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組合11——風險和收益平衡,讓組合更優秀的一個小技巧

2021-01-10 好買基金網

大家好,我是洋洋。

在做組合時,往往風險小的資產收益低,收益高的資產風險又大,很難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是最困擾我們的點。那麼,一個優秀的投資組合,是應該追求風險最小化還是收益最大化呢?本節課我們將引入一個綜合考量風險和收益的指標——夏普比率(Sharpe Ratio)。

(一)單一因素考慮!直觀錯覺?

我們先來憑直觀感覺做兩個小測試:

1,假設你是一個風險厭惡者,現在市場上存在著兩種資產,你會選哪個?

資產A:有可能虧損5%來獲取7%的收益;

資產B:有可能虧損8%來獲取14%的收益。

2,假如我們80年前投了一筆資產,預期收益如下表所示,你將選擇投資哪種資產?

表1:各類資產八十年的投資收益情況(1925年12月——2005年12月)

資料來源:Ibbotson Associates, Stocks, Bonds, Bills and In flation, 2006 Year Book.

(註:財富乘數是指1925年投資的1美元,截止2005年底漲了多少倍。)

好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憑藉第一直覺可能第一題都選擇了資產A,因為厭惡風險,所以單純地選擇了風險看起來更小的資產。不出所料的話,第二題可能都選擇了小盤股,畢竟收益高。

現在來看一下實際情況是否正如我們所想:

第一題,作為一名理性的投資者,會計算一下兩種資產每單位風險下的收益是多少,即收益/風險。結果顯示,資產B每單位風險下的收益大於資產A()。也就是說,資產B可以通過多承擔3%的風險,來獲取另外的7%的利潤。很明顯,若單純注重風險低,可能會錯過一個更有性價比的資產。

第二題,作為理性的投資者,是不會忽略隱含的風險因素的,也就是說,你即便知道從長期來看股票(尤其小盤股)的收益最好,但是在投資實戰的漫長過程中,你真的能夠承受50%、甚至80%的巨大虧損嗎?

(二)綜合考量風險和收益的經典指標——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威廉·夏普提出的,該比率可以同時對收益與風險加以綜合考慮,是基金績效評價中一個較為經典的標準化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夏普比率=(投資組合預期報酬率-無風險利率)/投資組合的標準差

在金融學中,我們通常用歷史數據的均值來作為衡量收益的指標,用標準差來衡量風險。因此,這個公式就很好理解了,就是風險收益與風險的比值,反映了每承受1單位的風險,可以取得的風險收益是多少。

舉個例子來看,我國一年期國債的收益率是3%(我國一般用1年期國債收益率作為無風險利率),投資組合年化預期回報是15%,投資組合的年化標準差是6%,那麼夏普比率為(15%-3%)/ 6% = 2,代表投資者每冒1%的風險,能夠換來2%的額外收益。

夏普比率通過綜合考量風險和收益兩個因素的指標,判斷投資者冒單位風險來獲取的收益是否值得。該比率儘可能用科學的方法幫助投資者以承擔較小的風險來換取更大的回報。但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夏普比率沒有一個固定的臨界值「超過某個值就值得投資」,因此我們就需要對比不同投資組合的夏普比率哪個更高,更高就意味著我承擔1單位風險時獲取的收益更高。

(三)基金組合中的夏普比率

在構建一個投資組合的時候,我們需要考慮,增加或減少一項新的資產能否提高組合的夏普比率?那麼,這就需要計算基金組合的夏普比率了。

對於基金組合來說,計算夏普比率的公式還是一樣的,只需將單個資產的預期報酬率和標準差,更換成基金組合的收益率均值和標準差即可,不同的是,對於組合淨值的數據處理稍有複雜。

這裡舉一個例子:以前持有基金A的收益率是20%,標準差10%,目前有一隻基金B的收益率是50%,標準差是20%,這樣如果我們構建一個80%基金A加上20%基金B的組合,可以將之前只持有基金A的夏普比率從1.7明顯提高至1.92。因此,我們認為納入B能優化我們的配置,將單位風險下的收益提升。

綜上,我們似乎已經找到了一個標準,一個「評價投資組合是否更好」的標準。那麼,是否可以通過夏普比率這個評價標準,來構建一個最優配比的投資組合呢?答案是可以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做數據分析和模型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國內外市場的差異,因為很多所謂的最優資產配置,比如標普家庭理財配置圖,其實是結合了美國市場的特徵的。

好了,本期的課程就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

邊學邊賺,就在好買商學院!想要更多投資乾貨,700+節系統理財精品課,實戰訓練營和交流群,以及投資理財工具箱,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好買商學院」(howbuyIE),教你聰明地投資! 

相關焦點

  • 基金投資不賺錢?教你用基金組合挑戰高收益
    教你用基金組合挑戰高收益】所謂「基金組合投資」,主要是通過把握大類資產配置的機會,篩選出優秀的基金進行投資,並根據市場波動情況及時調整和優化組合。(天天基金網)   所謂「基金組合投資」,主要是通過把握大類資產配置的機會,篩選出優秀的基金進行投資,並根據市場波動情況及時調整和優化組合。
  • 一個成熟的基金組合裡應該配置多少債基?
    債券基金長期收益雖然不是非常高,但是勝在穩定,且風險較低,相比股市七虧二平一賺,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債券基金相對穩定的收益就更加難能可貴了。  A股牛短熊長,配置債券資產可以起到投資組合穩定器的作用,是獲取長期收益、規避股市風險的主要方式。那麼,在組合中究竟該配置多少債券基金?
  • 學會投資的倉位管理和組合動態平衡,你的收益能再翻倍
    2019年半年我投資翻了六倍,2020年困在保險股,收益平平,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個蕭何就是倉位管理和投資組合的再平衡問題。我把這兩年自己的實踐,收穫和反思寫成文章,希望2021年能有一個好收成!這篇文章我們討論的是投資的方法,既適用於股票,也適用於指數基金,為統一說法,我將用資產指代股票和指數基金。
  • 「小鱷魚配置組合」詳細介紹
    三、投資理念與策略本組合會根據各類資產風險與收益的性價比,確定合理倉位,並通過精選股票指數基金、債券基金,獲取相對於普通股票、債券的超額收益。組合長期持有四到五隻基金,在市場不出現暴漲或暴跌的情況下,每年大約會調倉一到兩次。
  • 母基金周刊:LP超額回報的秘密:構建投資組合的四大要點
    然而歷史數據顯示,PE投資的收益率並不一定好看,論基金管理人也好,論投資組合也罷,頭部25%和尾部25%之間都存在巨大的收益差異。此外,PE投資期長、流動性相對較差,前期回報率可能為負,中後期才能轉正,承受了這些風險的PE投資者更加希望以實現超額回報的形式獲得補償。
  • 劉智辛:基金的常見種類簡析及選基技巧
    (買舊不買新、買短不買長、買高不買低)    收益與風險:國債投資的收益水平,高於同期銀行儲蓄。    債券型基金:投資於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收益穩定,又被稱為「固定收益基金」。    收益與風險:收益風險偏穩定,高於貨幣基金。
  • 基金定投學會這5點,穩賺30%收益!
    可以基於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指數基金,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的組合配置,也可以通過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進行組合配置,世界各地都在動蕩期間,配置一定的黃金也是很有必要的,來平衡單一市場下跌帶來的風險,追求相對穩健一些的回報。
  • 中歐基金王健:低估值買成長,實現價值和成長性的平衡
    賺錢效應雖有所增加,但是,目前大盤仍處于震蕩的走勢中,許多投資者朋友肯定有疑問了,當下的環境下,未來市場的機會和風險在哪裡?本次基金經理請回答欄目,老娘舅邀請到了中歐基金投資研究部成長組投資總監王健,讓我們看看她怎麼說。
  • 【國君策略】收益、風險、因子:大類資產配置框架與變遷
    能否將對衝基金,期貨、期權等衍生品分別劃分為一類資產?   我們的觀點:1。對衝基金。對衝基金的投資策略五花八門。除絕對收益,還包括方向型策略(對市場保留部分敞口、如全球宏觀對衝、多空策略)等形式。不同策略具有不同的風險和收益特徵,不宜混為一談。因此,更恰當的做法是將絕對收益看作一種資產類別,參與投資組合。
  • 一萬基金一個月收益是多少 基金收益應該如何計算
    按照一般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一萬塊錢基金一個月收益可以達到180元左右。基金總體平均收益約為22%,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預期收益約為40%,混合型基金平均預期收益約為33%,指數型平均預期收益約為34%。往期的基金收益預期可以作為未來基金收益的一個參考。基金收益一方面指的是基金經營公司運作基金資產所獲得的收益。
  • 什麼樣的指數增強基金更可信?——指數基金研究報告!
    4.僅考慮最近三年的業績表現的話,滬深300指增超額收益的均值和中位數為年化0.88%和0.84%,說明滬深300指增基金作為一個整體看,其近三年相對於指數並沒顯著超額收益。而中證500的超額收益的均值和中位數為年化6.24%和5.87%,說明中證500指增相對於指數有明顯優勢。
  • 快讀研報|基金組合與FOF基金有何不同?天天、且慢與蛋卷哪家強?
    隨著投資渠道的多元化,買基金的選擇也日趨多樣,對於很多投資者傻傻地分不清FOF基金與基金代銷平臺上的基金組合有什麼區別,更別提當下最流行的天天、且慢、蛋卷三大基金代銷平臺有何特點了,今天九哥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西部證券的一篇研報,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一、基金組合與FOF基金區別在哪裡?
  • 今年回報40倍對衝基金:太多人關注風險的表面而非本質
    CalPERS對UNIVERSA的投資情況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極具教育意義的真實案例,同時也展現出聰明的投資者在對風險緩釋的認知上一樣可能存在偏差。如馬克吐溫所言:「沒有什麼比一個好榜樣的煩惱更難忍受的了「,在這裡我希望能對市面上的錯誤觀點做一些糾正。   從定義上說,「風險緩釋「一詞的含義非常寬泛,人們往往更注重其概念而非實質。
  • 私募操盤手叫賣「持股組合」 網際網路社交型股票投資興起
    有業內人士直言,目前這種基於網際網路社交的股票投資尚處於萌芽階段,一個最大的風險隱患,就是股票組合發布者的道德風險——他們可能故意發布某些股票組合,將自身持倉風險轉嫁給不知情的投資者。「對此我們有嚴格的風控,先調取這些股票組合發布者的重倉股與持倉結構,如果他們的確存在轉嫁風險給投資者的行為,我們會迅速剔除這個投資組合。」胡純亮直言。
  • 幾個指標,看基金風險有多大?
    買基金,不外乎是關心收益和風險如何? 之前七七給大家介紹的「4433」選基法就是從考察歷史業績來衡量基金的收益情況。 那麼,風險我們要怎麼判斷呢?
  • 漫畫看懂基金定投!
    偏債型:陽光瀟灑偏債型混合基金像甜甜的「初戀」,他們陽光、真誠,風險收益相對偏股型、平衡型較低,攻克難度兩顆星。平衡型:居家暖男平衡型混合基金中股票和債券的比例較平均,這類基金更像「居家好男人」,攻克難度三顆星。
  • 質優價低咋平衡?南方基金史博這樣說...
    不同的基金經理即便在五倍、十倍牛股的開始,同期重倉買入,但最終的收益率也將千差萬別。史博認為,任何人都不要輕易地沾沾自喜於短期波段上的成功,許多優秀的上市公司最終可能有五倍、十倍甚至百倍收益,但其中都伴隨著巨大的煎熬。如果得意於取得30%、50%的波段收益,可能會錯過三五倍的長期收益。
  • 風險平衡策略:讓投資超越時空,持盾前衝
    它是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最新發展的成果,其核心是以各類資產的風險水平來確定其在組合中的權重並進行動態調整,使得每類風險資產對組合整體的風險貢獻權重相等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風險分散,而非簡單地平衡各類資產或者是等權重地分配資產投資比例。  自2005年問世以來,風險平衡策略已經發展成為國外資產管理行業主流的資產配置策略。
  • 雙重風險模型為絕對收益護航
    經過股市大幅調整的洗禮,如何控制風險、鎖定收益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量化對衝策略具備追求絕對收益和規避指數漲跌風險的雙重優勢,受到市場關注。泰達宏利絕對收益基金經理劉欣表示,基金採用多樣性絕對收益策略和獨特的雙重風險模型,有望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為投資者帶來絕對收益。
  • 一個績優基金經理選股策略:將ROIC與ROE雙修
    在他管理國投創新動力以來,該基金的夏普比率值為0.91,優於同期同類基金夏普比率平均值(0.59),基金最大回撤小於同期同類基金。在孫文龍看來,投資便是一個關於勝率和賠率的遊戲,基金經理要做的就是在確定性和風險之間尋找到平衡,並儘可能地獲取經過風險調整後的超額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