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仁法師
有人曾經問我:「師父,修行者是否真能修得他心通呢?是否能夠感知他人的內心的想法呢?」
《六通般若經》中說:「他心通,能如實知十方沙界他有情類心心所法,謂偏知他貪嗔痴等心,離貪嗔痴等心。乃知聚心散心,小心大心,寂靜不寂靜心,解脫不解脫心,皆如實知。」
《大寶積經》中說:「他心通,觀一切眾生心故。」
他心通通常是修定的產物,對於一般的修行者而言,修則有,不修未必有,也有因為業報而得的情況,稱為報通。
而我們今天所說的則是後一種,也就是感知一般人無法感知到的他人的心念變化。
這一點,對於修行人來說是比較容易做到的。這種不算是他心通的範疇之內,只是因為修行者的心清淨,所以可以映照附近一些心念的變化而已,就像鏡子可以映照物體的影像一樣。對此,不需要覺得太大驚小怪。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下面就舉三位比丘尼師父親身的見聞作為例子,和大家感受一下。當然,這是已經徵得當事人同意的前提下的記錄。
一、甲比丘尼的經歷:
甲比丘尼和一對居士夫婦相熟,而這對夫婦偶爾也會一起到師父處拜訪,不過通常是妻子單獨到寺院的次數多些。
而因為二人結婚多年未有孩子,於是就向師父請求開示,希望可以懷上。
於是甲比丘尼就送了妻子一部《普門品》,讓她好好發心誦持。
妻子的業障也比較重,讀《普門品》時,常常打瞌睡,不過為了生孩子,她也是拼了。
過了一年半左右,妻子終於順利懷上了。
一家人自然是滿心歡喜,於是,就跑到寺院答謝師父。
三人就坐在客堂聊天。
這一次,甲比丘尼卻覺得兩人情緒有點不對頭,雖然二人表面上看起來沒有什麼異樣,一樣是有說有笑。
但是她覺得妻子的心中充滿了煩惱,和她對坐時,一種沉悶的壓抑感直透了過來。
而離她數個座位距離的丈夫,心中卻是充滿了淫慾心。
當時,甲比丘尼的心中就吃了一驚:這是什麼情況?跑來寺院禮佛,居然還對出家人起這樣的心念?
她起先以為是自己的感覺出錯,於是也沒有說什麼。
待送二人離開之後,這位師父因為修行事忙,也就和二人沒有什麼來往了。
數年後,聽居士們說起,這對夫妻的丈夫搞外遇,小三逼宮正室,正室揚言要帶兒子離婚,結果搞得相當混亂,最後也不知結果如何了。
那位師父也只能一聲嘆息了。
有人問:當時師父為什麼不說破?
這問題問得讓人無語啊。難道要師父當面質問別人為什麼淫慾心那麼重嗎?還是要讓他們提防小三?這只是一種心裡的感受,又如何當面對人提出呢?
二、乙比丘尼的經歷
乙比丘尼的外婆因為不慎意外摔倒,神志不清,於是就被送到醫院搶救,住了數日ICU後,情況穩定,於是就轉到了神經外科住院治療。
這位師父聽說外婆摔倒,於是就趕回探望。
當她來到醫院時,病房是三人間,靠門的床是空的,而中間的一張床躺著一位五六十歲的男病人,據說是半身不遂,但是神智相當清醒。
而她的外婆就住在最裡面的一張病床上,當時氣管已經切開,插管,身體只剩下物理反應了,怎麼呼喚也沒有回應。
她的心裡很是難過。
此後半個月內,她幾乎每天都來探望外婆,外婆也依舊沒有任何反應。
這一天,她照常來看望外婆時,隔壁病床的家屬正巧也在,她抬頭看了對方一眼,禮貌地打了個招呼。
誰知道這一眼讓她心裡一怔,因為那婦女滿臉橫肉,看起來極其不善。
不過,她也沒有放在心上。
在她看望外婆時,忽然心中湧起了一陣巨大的悲痛,心像被一隻大手猛地揉捏了一下,那種極其難過的感覺,讓她突然不由地流下了眼淚。
她起先以為是自己外婆的情緒有變化,但是定睛仔細看了看外婆並無變化。
她擦擦眼淚,心中滿是疑惑。
待她離開病房之後,這種難過的感覺突然又消失了。
後來中間病床的人轉走了,她才從護士那裡知道:原來是中間病床的家屬嫌棄自己的丈夫臥床太久,各種惡毒言語謾罵,於是她的丈夫心中充滿了哀傷,見到臨床的老太太被人百般呵護,心中更是充滿了憤懣和不甘,所以當時的情緒力量才會那麼巨大。
而那位比丘尼師父當時心中不提防有這麼一下,所以突然就被這種情緒影響了。
三、丙比丘尼的經歷
丙比丘尼有一次和另一位師父一同出門辦事,而一位常常到寺院禮佛的居士知道之後,就毛遂自薦說要開車送師父出門。
到了約定的時間,這位居士卻因自己臨時有急事不能來,就叫了自己的一位朋友代他開車來接師父。
兩位師父上車之後,丙比丘尼就覺得自己全身不舒服。
當時以為是暈車,於是她就忍著。
然而路況很好,並無顛簸,而且車子開得也算平穩,貌似並非是暈車。
而且那種不舒服,感覺就像被一團惡意包圍著,一直在攻擊的感覺,說不上來哪裡不舒服,但就是全身都不舒服。
好容易到了車站,她剛剛下車,這種不適感立刻就消散了。
她疑惑地看了看開車的人,心中似乎明白了什麼。
事後,她詳細詢問原本打算開車送他們的居士,才知道其中的原因。
原來,他這朋友平時喜歡去娛樂場所胡混,他屢勸不聽。
這次,他想讓朋友培培福報,於是就請朋友代他送送師父。
沒想到他的朋友心中根本不願意,而且一路上對師父心存惡意,雖然表面上看來笑意盈盈,其實心中充滿了惡念。
而這位師父極少出門也極少和他人相處,心中也是不設防的。於是,她成功地中招了。這人的惡意被這位師父全盤接收了,所以她一路上才會感到那麼難受。
這三位師父的故事就說到這裡了。
對於修行者而言,心就像明鏡一樣,對於眾生的心念都會映現出來。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並沒有什麼可以值得奇怪的。
其實,每個人的心念都有影響這個世界的力量,是善還是惡,由你自己決定。不要以為自己動念頭別人不知道,其實,世間真的有很多眼睛在看著你的。
最後,以《增壹阿含經》中的一句話和大家共勉:「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往期文章:
佛陀為什麼說七十歲以上的人不能出家?了解一下?
一位禪宗大佬的肺腑之言,句句入心,千百年來激勵學人無數
這部以月為喻的佛經,一直少人知曉,內含佛陀對弟子的無限慈悲
禪宗的無情說法公案之中,暗藏了什麼玄機?憨山大師如是說
釋迦牟尼佛的佛牙舍利究竟有幾顆?分別存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