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發生了一件整個學術界都為之轟動的事,那就是韓春雨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生物技術》)發表了一篇關於新基因編輯技術的論文,這原本是件令人高興的事甚至有衝擊諾貝爾獎學金的可能,但隨後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也就是結果的可重複性問題,畢竟這麼尖端的技術就你能實現,其它實驗室都實現不了不可避免的會讓人產生疑惑,也令韓春雨團隊一時間陷入了輿論的焦點。
時至今日河北科技大學終於發表了最終結果,大意就是找了第三方權威機構利用原有的試驗器材及試驗材料進行重複性試驗,也下了定論就是韓春雨團隊未曾有主觀造假!另外韓春雨本人也對此事表示歉意,認為自己的科研不嚴謹,試驗設計有缺陷,面對外界的質疑沒作出相應的答覆,也沒有保持理性,可以說學校和韓春雨的道歉為這場時隔兩年的鬧劇畫上了句號。
整件事韓春雨本人的經歷如夢幻一般,沒有頂尖大學的背景也沒有頂尖的實驗設備,卻能發現高尖端技術真是十年磨一劍為時不晚,一下子各種榮譽加身同時資金人才也都隨之而來,到後來的論文結果實現不了導致所有榮譽予以撤銷一下子從天堂跌落到了谷底,這場鬧劇真是不僅令人很氣憤而且也對國內學術圈環境表示懷疑,這樣的文章都能這麼輕易發出去,如果有真憑實據那可以說是真的成功了應該為之自豪,但最後結果卻是實驗不能重複,這也未免太兒戲了把,怎能不讓大家寒了心!
科研本身就是一個很嚴謹的事情,容不得半點馬虎和大意,一項新技術的誕生可以說是要經過很多次打磨及考驗的,對於這樣的重大的發現韓春雨的表現著實令人不滿,他本人多次表示有人可以重複,但最終都不了了之,學術界什麼時候變得如此不嚴肅,給人一種造假的感覺!雖說韓春雨事件最終定為未曾有主觀造假,不知大家如何看待這件事的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