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學、科學手工、奇趣課堂 國慶來植物園感受自然藝術之美

2020-11-27 騰訊大楚網

楚天都市報9月30日訊(通訊員陳長麗)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國慶長假活動菜單出爐!有生活美學展覽、夜遊植物園、奇趣自然課堂……來體驗科學、自然和藝術的交融之美吧。

1、「植物與家居」—生活美學展覽

「詩意的棲居」,是多少人對生活終極的理想追求。這個國慶,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紅星美凱龍漢陽商場、超凡家居共同攜手,推出「植物與家居」生活美學展覽,以生態環保的生活美學,還原詩意棲居之美。

展覽地點在武漢植物園景觀溫室。奇花爭輝、椰樹搖曳、綠意蔥蘢、瀑布傾瀉,坐擁1000多種熱帶植物的景觀溫室具備優質的自然風貌。武漢植物園首次將綠色、健康、環保的家居引入充滿美學張力的自然空間之中,賦予居住空間以自然肌理。展覽由5處生活空間景觀構成,餐桌、沙發、書櫃……,日常的家居和生活場景融入自然呈現了更加新鮮生動的視覺體驗,有著更加豐富的表現力和藝術氣息。

白色的蕾絲帷幔和美式復古燭臺營造浪漫詩意的就餐空間,米灰色的木質餐桌渾然天成質樸藏拙,自然綠色穿插點綴,生出更多靈動與氣質。餐桌上,鬱鬱蔥蔥的青苔作為栽培機制,豬籠草、茅膏菜等可愛的食蟲植物探頭探腦地長出,為就餐增添了幾分趣味。

取材於自然的收納櫃,觸感光滑,肌理溫潤。這次它作為植物的載體出現,以另外一種方式和花草樹木重聚,回歸自然。葉片呈盾形的彩葉芋、圓棒形的圓葉虎皮蘭,莖如珠簾懸垂的多肉植物佛珠,各種葉型的綠植或收納在抽屜中,或靜靜地置於柜上,將收納空間延升為充滿想像的創意空間。

溫室一隅,幾株鹿角蕨從布滿幾何圖形的「牆壁」上躍出,一張椅子,一個舒適的姿勢就能收穫一段愉悅的休閒時光。

展覽以自然風光為底色,藉助美式生活家居的創意展陳,讓植物有機地融入生活空間,呈現和諧生態詩意的綠色生態空間。植物與人居空間不再對望,轉而融合重建,生態與家居交融,自然與藝術人文碰撞,呈現出既養眼又養心的美學展覽。希望更多公眾能走進自然,關注生態,探尋生活空間與自然生態的創意融合。

方寸風景,詩意天地,國慶來邂逅詩意理想人居。

展覽時間:10月1日—10月30日

展覽地點:武漢植物園景觀溫室

2、創意科學手工市集

修復化石、石膏拓印、製作蝴蝶標本、打造生態瓶……國慶期間,武漢植物園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創意、好玩又具有科學性的手工集市。跟著科學老師,用一顆好奇的心去觸摸自然肌理,手腦結合、動手發現自然奧秘。

化石修復

穿越億萬年前,體驗小小地質學家的探秘之旅。科學老師為小朋友們講解恐龍等古生物的知識,讓公眾了解生命的演化過程,認識並使用挖掘化石的工具和挖掘方法。

石膏拓印

科學老師帶領孩子們一起觀察樹葉的形狀、質地、紋路,然後體驗製作葉片石膏拓印。小朋友們通過將葉脈的形狀記錄在乾燥的石膏上,繪製一副獨特放入石膏拓印畫。

蝴蝶標本

科學老師現場講解蝴蝶生長的知識,讓學生了解蝴蝶與植物的關係。隨後,科學老師將帶領小朋友體驗製作蝴蝶標本,了解蝴蝶標本的工藝價值。

生態瓶製作

「生態瓶」是指在有限的空間內,依據生態學原理,將生態系統中的基本成分進行組織構建的人工微型生態系統。科學老師將帶領小朋友們設計微景觀生態瓶,了解和學習生態系統的生物成分、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消費者和分解者等概念。

活動地點:大草坪旁的休閒廣場

活動時間:10月1日至3日、10月5日至8日9:00-16:00

參與方式:現場報名參與

3、自然課堂

「霍格沃茨的魔藥學」藥用植物科普課

探秘本草園中隱藏的「毒藥」和有特殊功能的藥用植物。將藥用植物活體跟對應的中藥成品進行對比,了解中藥材的前世今生。讓小朋化身魔藥課學員,利用了解的藥用植物知識,配置出有各種功效的「魔藥」。

活動時間:10月1日

活動地點:武漢植物園

活動報名:見官方微信招募帖

4、「夜的奇趣冒險」—夜遊植物園

今年持續火爆的夜遊將在國慶假期迎來最後一期。熱氣褪去,夜幕降臨,夜精靈開始出動!蜘蛛開始結網捕食,蟋蟀開始引吭高歌,水蝸牛也探出了觸角,好奇的打量著外面的世界,夜遊植物園解鎖自然不一樣的一面!

活動時間:10月1日

活動地點:武漢植物園

活動報名:見官方微信招募帖

5、「看不見的生物」—微生物啟蒙課

用顯微鏡分別觀察水中、口腔和手上的微生物,直觀地觀察微生物的存在。開展微生物發酵小實驗,觀察氣球在酵母菌作用下膨脹。讓孩子們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知識和概念。

活動時間:10月2日至10月8日

活動地點:武漢植物園

活動報名:見官方微信招募帖

【出行提醒】

武漢植物園已參加「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活動,本次活動面向全國遊客,2020年12月31日之前,遊客憑身份證進行實名預約可以免費遊園。

每日8:00-21:00可進行預約,可預約當日起7日內景區門票(16:00後不可預約當天門票),預約時需選擇遊覽日期。每次預約最多可填寫3位同行人(含本人),均需實名預約。

預約成功後,憑本人身份證按指定日期入園(16周歲以下的成功預約者如未辦理身份證,可憑入園二維碼和本人戶口本原件或社保卡等有效證件進入景區)。

景區內收費遊覽項目、交通工具、收費活動等不包含在本次活動中。

相關焦點

  • 悠然.醉美 富安娜以自然藝術雕刻生活美學
    美,是仙苑裡的一朵奇葩,落入生活的溪流, 將時光妝點成一道微醺的風景。繁花、樹林、湖光、山色、城堡氤氳在淡藍色的霧靄裡,清風徐來,花影婆娑,呈現在眼前的是異域風情的自然美景。漫遊其境,從美的玫瑰,摘得一瓣,感受居家之美給心靈帶來最大的自由和心態的閒適優雅。
  • 生活美學:環境美學的新拓展
    卡爾松從環境的認知和功能美發展為建築和人工製品的功能之美,柏林特從參與的環境美發展為社會生活美,齋藤百合子從自然美發展為生活美的審美經驗以及人工製品的道德-審美判斷。環境美學拓展至生活美符合其自身發展規律,也是美學的新趨勢和新階段。
  • 什麼是創意生活美學?「出群」你的生活美學造物館
    從1998年品牌創立至今,善達時尚的美學腳印遍布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歐美,尤其是法國時尚和義大利手工品質。這些來自全球各地的不同美學結構在善達時尚的專注精神下,被匯總、被發展、被創新,善達時尚的美學積累讓全新品牌「出群」生而為美,並得以傳承其匠心造物、享受來自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美學藝術。
  • 子蘭生活裝飾:翰墨·無界 一場藝術與家居美學的對話
    每逢國慶小長假,最怕遭遇被高速路堵到懷疑人生、熱門景點看不見,能見的只有烏泱泱的人頭…… 您的七天長假想好去哪兒了嗎?如果有一個既遠離人山人海,還可以直接讓您與居家美學對話,您會考慮去看看嗎?肖總:「藝術品並沒有那麼強的距離感和難以走近,藝術本該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舉辦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廣大市民接觸來自不同文化的藝術精品,還能提升大家對生活藝術的感知力。許多美好的事物原本就發生在生活之中,對於部分需要家庭裝修的客戶來說,真正美好的設計或許不是那些奢華材料堆砌來的,而是有溫度、有獨特品位和靈魂質感的一些物品。
  • 讓藝術之花在化學課堂上綻放 江蘇大學研究生支教團講述「科學之美」
    日前,為了將科學探究與藝術創作一體化實施,指導學生用藝術的眼光鑑賞科學之美,江蘇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面向50餘名初中生實施了以「科學之美:鑑賞與創造」為主題的化學校本課程。   「一直以來,自己所做研究的初衷就是希望用化學的美打動大眾,引起大眾特別是孩子和年輕人對化學的興趣。當下母校有需要,更當義不容辭。」凌一洲說。得知研支團需求後,暑假裡他花了一周時間,在自己原有的研究基礎上,錄製完成了「肆意綻放的沉澱」「漫漫生長的金屬」等主題的6個原創實驗教學視頻。
  • 蘇州中國花卉植物園「走向自然」體驗課堂開課
    2020-11-22 08:45:22 來源: 新見娛樂 舉報   民生經濟網訊 近日,以「自然博物
  • 非遺相伴迎國慶,燈火月影賞中秋——廣東推出節慶「嘆」非遺中秋...
    廣東省非遺保護中心希望通過節慶「嘆」非遺系列活動,最大程度地釋放傳統非遺項目的文化藝術力量,喚醒公眾對於傳統節日的記憶,讓傳統文化走進生活。用文藝方式解鎖節慶新姿勢,在燈火月影中感悟藝術交融之美中秋賞花燈,自古以來便是雅俗共賞的娛樂消遣活動。嶺南地區作為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民俗活動異常活躍,民間工藝豐富多彩,兩者結合而生的燈彩藝術,成為嶺南民間藝術的傑出代表。
  • 國慶、中秋雙節將至,深圳、東莞購物中心解鎖新玩法
    城市農場   將自然還給城市公共空間,讓都市人零距離、輕鬆地享受城市田園之樂,播種、灌溉、培土......創造人文與自然結合的溫度體驗。   都市牧場   零距離接觸牧場動物,原生態沉浸式自然場景,感受餵養一隻動物的萌趣歡樂。
  • 蓋格:超美之美——論美學與神學的關係
    神學美學應當表明,福音中的上帝是生活和認識的絕對焦點。上帝之子成為人,成為有死的,使世界與上帝重歸於和諧。許多基督教神學家,基於上帝親自參與到有限的、脆弱的造物之中的事實,重新定義美。作為上帝奧秘空間的不信神的世界,激發基督教思想家,在耶穌被釘十字架與其榮耀升天的張力中,重新權衡基本概念。因此,希臘的美的概念被批判地吸收,美被認為是只有福音中的上帝才具備的特徵,並且有意疏遠藝術與符號世界以及源自於異教傳統的美。面對宗教行為,始終可以感受到美的矛盾性。
  •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藝術是美的體現,但美是什麼呢?
    形象是切美的事物和對象的必備條件, 自然美和藝術美自不必說,就是社會美中的「品德美」、「心靈美」也要通過「行為美」等來體現。說形象是美的必備條件,不等於說它是充分條件,因為並非所有形象都能產生美,能夠產生美的形象應該是包含情感的形象,應該是能夠引發人們喜悲愛恨的形象,更應該是具有性格的形象。2.
  • 那些隱藏在現實生活中的美學藝術
    相較於以前人們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的生活方式,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日益緊張,加班加點已經成為工作常態。在忙碌的過程中,有一部分人感覺自己的內心仿佛缺失了一塊,空洞洞的,卻又說不上來是什麼感覺,儘管人仍然很忙碌,但是內心卻總是不踏實。
  • 手作動植物雕塑再現非洲草原 尋野自然倡導地球生態保護
    本文轉自【嘉人】;2020年7月17日至9月18日,大連時代廣場舉辦「尋野自然」環保藝術展,展覽展出設計師馬濤先生應用可回收布料手工製作的珍稀野生動物群像,打造還原本真非洲原始草原,引領公眾感受生命多樣之美,希望能夠引發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依存共生關係的深刻探討,倡導珍惜愛護自然生態環境
  • 「60個『真是沒想到』奇趣科學知識」線上展覽分享科學之美
    2020年是《我們愛科學》創刊60周年。值此60歲生日之際,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推出「慶祝《我們愛科學》創刊60周年暨60個『真是沒想到』奇趣科學知識」主題展覽,與幾代讀者以及所有對科學感興趣的朋友共同慶賀,分享科學之美。
  • 國慶又添新耍事!到南山植物園感受熱帶雨林風情
    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9月24日12時訊(記者 董進 實習生 楊璐蔓)國慶長假即將來臨,如果還沒計劃好去哪兒玩的話,重慶南山植物園首次引進的熱帶雨林生態文化展倒是個不錯的好去處。從即日起至12月22日,市民朋友前往南山植物園溫室,就能走進真實的熱帶雨林,看到來自雲南西雙版納的各種稀奇古怪的植物種子,甚至還有來自雲南騰衝的石頭和泥土。
  • 華南植物園「自然的藝術靈感」壓花科普課程開課
    9月2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舉辦「賞自然、玩壓花——壓花扇子課程」,20個親子家庭參加活動,有多年從事自然教育與公眾教育經驗的科普老師帶領大家走進壓花藝術的神秘殿堂。  華南植物園正門聚集了大小朋友,細細聆聽科普老師講解關於環保、低碳、節能的小知識,這也是此次課程的主旨——壓花材料取之於天然花草,以自然的材料表達出自然的韻味。
  • 微晶石裝飾板的臻美精工,一副天然的生活美學!健康與美學相融!
    仿真大理石肌理,精緻細膩的花色,狀若花開的紋理,板面較好的光亮度,讓空間充滿活潑生氣,增加空間的色彩飽和度,使得空間有柔和溫馨的感受之外更具有衝擊力。溫潤的質地,柔和的色彩,尊貴的石材的象徵,輕奢之餘,帶著些許浪漫,成為優雅空間的最佳搭配,詮釋簡歐風格最為曼妙了。
  • 版納植物園藝術邂逅科學畫展網站上線
    9月26日,「藝術邂逅科學——熱帶雨林中國畫寫生作品展」網站(exhibition-xtbg.sxl.cn)正式上線。本次畫展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主辦,中國植物園聯盟協辦,旨在更好地促進科學與藝術的融合與發展,探索生物多樣性保護新途徑,其開幕式暨研討會將於9月28日上午10點在版納植物園舉行。
  • 科學與美學的交響曲
    人民網-人民日報近日,欣聞中國系統科學研究會名譽會長烏傑教授撰寫的著作《系統美學》,除英文版外又有西班牙文出版,蒙文版亦即將付梓。研讀此書的感悟,如水中擊石,泛起層層漣漪……如果用建築來比喻人類創造的各個學科,科學應該是結構嚴謹、鋼筋水泥構築的摩天大樓。一代代科學家們用數據、勘察和實證作磚瓦,壘建起科學的底層邏輯,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
  • 武漢植物園舉辦「神奇的攀緣植物」自然課堂活動
    武漢植物園舉辦「神奇的攀緣植物」自然課堂活動 2018-09-18 武漢植物園 【字體:9月16日,8組親子家庭來到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一起探究攀緣植物的生長奧秘。  此次課程由武漢植物園老師袁俊青主講,在室內講解中,袁俊青簡單介紹了攀緣植物,用爬山虎、豆角的圖片引導孩子們,問孩子們還見過哪些攀緣植物,「黃瓜」、 「紫藤」、 「絲瓜」,孩子們紛紛發言,說出平時學習和生活中見到的攀緣植物。攀緣植物究竟依靠怎樣的方式生存,帶著疑問,袁俊青帶領大家去戶外一探究竟。
  • 首家沉浸式未來體驗空間登陸深圳,感受科學震撼之美
    原標題:首家沉浸式未來體驗空間登陸深圳,感受科學震撼之美  宇宙離我們有多遠?地球上有外星人嗎?汽車越輕就跑得越快嗎?……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想像力可囊括世界。」孩子的想像力和好奇心如浩瀚星空,無窮的宇宙,沒有盡頭卻充滿無限的可能。他們所有的好奇與疑惑將在Skyland未來科技館中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