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覆沒!迄今最大新冠藥物臨床試驗的中期結果顯示,4款最有希望候選療法對住院患者28天死亡率或住院病程影響很小丨臨床大發現

2020-10-20 奇點網

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發布的名為「團結」(Solidarity)的臨床研究數據,讓無數人感到沮喪。

這項由WHO組織、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全球性新冠肺炎治療隨機對照試驗中期結果表明,瑞德西韋、羥氯喹、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和幹擾素療法,似乎都對住院患者的28天死亡率和住院病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

更直白地說:本研究表明,上面提到的四種藥物,沒有一種能絕對降低患者的死亡率、通氣或住院時間。

這項重要的研究成果目前在medRxiv上以預印本的形式發表[1],《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正在審核中。

論文首頁截圖

由於國內疫情已經得到控制,且沒有反彈跡象,時至今日,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新冠肺炎全球確診病例已經超過4034萬例,死亡病例超過111萬例

自今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WHO就提議在大型隨機試驗中對治療方法進行評估,在經過研究討論之後,WHO的專家組認為瑞德西韋、羥氯喹、洛匹那韋和幹擾素-β1a等四種藥物可能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有影響。

於是在今年的3月份,WHO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開展一項大型、簡單、多國家、開放標籤的隨機試驗,評估這4種藥物對院內死亡率的影響。

從2020年3月22日到10月4日,本研究從30個國家的405家醫院納入了11330名需要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最終有11266名患者同意接受意向性治療分析。其中,2750人接受瑞德西韋治療,954人接受羥氯喹治療,1411人接受洛匹那韋/利託那韋治療,2063名患者接受幹擾素治療,餘下4088名患者接受標準治療。

試驗設計流程圖

在所有的入組患者中,9120名患者(81%)年齡小於70歲,6985的患者(62%)是男性,2768的患者(25%)患有糖尿病,916的患者(8%)需要通氣治療。對於每種藥物而言,通過與其對照組之間的非分層50/50隨機化,患者特徵得到很好的平衡。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終點是評估4種藥物對住院死亡率的影響,次要研究終點是通氣治療和住院時間

總的來看,在本研究期間,共有1253名患者死亡,Kaplan-Meier估計的28天死亡率為11.8%。進一步分析發現,死亡率與年齡和通氣狀態密切相關

如果患者年齡在70歲及以上,死亡率是20.4%,50-69歲之間,死亡率是12.8%,50歲以下的患者死亡率是6.2%;從入組時通氣狀態來看,入組時已經需要通氣的患者死亡率高達39%,入組後需要通氣治療的患者死亡率為12.8%,整個研究期間均不需要通氣治療的患者死亡率為2.5%

患者入組時的基線特徵

咱們先來看羥氯喹和洛匹那韋/利託那韋的數據。

羥氯喹治療組和它的對照組的28天死亡率分別為10.2%和8.9%,而洛匹那韋治療組和它的對照組的28天死亡率分別為9.7%和10.3%,均沒有統計學差異。

羥氯喹和對照組的死亡率比較

結合之前已經發表的Recovery研究數據[2,3],研究人員認為羥氯喹和洛匹那韋對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沒有任何實質性益處。

洛匹那韋和對照組的死亡率比較

再來看瑞德西韋的數據,對照組和瑞德西韋治療組的28天死亡率分別為12.7%和12.5%,沒有統計學差異。也就是說瑞德西韋治療,沒有降低住院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

隨後,研究人員還將本研究數據與ACTT-1等3個研究的數據做了比較[4-6]。結合這4個研究的數據之後,研究人員發現瑞德西韋與對照組的死亡率比值(RR)為0.91(95% CI 0.79-1.05)。

瑞德西韋和對照組死亡率的比較

基於這個結果中的置信區間,研究人員認為,這絕對排除了瑞德西韋可以預防相當一部分死亡的建議。

至於幹擾素療法的數據,對照組和和幹擾素治療組的28天死亡率分別為11%和12.9%。

幹擾素和對照組死亡率的比較

最後再來看看患者的通氣和出院時間這兩個研究結果。

在隨機化之後,4種藥物治療組開始通氣的人數與對照組的對比是:瑞德西韋組295,對照組284;羥氯喹組75,對照組66;洛匹那韋組124,對照組119;幹擾素組209,對照組210。均沒有顯著差異。

4種藥物治療組與對照組在第7天仍住院的比例分別是:瑞德西韋組69%,對照組59%;羥氯喹組64%,對照組54%;洛匹那韋組68%,對照組59%。研究人員認為,這個結果表明這三種藥物或許都不能加速患者的恢復

這一結果也與ACTT-1等研究不一致。對此,吉利德科學表示[7],這項開放標籤全球試驗的數據沒有經過必要的嚴格審查,目前不便開展建設性的科學討論。此外,「團結」試驗的設計優先考慮的是藥物的廣泛獲取性,導致試驗在患者群體等多個方面存在顯著的異質性,因此,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可以從這個研究結果中得出任何結論性的結論。

總的來說,WHO組織的這項開放標籤的大型隨機研究表明,瑞德西韋、羥氯喹、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和幹擾素療法似乎對住院新冠肺炎患者的28天死亡率和住院病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

「晚期新冠肺炎的治療是非常困難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病毒學家Benjamin tenOever在給《科學》雜誌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8]。「疾病進行到這個點上,更大的問題可能在於炎症和凝血,這可能是這四種藥物幾乎沒有顯示出價值的原因。"

雖然研究結果讓人失望,但是很多科學家對這項研究讚譽有加,因為這個研究的成功完成表明:即使在疾病大流行期間,開展大型國際試驗也是可能的,這類試驗帶來了快速和可靠地回答與療法有關的關鍵公共衛生問題的前景[9]。

「團結」試驗仍在迭代更新,在剔除確定無效的藥物的同時,不斷納入可能有效的新藥物。目前,「團結」試驗每月仍在招募約2000名患者,以評估如免疫調節劑和特異性單克隆抗體在內的藥物的療效。

編輯神叨叨

GIST領域過去二十年的發展,是癌症分子靶向治療發展的一個經典的縮影。在過去的三個月裡,奇點團隊也試圖從更高的視野俯瞰GIST領域發展的全景,為大家精心打造了一份GIST全景課程:《GIST學術前沿8講》。

8講課程涵蓋了GIST治療的最新進展,深度解析了不同靶向藥物的作用機制,系統梳理了GIST領域全球範圍內的重要研究,讓您在100分鐘內洞悉GIST前沿學術進展。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

即刻開啟GIST前沿學術之旅吧!

認證用戶購買只需9.9元!

參考文獻:

[1].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10.15.20209817v1

[2].RECOVERY Collaborative Group. Lopinavir–ritonavir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with COVID-19 (RECOVERY):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open-label, platform trial. Lancet,2020.

[3].RECOVERY collaborative group. Effect of hydroxychloroquine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VID- 19. N Engl J Med,2020.

[4].Beigel JH, Tomashek KM, Dodd LE, et al. Remdesivir for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 — preliminary report. N Engl J Med 2020.

[5].Wang Y, Zhang D, Du G, et al. Remdesivir in adults with severe COVID-19: a randomised, double- 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centre trial. Lancet 2020;395:1569-78.

[6].Spinner CD, Gottlieb RL, Criner GJ, et al. Effect of Remdesivir vs Standard Care on Clinical Status at 11 Days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COVID-19: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20;324(11):1048-57.

[7].https://www.gilead.com/-/media/gilead-corporate/files/pdfs/company-statements/gilead-statement-on-solidarity-trial-final-clean.pdf?la=en

[8].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10/remdesivir-and-interferon-fall-flat-who-s-megastudy-covid-19-treatments

[9].https://www.who.int/zh/news/item/15-10-2020-solidarity-therapeutics-trial-produces-conclusive-evidence-on-the-effectiveness-of-repurposed-drugs-for-covid-19-in-record-time

本文作者 | BioTalker

期待陽性結果出爐

相關焦點

  • 迄今最大規模新冠臨床試驗顯示,4種候選療法收效甚微
    半年前,世界衛生組織(WHO)開展了一項名為「SOLIDARITY」(團結)的全球性大型臨床試驗,測試人們寄予厚望的四種新冠候選療法羥氯喹、HIV藥物洛匹那韋/利託那韋、瑞德西韋以及β幹擾素治療新冠肺炎的效果。
  • 全球最大新冠藥物臨床試驗結果出爐:4 種療法均收效甚微
    10 月 15 日,世界衛生組織在官網發布消息,一項被稱為「團結」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隨機對照適應性臨床試驗設計,為研究用於治療新冠藥物的有效性提供了確鑿證據。由世界衛生組織協調的「團結」療法試驗的中期結果表明,瑞德西韋、羥氯喹、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和幹擾素療法似乎對住院患者的 28 天死亡率或住院病程幾乎沒有影響。
  • 全球最大新冠臨床試驗迎失望結局!4款候選療法均失敗
    ,旨在檢測多項候選療法治療新冠肺炎的效果。 離這篇文獻發布不到一個月,瑞德西韋的大型臨床試驗就在美國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牽頭下開始了。在2月21日至4月19日的時間裡,全球共有73個臨床試驗中心參與了這項試驗,共1062名患者接受了隨機分組,其中541名分配至試驗組,521名分配至對照組。NIAID同時公布的中期結果顯示,使用了瑞德西韋的病患恢復時間要更短,康復時間縮短了11天。
  • 最大規模新冠臨床試驗迎失望結局,4款候選療法均以失敗告終
    現在,WHO已經給出了最終結果,包括瑞德西韋在內4種候選藥物,基本對新冠肺炎無效或療效甚微。離這篇文獻發布不到一個月,瑞德西韋的大型臨床試驗就在美國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牽頭下開始了。在2月21日至4月19日的時間裡,全球共有73個臨床試驗中心參與了這項試驗,共1062名患者接受了隨機分組,其中541名分配至試驗組,521名分配至對照組。NIAID同時公布的中期結果顯示,使用了瑞德西韋的病患恢復時間要更短,康復時間縮短了11天。
  • 美國中止禮來抗體療法臨床試驗:對住院患者效果很小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證實這種療法存在潛在安全性問題,同時對住院患者的治療效果很小。因此,該抗體療法在住院患者中的臨床試驗中止。據Biospace網站報導,禮來的中和抗體療法LY-CoV 555是一種IgG1單克隆抗體,可以針對新冠病毒的S尖峰蛋白進行攻擊。該公司於九月中旬宣布臨床試驗二期結果,並開展臨床三期試驗。
  • 最大規模新冠臨床試驗迎失望結局
    來源:環球科學圖片來源:AP PHOTO/ALTAF QADRI早在今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就決定開展一項大型的「團結「(SOLIDARITY)臨床試驗,試圖找到能治療新冠肺炎的療法。現在,WHO已經給出了最終結果,包括瑞德西韋在內4種候選藥物,基本對新冠肺炎無效或療效甚微。
  • 最大規模新冠臨床試驗結果讓人失望,4款候選療法效果欠佳
    早在今年3月20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宣布開展了一項名為「SOLIDARITY(團結)」的全球性大型臨床試驗,旨在檢測多項候選療法治療新冠肺炎的效果。大約在公告一周後,第一名受試者在挪威加入了這項大型試驗。
  • 瑞德西韋獲FDA批准用於新冠治療,臨床效用曾遭質疑
    瑞德西韋成為美國第一種獲準用於新冠肺炎患者的藥物。作為一種在研藥物,瑞德西韋目前還在吉利德科學公司的臨床測試當中,在今年4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一項試驗數據顯示,瑞德西韋將新冠患者的恢復時間從15天縮短到11天。
  • 開拓藥業普克魯胺治療COVID-19臨床試驗取得積極結果:顯著降低住院...
    普克魯胺是開拓藥業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雄激素受體(AR)拮抗劑,目前正在中國和美國進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治療的I-III期臨床試驗。COVID-19在全球暴發後,開拓藥業發現普克魯胺在阻斷AR信號同時,可以降低ACE-2及TMPRSS2蛋白的表達,後者是新冠病毒進入宿主細胞的兩個關鍵蛋白。
  • 美國國立衛生院啟動適應性2期臨床試驗,探索新冠病毒潛在療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超過3830萬人累計受到新冠病毒的感染,因為COVID-19去世的人數也超過了100萬人。近日,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新確診患者人數有再度升高的趨勢,隨著北半球秋冬季的來臨,控制COVID-19疫情在世界範圍的擴展仍然面臨著嚴峻挑戰。COVID-19疫情的嚴峻挑戰也激發了醫藥行業在開發療法和疫苗方面前所未有的投入和努力。
  • 解藥|再生元稱新冠中和抗體試驗結果樂觀 禮來試驗遭叫停
    該試驗為隨機雙盲設計,檢驗對於輕症非住院患者,REGN-COV2 能否在標準療法基礎上加快病情緩解,共納入799名受試者。數據顯示,REGN-COV2能夠降低受試者體內的病毒載量。對於病毒載量高於每毫升血液1000萬份病毒拷貝的受試者,相比僅接受標準治療的安慰劑組,REGN-COV2組7日內按時間加權平均的單日病毒載量降幅是其4.8倍。而前5日內, 這一數字為12倍。
  • 全球大型新冠病毒臨床試驗開啟 世衛為何「欽點」這四種療法?
    新冠病毒的透射電鏡圖像。圖據《科學》雜誌 在不到兩周的時間裡,世衛專家小組從全球幾十種療法中,挑選出了4種被認為是「最有希望」的治療方法。
  • WHO發表全球最大COVID-19臨床試驗!主流藥物基本無效
    >中期結果[1],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各大媒體爭相報導。於是自2020年3月起,世衛組織在醫院住院患者中展開了這項大型的、簡單的、多國參與的、具有開放標籤的隨機試驗,以開展對這4種藥物對醫院內死亡率影響的研究。此項臨床試驗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用於評估COVID-19治療方法的臨床試驗。從2020年3月22日至10月4日,世衛組織從所有6個區域,30個國家的405家醫院中,共招募了11330名COVID-19患者參與此次試驗。
  • 《自然》深度報導:全球新冠死亡率正在下降 原因是什麼?
    她用「狂熱」(furore)來描述此前羥氯喹在新冠治療中的使用。當一些初步研究提示,這種治療瘧疾的藥物似乎有助於治療新冠時,儘管缺乏有力的證據,還是得到了一些人的大力鼓吹。但探索多種新冠療法的大型研究、英國RECOVERY臨床試驗在6月份公布結果顯示,羥氯喹並沒能改善COVID-19住院患者的死亡率。
  • 《柳葉刀》:中國隨機雙盲新冠重症試驗提前終止,瑞德西韋結果如何...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眾多在臨床試驗中接受檢驗的候選藥物中,瑞德西韋(remdesivir)無疑是被人們寄予厚望的一款抗病毒療法。今日有3項瑞德西韋的臨床試驗幾乎同時匯報結果。
  • 新冠「解藥」未卜,醫療公司卻在風口「撿錢」
    當地時間10月16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了持續六個月的全球你最大規模的新冠病毒療法隨機對照試驗「團結試驗」(Solidarity Trial)的最新進展。 此次「團結試驗」覆蓋了30多個國家,科學家們研究了這些藥物治療對住院患者總死亡率、開始給肺提供空氣和住院時間的影響。
  • 醫生或已發現能拯救生命的新冠療法
    據外媒報導,在過去14天的10天時間裡有50多萬人檢測出COVID-19呈陽性,截至周一上午,全球累計病例已達5050萬例。隨著美國和歐洲的新一波感染,該病毒正在世界多個地區迅速蔓延。但隨著每日病例數飆升至新高,每日死亡人數穩定在每天8000至11,000人之間。雖然這個數字仍舊相當龐大,但醫生現在能挽救的人比他們在疫情早期幾個月能挽救的人更多。
  • ...重症患者具有良好潛力|抗體|臨床試驗|新冠肺炎|麥可·羅斯巴什
    據《華盛頓日報》報導,包括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麥可·羅斯巴什(MichaelRosbash)在內的12位頂級科學家近日已向美國政府遞交了一份美國「新冠時代的曼哈頓計劃」,指出要防止新冠肺炎第二波流行,單克隆抗體是最有希望的抗病毒選項。最近,國內外多家研究機構也正在積極開展單克隆抗體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希望率先研發出單克隆抗體藥物。
  • 薑黃素治療新冠患者首個臨床試驗結果出爐
    但對於與新冠糾結了一整年的我們,這一天有獨特的意義。這一天,首個評價薑黃素治療新冠感染的臨床試驗出爐。這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人,不就是靠希望支撐嗎?相信你已經迫不及待了,我又何嘗不是。我們趕快來看看這個發表在《Phytotherapy Research(植物治療研究)》的文章說了啥吧。既然是臨床試驗,我們按照PICO的邏輯來看一下。
  • 迄今最大規模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顯示,地塞米松可顯著降低重症Co...
    本文由「醫咖會」授權轉載英國一項名為Recovery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發現,一種廉價且常用的類固醇藥物——地塞米松可以挽救Covid-19重症患者的生命,這是首個被證明可以降低Covid-19患者死亡率的藥物,研究結果顯示,需要呼吸機支持的危重Covid-19患者使用地塞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