上合組織8個成員國和4個觀察員國的電影代表團、電影藝術家和電影企業代表將參加在青島舉辦的首屆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作為青島「電影之都」的重要載體,青島西海岸靈山灣,這座崛起的影視新城已經有全面的謀劃。
  • 2020CITC·網易產業數字峰會即將開啟,5大亮點搶先看
    【天極網IT新聞頻道】12月17日,2020CITC·網易產業數字峰會將在杭州柏悅酒店舉行。屆時眾多知名數字經濟研究專家、行業領袖、技術大拿將齊聚一堂,圍繞產業數位化平臺在製造領域、文創領域的運用趨勢探討,共同展望數位化創新力量助推產業進化的下一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