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娃娃」「袖珍姑娘」……這是磐安女孩曹麗珍與身俱來的標籤。這個36歲、身高卻只有75釐米的「袖珍姑娘」,在經歷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後,最終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
這是一個「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勵志故事。儘管天生殘疾、儘管命運多舛,曹麗珍仍用自己不凡的勇氣,逆轉了命運軌跡。而支撐她的是一個樸素而充滿力量的信念:「我想自食其力,為父母養老。」
小小的身體,藏著大大的能量。曹麗珍所面對的困難,令人難以想像;正因如此,她所呈現的積極樂觀、不怨天尤人的人生態度,更讓人動容。
她樂天知命,說起自己,就像在訴說別人的故事,輕鬆樂觀,聽不出絲毫的抱怨和沮喪。「身體已經這樣,就更要堅強,別人才看得起。」 面對困難,卻不自暴自棄、怨天尤人,這正是曹麗珍與一般人的不同之處。
自食其力是一種尊嚴,也是一種勇氣。想給父母養老,是一份孝心,也是一份感恩。曹麗珍對人生對生活的態度,讓我們看到了生命中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她本可以抱怨上蒼的不公,本可以做一個心安理得的「啃老族」。可是,她沒有,她選擇了艱難地向命運發起挑戰。
史鐵生說,不要抱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人生如果僅去求得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苦難雖然不幸,卻不一定是人生的枷鎖,只要我們內心不失對生活的熱愛,生命同樣可以活出精彩。
曹麗珍的選擇固然令人佩服,我們同時也要看到,這背後有包括她的父母在內的許許多多人的愛心支持。比如那個向她捐獻輪椅的好心人,比如當地政府對她的店鋪實行了三年免租金的優惠政策。
曹麗珍的經歷說明,社會對殘疾人士的關愛,不該只停留在簡單的物質施予層面,更應該深入了解他(她)們的內心,傾聽他(她)們的訴求,發揮出他(她)的內在力量,在生活上予以更多的照顧,在人格上則以常人待之。
對於具體個人來說,則要意識到,好的條件不一定每個人都有,但堅韌、頑強的內心人人都可以有。面對困境,唯有迎頭而上,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強,才能讓自己得到真正成長。
如今,有些人在學習和生活中稍微遭遇到一點挫折,便開始滿腹牢騷甚至自暴自棄。他們不從自身找原因,總怪環境不好,條件太差,從未想過自己是否真的用盡了全力去拼搏。堅強的曹麗珍無疑是一面鏡子,讓這些身體健全卻總是怨天尤人的人無地自容。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