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徵之最:活動時間最長,活動範圍最廣是哪個省?永恆記憶!

2020-12-05 歷史大蛀蟲

艱苦卓絕的長徵,是我們永恆的記憶,它已成為中華民族永不屈服精神的象徵。我們知道,在長徵時中央紅軍走過了11個省。那麼,在長徵中紅軍動時間最長、範圍最廣的省份是哪呢?答案是貴州!

長徵路線圖(來自網絡)

1934年12月,中央紅軍轉至戰貴州,到1935年4月底離開貴州,活動時間達4個多月,佔中央紅軍長徵時間的三分之一。紅二、紅六軍團於1936年1月至4月在貴州進行革命活動,活動時間為3個多月,佔紅二方面軍長徵時間的四分之一。

長徵(來自網絡)

中央紅軍和紅二、六軍團在貴州轉戰,足跡遍及50多個縣,佔貴州全省市縣的70%。

長徵(來自網絡)

此外,紅軍還在貴州建立革命政權,開展武裝鬥爭,建立大小政權組織50個,武裝組織26個,群團組織40多個,組建了4支較大的遊擊隊。

長徵(來自網絡)

紅軍在貴州期間,還召開了歷史性的遵義會議,接著取得了強渡烏江、四渡赤水等戰役的重大勝利,貴州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上留下了波瀾壯闊的一頁。

相關焦點

  • 洋記者眼中的紅軍長徵和新長徵
    攝影:四川在線 華小峰中國日報網9月29日電(劉靜、金丹)在紅軍長徵勝利80年後的今天,這一悲壯史詩依然可以撥動全球數百萬人的心弦。對於紅軍長徵,一些外國友人依然有著如我們一樣特別的情懷,讓我們共同來感受他們眼中的紅軍長徵以及新時代扶貧攻堅的「新長徵」。
  • 長徵路上,紅軍的糧草加油站,物資豐厚,取之不盡
    翻雪山,過草地是他們的家常便飯,雖然現在很多人都說重走長徵路,但這也僅僅是停留在表面而已。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長徵路上的一個關鍵地方,長徵路上,很多的紅軍因為長時間宿營野外,要是中途沒有糧草的補給,那就只能是餓著肚子繼續前行。這個地方在長徵路上佔據著一個極其很重要的位置,它被稱為紅軍的糧草加油站,那裡物質豐富,取之不盡,這個地方就是哈達鋪。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進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靈川團...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進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靈川團縣委、縣婦聯聯合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 2020-07-09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明星·天使:長徵中的女紅軍
    ,沿著當年紅軍長徵的路線進行了實地採訪,隨後寫下了《長徵:前所未聞的故事》這本後來引起廣泛關注的書。針對這種情況,女紅軍劉堅後來回憶說,她們將七八個女戰士分為一組,分頭到深山裡去喊話,宣傳紅軍的政策,請他們放心回家,「有時一天做不通,就接連做幾天。搞不到糧食時,兩三天吃不上一口飯,餓極了就喝口冷水,工作還得照樣做。」後來有的老百姓被她們這種工作作風所感動,或者是把自己的糧食賣一點,或者是偷偷跑來告訴她們哪個山洞裡有藏糧。為了不使他們受到牽連,劉堅她們通常是繞道而行。
  • 英傳教士親歷紅軍長徵 作品比"西行漫記"出版早1年
    傳教士親歷紅軍長徵 作品《神靈之手》比《西行漫記》出版還早一年  80年前,中華民族偉大的英雄史詩——兩萬五千裡長徵開始了。1937年10月,埃德加·斯諾的名著《西行漫記》在英國出版。  很少有人知道,在《西行漫記》出版一年之前,一部名叫《神靈之手》的書同樣在英國倫敦出版,它才是第一本向西方世界介紹紅軍長徵的書。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籍瑞士傳教士勃沙特,中文名薄復禮。1934年10月他與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的部隊相遇,作為「帝國主義間諜」扣留,隨後與這支紅軍一起走了18個月的長徵路。1936年4月,薄復禮在雲南境內被紅軍釋放。
  • 銘記湘江戰役,傳承長徵精神——暑期赴全州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園...
    本次活動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續深化愛國主義教育,進一步引導師生傳承長徵精神,感悟初心使命,發揚革命傳統,汲取奮進力量。  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園位於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境內,是湘江戰役三大阻擊戰之一腳山鋪阻擊戰舊址所在地,紀念園包括紀念林區和紀念館區兩大部分。
  • 80年來外國學者筆下的紅軍長徵
    ■勃沙特:「中國紅軍那種令人驚異的熱情,對新的世界的追求和希望,對自己信仰的執著是前所未聞的」 英國傳教士勃沙特所著的《神靈之手》,出版時間比《西行漫記》還要早一年,它的作者更是為數不多的親身經歷長徵的外國人之一。因此有專家指出,勃沙特的《神靈之手》是西方世界最早、最有價值的長徵原始文獻,勃氏則是西方「介紹長徵第一人」。
  • 70周年 | 紅軍後人挺進高海拔重走長徵路,關心革命老區發展
    23日上午,考察團從宕昌縣出發沿著當年紅軍北上行進的路線,來到臘子口戰場遺址憑弔革命先烈,向臘子口戰役紀念碑敬獻花籃,然後慷慨激昂地朗誦了川劇《望紅臺》的歌詞。下午,一行人驅車來到了有著紅軍長徵加油站之稱的紅軍長徵哈達鋪紀念館。在這裡,他們聆聽講解員的講解,回望父輩們波瀾壯闊的歷史。
  • 漫漫長徵路究竟有多長-光明日報-光明網
    這場驚心動魄的遠徵,這一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是中華民族的永恆記憶,永遠流淌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在敵我力量懸殊、自然環境惡劣的條件下,紅軍的長徵路究竟有多長?兩萬五千裡長徵是哪支部隊的行軍裡程?我們可以看看以下三組數據。
  • 全國網媒齊聚固原 聆聽長徵故事重溫紅色記憶
    紅網寧夏固原8月29日訊(時刻新聞特派記者 李長宏)寧夏是紅軍長徵走向勝利的地方,是紅軍西徵的主戰場。將臺堡會師標誌著震驚中外、舉世聞名的紅軍兩萬五千裡長徵勝利結束;毛主席與阿訇馬德海在單家集進行長談,留下了「單家集夜話」的佳話並被載入史冊;六盤山是紅軍長徵翻越的最後一座大山,毛澤東曾寫下著名詩篇《清平樂·六盤山》,使六盤山名揚四海。
  • 長徵貴州沿線看今昔|肖義伍:義務講解紅軍故事34載
    「這裡是當年紅軍長徵一渡赤水時的其中一個渡口,而我們眼前所見的這座高12.9米的元厚紅軍渡紀念碑也是赤水河上第一座紅軍渡口紀念碑。」站在紀念碑前,肖義伍很有氣勢地說到。  自從1985年開始,他就開始在紀念碑這裡擔任義務講解員,專門為來訪的遊客講解85年前紅軍長徵在此四渡赤水的故事,至今已有34載。  談起為什麼要來做義務講解員?肖義伍的話匣子打了開來。
  • 重溫紅色瞬間 銘記長徵精神 河北水上健兒「划船重走長徵路」
    各省在8月3日至10月1日的60天時間裡,以團體賽的方式參加,根據歷史上中央紅軍的行軍路線:湘江段、遵義段、婁山關段、烏江段、金沙江段、大渡河段、夾金山段、若爾蓋段、臘子口段、吳起段,分設 10 個賽段,平均每個賽段兩千五百裡,累計完成兩萬五千裡的測功儀划行計劃。另外根據湘江、烏江、赤水河、金沙江、瀘定橋、臘子口六大戰役,加增六次30 分鐘或3X6km單場競速賽。
  • 「永恆的豐碑」京津冀舉辦演唱會頌揚長徵精神 河北文藝者獻唱
    相關新聞:    長徵(1934年10月--1936年10月),是中央主力紅軍(紅一方面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圍剿」,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徵。    長徵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役戰鬥,攻佔七百多座縣城,紅軍犧牲營以上幹部多達430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翻過連綿起伏的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裡,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
  • 【海洋之心】經典永恆深藍記憶,年貨節活動開啟!
    上面這張圖裡你會發現,原來天空中最亮的星,是天狼星(中間那顆)直播期間星星都是閃啊閃的,是動態的。視頻展示吼吼吼,下面介紹本周我新設計的串珠耳環【海洋之心】,大家一定不會對這樣一個故事陌生:關於Jack和Rose的,關於鐵達尼號,關於【我心永恆】這首歌。但是我的【海洋之心】是關於這個故事深藍色的記憶的。這也是少見的,在沒開始做之前,腦子裡就想好了具體樣子的作品。我們一起來欣賞。
  • 讓毛澤東叫絕的紅軍女歌手為何被紅軍家屬憎恨
    蕃薯婆一邊揪打,還一邊哭罵:「打死你去,打死你去,就是你,宣傳我的老公去當紅軍,弄得我現在當寡婦婆。弄得我的小孩沒有爸爸……」  本文摘自《紅軍留下的女人們》,作者:卜谷,出版社:大眾文藝出版社  1929年,紅軍從井岡山輾轉來到江西興國,聽到田壟山野間,時時飄蕩出此起彼伏的山歌,頗覺得新奇。
  • 雲端天堂若爾蓋,廣袤無垠,滌蕩心靈,長徵精神帶給你濃濃的厚重
    若爾蓋縣若爾蓋縣隸屬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享有「中國最美的高寒溼地草原」和「中國黑頸鶴之鄉」的美譽,素有「雲端天堂」之稱。若爾蓋草原宛如一塊鑲嵌在川西北邊界上瑰麗奪目的綠寶石,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綠洲"之稱,是我國三大溼地之一。
  • 時間=事物活動進行中
    時間=事物活動進行中最近,我國著名的科學家牟金濤提出了關於理解時間的最新理論「事物活動進行論」,這個理論徹底讓我們認識並理解了時間到底是什麼。一說起時間,70後的人基本都會想起鐘錶手錶之類的,而80後90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手機跟電腦,不管如何變換方式,這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時間是暫時不會改變的(當然一切不是絕對的,以後地球轉的慢了或者快了,這二十四小時就會相應改變)。
  • 一篇文章告訴你,什麼是長徵國家文化公園?
    然而,長徵作為軍事史上的偉大奇蹟,決定了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與其他國家文化公園比起來,有著鮮明的特點。02 艱難險阻與壯闊美景並存長徵跨越地勢三大階梯長徵前,紅軍的勢力範圍主要在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這裡是贛南山地,江南丘陵的一部分。
  • 長徵展覽現場傳真:穿越時空的精神之旅
    解放軍報記者喬天富攝     歷年來規模最大的全景再現紅軍長徵歷史的大型主題展覽《偉大壯舉光輝歷程——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70周年》,今天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隆重開幕。    這是黨中央、中央軍委紀念紅軍長徵勝利70周年的一項重要活動。
  • 閃光的記憶——連城溫坊紅軍隨營幹部學校感懷
    緬懷先烈,心中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敬畏大山,那高大挺拔的蒼松,頂天立地,聳入雲端,不屈不撓,任憑雪雨風霜的侵蝕,昂然挺立,鬱鬱蔥蔥;不懼電閃雷鳴的襲擊,視死如歸,本色不改。它紮根在這塊厚實的土地上,陣陣松濤,不就是當年紅軍戰士、革命先烈的吼聲!穿過村莊那條清澈的小溪,那股滿懷眷戀的清泉緩緩流淌,不急不慢穿過村莊。向來人訴說一個鮮為人知的動人故事——溫坊紅軍隨營幹部學校昔日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