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 Leap產品「魔幻」出世,矽谷變身科創公司「惡人谷」 | 一周...

2020-12-05 36氪

上一周,矽谷周邊方圓 300 英裡內,共有 28 家初創公司獲得總計 7.69 億美元融資。除此之外,還有 7 項併購發生。

具體詳情,讓我們一起回顧下上周矽谷的一些動態。

大公司動態方面,值得關注的事件有:谷歌和小米在印度合作,谷歌要在上海組建手機和Google Home硬體團隊,谷歌內鬥催生矽谷無人駕駛創業潮;亞馬遜收購了一家智能門鈴公司;Facebook推出的小工具可以讓你確認是否被俄羅斯利用, Facebook進軍音樂業務,Facebook可識別未標記照片中用戶;蘋果正為 Apple Watch 開發心電圖監測功能,蘋果被提起集體訴訟,蘋果最強iMac Pro上市,蘋果為導航系統申請專利,蘋果將實施 Marzipan 計劃,一個 App 適配所有設備; Magic Leap用魔幻現實主義式科技重新定義了自己;

現象方面,值得關注的動態有:技術至上還是商業優先?谷歌內鬥催生矽谷無人駕駛創業潮;

分析方面,值得關注的有:Amazon對AI的探索引發爭議;矽谷已成科技創業公司墮落的「惡人谷」;

人物方面,值得關注的有:Hey,「怪人」馬斯克!

矽谷一周融資速報

28 家公司獲總計超 7.69 億美元融資

大公司

谷歌

小米和谷歌要在印度合作?其電商平臺已經接受Google Tez支付

近日,據外媒entrackr消息,為了增強無現金購物體驗,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小米公司在其印度市場的電子商務平臺Mi.com和Mi Store應用端整合了谷歌最新推出的支付服務Google Tez。

施密特將卸任谷歌母公司董事會執行主席,投身科學、技術和慈善

據外電報導,谷歌母公司Alphabet周四宣布,公司董事會執行主席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將卸任董事會執行主席一職,轉任公司技術顧問。施密特未來將繼續擔任Alphabet董事。

技術至上還是商業優先?谷歌內鬥催生矽谷無人駕駛創業潮

無人駕駛從來不只是高新技術公司的競技場。在谷歌一馬當先之外,傳統汽車廠商也紛紛在無人駕駛領域投入巨資,展開技術和產品研發競賽。今年以來,傳統汽車廠商L3級別(輔助駕駛)的自動駕駛汽車,也把推出時間表鎖定在2020年,技術推進了商業競爭升級。

谷歌要在上海組建手機和Google Home硬體團隊,但並不打算在中國賣這些產品

據外媒 The Information 報導,Google 當前正在上海組建硬體團隊,而這個團隊未來將負責的就是 Google 目前兩個最主要的兩條產品線,手機以及 Google Home 智能音箱。

亞馬遜

為了更好地推進 Amazon Key 業務,亞馬遜收購了一家智能門鈴公司

外媒消息,亞馬遜在當地時間 12 月 22 日正式宣布收購了 Blink,後者為一家成立於 2014 年的無線安全攝像頭公司並在 Kickstarter 上成功獲得過一百萬美元的眾籌。

亞馬遜宣布停止MP3雲存儲播放服務,音樂下載將成為歷史?

在過去兩年中,數位音樂市場發生了一場革命,包月10美元的音樂流媒體(在線不限量聽歌)逐步淘汰了古老的音樂購買下載業務。

據外媒最新消息,亞馬遜日前宣布,將逐步停止MP3音樂網絡存儲服務,這意味著用戶再也無法把本地的音樂文件上傳到網絡上,然後通過其他設備聯網欣賞。

Facebook

Facebook推出了小工具,可以讓你確認自己是否被俄羅斯利用

上個月,Facebook表示將很快推出一個工具,讓用戶可以查看自己是否曾關注有俄羅斯背景的組織所操縱的頁面和帳號,如今,工具已經上線。

這個工具已經咋幫助中新上線。通過這個工具,用戶可以查看自己是否曾經為俄羅斯的頁面點過贊。

Facebook進軍音樂業務,國內巨頭同樣看好社交加音樂加短視頻

12月22日,Facebook宣布和環球音樂(Universal Music,全球最大的音樂唱片公司)展開合作,可以預期,未來此業務將與YouTube的音樂業務形成競爭。

此前,由於Facebook的音樂服務商無法實現內容的跨平臺共享,所以一直不能為用戶提供全面的音樂分享服務。

Facebook面部識別新突破:可識別未標記照片中用戶

據科技博客TechCrunch報導,Facebook公司希望用戶了解和掌控人們上傳的照片,即便用戶沒有在照片中被標記出來。上周二,Facebook推出了一項新的面部識別功能:照片檢查(Photo Review)。

蘋果

蘋果正為 Apple Watch 開發心電圖監測功能

據彭博社報導,未來 Apple Watch 機型有可能搭載一種可以持續進行心電圖監測的傳感器,可以更好的偵測到嚴重的心臟病。

通過使用兩根手指在兩側掐住 Apple Watch 來記錄心臟活動,也就是我們熟知的 EKG/ECG(心電圖)測試。通過 EKG,傳感器可以偵測到由於心跳節奏變化導致的皮膚內電信號的變化。

故意限制老款iPhone性能,蘋果被提起集體訴訟

據科技博客AppleInsider北京時間12月22日報導,蘋果公司昨天承認,他們限制了老款iPhone的性能以降低功耗,避免手機因電池電量耗盡而自動關機。一天後,一名洛杉磯iPhone用戶就此對蘋果提起了集體訴訟。

蘋果最強iMac Pro上市,揭秘你所不知道的iMac生產

據《福布斯》雜誌北京時間12月18日報導,蘋果公司的全新iMac Pro已經上市,它採用流線型設計,光彩奪目,號稱是史上最強iMac。

《福布斯》近日撰文,披露了iMac生產背後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包括蘋果在全球的唯一全資製造工廠,iMac組裝過程不超過35分鐘等。

低調布局無人駕駛,蘋果為導航系統申請專利

美國專利商標局星期四公布了一份名為「自主導航系統」的專利申請。蘋果從2015年開始就在為該專利進行研究。在專利文件中,蘋果公司描述了讓自動駕駛汽車導航更高效的方法,減少了不斷重複製作詳細地圖的需要。

彭博:蘋果將實施 Marzipan 計劃,一個 App 適配所有設備

蘋果 App Store 自 2008 年問世以來大獲成功,而同樣的模式並沒有在 Mac App Store 上成功復刻。不過好消息是,蘋果計劃通過讓用戶使用一套應用來適配所有產品線——iPhone、iPad 和 Mac。

Magic Leap

沉默7年後,Magic Leap用魔幻現實主義式科技重新定義了自己

成立這麼多年,Magic Leap 截止昨天沒有對公眾拿出過一件現實可用的產品。很多人認為這一切可能是一場資本遊戲。畢竟,這家沒有實際產品的公司已經達到 60 億美金的估值。

而現在,在拿出這款產品後,本篇文章作者 Brian Crecente 認為,Magic Leap 正以頭顯為載體,將一系列殺手級技術融合到一起。而這枚頭顯,或許會在未來的某一天,重新定義當今的科技。

現象

技術至上還是商業優先?谷歌內鬥催生矽谷無人駕駛創業潮

分析

從執行命令,到讀懂人的情緒,Amazon對AI的探索引發爭議

據VentureBeat報導,Amazon的Alexa團隊正在展開一項研究——分析用戶聲音裡包含的情緒狀態。

這樣做是為了讓Amazon的產品更個性化,並改善用戶體驗,讓人類能與AI助手進行更長時間的對話,未來甚至可能賦予Alexa新功能——根據你的情緒狀態或掃描語音記錄來診斷疾病。

蘋果想讓 iPhone 和 Mac 的軟體通用,最終會導致鍵盤被消滅嗎?

蘋果的兩大作業系統 iOS 和 macOS 可能會在明年更親密。

前幾天,彭博社放出消息:蘋果內部有一個名為 Marzipan 的秘密計劃,讓開發者們開發出可以同時在 iOS 和 macOS 上運行的應用程式。這個計劃最快將於明年 WWDC 推出。

矽谷已成「惡人谷」:科技創業公司的墮落之路

Erin Griffith是《連線》雜誌的記者,他認為,現在的矽谷創業文化有許多缺陷。科技企業的惡行已經讓民眾厭倦,正因如此,當創業公司站出來發聲,說自己要打碎舊東西、讓世界變得更好時,往往會遭遇無端的攻擊。整個科技行業流行著「創始人崇拜文化」,現在是時候變變了。

人物

Hey,「怪人」馬斯克!

一個用電動車、火箭發射改變世界的人,一個夢想建立火星殖民地的人,在推特上賣起了帽子。比起中國創業者們小心維護自己的形象,馬斯克是殘暴的、強大的、脆弱的,但也是真實的,他有著「瘋子」與「天才」兼具的矽谷氣質:「Don’t be nice, be real」。

相關焦點

  • 巨頭企業逃離矽谷,疫情雪上加霜……中美科創大不同!
    作者:時代財經 谷霓裳 編輯:周明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影響了美國的政局,也改變了美國科創前沿陣地「矽谷」的生產和生活模式。一方面,加州的防疫頻頻告急,醫療體系面臨崩潰;另一方面,惠普、甲骨文和特斯拉等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先後「出逃」,雪上加霜下讓我們不得不反思,「矽穀神話」到底怎麼了?
  • 2018年北京歡樂谷魔幻萬聖節尖叫來襲 全新IP化萬聖節惹人矚目
    2018年10月12日至11月11日,華僑城文化旅遊節暨北京歡樂谷魔幻萬聖節「驚」彩上陣。本屆魔幻萬聖節以「天黑,來一嚇」為主題,打造不一樣的IP化萬聖節。2018年北京歡樂谷重磅推出全新的IP化魔幻萬聖節,不再營造單一的「恐怖嚇人」驚悚氛圍,而是將萬聖節鬼怪元素的「驚悚刺激」和歡樂谷四期·甜品王國甜蜜嗨萌的產品屬性深度融合,通過主題節慶IP化的強勢塑造,讓2018年全新的萬聖節更加凸顯「萬聖歡樂」的節日精神。
  • 2020年中國(陝西)-美國(矽谷)科創項目合作交流會在高新區舉行
    央廣網西安11月28日消息 11月28日上午,2020年中國(陝西)-美國(矽谷)科創項目合作交流會在西安高新區舉行。
  • 小說《矽谷是個什麼谷》:講述矽谷華人的十年沉浮
    《矽谷是個什麼谷》,虎皮媽著灕江出版社2019年8月  近日,由灕江出版社出版、描寫中國第一代技術移民生活的小說《矽谷是個什麼谷》在北京發布,作者虎皮媽為讀者講述了新書的創作過程和矽谷生活,並分享了有關海外生活的經驗。
  • 印度碼農統治矽谷,佔盡中國人資源?美國矽谷是否已成為印度谷?
    導語:印度碼農統治矽谷,佔盡中國人資源?美國矽谷是否已成為印度谷?美國矽谷一直以來,就是很多高科技人才追求夢想的聖地,中國被全世界公認的世界網際網路中心,就是一個科技聖地,在這裡,混的最好的應該就是我們中國人和印度人了,但是還要一點非常奇怪,那就是印度碼農在矽谷的待遇要比中國碼農好得多。印度碼農統治矽谷,佔盡中國人資源?美國矽谷是否已成為印度谷?
  • 為什麼世界的科創中心不是美國矽谷而是以色列矽溪?
    很多人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美國矽谷,而有些人則認為是中國深圳。但這個兩個地方都各有所長卻不完美,如果說有一個接近於完美的地方,那恐怕應該是以色列特拉維夫的silicon wadi也就是矽溪。在那裡你可以找到除了特斯拉之外的所有美國科技企業包括谷歌、臉書、微軟、亞馬遜以及中國科技企業的代表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事實上幾乎所有你能叫得上號的科技公司都在這裡設有分部,那麼是什麼讓矽溪如此吸引科創企業?
  • 上海書展|「海派文化」與「矽谷精神」碰撞出了《矽谷是個什麼谷》
    受百萬粉絲熱捧的虎皮媽說,這幾天她攜新書《矽谷是個什麼谷》來到上海書展,講述中國第一代技術移民的生活。  《矽谷是個什麼谷》是一部描寫矽谷華人十年沉浮的長篇小說,曾在多個微信公眾號上連載,受百萬粉絲熱捧,近期由灕江出版社正式出版上市。
  • 解碼矽谷DNA | 全球灣區行
    矽谷印象矽谷不是谷 也無高樓林立1月下旬,從廣州出發,飛越11000公裡,廣州日報全媒體採訪組來到了世界三大灣區採訪之旅的第一站舊金山華燈初上,我們直奔矽谷的「心臟」——帕洛阿圖(Palo Alto)。此後的一周,我們深度走訪矽谷,從舊金山市區到矽谷南端的聖克拉拉、聖何塞,七天行程1600多公裡,緊鑼密鼓地走訪高校學者、頂尖企業和政府機構,訪遍了矽谷所在的各個城鎮。
  • 上海「矽谷」在哪裡?一個街區濃縮企業生命
    據上觀新聞:陳曉榮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副總裁,兩年前他和團隊來到上海考察,並最終把公司註冊在了楊浦區的創智天地。他的理由是:「這裡和矽谷相似」。  「矽谷靠近大城市舊金山,楊浦有五角場城市副中心;矽谷往南北都是公路,淞滬路沿線集聚著科創企業;最重要的是,矽谷依託史丹福大學而建,而楊浦有復旦、同濟、財大……」  從初創的「新生兒」,到「小學」、「中學」階段,陳曉榮的公司在創智天地已搬了三次家。「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在公司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我們都能在園區內找到匹配的『安身之地』。」
  • 《矽谷是個什麼谷》:第一代華人技術移民的十年沉浮
    8月12日晚,由灕江出版社出版的,描寫中國第一代技術移民生活點滴的小說《矽谷是個什麼谷》在北京駒然書舍正式於讀者見面,作者虎皮媽為讀者講述了新書的創作過程和矽谷生活,並分享了有關海外生活的經驗。書中描寫了張思禹、程悅欣、林銳、鄭懿、胡金柱、郝會會等6位青年在美國矽谷的打拼經歷,他們中間有技術工程師,有生物學博士後,有法律精英,有房產銷售……不同角色的6個人所經歷的經融危機、身份困擾、失業、海歸、創業、歸海,大家在不知不覺中,熬成了平凡而又真實的矽谷人,故事裡有大時代的驚濤駭浪,也有小人物的命運抉擇。
  • 他們與矽谷差距在哪裡
    1 三足鼎立 各展所長 看到「科技+時尚感」的消費級無人機產品,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矽谷,是蘋果。不過,這是深圳南山企業——大疆科技的產品,它已佔領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70%。 如果說蘋果開創了全新的觸屏智慧型手機市場,那麼大疆發現了消費級無人機的新大陸,全球迅速有數以千計的企業加入這一藍海。
  • 科創中國-全球院士專家博士聯盟2020首屆年會在肇慶舉行
    科創中國-全球院士專家博士聯盟2020首屆年會於11月25日-26日在肇慶舉行。本次活動在全球創新中心指導下和肇慶市科技局的支持下,由中美矽谷發展促進會等單位發起,科創中國-全球院士專家博士聯盟主辦。「科創中國」 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形勢下, 研究制定的中國未來發展戰略品牌定位。
  • 拜拜疫情:IPO乾旱終結,矽谷公司上市大潮回歸
    這家創辦10年之久的電商公司,終於登上了2020下半年的矽谷 IPO 豪華列車。和它一起準備上市的,還包括 Airbnb、Affirm、Roblox、DoorDash 等。矽谷又將迎來一個IPO小高峰。
  • 剛「吸」了阿里8億美元的Magic Leap,它不得不說的秘密
    是什麼使得一個還沒有發布任何產品的公司吸引了阿里巴巴8億美金投資,公司估值高達45億美金?今天在矽谷大講堂:矽谷VR/AR技術論壇邀請到了Google資深研究員,9年專注VR/AR技術的美女吳博士,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顧險峰教授,一起解析VR/AR的前世金生,Magic leap,Hololens背後的技術和未來挑戰。這次講座之餘,筆者跟吳博士交流,還得到她的獨家授權分享她對於Magic Leap的獨到見解。
  • 清華五道口「科創中國」首期班同學名單公布
    2020年1月初「科創中國」首期開放報名以來,清華服務科創的辦學理念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同,吸引了大量的企業家報名申請,經過篩選,數百位企業家進入到面試,與老師、校友代表、資深投資人組成的評審團深度交流,最終共有65位同學通過遴選成為首期班同學,其中80%的同學來自於高成長的硬科技企業,20%的同學屬於深耕服務科技創新的金融和服務機構。
  • 科技公司「出矽谷記」
    然而,時間快進到2020年,大量的科技公司正在出走矽谷:以惠普為代表的第一代矽谷企業,以及甲骨文、特斯拉等知名公司,都已經宣布出走,將總部遷往德州——更具體來說,是遷往奧斯汀,紅色(保守)德州最亮的藍色(自由派)城市。根據奧斯汀商會統計,僅去年11月一個月內,就有39家網際網路、製造、零售和投資等各類公司遷往奧斯汀。
  • 怎樣讓鯨魚飛躍籃球場——深度揭秘Magic Leap背後的技術+戰略
    今年10月,矽谷AR(增強現實)公司Magic Leap發布了一系列「魔法帶回現實」的概念視頻:籃球場上鯨魚一躍而起、外星人突襲辦公室打真人CS…… 今年10月,矽谷AR(增強現實)公司Magic Leap發布了一系列「魔法帶回現實」
  • 走進印度「矽谷」第二天:印度最大的兩家IT公司
    騰訊科技提前兩個月,花一周時間帶大家來提前了解一下印度移動網際網路市場。 今天在班加羅爾拜訪公司的第二天。 昨天在採訪inMobi高管的時候,他們提到,班加羅爾現在之所以能成為印度的矽谷,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很早之前就有很多IT諮詢公司在此落戶,從而奠定了班加羅爾的科技氛圍。因此在網際網路浪潮襲來時,班加羅爾也很快成為了印度班加羅爾的中心。
  • 美國矽谷公司用轉基因細菌生產石油
    新華網倫敦6月20日電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日前報導,美國矽谷科學家發現了一種能變廢為寶並產出石油的細菌。矽谷LS9公司的高級主管格雷格·帕爾說,通過給轉基因的細菌「餵食」農業廢料,如刨花或麥稈,可以讓這些細菌奇蹟般分泌出石油。
  • Magic Leap中國首發聲:Magic Leap One是空間計算設備
    就像科技公司會用概念視頻展現技術發展方向,Magic Leap需要向人們展示自己的去向,人們才理解他們的理念和走向,而Magic Leap的去向是「實時性渲染」。據Gaeta介紹,製作第一條鯨魚時,可能幾天的時間做好原型,而且需要很長的流程去達到影院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