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細胞肺癌(NSCLC)都有哪些靶向藥可以用?

2020-12-04 鮮果健康

癌症的治療其實一直以來都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每一天國際上都會有不同的好消息襲來,而對於肺癌也是如此。目前科學家研究的重點已經從化療藥到達了靶向藥。但是由於藥物的作用機制的不同,常常用於癌症晚期的治療。那麼肺癌的靶向藥都有哪些呢?

抑制腫瘤血管生長(血管生成)的藥物

腫瘤想要長大就必須有充足的原料,而腫瘤的血管就是原料供給的唯一通道,而一些藥物則可以切斷這些供給,從而餓死癌細胞。

貝伐單抗(Avastin):主要用於晚期NSCLC的治療,是一種單克隆抗體,可以抑制腫瘤血管內皮的生長,通常配合化療藥一起使用。

拉莫魯單抗(Cyramza):也可用於晚期NSCLC的治療。 該藥物是靶向VEGF受體的單克隆抗體,主要阻止心血管的生成,通常跟化療藥共同使用。

EGFR靶向藥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是細胞表面的蛋白質,通常可以促進細胞的生長和分類,一些NSCLC細胞具有過多的EGFR,這使得它們生長得更快。而這些藥物則可以抑制EGFR的表達,從而抑制細胞的生長。EGFR靶向藥包括:

厄洛替尼(特羅凱)

阿法替尼(Gilotrif)

吉非替尼(易瑞沙)

奧西丁尼(Tagrisso)

EGFR抑制劑對具有T790M突變的癌症也有治療作用

EGFR抑制劑通常可使腫瘤縮小,但,藥物不會適用於大多數人,因為肺癌的細胞往往會發生另外一種突變,而奧西丁尼則是一種EGFR抑制劑,並且能夠對抗具有T790M突變的細胞。

ALK基因突變的肺癌

大約5%的NSCLC會有ALK的基因突變,而這種突變在不吸菸的肺癌患者中比較常見,而這種基因的突變會導致癌細胞的生長或擴散。針對ALK蛋白的藥物包括:

克唑替尼(Xalkori)

西替尼替布(Zykadia)

阿立替尼(Alecensa)

布裡加替尼(Alunbrig)

這些藥物一般在化療結束後介入治療,有一些ROS1基因突變的患者也可以使用。

BRAF基因突變肺癌

BRAF基因突變也會促進癌症的生長,而可以抑制BRAF基因突變的藥物包括:

達布非尼(Tafinlar)

曲美替尼(Mekinist)

而這些藥物不但可以對抗BRAF的基因突變,對於轉移性NSCLC的治療同樣有效。

相關焦點

  • 非小細胞肺癌的四代EGFR-TKI靶向藥
    EGFR-TKI靶向作用機制二、非小細胞肺癌的著名靶點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已經進入了「個體化」治療階段,效果更好且副作用更小的靶向藥物正在逐漸取代傳統化療藥物成為一線藥物。現在肺癌患者或多或少都會做基因檢測,來看看是否有適用的靶向藥。
  • 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藥賽道分析
    早在11月9日根據國家藥監局的公示,貝達藥業自主研發的ALK抑制劑鹽酸恩沙替尼膠囊(貝美納)正式在中國獲批上市,適應症為用於此前接受過克唑替尼治療後進展的或者對克唑替尼不耐受的ALK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非小細胞癌)患者,即二線治療。
  • 腫瘤藥物資訊:非小細胞肺癌的一二三四代EGFR-TKI靶向藥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的癌種,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與生命。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SCL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約80%為NSCLC。早期非小細胞肺癌可以通過手術治療,但由於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多數患者初診時已是中晚期,只能以藥物治療為主。
  • 70%非小細胞肺癌將有靶向藥可用,這10個靶向藥你一定要記住!
    其實這兩類致病基因患者加起來只有全部非小細胞肺癌的20%多一點,如果它們是陰性的,我們還有別的靶向藥可用嗎?或者說,除了這兩個常見的腫瘤驅動基因靶向藥,還有哪些新出現的藥物值得關注?小覓蜂這就幫你盤點一下。
  • 醫藥生物行業: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藥EGFR-TKI前景廣闊
    2018年肺癌為我國發病人數和發病率最高的癌種,分別為86.8萬人(接近第二名胃癌的2倍)和0.062%,發病人數佔比全球的41.4%。  ◆靶向藥物能夠抑制癌症特定基因、蛋白質、或利於癌症生長或生存的微環境等,從而抑制或阻斷腫瘤進展。
  • 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 打造靶向治療新時代
    隨著近年來的醫學水平逐步提升,以靶向治療為代表的精準治療手段得到更多的運用。拿肺癌來說,在全世界範圍內,肺癌仍是發病率第一的惡性腫瘤,肺癌有兩個主要的亞型,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以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為例,2015年,針對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手段僅有針對EGFR、ALK等基因突變的,為數不多的靶向藥物。
  • 出國看病科普: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出國看病科普: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市場信息網   2020-12-02 16:46:55   來源:    評論:   面對癌症等重疾,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選擇出國看病,尋求更好的治療。下面詳細講解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是一種針對促進腫瘤生長和存活的特定基因、蛋白質或組織環境的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式可以阻止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限制對健康細胞的損害。  針對ROS1基因變化的藥物。ROS1基因的罕見突變會導致細胞生長和分化(細胞從一種類型變為另一種類型的過程)出現問題。
  • 靶向還是免疫?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目前需要檢測PD-L1的PD-1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為:目前獲批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主要有:派姆單抗:對晚期肺癌患者來說,使用派姆單抗作為一線或者後線藥物,能使23.2%和15.5%的患者活過5年,尤其是對於PD-L1表達大於50%的患者,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的29.6%和25%,而使用傳統治療手段,四期肺癌患者的
  • 靶向治療是什麼意思?所有肺癌患者都可以進行靶向治療嗎
    肺癌成為危害生命健康的一種主要疾病。在臨床肺癌常見的治療手段是手術、放療和化療。可是隨著醫學的進步,有人說肺癌靶向治療可以多活20年,到底什麼是靶向治療,是不是所有肺癌患者都可以進行靶向治療?靶向治療,可以理解為帶有目標識別能力的飛彈,會追著既定目標轟炸。腫瘤細胞的表面會有一些特異性的蛋白(正常細胞沒有),靶向藥就可以利用這些蛋白識別腫瘤細胞,然後定點殺滅。也就是說靶向藥只適用哪些基因發生突變,產生了特異性蛋白的癌細胞,那些並沒有特異性蛋白癌細胞是不能被識別的。
  • Nature:非小細胞肺癌新藥——靶向藥AMG 510的廬山真面目
    KRAS基因突變出現在接近九成的胰腺癌、三到四成的結腸癌和近五分之一的肺癌中(大多為非小細胞型肺癌)。其餘會在膽管癌、宮頸癌、膀胱癌、肝癌和乳腺癌等實體癌中出現。KRAS基因就像體內一個「開關」,在腫瘤細胞生長以及血管生成等的信號傳導通路裡起著重要調控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基因位點突變厚會形成一個具有特徵性的半胱氨酸殘基KRAS(G12C)。
  • 最新KRAS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藥物及臨床試驗
    針對肺癌驅動基因之一的KRAS基因突變研究,一直以來為學術界關注熱點之一。從目前靶向藥物研究現狀來看,酪氨酸激酶受體抑制劑比較多,KRAS基因抑制劑還處於「孵化」階段,目前針對KRAS基因突變的靶向藥物基本均處於Ⅱ、Ⅲ臨床研究階段。
  • 昂貴的靶向藥到底對晚期肺癌患者有沒有用?專家告訴你
    獲取具有像飛彈一樣精準靶向能力的藥物是人類的一個夢想,也是藥物開發的終極目標。靶向藥物(也稱作靶向製劑)是指被賦予了靶向能力的藥物或其製劑。其目的是使藥物或其載體能瞄準特定的病變部位,並在目標部位蓄積或釋放有效成分。靶向製劑可以使藥物在目標局部形成相對較高的濃度,從而在提高藥效的同時抑制毒副作用,減少對正常組織、細胞的傷害。
  • 2018年非小細胞肺癌市場分析和趨勢走向—靶向藥物篇
    這個疾病領域有很多精準治療方式,誕生了無數的傳奇藥物,如奧希替尼——史上最快審批上市的腫瘤藥;見證了新舊治療方法的交替,靶向時代的興起、免疫時代的新潮;目睹了科研工作者的心血,一二三代激酶抑制劑,不斷推陳出新,克服耐藥的問題。肺癌主要分為非小細胞癌和小細胞癌兩大類型,其中,非小細胞癌(NSCLC)佔85%以上。
  • 真實研究:用好肺癌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可活過7年
    我們可以看到,使用二代ALK抑制劑的這部分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OS)達到了89個月,已經遠遠超出了五年的生存期限。◎ EGFR二代藥序貫三代藥,亞洲人群中位治療時間長達4年EGFR靶向藥是EGFR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標準治療。隨著三代藥奧希替尼的獲批,EGFR靶向藥物進入了「三代同堂」的時期,多種治療藥物的出現,使臨床醫生在制定治療方案時擁有比以往更多的選擇。
  • 真實研究:用好肺癌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可活過7年!
    阿來替尼OS到底有多久呢?我們拭目以待。◆ 對於克唑替尼治療失敗後選擇阿來替尼的治療組,這部分患者的OS為88.44個月,總生存時間達到了7.4年!此次研究搜集的數據是2012年5月至2016年12月的真實世界數據,ALK抑制劑使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成為一種「慢性病」。
  • 肺癌患者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靶向藥,這一篇全都總結到了!
    很多肺癌患者應該明白它的上市對肺癌治療意味著什麼,它可以很好的緩解與治療晚期無法通過手術來有效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臨床上,將近89%的Ⅲ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最終都會發展為轉移性疾病,這時大部分無法通過手術治療,而放化療副作用又比較大,這時候靶向藥的出現就可以很好地滿足這類肺癌患者的治療需求。
  • 肺癌患者的福音:非小細胞靶向藥物前景如何?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
    目前,多種分子靶向治療藥物已投入臨床使用或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狹義上講,肺癌的靶向治療就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這些驅動基因開發靶向藥物,定點抑制致癌分子,滅殺腫瘤細胞。近十年來,分子靶向治療在具有驅動基因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取得顯著療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針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和ALK基因重排的靶向治療。
  • 非小細胞肺癌,MET陽性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
    2020ASCO系列小細胞肺癌,免疫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非小細胞肺癌,MET陽性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最新進展匯總全文概要1.
  • 靶向藥奧希替尼耐藥,基因療法來助力!
    對於EGFR突變的患者而言,近些年新藥不斷湧現,其中第三代靶向藥奧希替尼2018年在美國升級為EGFR突變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然後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廣泛應用。然而,如同其他靶向藥一樣,奧希替尼也會出現耐藥。
  • 肺癌中的鑽石突變——ALK突變,規律服用靶向藥可以長期生存
    ALK基因突變出現在大約3-5%的非小細胞肺癌中。FDA獲批的指徵:ALK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者轉移的非小細胞肺癌。 阿來替尼:2014年上市。對於單純ALK突變的患者,阿來替尼的有效率明顯高於克唑替尼。於2017年獲批用於ALK突變陽性的一線用藥。 色瑞替尼:2018年上市。獲批用於ALK突變陽性的一線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