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科技大學公布了對韓春雨團隊論文撤稿調查與處理結果,表示未發現韓春雨團隊存在「主觀」造假行為,學校取消了在其發表論文後獎勵的相關榮譽稱號、科研經費、績效獎勵等。

隨後,河北科技大學官網公布了韓春雨對處理結果的表態,接受第三方實驗驗證結果和學校處理結果,並表達了對外界造成困擾的歉意。

韓春雨在2016年5月2日以通訊作者在國際頂刊「Nature Biotechnology」發表論文,引起了業內強烈關注。部分媒體稱為「諾獎級」科研成果,一個默默無聞的雙非高校的副教授一夜成為「諾獎級科學家」。接下來的幾個月,韓春雨收穫了各種榮譽稱號,科研獎勵和科研經費,包括宣布啟動的河北科技大學基因編輯技術研究中心,投資超兩億元。
但同時,國內外同行陸續表示根據論文,其實驗無法重複,向期刊反映了該情況。多人質疑韓春成果存在「造假」行為。期刊方也要求韓春雨團隊不加限制地公布實驗材料、數據、代碼和相關實驗流程。韓春雨團隊否認造假,但在8月份在期刊上發表撤稿聲明,表示「因科研界一直無法用論文中提供的實驗方案重複論文圖4的關鍵結果,我們決定撤回這項研究」。「Nature Biotechnology」表示韓春雨團隊的撤稿決定是「維護已發表科研記錄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如今,河北科技大學公布了調查結果,認為韓春雨團隊不存在「主觀造假」行為,再一次引起人們熱議。一些觀點為認定結果合理,表示韓春雨應該不存在故意造假。
也有觀點認為就是造假
筆者認為,無論是否存在主觀造假,做學術最重要的還是要嚴謹。尤其在論文發表上,實驗造假和抄襲一旦被發現,帶來的後果那是很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