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剛剛退下來了,卻因反酸、胸骨後不適而進行胃鏡檢查,結果提示Barrett食管。老王自己查閱了相關資料之後,老王整天憂心忡忡,茶飯不思。其實,Barrett食管不等於食管不良病變,它只不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種併發症。
確診Barrett食管,沒有必要那麼恐慌,只要使用質子泵抑制劑長期維持治療,定期複查胃鏡即可。目前,預防Barrett食管不良病變的最主要方法就是加強隨訪,如果發現重度不典型增生或不良病變應及時切除。
什麼是胃食管反流病?
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燒心、反酸、噯氣等症狀,這種病稱為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可引起食管以及咽喉、氣道等食管鄰近組織的損害。
胃食管反流病十分常見,臨床研究表明,7%~15%的人存在胃食管反流症狀,男、女發病沒有明顯差異。部分患者因反流物損傷食管引起反流性食管炎,內鏡下可見食管下段縱形的黏膜糜爛灶。也有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內鏡下無食管炎表現,這類胃食管反流病又稱內鏡陰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或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見檢查手段有哪些?
1)質子泵抑制劑試驗
使用奧美拉唑每次20毫克,每日2次,或相應劑量的其他質子泵抑制劑,共7天。如果患者症狀消失或明顯好轉,提示為明顯的酸相關性疾病,在排除消化性潰瘍等疾病後,應考慮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斷。
2)消化道內鏡檢查
內鏡檢查是診斷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標準」。可通過內鏡下食管黏膜的表現來判斷反流性食管炎的嚴重程度和有無併發症,並進行活組織病理檢查以確定黏膜的病變。另外,內鏡檢查還可觀察食管內有無反流物或食物瀦留、有無膽汁反流徵象以及賁門閉合功能等。注意:內鏡下無反流性食管炎表現不能排除胃食管反流病。
3)24小時食管pH監測
24小時食管pH監測是診斷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檢查方法,可提供食管是否過度酸反流的客觀證據。方法是將pH記錄儀放置在食管腔內,對患者進行24小時的食管pH連續監測,以了解酸反流的程度及其與症狀發生以及飲食、睡眠等日常生活事件的關係。
4)食管測壓
將記錄儀放置在食管腔內,測定食管下段括約肌壓力及鬆弛壓、食管體部壓力及食管上段括約肌壓力等。靜息狀態下,食管下段括約肌壓力為10~30毫米汞柱,如果壓力<6毫米汞柱,則容易導致反流。
5)食管吞鋇X線檢查
該檢查對診斷反流性食管炎敏感性不高,臨床上比較少用。對不願接受或不能耐受內鏡檢查者可行該檢查,其目的主要是排除食管不良病變等其他食管疾病。較重反流性食管炎時可發現陽性X線徵。
6)食管滴酸試驗
由食管滴入一定濃度的酸性溶液,如果患者的食管平滑肌失去了正常的黏膜保護,會出現食管炎的典型臨床症狀。如果在滴酸過程中,患者出現胸骨後疼痛或燒心,且在滴酸後15分鐘內出現,結果為陽性。食管滴酸試驗能夠協助診斷反流性食管炎,並有助於胃病、心絞痛等胸痛相關性疾病的鑑別。
胃病「怕」一種水,你若愛喝,腸胃好了,胃食管反流也沒影了
是指繡球菌粉,其中的繡球多糖可中和胃部酸鹼度,有助於胃液分泌、養胃護胃,減少胃部炎症機率,可穩定胃黏膜屏障,防止胃蛋白酶傷害胃黏膜而形成潰瘍。並且此成分不可在體內合成,只能通過食療進行補充。
對於腸胃病的治療來說,可以通俗地講「三分治七分養」,七分養應該在三分治的基礎上進行,經全面檢查確診後進行系統治療,並配合精神方面進行調養,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再提一次,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好。治病良方就是靠「養」,急不來,只能從生活習慣的改良中獲得。及時得到專業的治療加上飲食調養,胃病還是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