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的生物結構(NO.6)

2021-01-08 心夕水師

「纖維素、木素、半纖維素、有害組成,」直健嘟嘟囔囔的回到灌江口,心想,這到底是什麼東西?

他跑去問二郎神,侍童告訴他,真君正在練功不得打擾。直健心想:「問誰呢?有了,去問張二哥,二哥最擅鑽研,問他準沒錯。」

於是,直健便跑到張伯時的居住,看到張伯時和郭申兩人正對著躺在地上的幾截木頭指指點點的談論著,趕緊湊上去:「你們在說什麼?」

張伯時笑道:「五弟,你來的正好,我把六弟找來,正想讓他帶我鑽進木頭裡面去看看呢,你要不要一同進去?」

「好啊,好啊!」直健歡喜的鼓起掌來。

原來郭申有一門其餘五人不具備的本領,也是郭申的看家本領。郭申不會變大,只會變小,能變的非常小,用人類書籍上的語言說可以變到納米大小,而且還能帶著別人一起變。

三人變小後,鑽入木頭中,郭申調整著時而大時而小,在樹木中穿行,張伯時手中拿著一本書,指點著給直健和郭申介紹:「看,這裡是樹皮,樹皮分為外皮、內皮。」

「樹皮往裡的薄層是形成層,再往裡是木質部,造紙主要用的就是這一部分。再往裡就是髓心,也叫樹心。」

三人從一個圈中鑽了出來,郭申指著這個圈:「這一圈顏色深的是什麼?」

「待我看看,」張伯時翻著書,「這叫年輪。」

直健問:「這一圈裡外的顏色也不一樣。」

張伯時對照著書本說:「靠樹心較淺的叫春材,也叫早材,外面較深的叫秋材,也叫晚材。早材粗大柔軟,晚材細硬,早材強度差但柔軟好,晚材相反,一般早材好於晚材。還有心材和邊材,心材色素沉積,通道不暢,給製漿造成困難,邊材較好。」

郭申指著向四周射出的問:「這叫什麼?」

「這叫木射線,是雜細胞組成的,不適合製漿。」

出來後,郭申嘆道:「沒想到一棵樹就有這麼多說法,以前連想都想不到。」

直健道:「人類還真是麻煩!」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報】解密最古老樹木的生長模式
    徐洪河說,「研究發現,這一化石群代表了最早的樹木,它高4~5米,外形與現代的棕櫚樹有些相似,出現在距今約3.8億年前的中泥盆世晚期。」  作為地質時代的泥盆紀,尤其是中泥盆世至晚泥盆世時期(距今約3.9億~3.6億年),是陸生植物演化與分異的重要時期,古環境發生了劇烈變化,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大幅度降低。這一地質時期也是陸地生態系統發展和完善的關鍵節點。
  • 我的世界:6種樹木的優缺點,8年老玩家最喜歡最後一種樹木!
    我的世界:6種樹木的冷知識,老玩家最喜歡最後一種!老mc都知道,萌新:早點說啊!在我的世界中共有6種樹木,分別是:橡樹、雲杉樹、樺樹、叢林樹、金合歡樹以及深色橡樹,因為樹木的不同,六種樹木也是有不同的優點和缺點。
  • 樹木的世界,很多謎面有待破解
    《樹木之歌》從科學和人文的層面,為我們全方位認識這些「老朋友」,提供了新視角。聆聽地底的脈動《樹木之歌》的作者哈斯凱爾為美國南部大學聯盟環保研究員、博物學家、生物學教授,致力於生物演化研究和動物保護,除了發表許多科研論文外,他還發表了數篇關於科學與自然的隨筆和詩歌。他的另一部著作《看不見的森林》出版多年來,一直備受歡迎。
  • 新型藻類生物反應器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比樹木快...
    新型藻類生物反應器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比樹木快400倍  Emma Chou • 2019-09-19 10:00:58 來源:前瞻網
  •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ALKBH1對非配對DNA 6mA去甲基化的結構基礎
    DNA 6mA(N6-甲基腺苷)作為DNA的第二種修飾形式,是哺乳動物基因組表觀遺傳調控的重要組成。基因組6mA的水平在生物體內具有調節組織發育、性別比例、基因表達、X染色體失活等多種作用,闡明其調控機制是解碼這一新型修飾鹼基生物學功能的關鍵。
  • 綠亨6號和氧化亞銅對樹木多孔菌殺滅實驗-果樹流膠病腐爛病 樹木多空菌 樹木白色菌 樹木腐朽菌
    北農綠亨-對樹木多孔菌的殺滅實驗(第一集)
  • 樹木年輪研究方法匯總
    由此可見,在一個年輪中,細胞數量、結構以及木材的密度都隨外界環境因子和樹木自身生理因子的變化而變化。樹木徑向生長寬度和細胞結構狀況與外界環境條件有明顯的相關性。所以,分析年輪寬度、密度或細胞結構的變化,都可獲得樹木生長環境的氣候變化信息。一.樹木年輪學的研究意義不可否認,科學界關於全球氣候的研究因此也早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科研方向。
  • 中考生物:動物細胞結構和功能相關習題及答案解析
    圖_____是它們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2)圖_____是叫天子結構的基本單位。(3)為防治菜青蟲,給油菜噴灑農藥滅蟲,農藥這種有毒物質最終將會通過食物鏈富集到哪種生物體內?______.(4)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陽光外,還需要______等(至少填兩種)非生物條件.(5)油菜籽中的油脂等營養物質主要儲存在圖乙中的____________內.(6)與圖乙相比,食蟲鳥的基本結構有什麼區別?
  • 從城市公園到廣袤森林:樹木造福人類的6種方式
    樹木雖然靜止不動,但它們擁有巨大的力量,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更健康。如果一棵樹有力量,那麼整片森林就更有力量。你知道樹木有哪些「神奇」的能力嗎?#1: 樹木能吸收溫室氣體,減緩氣候變化。就像人們要吃一日三餐,樹木通過光合作用製造食物。樹木可以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加以儲存。在整個生命周期中,樹木和植物都會進行光合作用,儲存二氧化碳,減慢這種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積聚,從而減緩全球變暖。
  • 樹木傳奇|辣木:營養保健 木本蔬菜
    辣木生長迅速,適宜區內種植的辣木一般定植成活第四個月即可採收葉片和梢,6個月後即可開花結果,可在短時間內給農民帶來可觀的收入。在一些不利生境地區種植辣木也有助於防風固土、保護和改善土壤肥力;辣木樹幹是造紙工業的最佳原料;根部含有0.2%的生物鹼,其中的辣木素和鳳尾辣木素有明顯的殺菌作用,可開發成天然清潔劑和生物農藥;從辣木種子中提取的種子油可用作食用油、優質沙拉油、高級潤滑劑、生物燃料和化妝品原料;提煉過的種子餅粕還可作為肥料;此外,辣木種子中含有的絮凝蛋白具有殺菌的功效,可用來淨水。
  • 科學家在新疆發現3.7億年前植物化石 揭遠古樹木生長秘密
    原標題:科學家在新疆發現3.7億年前植物化石,揭遠古樹木生長秘密  地球上第一片森林中的樹木是如何生長壯大的?中國科學家在化石的幫助下,開始揭開其面紗。  地球上最早的森林出現在距今約3.9億年-3.6億年前的中泥盆世時期,它們的出現大幅度降低了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隨後,海洋中的四足類動物,如兩棲動物,開始上岸,逐漸演化出陸生生物。大約一億年後,恐龍出現在地球上。
  • 寧波口岸首次截獲「樹木殺手」大小蠹屬
    ,為我國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中規定的禁止進境的檢疫性有害生物,這是寧波口岸首次從入境空箱中截獲該檢疫性有害生物。  大小蠹屬是為害林木最嚴重的小蠹科昆蟲的一個類群,其屬名Dendroctonus意為「樹木殺手」,主要對針葉類樹種造成重要危害,幼蟲和成蟲通常蛀食寄主樹皮、形成層或邊材,在短時間內可以達到爆發種群的水平,使大量樹木死亡。
  • 「山竹」吹倒樹木為何小葉榕最多?
    原標題:「山竹」吹倒樹木為何小葉榕最多?市城管局舉辦自然教育講座普及城市樹木倒伏原因 深圳新聞網訊 日前,市城管局在華僑城溼地公園舉辦「山竹」自然教育講座,通過公眾沙龍形式,以開放的、跨學科的模式聚焦颱風「山竹」熱門話題,探討氣候變化對城市的影響、樹木種植及養護、生物循環等相關問題,拓展管理者及公眾對城市自然科學的了解,並引導公眾認知生態系統和自然現象以及城市園林綠化的價值
  • 樹木年輪的疏密與緯度有關嗎?為什麼南疏北密?
    樹木年輪的疏密確實和緯度有一定關聯,由於地球自轉軸傾角的存在,導致了四季交替,而四季交替最明顯的就在中緯度地區,這裡樹木形成的年輪就比較明顯,而且會出現兩側疏密不等的情況。我們先來看一下樹木的相關結構(沒記錯的話,屬於初中生物知識)橫向切開主幹,由內向外大致分為:髓、木質部、形成層、樹皮,其中樹皮還分為韌皮部和木栓層。而我們現在要關注的部分是形成層,這是形成年輪以及相關現象的關鍵部分。形成層屬於分生組織,那裡的細胞在經過分裂生長之後,向內形成次生木質部,向外形成次生韌皮部,長此以往,一個很顯然的結果就是樹木的腰圍逐漸增粗。
  • 中國畫畫法教程之怎樣畫雜樹,樹木的結構及作畫步驟詳解
    樹木的結構及作畫步驟:畫樹之法起手,可從下而上也可從下而上,要根據個人的習慣和畫面的要求來看: 一般來說,畫大樹多從主幹入手,由上而下,從左至右,沒骨雙鉤均可如若山間小樹則一筆從上而下帶過也可,古人畫遠山之樹多做減法,兩側加點葉或圈葉即可也
  • 冬天到,安慶街頭的樹木為啥要「穿衣服」?
    天氣越來越冷了園林植物逐步開始進入生長休眠期樹木也開始穿防護服了!樹木為什麼要刷白?作為樹木安全越冬不可缺少的「安保工程」,刷白工作具有雙重作用:一是防止因冬季晝夜溫差過大而造成樹皮凍裂。樹木刷白後,可反射掉40%-70%的陽光,降低樹木自身溫度,從而減少樹幹晝夜溫差,防止出現「日灼」現象從而避免發生凍害。
  • 氣候變暖的又一惡果:樹木更「矮」了
    古老的森林往往比年輕的森林擁有更高的生物多樣性,它們能夠比年輕的森林儲存更多的碳。」碳儲存量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都是減緩氣候變化的關鍵。這項研究表明,森林已經被人類改變,並且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可能繼續被改變,導致全球原生林的持續減少。
  • 成都生物所在樹木對土壤水、氮有效性的響應研究中獲進展
    關於樹木對水氮響應的研究很多,但在土壤系列水氮供應下,其響應模式如何以及相關機制都不得而知。在研究樹木對不同土壤水氮有效性的響應模式和機制中,利用幼苗較林分研究更簡單易行。這不僅可以為評估育苗、乃至定植時幼苗生長響應提供可靠的信息;也可從生態生理機制方面為林分水平的診斷和生長的預測提供依據。
  • 重慶市實現三維結構生物轉盤國產化
    原標題:重慶市實現三維結構生物轉盤國產化   6月4日,重慶川儀環保汙水處理區,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通過三維結構生物轉盤處理過的工業用水。  記者 梅垠 實習生 董郝成澤 攝三維結構生物轉盤汙水處理廠模型。
  • 給樹木「打點滴」,目的是什麼?
    不過,如果說給樹木也能「打點滴」,你是否相信呢?其實,對於樹木來說,的確能採用類似「打點滴」的方式對樹木進行「治療」,而且這種方式也得到了越來越普遍的應用。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在很多新移栽或長勢不佳的樹木上,很多時候會弔著一些塑膠袋子,下面有一根長管,管頭插在樹木主幹上,另一些則會插著一些裝有藥水的小瓶子。其實,這就是給樹木「打點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