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盧楠 發布時間: 2017-11-21 07:00
作者:盧楠 發布時間: 2017-11-21 07:00
芥末堆 盧楠 11月21日報導
15日下午,GET2017教育科技大會「全球教育論壇」上,6位海外嘉賓開展了圓桌對話——「全球教育科技投資&創新成功故事」(Global EdTech Investment&Innovation Success Stories)。
Charles McIntyre,英國教育科技大會 EdTechxGlobal,CEO
Zishaan Hayath,印度自適應在線教輔平臺 Topper,CEO
Knut Marius Thorvaldser,挪威高校遊戲化課堂互動工具 EduSpike,聯合創始人
Norihisa Wada,日本在線測試系統 EduLab,CMO
Salar Chagpar,加拿大孵化器 Prepr Foundation,聯合創始人、首席前景官
Madelize Bekker,紐西蘭教育服務和管理諮詢公司 Edumaxi, 董事總經理
以下為對話內容重點:
關於教育技術成功的秘訣,Zishaan Hayath認為,是市場機遇和專注於一項產品,一定要找到合適的時間,將合適的技術產品推廣到市場。
除了時機非常重要之外,Madelize Bekker認為,一定要了解成功是獨特的、多面化的,一個初創公司如果可以很好地定義自己的成功,就可以更好地評判哪一個時間點最為合適;此外,從產品開發的角度看成功需要有非常好、非常深刻的用戶體驗。
Norihisa Wada從投資人角度指出,溝通非常重要,初創公司需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是什麼,而且將自己的成功理念告訴投資人,你看這是我們的目標,這是我們的時間框架,而且這就是我們可以達成的共識。
Salar Chagpar認為,成功的初創公司都是始終不斷地傾聽客戶的需求,同時非常敏捷。一定要了解到客戶的需求,迅速做出改變,然後迅速上市。
Norihisa Wada表示,如果給教育科技的初創公司一個重要建議,他認為是要關注規模化。因為投資最後還是要獲取回報的,客戶的上手速度非常快,需要做好準備,向上擴容。
以下為對話內容整理:
Charles McIntyre:大家簡單做個自我介紹,然後我們再來說一下各位嘉賓的成功案例。
Norihisa Wada:EduLab的使命是加速教育產業創新。我們有很多業務領域,可以提供很多評估相關的解決方案。最近,我們也開始大量投資教育技術,去年投資了一個初創企業,而且投資了日本以外的7個公司;我們也是三個加速基金會的合作夥伴。
Madelize Bekker:我們公司在全世界都有業務,包括中國。Edumaxi主要給教育技術公司提供諮詢服務,為他們的發展提供學術意見、戰略建議;產品方面,幫助他們更好地開發技術,制定足夠好的業務模型,更好地盈利;並且更好地吸引投資人。
Salar Chagpar:我15歲就創業了,我們在公司內部創立了新的公司,之後我加入了很多教育技術方面的初創公司,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都當過培訓師。
Prepr在6年半之前成立,一開始的使命是促進教育產業開放創新。2013年,IMT和其他公司都進行了大量投資。我們開始關注項目管理、項目技術方面的創新問題,我們認為一個非常好的商業架構可以幫助教育創業和技術創新。現在,我們希望可以打造全球實驗室的網絡,幫公有機構和私有機構建立聯繫。公司方面,我們也提供現象級的研究,以及對市場的研究,更好地了解企業的挑戰是什麼。
Zishaan Hayath:Toppr是一個學生用的軟體,為初學者包括高考提供輔導服務。學生可以通過APP設定學習目標,進行學習。我們現在平臺上總共有200萬個學生,學生每天會在我們的應用程式裡花費100分鐘時間。
Knut Marius Thorvald:我在挪威科技大學工作了5年,然後開始關注教師培訓服務,本質上講,我是一個老師。我也參與了很多商業項目,比如EduSpike,我希望把我知道的知識以及教育學投入商業之中。我在挪威也成立了自己的加速項目,共同開發了很多合作工具。我們希望大家結合起來,更好地開發人類潛力。
教育技術成功的秘訣是什麼?Charles McIntyre:今天在座的嘉賓是非常好的組合,有企業家、商業人士、項目加速器的工作人員,還有培訓機構、業務開發人員,以及投資者。所以,對於個人而言,教育技術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我們知道想要具體說出來很難,各位可不可以舉一些例子。
Zishaan Hayath:應該有很多,但我想說兩個——市場的機遇,以及要專注於一項產品。如果5年前發布我們的產品,可能市場是一片空白。所以,一定要找到合適的時間,將合適的技術產品推廣到市場。
Madelize Bekker:我完全同意時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了解成功是獨特的,而且多面化。我們希望很多公司了解到,他們真的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種成功。比如對於不同的公司,我們需要讓他們了解,成功意味著什麼。這從商業角度看非常重要。如果他們可以很好地定義自己的成功,那麼就可以更好地評判哪一個時間點最為合適。從我們產品開發的角度看,成功需要有非常好、非常深刻的用戶體驗。有些表面上看起來產品不錯,但是更為深入的要素沒有考慮到。
Norihisa Wada:作為投資人的角度,這些也是我們會關注的點。我們的出發點是看現在有沒有針對問題好的解決方案,這個團隊是否有動力來解決這個問題,因為解決問題需要花費時間,教育也花費時間。時機、整個市場狀況,也非常重要。
最近我感覺在投資之後,很重要是和投資人的關係。初創公司需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是什麼,因為成功是獨特的,而且將自己的成功理念告訴投資人,你看這是我們的目標,這是我們的時間框架,而且這就是我們可以達成的共識。這幾點都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溝通非常重要。
Salar Chagpar:要打造好的產品,把整個業務集中起來,更好地傾聽客戶的反饋,我們要了解市場的痛點。我看過最成功的公司,還有很多成功初創公司,他們都是始終不斷地傾聽客戶的需求,不管是傾聽他們在量上的要求,還是在質上的要求;他們有專門的數據團隊,更好地分析,然後在應用程式中和客戶進行更好的互動。
與此同時,一個成功的團隊應當可以相互補充,而且非常敏捷。時間是非常重要的,時間點很重要,團隊無法及時反應,就無法很快抓住時機。
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到客戶的需求,迅速做出改變,然後迅速上市。
Charles McIntyre:非常有趣,那麼Marius,當考慮到產品的時候,你會做什麼樣的研究?
Knut Marius Thorvald:整個教育技術產業都是這個樣子,因為我們是教育產業,所以我們都覺得很了解它。我們兩年前就做了一些最基本的研究,挪威的政府那時也希望能有這樣類型的調研。其實當時我們,對中國、對亞洲市場一無所知,所以我們必須來到這裡,體驗一下這個市場是什麼樣子的,不能單純通過一個報告做調研,而是真實了解當地的情況。
Charles McIntyre:如果你有一個教育科技的初創公司,如果給他們提建議,最重要的是什麼?
Norihisa Wada:我會關注他們能否規模化,因為投資最後還是要獲取回報的。教育的真理是需要花時間的,尤其和其他行業相比,但是整個向上規模化的發展,還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可以互相學習,我們的客戶,比如學生、家長或者其他學習人員,他們對於整個結構,上手速度非常快。所以我們需要做好準備,向上擴容,這個是我的建議。
教育科技中,下一個巨大的機會在哪裡?Charles McIntyre:那這個市場的發展方向是什麼?在教育科技中,下一個巨大的機會在哪裡?
Madelize Bekker:我覺得還是關於如何將區塊鏈應用到教育科技中來。可以改變一下目前的視角,看一下現在市場上還沒有什麼。因為教育還是非常傳統的思維模式,可能很難挑戰現有的模式,可以看一下傳統以外有什麼。我覺得區塊鏈就是一個非常新的領域,而且對其他行業帶來了巨大改變,我相信它在未來會變成腫瘤。
Zishaan Hayath:我覺得VR還有其它類型的學習方式,會非常流行。從商人的角度來說,印度還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可能VR在很久的未來才需要去考慮,現在需要考慮一些現實的、基礎的問題,比如目前印度的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還沒辦法滿足VR的需求。所以,我們要從最基本的東西入手,比如語言技巧、英語技巧,然後來搭建這樣的基礎設施。
>>現場提問
Q1:我想問的是關於市場退出的機制。目前市場發展速度非常快,真的有流動性的風險,如果需要退出,可能會有什麼樣的退出機制呢?或者說在這個領域中,未來面臨更多挑戰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Charles McIntyre:這個行業還非常年輕,所以挑戰夠是對於一個年輕的行業來說,我們如何從市場退出。當然,有一些戰略性的退出,會有一些限制。還是需要找到新的投資者,以及和舊的投資者之間有銜接過渡,這些都是整個生態系統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們可能需要引入新的投資者來吸引新的資本,那當然上市的IPO市場又是另外一個問題。所以,從我的經驗來說,可能還是要去尋找更多的投資者。
Q2:我是邁克,俄羅斯一家教育科技公司的創始人。我有一個概念性的問題,教育科技的初創公司應該更注重教育,還是更注重科技呢?因為教育科技公司提供的都是非常細微的東西,比如面向教師、面向教學方法,那我們要解決的更多是技術上的挑戰,還是教育上的挑戰?我覺得不可能是50:50,肯定有比重的區分。
Madelize Bekker:我覺得還是需要整合這兩者,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把自己的行業叫做教育科技行業。我們希望把教學法引入技術領域,具體誰的比重更多,還是取決於解決方案是什麼,根據自己公司的情況和產品來決定比重。我相信創新不可能在孤島中發生,需要兩者之間的結合,其他領域也是一樣,需要引入不同因素。
Norihisa Wada:我是京都大學的教授。教育是我們所處的領域,所以教育本身非常重要。但是從技術角度說,哪怕是我們自己的學校,對於技術使用的效率也非常重要。我覺得技術、科技可以給教育行業帶來推動作用,它不會干擾或者是阻撓現在的發展。
1、本文是
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