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洛陽橋蔡襄雕像將擇址新建
新舊址相距約500米,原雕像將拆除,原址將設為休息區
位於洛陽橋北的蔡襄雕像見證了洛陽江畔18年的變遷 (王柏峰/攝)
洛陽橋上文物眾多,它們將被更為妥善地保護
昨日,記者從泉州臺商投資區了解到,臺商投資區海絲申遺辦根據市級部署要求,全力推進洛陽橋遺產點環境整治相關工作,目前取得了初步成效,接下來還將對洛陽橋北橋頭處的蔡襄雕像進行拆除重建。
蔡襄雕像位於洛陽橋北的橋頭處,始建於1996年8月,雕像高12米,佔地面積約100平方米。雕像矗立於洛陽橋北18年,已成為洛陽橋的標誌物之一,並被當地群眾膜拜。
為滿足洛陽橋遺產點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需要,蔡襄雕像需拆除。在洛陽鎮政府廣泛徵求當地群眾意見基礎上,現已確定「先建後拆」或「邊建邊拆」的工作方案,計劃另選址新建一座不超過現有體量的蔡襄雕像。昨日記者從泉州臺商投資區了解到,目前新蔡襄像計劃選址在距離橋頭約500米處的潮聲廣場,原蔡襄雕像拆除後,空出來的場所將進行廣場鋪裝,設置成休息區。
另外,涉及洛陽橋上村民自發放置的神像、焚燒爐、香爐等祭拜設施,洛陽鎮政府和相關村委會做好動員工作,提供臨時過渡場所,統一組織移除;加強與市文管所對接,在月光菩薩、石將軍等文物處設置必要的保護圍欄。
洛陽橋的保護及其環境品質的提升,不僅是海上絲綢之路申遺的需要,也是泉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迫切需求。關於洛陽橋周邊環境整治,根據國家文物批覆的方案,涉及交通整治、洛陽街改造和洛陽江清淤等多項工作。讓我們通過幾個關鍵詞,對未來洛陽橋的美景,進行一番展望。
★關鍵詞 交通組織
橋兩端規劃停車場 引導遊客有序參觀
交通整治方面,首先是進行交通管理,即車輛不能夠進入景區,同時設計停車場,一個在橋南,一個在橋北,還有一個居民停車場,供附近居民夜晚停車使用,白天則作為景區不能停靠車輛。希望通過交通整治來引導遊客由南往北進行參觀。
按照洛陽橋海絲申遺環境整治設計方案,位於國道324線旁的洛陽橋閘管理用房,將改造成洛陽橋遊覽區的停車場。
★關鍵詞 橋下清淤
橋兩側將進行清淤 確保不變成陸地橋
如今的洛陽橋兩側橋墩,出現大量淤泥,尤其是橋南、橋北兩處橋頭位置,影響了古橋原有的風貌。
根據整治方案,對洛陽江清淤方面也有規劃。按照申遺整體要求,將對洛陽橋兩側一定範圍的環境進行清淤,讓洛陽橋漲潮和退潮都能浮在水面,而不會變成一個陸地橋。
★關鍵詞 古街整治
修葺舊屋拆除違建 空中網線統一規劃
洛陽古街核心區的改造涉及多個方面。其中將對沿線兩側建築進行功能設置,利用現有資源,設一些遊客服務中心,遊客管理處等。同時將對部分老舊破損房屋進行整治修葺,沿線現代化建築將進行立面修飾,保障周邊環境的整體性。根據規劃,洛陽鎮萬安村還將對洛陽橋周邊的兩違建築進行拆除,對有礙觀瞻的部分居民樓進行降層。
據介紹,目前,前期動遷、拆遷評估工作都已經完成,將於近期進行動遷。另外,將在古街鋪上石板,街上的所有電線電網全部統一規劃。
★關鍵詞 文物古蹟
保護同時適度開發 各方參與遺產保護
為保護洛陽老街,泉州臺商區教育文體旅遊局還制定文物保護巡查制度,對洛陽橋、昭惠廟、張氏大夫第等文物保護點,以及洛陽古街上的9個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展示點加強保護巡查,確保文物的真實性、完整性;建立文物保護村規民約,適度開發洛陽古橋、古街旅遊,促進利益相關者參與遺產保護。(記者 林福龍 郭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