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達新書摩點首發上線,打造屬於中國人的恐龍科普圖書

2021-01-13 北青網

近日,由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古生物學者邢立達推出的全新著作《邢立達給孩子的恐龍饕宴》式在摩點首發上線。邢立達憑藉卓越的學術成就和有趣的個人風格成為了微博上受人喜愛的「嚶嚶怪」。現在他借本書,把專業的恐龍知識和學術見解以生動有趣的圖文方式呈獻給大家。

邢立達新書《邢立達給孩子的恐龍饕宴》趣味來襲,摩點獨家首發

邢立達是中國地質大學的副教授,曾直播吃過4000年前猛獁象肉,是一名經常帶著地質錘與鐵鍬挖掘恐龍足跡的科研人員。他在微博上愛說「嚶嚶嚶」,因此被大家親切的稱為「嚶嚶怪」,因為經常在微博上分享古生物知識和考古工作的日常,擁有了大波鐵桿粉絲。

大多數男孩子在小時候都有一段對恐龍抱有極大興趣的「恐龍期」。常年的野外科考佔用了邢立達陪伴家人的時間,在有限的時間裡他一直想找到一本關於恐龍的書籍,為自己正處於「恐龍期」的孩子介紹這些史前巨獸。於是,邢立達以「煮只恐龍做大餐」為切入點,撰著了這本混雜著恐龍新舊知識、科學史八卦、世界各地風味美食內容的《邢立達給孩子的恐龍饕宴》,並在摩點正式上線推出。

對於低齡的孩子,書中設計了軟萌可愛的插圖,讓父母為孩子講述如何把恐龍做成大餐;對於渴望獨立探索新知識的青少年,這本書將是你們讀過的最逗趣的科學啟蒙讀物;對於未過「恐龍期」的年輕人,你們將通過本書,穿越回「活色生香」的遠古世界,找回曾經的美好記憶。

屬於中國人的恐龍科普圖書,劉慈欣作序馬伯庸李誕力薦

目前市場上的所有關於恐龍的書籍,要麼是百科類的畫冊,要麼是專業性極強的學術書。而且,這些書大部分是引進版權,是外國人所寫。中國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化石大國,有著大量的恐龍化石,恐龍蛋和足跡的化石也很多。在中國境內確定的恐龍種類已經超過其他任何國家。正如邢立達所說,我們應當有一本角度新穎,屬於我們自己的恐龍科普圖書。

《邢立達給孩子的恐龍饕宴》由劉慈欣作序,他盛讚此書:「作者做得很有趣,從維多利亞時期的恐龍宴開始,拿古生物入菜,讓想像力與化石記錄碰撞,為我們做出一桌豐盛的史前大餐」。此外,《邢立達給孩子的恐龍饕宴》還獲得了知名脫口秀譯者谷大白話,作家馬伯庸、李誕等知名人士的相繼推薦。除了首發新書外,本次一同上線的還有眾多優質新奇的周邊好物。「霸王龍」拼裝化石模型可以帶來親子互動的美好時光,讓孩子愛上自然科學;精心挑選的古生物化石與琥珀,給讀者零距離接觸史前動物的機會……多款創意周邊與書籍一同上線,讓來自摩點的支持者這個夏天有恐龍陪伴。

微博官方眾籌平臺摩點,出版類產品內容日漸豐富多元

摩點是微博官方眾籌平臺,是國內領先的原創興趣內容付費社區。創建至今一直堅持為創作者發聲,目前平臺擁有近600萬用戶,付費用戶近200萬。已經成為了以文娛為主,設計生活為輔,匯集各種優質創意和新奇好物的社區型平臺。從全球知名的頂級IP到腦洞大開的新奇創意,摩點平臺上的出版類產品內容日漸豐富,題材也逐漸多元。

哈利·波特立體書《霍格沃茲》中文版在摩點上線僅1分鐘金額秒破30萬,43分鐘100萬解鎖成功,最終籌集金額近千萬。由三體宇宙官方授權,百位國內外知名畫師聯合打造的《三體藝術插畫集》在摩點上線期間獲得了9941位用戶的支持,累計籌集金額278萬。另外,故宮首款互動解謎遊戲書《謎宮·如意琳琅圖籍》在摩點營銷統籌下籌集金額達2020萬,獨家預售12.2萬冊,創造了故宮產品的銷售奇蹟,打破了全球主流眾籌平臺出版類眾籌紀錄。

目前,本書已經在摩點獲得近2500位用戶的支持,累積籌集金額近35萬餘元,恐龍題材獲得了各年齡層用戶的關注,相信在首輪支持者的口碑傳播後,《邢立達給孩子的恐龍饕宴》能獲得更多古生物學愛好者的支持。

責任編輯:韓璐(EN053)

相關焦點

  • 零距離接觸史前動物,《邢立達給孩子的恐龍饕宴》摩點獨家首發
    近日,由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古生物學者邢立達推出的全新著作《邢立達給孩子的恐龍饕宴》式在摩點首發上線。邢立達憑藉卓越的學術成就和有趣的個人風格成為了微博上受人喜愛的「嚶嚶怪」。現在他借本書,把專業的恐龍知識和學術見解以生動有趣的圖文方式呈獻給大家。
  • 零距離接觸史前動物,《邢立達給孩子的恐龍饕宴》
    近日,由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古生物學者邢立達推出的全新著作《邢立達給孩子的恐龍饕宴》式在摩點首發上線。邢立達憑藉卓越的學術成就和有趣的個人風格成為了微博上受人喜愛的「嚶嚶怪」。現在他借本書,把專業的恐龍知識和學術見解以生動有趣的圖文方式呈獻給大家。
  • 「恐龍獵人」邢立達
    他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構思著人類與恐龍一同生活的科幻小說……但他最喜歡的標籤還是科學家和科普人,他說,科學家有責任和義務做科普。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華(署名除外)7月9日,邢立達興奮地在微博宣布,「重慶主城區發現侏羅紀恐龍活動證據!
  • 邢立達:恐龍研究者中的「拼命三郎」
    其中恐龍琥珀被美國國家地理學會選為2016年六項重大科學發現的第二名,僅次於引力波,亦被中國古生物學會列入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  與推土機賽跑的恐龍追蹤者  一不小心造成了「轟動效應」的琥珀恐龍屬於偶然。對邢立達來說,他十餘年的傾心研究則是偏冷門的恐龍足跡,這一領域國內的研究者僅寥寥數人。
  • 邢立達 與恐龍對話的科學家
    在四川的三比羅嘎,同一個區域內發現了蜥腳類、獸腳類、鳥腳類等一千多個恐龍足跡。除了邢立達在演講中提到的「世界上首次發現掉頭的恐龍足跡」,還有「中國首例遊泳的恐龍足跡」,邢立達把那裡稱為「最牛的恐龍牆面」。然而,沒等完成及時考察,化石點就被開礦破壞了,他在演講中說:「這是我十多年的研究生涯裡面最痛苦的事情。」
  • 新·青年|追龍者邢立達:重建中國恐龍足跡學譜系
    在網絡世界裡,邢立達的新浪微博擁有260萬粉絲,微博認證是「古生物學者、科普作家」;在現實生活中,上課、出野外、做研究構成了他個人生活的日常圖景,線上的活躍逗趣與線下的勤奮嚴謹同時集合在他的身上。若要用一個詞串聯起邢立達過去、現在以及將來的生活,非「恐龍」莫屬。
  • 恐龍教授邢立達的奇幻人生
    「網紅科學家」、「恐龍科普第一人」、「首個發現琥珀中的恐龍化石的人」……然而,這位古生物科學家在粉絲眼裡是:著名的「嚶嚶怪」,日均發段子(微博)十幾條,想到恐龍你就想到了他,線上粉絲數量有346萬,上個月剛剛獲得微博2019十大科普影響力大V。
  • 邢立達的琥珀標本:在巖壁上尋找恐龍的人
    更確切地說,這是一段屬於手盜龍中體型較小的非鳥恐龍的一小段帶有新鮮羽毛的尾巴。   有趣的是,這塊出產於緬甸的琥珀,一開始被命名為「螞蟻上樹」,兩隻螞蟻相當鮮活,而在琥珀中佔據一大部分面積的則被認為是一段植物的殘斷。但是這逃不過邢立達的火眼金睛,他一眼就看出來,這是一段脊椎動物的尾巴。   伴隨琥珀與恐龍一起受到關注的,還有邢立達本人。
  • 邢立達:與恐龍對話的「網紅」科學家
    在四川的三比羅嘎,同一個區域內發現了蜥腳類、獸腳類、鳥腳類等一千多個恐龍足跡。除了邢立達在演講中提到的「世界上首次發現掉頭的恐龍足跡」,還有「中國首例遊泳的恐龍足跡」, 邢立達把那裡稱為「最牛的恐龍牆面」。然而,沒等完成及時考察,化石點就被開礦破壞了,他在演講中說:「這是我十多年的研究生涯裡面最痛苦的事情。」
  • 每日新書|適合孩子的恐龍科普書
    如果恐龍還活著,應該怎麼和人類相處?著名古生物學者、科普作家,發揮巨大腦洞,用科幻故事將恐龍"復活"。讓你輕輕鬆鬆在故事中了解恐龍,學到更多。這並不是痴人說夢,而是《邢立達恐龍手記》中"真實發生"的故事。在這本書裡,恐龍不止是寵物,還可以是外賣騎手、坐騎、救生員、保安......有趣吧?誰能想到,曾經作為地球統治者的恐龍們,某一天竟然能這麼接地氣的成了"打工龍"。
  • 【紫牛新聞】追尋恐龍足跡九死一生,恐龍教授邢立達的奇幻人生
    「網紅科學家」、「恐龍科普第一人」、「首個發現琥珀中的恐龍化石的人」……然而,這位古生物科學家在粉絲眼裡是:著名的「嚶嚶怪」,日均發段子(微博)十幾條,想到恐龍你就想到了他,線上粉絲數量有346萬,上個月剛剛獲得微博2019十大影響力科普大V。邢立達(左五)獲得微博2019十大影響力科普大V 沒想到吧?
  • 那個談及恐龍科普就繞不過的人帶著新作走來啦!
    邢立達在巖壁上考察恐龍足跡(王申娜/ 攝影)  有些足跡的測量要在懸崖上進行,有的在亂石堆中,有的需要和挖掘機鬥智鬥勇……在他的新書《邢立達恐龍手記:足跡篇》的序言中也同樣是因為熱愛,他深知充足、正確的科普知識對保持一個孩子的興趣有多麼重要。  在邢立達小時候,國內原創的恐龍科普書籍數量非常少,甚至沒有一個集中的資源平臺。從高中開始,邢立達靠自學計算機建立了中國大陸第一個恐龍科普網站「恐龍網」。
  • 視頻|邢立達:關於恐龍的冷知識
    視頻|邢立達:關於恐龍的冷知識 邢立達:關於恐龍的冷知識(18:20)
  • 邢立達:好奇心穿越億萬年
    發表過百餘篇SCI論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創建了中國第一個恐龍網站、著有數十本恐龍類科普書籍,坐擁361萬粉絲的知名科學科普博主……在多重身份「加持」下,邢立達更傾向於科學家和科普人,「重要的是如何通過各種媒介將我們的成果展示給大眾,讓大家得知我們是如何得出這樣的結果,我覺得這對公眾教育非常重要。」
  • 恐龍達人邢立達:成了「網紅」的古生物專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泰來近日,有英國籍世界頂級古生物學家之稱的麥可·本頓所著《恐龍復活 與科學家探秘失落的世界》出版,在古生物學界和恐龍愛好者圈引發了不小的轟動。這固然是因為作者在恐龍學術研究以及愛好者圈的地位和知名度,作為第一譯者的邢立達也給該書增添了不少熱度。說起邢立達,對於一般讀者而言,可能有些陌生,但是,在古生物學界和恐龍愛好者圈,這可是個響噹噹的名字。他在SCI上發表近百篇論文,以一己之力提高了中國地質大學排名,翻譯出版近百本古生物科普書籍,他是高產的古生物學者專家。
  • 在現代「發現」恐龍——讀《邢立達恐龍手記》
    原標題:在現代「發現」恐龍——讀《邢立達恐龍手記》恐龍的魅力超乎尋常,它們能勾起一些小朋友的好奇心,讓他們從此萌發成為古生物學家的理想。邢立達就是其中一員,長大後,他成了一名專門追蹤恐龍的「獵人」。《邢立達恐龍手記》系列包括3部作品——足跡篇、琥珀篇和特別篇,是邢立達十數年研究生涯,一路成長、發現、探索的全記錄。
  • 「恐龍獵人」邢立達:收穫琥珀、論文和爭議
    此後,在眾多有關邢立達的說法中,一個著名的「梗」便是「一己之力」——以一己之力提高了地大排名。  早在1998年,讀高中的邢立達就創建了中國大陸的第一個恐龍網站,到現在,他已翻譯並出版了近百本古生物科普書籍,每年多達數十場的科普講座與日常社交媒體上數不清的相關科普信息,讓他成為大眾心中的「恐龍達人」「恐龍獵人」。
  • 「美國國家地理科普雙語啟蒙書」系列新書在北京圖博會首發
    日前,在第25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外研社舉行了「美國國家地理科普雙語啟蒙書」新書發布會,展示了外研社在少兒科普雙語出版方向實現的新的開拓。  外研社少兒出版中心總經理許海峰介紹,「美國國家地理科普雙語啟蒙書」是一套由外研社和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攜手共同打造的少兒科普雙語啟蒙書,該書的最大特色是採用美國STEM教育框架體系。STEM是起源於美國的教育新理念,它強調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技術素養、工程素養和數學素養,歸根結底,是要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的人。
  • 競品:歷史、哲學、小說、科普,哪些新書在上周新書銷售快速上升?
    競品:歷史、哲學、小說、科普,哪些新書在上周新書銷售快速上升?從內容角度上看,主打的是「南宋版長安十二時辰,一段傳國玉璽引出的血案」,本質屬於歷史懸疑題材小說了。同類書在之前有過很多,例如《長安十二時辰》,《清明上河圖密碼》都屬於此類。考驗這類圖書銷量的,只有口碑。4、上海讀客本次有4本書。《獵殺檔案》這兩本的作者是《藏地密碼》的作者何馬,其他兩本書主打的也是懸疑題材,因為其中幾本是預售,還沒看見內容,所以不多點評選題了。
  • 古生物學家邢立達:成恐龍獵人 收穫琥珀論文和爭議
    此後,在眾多有關邢立達的說法中,一個著名的「梗」便是「一己之力」——以一己之力提高了地大排名。  早在1998年,讀高中的邢立達就創建了中國大陸的第一個恐龍網站,到現在,他已翻譯並出版了近百本古生物科普書籍,每年多達數十場的科普講座與日常社交媒體上數不清的相關科普信息,讓他成為大眾心中的「恐龍達人」「恐龍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