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巖茶,和石頭有關嗎?

2021-01-10 茶知武夷

非常時期,宅家學點茶文化

(不扎堆 雲聚會)

茶識掃盲班:什麼是巖茶,和石頭有關嗎?

武夷巖茶在我國六大茶類中被歸為「青茶」一類,但人們不常說「青茶」,更偏愛「烏龍茶」這種說法。在福建,南有烏龍鐵觀音,北有烏龍武夷巖茶,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巖茶?又為什麼叫巖茶,和石頭有什麼關係嗎?

別說,巖茶還真和「石頭」有一定的關係。

1、巖茶,生於到處都是石頭的環境

要問巖茶的生長環境,八個字來概括就是「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巖茶生長於一個到處都是石頭的環境中。

武夷巖茶知名山場坑、澗、窠、巖、峰、洞,其實都與石頭有一定的關聯。武夷山的茶樹,要麼長在巖石凸起的山體上,要麼生於兩面巖壁夾擊下的坑澗裡,又或是藏在巨石包圍下的山洞中。

茶農合理利用當地山場的環境,構築「盆栽式茶園」或「階梯式茶園」,它們分布在坑澗怪石中,居於巖壁斷崖間,形成了絕佳的微域生態環境。

2、巖茶,生於爛石土壤中

土壤類型對巖茶來說屬實重要,因此我們還要單獨說說土壤這一因子。

武夷山的巖石主要為火山礫巖、礫巖、紅沙巖、頁巖、凝灰巖等類型,而武夷巖茶就是生長於這樣的巖石風化土壤裡的,所以說巖茶與石頭還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茶經》裡有一句經典概括: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上等的茶是生長於爛石土壤中,這樣的土壤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包括氮、磷、錳等物質,十分有利於茶樹的生長。

3、「巖韻」和石頭也有一定的關係

所謂山場,指的是茶園所處地點的自然環境,包括了土壤、植被、海拔高度、年光照度、年降水量等綜合的環境因素。

說到「巖韻」,和山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尤其是正巖茶的山場環境,是公認的優越,巖茶只有種在武夷山這種特殊的山場環境裡,才有可能生出「巖韻」。「巖韻」和石頭當然也有關係,前文已提及,巖茶受到爛石土壤的滋養,汲取養分,形成了這種獨特的「山場氣」。

第三期「茶識掃盲班」就到這裡

下期預告:

為什麼說「萎凋」是白茶製作關鍵步驟?

相關焦點

  • 武夷巖茶茶湯的厚和薄決定著一款巖茶的品質,不論大紅袍水仙肉桂
    本麻花,在春節期間,依舊為茶友們持續更新文章,這耐力,可以和365天的都見面的《新聞聯播》相媲美咯。寫稿,可比相親有趣兒多了。在春節期間,若是茶友們有什麼想問的,有啥想了解的,儘管找村姑陳哈~畢竟,誰沒個三姑六婆,七大姑八大姨,喜歡關心我們終身大事的。咳……抖完包袱,進入明天的主題。呃,是今天的主題——巖茶茶湯的厚與薄,是由什麼決定的?
  • 巖茶知識課堂,大紅袍,肉桂,水仙的褪火是什麼意思?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巖茶課堂丨作者:李麻花《1》開篇前,來個開胃小菜。稍微了解一點西方藝術史的朋友,對「聖母」二字一定不陌生。聖母,一個從文藝復興開始就存在的主題。拉斐爾畫過很多幅聖母和聖子,達·文西也畫過一幅《聖母、聖子與聖安妮》。
  • 武夷巖茶入門知識:巖茶三十問,全面詳解,讓你徹底了解!
    13、問:請問巖韻味是指什麼? 巖韻是指烏龍茶優良品種、生長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內、經武夷巖茶傳統栽培製作工藝加工而形成的茶葉香氣和滋味。
  • 武夷巖茶的頭道茶湯是什麼?是俗稱的「還魂湯」,還是孟婆湯?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下午和茶友小A聊了一會。他是一個巖茶小白,最近剛到福州上班,身邊的工作茶喝的都是肉桂。小A表示說,他以前只聽說過大紅袍,但沒喝過幾次巖茶。
  • 五大角度圖解巖茶的白霜,其實沒有那麼神奇!
    茶友發來的圖片,看的不是很真切,且隔著手機屏幕,也不知道茶葉具體的情況,村姑陳只好進一步諮詢:「為什麼會覺得這茶發黴了,有黴味嗎?」「沒有黴味,如果不是發黴,怎麼會有白白的物質?」「你衝泡了嗎?喝過了嗎?
  • 武夷巖茶,重水求香,巖茶的品種香、工藝香、山場香你都認得清嗎
    喝茶聞香時,先聞到巖茶的工藝香,再感受原有的品種香。這可是再正常不過!《2》武夷巖茶,重水求香。除了湯感滋味外,香氣在巖茶的審評中也很重要,佔比30%。一泡優質的巖茶,茶香特徵要達到純正、清晰、馥鬱、持久、沉穩的特點。按照巖茶的香氣來源,茶香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品種香、工藝香、山場香。麻花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前面這兩種香氣。
  • 你的武夷巖茶,為什麼會出現澀味?除了工藝,還有這個因素!
    但,澀味仿佛是一個暗影,尾隨在巖茶身後,伺機行動。這不,我們在喝茶時,總能發現若干個讓人不痛快的情況,澀味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悄悄潛入湯水裡。如一位茶友所問:「麻花同學,好的巖茶,ta的綿柔有力道,是否從頭到尾?我周圍裡茶館小妹說四五泡後就會苦澀了,前三四泡真的不錯,可就是四五泡後會苦澀,像這樣的情況也是好茶嗎?」
  • 武夷巖茶大紅袍,喝起來是什麼味道?
    二、純種大紅袍奇丹奇丹,名頭小,甚至很多人都不曉得它是什麼茶,若是沒鬧明白,還以為它和奇蘭是親兄妹。其實,奇丹這款茶是真正低調的富二代。其真實身份,可代表母樹大紅袍發言。說白了,奇丹就是母樹大紅袍複製、粘貼的產物,從性狀上來說,最接近母樹大紅袍。紅口白牙,空口無憑。奇丹和大紅袍的關係,有鐵一般的證明。
  • 武夷巖茶中,正巖山場的肉桂,為什麼苦澀味不重?
    最後,肉桂的苦味明顯與否,和焙火程度沒有太多關聯。 一杯苦味明顯的肉桂,往往和產區、工藝(走水順暢程度等)、泡茶方法有關係! 焙火的高低,不會明顯減少咖啡鹼的含量。 除非是徹底將巖茶焙空,不然不會出現火功越高的茶,越不容易泡苦的情況。
  • 巖茶焙火溫度的小秘密,初學者要知道多少?
    《2》其實,關心一些有關工藝的話題,比如焙火溫度,焙火時長,看似專業,其實,只是些虛花槍。如果是一個制茶師,了解一下別的制茶師的工藝技法,切磋一下做茶心得,倒無可厚非。畢竟,制茶的技術,只有多交流,多鑽研,多探討,才有可能進步。創新也才有可能出現。
  • 從水仙、肉桂,到大紅袍,數數這些年巖茶界的那些「重口味」炒作
    嚯,還以為是什麼呢,原來是徹頭徹尾的外山高香網紅茶!不得不說,這種玩「專供」、「內部分享」、「僅限**銷售」等噱頭的巖茶,確實深諳了人性的弱點。有關「得不到」和「已失去」,最能撩人心。這玩炒作,玩噱頭,玩的就是人性!
  • 不同火功的巖茶,葉底該是什麼顏色才算標準呢?這裡藏著認識誤區
    直面來看,不同火功的巖茶,葉底到底該是什麼顏色,才算標準呢?給武夷山胡歌打call,他剛好手頭在處理事情,長話短說,回復很直接。「巖茶葉底的顏色是褐色系, 有青褐,深褐為主。」那足火茶呢?"足火茶?然後,又私信了巖茶教母瑩老師,她發來好幾條語音消息。「巖茶葉底該是什麼顏色,這你不能看火功啊,要看發酵程度。」「這不是講六大茶類裡,綠茶綠葉清湯,紅茶紅葉紅湯嘛,巖茶是半發酵茶,理論上是綠葉紅邊。」
  • 悶泡後出現苦澀味的巖茶,很劣質?其實這是誤判內質豐富的巖茶!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提到苦茶和濃茶,很多人會皺眉頭。甚至於,一聯想到那苦如黃連的滋味。真真是一段可怕的回憶。喝巖茶,衝泡是一門重要的技法。內質豐富的巖茶,不建議悶泡,而是快出水。
  • 巖茶出現苦澀味,主要是這兩個原因作祟!
    「放輕鬆點,年輕人,你沒聽說過一句話嗎,不苦不澀不是茶,巖茶就是這個味道的。」沒喝過巖茶的我們,只好乖乖接受這個結果,腦袋裡自動把巖茶劃入「難喝」、「極難喝」的陣營,恨不得鎖上記憶,再也不打開!但是!麻花很負責任地告訴你:別聽掌柜的扯淡,這種苦澀味重的巖茶,是爛茶。所謂的不苦不澀不是茶,是給自己的失誤找的華麗藉口。
  • 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該如何存放?記住這四大要點!
    若是綠茶的鮮味消失,那就成了毫無靈氣的草木,喝起來著實沒有什麼意思。但,真正深諳存茶之道,並不會輕易將茶存於冰箱裡。即便是綠茶,也講究落袋為安,趁早喝完才是。反觀巖茶,它與綠茶大為不同。也不必存放在冰箱裡。
  • 巖骨花香,烏龍茶中的幾種極品巖茶
    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其製作工藝介乎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包括:殺青、萎凋、做青、炒青、包揉、揉捻、乾燥等工序,其中搖青和半發酵是形成烏龍茶的關鍵。而在烏龍茶眾多的種類中,有一朵「奇葩」,它就是巖茶。巖茶因"巖巖有茶,非巖不茶"而得名,以"巖骨花香"的獨特巖韻著稱。
  • 什麼樣的巖茶水仙才會有苔蘚味?是樹齡,還是山場?
    這不是明擺著,欺負外面的一眾茶客喝不懂正巖茶,以次充好嗎?話說到這,有人該好奇了。不是說老叢水仙會有苔蘚味嗎,怎麼這一提到「苔蘚味」,卻這麼不受麻花待見?到底什麼樣的巖茶,才會有「苔蘚味」?那麼切入正題,老叢水仙會有苔蘚味嗎?客觀看,會有。關鍵看你遇到的老叢水仙,到底是哪方的妖精!喝了多年的正巖老叢,沒發現有哪家天心村的山場主,說他們的老叢有苔蘚味。
  • 聞巖茶的幹茶,能聞出土味、巖石味、山場味?這是江湖術士的伎倆
    那看/聞巖茶的幹茶條索上,能分辨出山場氣息嗎? 答曰,不行。 看幹茶,頂多能看出有沒有焙火,焙火的程度高低如何。 功力再深一些的,勉強能看出大概的品種。 像梅佔、老叢水仙等,條索要顯得肥壯些許。
  • 武夷巖茶核心產區的「八大名巖」和「三坑兩澗」
    非常遺憾的是,經過幾十年的轉述和變遷,我們今天絕大部分人都只知道「三坑兩澗」而不知道巖茶在輝煌的時候曾經有「八大名巖」的說法了。 第二,到底是「三坑兩澗」還是「三坑二澗」?
  • 武夷巖茶喝了那麼多,究竟何謂「巖韻」?
    尤其是以「三坑兩澗」為代表的正巖茶和獨具標誌性的「巖韻」,更是為武夷巖茶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精明的茶客甚至能夠依據巖韻判斷產區、位置、品牌和市場價格,因而高品質、有品牌的武夷巖茶近年來價格扶搖直上,也帶動和促進了當地茶產業的發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