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發現一種低溫熱電材料 可用於廢熱發電冷凍裝置
科學家發現一種低溫熱電材料 可用於廢熱發電冷凍裝置 原標題: 科技日報東京9月12日電 (記者陳超)日本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低溫熱電材料,該材料能在低溫條件下顯示出比鉍系熱電材料高出100倍以上的熱電效應。
-
強磁場下ZrTe5的反常熱電效應研究獲進展
ZrTe5是一種兼具一維鏈狀和二維層狀結構特點的拓撲材料。前期研究結果表明,通過施加壓力、應力或改變溫度,ZrTe5可在不同的拓撲態之間轉換。除了豐富的拓撲態,ZrTe5的量子極限相對較低,只需要較小的磁場就可以使其達到量子臨界。
-
熱電偶原理
好像不怎麼容易和其測溫儀器的實質聯繫起來,既然這樣,那就要靠他的好兄弟熱電阻啦,趕快來看看熱電偶與熱電阻的故事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5127.htm 熱電偶,英文名稱為thermocouple,是一種常用的溫度測量儀表,具有結構簡單、測量範圍廣、精度高、無需外加電源燈多種優點,因此應用也十分廣泛。
-
天加發布中國熱電效率最高的低溫發電系統
該發電系統的核心部件——膨脹發電機,採用美國聯合技術公司(簡稱 UTC)旗下的普惠公司的成熟透平技術及集成控制系統,熱電效率遠高於同類的螺杆膨脹機,是目前中國熱電效率最高的低溫發電系統。 據悉,天加與UTC在2015年建立了全球戰略合資合作。UTC將其Pure Cycle -ORC低溫發電產品及技術全部轉移至天加,相關技術領先國內同行30年。
-
室溫下的熱電發電:為時不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除了改善電池本身性能之外,還有一種辦法就是:採用新的能量採集和供應方式。之前,筆者介紹過「自供電」技術。在眾多實現自供電方案的方法中,有一種就是:溫差(Thermoelectric)發電,也稱為「熱電」發電。
-
陳志剛/鄒進教授Joule: Rashba效應用於提升GeTe基材料的熱電性能
為了進一步促進熱電材料的發展,探索新理論關重要。在非中心對稱材料中,強SOC引起了Rashba效應,其中原始的單能帶分裂成具有能量位移和動量偏移的兩個能帶。這種自旋分裂能帶性質能夠增加熱電性能。GeTe在700 K附近經歷了從菱形到立方結構的相變,並被預測具有強Rashba效應。
-
新熱電材料熱電效應極高,是之前效率的2倍以上
趣味探索訊 電是一種自然現象,但在21世紀今天,卻被我們廣泛應用於人類世界,正因為有了它,我們世界才變得多姿多彩
-
「前沿技術」利用順磁子自旋的熱電效應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受美國國防部多學科大學研究計劃資助,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等研究發現,在順磁性材料中,電子自旋的局部熱擾動可以將熱能轉換為電能,這種效應被稱為「順磁子阻力熱電效應」。
-
熱電偶型號怎麼看 熱電偶型號數字含義
N型熱電偶具有線性度好,熱電動勢較大,靈敏度較高,穩定性和均勻性較好,抗氧化性能強,價格便宜,不受短程有序化影響等優點,其綜合性能優於K型熱電偶,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熱電偶。 N型熱電偶不能直接在高溫下用於硫,還原性或還原,氧化交替的氣氛中和真空中,也不推薦用於弱氧化氣氛中。
-
什麼是熱電材料呢?
熱電材料以其獨特的性能成為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功能材料, 它的應用包括溫差發電和溫差製冷。什麼是熱電材料呢?熱電材料是一種利用固體內部載流子運動實現熱能和電能直接相互轉換的功能材料。人們對熱電材料的認識具有悠久的歷史。1823年,德國人塞貝克(Seebeck)發現了材料兩端的溫差可以產生電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溫差電現象。
-
物理學院在拓撲絕緣體納米材料的光熱電效應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新進展
在眾多拓撲絕緣體材料中,Bi2Se3是拓撲絕緣體家族中一種重要的三維強拓撲絕緣體。拓撲絕緣體納米結構因其巨大的比表面積和增強的表面電導貢獻非常有利於探索拓撲絕緣體奇異表面態的物理性質和開發拓撲絕緣體在自旋電子學等方面的潛在應用。
-
進展 | 拓撲半金屬的大橫向熱電效應和潛在應用
作為新型能源和製冷材料,熱電材料具有無振動,無噪音,無需維護,可集成化等一系列優點,在空間技術,微電子與信息技術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是,當前熱電材料的轉換效率仍然較低,限制了其應用範圍。傳統熱電材料主要是摻雜的窄帶隙半導體,其效率受制於若干基礎物理原因。其中兩個方面尤其重要:一方面,電子空穴的熱電效應符號相反,二者相互補償降低了材料的總熱電效應。
-
當熱電材料遇上3D列印--新型非晶熱電材料橫空出世
而後的100年,由於一般材料的熱電效率低,不能引起科學家廣泛的興趣,熱電現象這個領域幾乎停滯不前。一直到1954年年, Goldsmid和道格拉斯用有較高電熱效應的半導體材料,將其研發的熱電致冷器成功的冷卻至 0°C以下,才因此引起全球性的研發熱潮。 1977年年美國旅行家無人太空船升空,其中部份電能便是利用放射性熱電產生器 (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生器)產生,這為熱電現象之應用寫下光明的前景.
-
散射機制調控實現二維Bi2O2Se高效熱電轉換
,在綠色清潔能源和低溫製冷等領域有著十分重要的應用,如何提高熱電材料轉化效率一直是該領域研究的核心問題。針對該問題,新加坡科技局材料工程研究院吳靖研究員與東南大學倪振華教授,呂俊鵬教授課題組合作,發現在基於二維Bi2O2Se的場效應電晶體中施加門電壓可以調控極化光學聲子散射到壓電散射的轉變,實現了塞貝克係數與電導率的去耦合,達到了寬溫度範圍的高熱電
-
進展|拓撲半金屬的大橫向熱電效應和潛在應用
熱電材料可以實現溫差和電能的直接相互轉換。作為新型能源和製冷材料,熱電材料具有無振動,無噪音,無需維護,可集成化等一系列優點,在空間技術,微電子與信息技術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是,當前熱電材料的轉換效率仍然較低,限制了其應用範圍。
-
ACS AMI | 具有高熱穩定性的Cu₃SbS₄熱電材料研究進展
與傳統途徑相比,熱電材料在利用移動、分散、低品位熱源和微電子集成器件製冷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製成的熱電器件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性高等特點。其中,環保、低成本、高熱電性能和良好的熱穩定性是熱電材料實際應用的關鍵條件。Cu3SbS4材料具有成本低、環保無毒、儲量豐富的優勢。儘管已有工作研究了該材料的熱電性能,但一些重要的輸運參數和熱穩定性評價尚未見報導。
-
具有自調節載流子濃度特性的n型Bi2(TeSe)3-SiC納米複合熱電材料
當下社會,約60%的能源在使用過程中正以廢熱的形式流失,而其中低溫區100-300 ºC的廢熱佔到了50%的比例,並難以在工業中回收利用。
-
ADVANCE RIKO全自動熱電測量走進中國
引言 熱電材料是通過其內部載流子的移動及其相互作用,來完成電能和熱能之間相互轉換的一種功能材料。由於採用熱電材料的製冷和發電系統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工作中無噪音、無汙染、使用壽命長、易於控制等優點,因此,熱電材料是一種有廣泛應用前景的能源替代材料,進行新型熱電材料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
納米尺寸硒化錫擁有優異熱電性能—新聞—科學網
硒化錫(SnSe)單晶是一種半導體,也是理想的熱電材料。它能將廢熱直接轉化成電能,或者被用於冷卻。
-
AMD申請3D堆疊散熱專利:妙用熱電效應
GPU與HBM顯存Intel Foveros立體封裝根據專利描述,AMD計劃在3D堆棧的內存或邏輯晶片中間插入一個熱電效應散熱模塊它也被稱作熱電第二效應、溫差電效應。由N型、P型半導體材料組成一對熱電偶,通入直流電流後,因電流方向不同,電偶結點處將產生吸熱和放熱現象。按照AMD的描述,利用帕爾貼效應,位於熱電偶上方和下方的上下內存/邏輯晶片,不管哪一個溫度更高,都可以利用熱電偶將熱量吸走,轉向溫度更低的一側,進而排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