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老兵救落水幼童 戰場上為保通訊曾用身體導電

2021-01-15 央視網
88歲老兵救落水幼童 戰場上為保通訊曾用身體導電

原標題:

 

何友毅老人救人現場(視頻截圖)。

何友毅老人家門上方,有一塊1952年三臺縣人民政府所贈「人民功臣」牌匾。

  老人堅毅

  「我當時啥都沒想,就脫了外套滑入水裡,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孩子救起來。」

  「忘不掉自己曾是一名軍人,不管當時多危險,我都要去救人。」

  女兒感動

  「爸爸平常要人攙著走,沒想到他竟跳下河去救人。」

  「這樣的愛心家風,我們要一直傳承下去!」

  3月21日,綿陽市三臺縣樂安鎮,1歲7個月大的希希騎著兒童車在河邊玩耍時,不慎連人帶車墜入河中。危急時刻,附近正在澆菜的88歲老人何友毅丟下水瓢,不顧安危入水將小孩救起,而自己卻因體力不支陷入淤泥。後被其他人救起。

  這不是何友毅第一次救人,早在15年前,他就在同樣的地方救起了另外一名小孩。

  他還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60多年前,何友毅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面對槍林彈雨的威脅,為了連上通訊線路,他毅然用自己的身體作為導體,將缺少一截的線路,接在了自己身上,而他醒來時,已經在醫院昏睡了4天……

  幼童墜河

  88歲老人為救人身陷淤泥

  3月25日下午,三臺縣樂安鎮何家橋村,萬裡無雲。希希正在自家園裡玩耍,年幼的他也許並不知道,幾天前,他經歷了怎樣的險境。

  21日,希希的婆婆嶽女士推著兒童車,帶著他在門前村道散步。村道旁有一條寬約6米的小河,河中心超過3米深。

  看著村道旁的垃圾桶正冒著煙,嶽女士準備去把火弄熄滅。怕煙燻著孫子,她便獨自一人走向幾米外的垃圾桶。

  「因為我們那個車沒有剎車,怕希希自己騎,我還特意固定了一下車頭。」嶽女士沒有想到,一眨眼的功夫,意外就發生了。

  嶽女士還未走近垃圾桶,習慣性轉身看孫子,希希已經不在路上,只聽著「咚」的一聲,孫子已經掉河裡去了。「當時嚇懵了,我也不會遊泳,只能尖叫起來。」

  呼喊聲還未傳遠,嶽女士便看到20多米外的何友毅跑了過來。跑來的老人是自己的么爺爺、希希的玄祖,已經快90歲了。「我當時人是懵的,待反應過來的時候,只見老人已經站在水中,把孩子提了起來,放在肩膀上。」嶽女士回憶說,她趕緊過去把孫子接過來……

  15年前

  同一地點他救起另一個小孩

  希希家旁邊十米不到,就住著何友毅老人。25日下午,迎著陽光,何友毅老人正在門前洗衣臺上擦著自己的皮鞋。

  說起救人的事,老人擺擺手,表示沒什麼大不了。事發當天下午,他正在門前菜地澆水,距離河邊大約20米,聽到「救命」的呼喊聲後,他丟下水瓢就跑了過去。

  「我當時啥都沒想,就脫了外套滑入水裡,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孩子救起來。」何友毅說,自己有點駝背,年紀大了力氣也不夠,就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肩膀上,推給站在岸邊的人。

  這一推,老人也花光了自己的力氣,腳陷入淺水淤泥中,不能上岸。就在這時,河邊釣魚的兩個男子趕到,將老人救了起來。

  趕來的兩名男子還提供了一段視頻,在視頻裡,能夠清晰地看到老人離岸邊一米多遠,站在冰冷的水中,小孩已經被他救起來,他自己卻沒了力氣,在他人的幫助下才上岸。

  這不是老人第一次救人,早在15年前,在希希墜河的河邊,他還救起了前來走親戚的一個小孩。「爸爸這個事情我們也是通過別人才知道的,我們感覺很驚奇,他平常走路都要人攙扶著走,真的沒想到他有這麼大的勇氣跳下河去救人。」何友毅的女兒何秀瓊說,「我們做兒女的真的很感動,很敬佩。這樣的愛心家風,我們要一直傳承下去!」

  60年前

  戰場上為保通訊用身體導電

  老人家門正上方,有一塊「人民功臣」的牌匾。是1952年三臺縣人民政府所贈,紀念其在抗美援朝時榮立三等功。

  1951年,何友毅參軍,隨後前往北方,參加抗美援朝。

  在前線,老人當時主要負責通訊保障工作。有一天,戰火再起,指揮部裡面的信號卻突然斷了,整個通訊網絡陷入癱瘓。

  「當時政委找到我,說炮彈把一段線路炸斷了,必須派人去接好線路。」老人回憶說,團裡僅有的幾名通訊兵都已經犧牲,只有他能夠去接好線路。他接到命令後沒有片刻停留,立即趕了過去。

  戰鬥仍在繼續,冒著隨時被擊殺的危險,何友毅找到了斷線的地方,可眼前的的一幕讓他的心跌入谷底。「被炸斷的線太長了,差一點點才能接上,而我沒有時間再去找線路。」想著來時跟自己一起、後來犧牲的戰友,何友毅毅然選擇把自己的身體作為導體來連接線路。

  何友毅當時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成功,當他醒過來時,已經是戰爭結束後的第5天,他在醫院昏睡4天才清醒過來。「戰友告訴我,當時政委說一定要把我救回來,哪怕死了,也要把遺體帶回來。」

  1957年,何友毅老人復員回家,多年過去,他仍忘不掉自己是一名軍人,「小孩有危險,我們要有主人翁意識,不管當時多危險,我都要去救人。」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劉虎

相關焦點

  • 103歲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去世 曾參與臺兒莊等血戰
    在四川眾多關心抗戰老兵的志願者眼中,李老雖年過百歲,但身體健朗,常常把拐杖往身前一杵,於聲調起伏之間,就呈現出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抗戰往事。從臺兒莊的血戰,到蘇北敵後遊擊戰,雖然全身多處負傷,但他始終堅持著抗擊侵華日軍。尤其在敵後遊擊戰中,更是打出了川人威風。
  • 河南退伍老兵,被譽為「抗戰活化石」,一生救國救民活到113歲
    「老兵不死,只是漸漸凋零!」這一句話曾感動了很多人,它成為老兵最後的「絕唱」。他是一個傳奇,活了113歲,被稱為中國「抗戰活化石」,也是中國最年長的抗戰老兵,他就是付心德。先救國,才能救民於疾病傷痛在這樣的環境中,付心德也只能無助的隨著人們四處逃難。在逃難的過程中突然間點醒了付心德的內心,面對現在這種局面,繼續待在醫院行醫救人已經行不通了,他和他的朋友們達成共識:「先救國,才能救民於疾病傷痛。」他從未如此堅定,目標明確。
  • 9旬老兵聚會比去年又少了7個,合影時82歲老兵說:我年輕,站後面
    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應朝鮮方面請求赴朝共同作戰,到1951年6月初,「聯合國軍」退回「三八線」附近,共有183108名中國士兵在朝鮮戰場犧牲,負傷人數超過22萬。圖為三個老兵年齡相加261歲,胸口勳章35枚。如今68年過去,最近幾年,當年赴朝參戰的在安徽的老兵每年都會聚在一起,重溫戰爭歲月。
  • 退伍老兵為重病患兒捐骨髓,他說:關鍵時刻老兵要頂得上!
    為了以最好的身體狀態捐贈造血幹細胞,嚴強又憑藉著當兵時搞體能訓練的毅力,每天堅持跑步鍛鍊,這一跑就是整整3個月,體重也降了30斤,用他的話說:「這也是去迎接一場戰鬥!」。一名退伍老兵的另一場「戰鬥」「採集完成了嗎?採集的量夠那個孩子用嗎?有了這些造血幹細胞應該能救那個孩子了吧?」
  • 上過戰場的老兵:別再被電視劇忽悠了
    說到戰爭那肯定就不能少了子彈了,在戰場上士兵會用上很多發子彈。子彈對士兵打仗來說就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消耗品。在電視劇中我們也看見過,士兵拿著槍要對敵人進行射擊,但是不幸的是這名士兵又被背後的敵人給打了一槍。
  • 用身體破冰!老人冰上釣魚不慎落水,順義消防員下河救援
    12月10日下午,在北京順義區潮白河左堤路段,一名六旬老人在冰上釣魚時不慎落水,7名消防指戰員到場施救。因為冰面較薄易破裂,拖拽困難,指戰員只能手腳並用,用身體破冰前行。僅十分鐘,指戰員便將老人救上了岸。經過醫務人員初步檢查,老人身體無大礙。
  • 戰場老兵給出真實答案
    身體被子彈擊中後,真的像電影電視劇中演的那樣,還可以堅持戰鬥嗎?戰場老兵給出答案。被子彈擊中還能堅持戰鬥嗎?如今世界仍以和平發展為主題,戰爭對我們而言十分遙遠,大多數人也沒有經歷過戰場上的腥風血雨,這種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歸功於祖國的強大,因此戰爭中浴血奮戰的場景我們只能從電影電視劇中直觀感受到。在戰爭片中,許多士兵都會因為槍林彈雨而受傷,其中也出現過士兵中彈後依舊活蹦亂跳的場景,不少網友表示,現實中當子彈打中人體後,士兵還能繼續戰鬥嗎?對此有經驗的老兵給出答案。
  • 61歲候任英國駐渝總領事跳水救落水女孩 曾獲鐵人三項冠軍
    經了解,這位61歲的老人就是即將上任的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總領事史雲森。在網友拍攝的視頻中,一位女孩在中山古鎮小河邊玩耍,腳底不慎打滑落入水中,在水中掙扎幾秒鐘後漂浮在水面上不再動彈。此時,在旁邊經過的一位外國老人毫不猶豫地跳入水中展開施救,他一邊單手撐起落水女孩,一邊奮力劃向岸邊。
  • 抗戰老兵馬士弘辭世 102歲弟弟馬識途題輓聯記錄傳奇人生
    畢業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從1937年開始,經歷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常德會戰、宜昌會戰、長江石牌要塞保衛戰等正面戰場上的六大會戰,他參與的大小戰役加起來有20多場。他曾冒著槍林彈雨衝鋒陷陣,也用妙計殲滅過日寇騎兵,還解救過500多名婦女。
  • 92歲抗戰老兵被搶劫,心酸落淚……
    一位92歲高齡的抗戰老兵,這個曾經將日本侵略者按倒在地的身軀,卻被自己用鮮血和生命換回的和平社會養育出來的敗類按倒在自家的床上,並搶走了他賴以生計、賴以活命的一生積蓄約一兩萬元現金,何其的瘋狂、何其的喪心病狂!
  • 河北老兵身殘志堅 8年寫詩2000餘首弘揚正能量
    圖為83歲的老兵閆夢熊,下肢癱瘓。但走進河北省邢臺市皇寺鎮衛魯村閆夢熊的家,你會看到他不是用被子蓋著腿在作詩,就是穿著棉褲坐在輪椅上看新聞、看軍事節目。   今年83歲的閆夢熊,1952年投身抗美援朝戰爭,1955年從朝鮮戰場上回來。回國後,戶口落到了農村,靠著自學來的本事一直幹著修橋、修公路的工作。2004年,不知道什麼原因導致下肢癱瘓。
  • 攝影師為120位抗戰老兵拍攝肖像,老兵不死!
    大哥被日本人殺害,為報國讎家恨,十六歲自願當兵,常跟孫子講述當年。周述興,91歲,92軍77師師部運輸連,受傷治癒後到67軍21師 61團2營4連2排,在宜昌一代打遊擊,退役後一直在老家務農,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江用之,88歲,新一軍38師防毒排。他經常把勳章拿出來戴一戴,回憶那難忘的時光。
  • 老兵永不死,只是漸凋零
    今年90歲的邢壽保,1951年2月作為新兵,被補充到志願軍隊伍中,上了朝鮮戰場。老人回憶得非常細緻,但有點亂,並且多次回憶到「吃」的經歷。新來的村幹部催他講朝鮮戰場的戰鬥故事,老人愣了一下,隨後很認真地說,「還沒說到朝鮮呢!」
  • 91歲抗日老兵因住房失火去世 曾說不想老死病床
    本文圖均為浙江新聞客戶端圖原標題:這位傳奇老人躲過了槍林彈雨卻沒躲過今晨一場大火浙江新聞客戶端9月20日消息,9月19日凌晨5時,桐廬縣芝廈鎮,91歲的老人葉增炎因住房失火來不及逃離,不幸被大火包圍,殞命在房內,經桐廬縣公安局鑑定,老人為失火而亡。
  • 四川100歲抗日老兵:「邊打邊學」成了一名戰士
    這位老紅軍名字跟三國演義裡趙雲相似,不過比趙雲多了一個字,他名字叫趙步雲,現年100歲,是四川眉山人,話說從抗日戰爭起到抗美援朝啊,他是老老實實地打了十幾年的仗,足跡可謂踏遍中國的重要戰場。趙步雲現雖已鬚髮皆白、身材偏枯瘦,但精神氣兒還不錯、不愧是在戰場中走出來的紅軍老戰士。他口齒清楚利索,講起往事更是慷慨激昂。
  • 泗陽76歲老兵義務守英魂:烈士有個安息地方,我也就放下心了!
    泗陽縣三莊鎮76歲的程興國老人曾是一名軍人。
  • 6歲男童落水獲救後又想撈魚 稱父親要做炸魚(圖)
    6歲男童「放敞」在公園撈魚,稱大人在打麻將。15歲少年剛拍完畢業照,去和同學爬火車皮。無論是不懂事幼童還是逐漸長大的少年,如果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發生意外,每個家長都心痛不已。  老生常談的話題,暑假來臨,一定要加強教育和看管好你的孩子。
  • 突遇群眾落水,山西省司法廳一患心臟病副處長兩次潛水救人
    不顧自身危險見義勇為早上上班途中,突然遇到一名男子落水,性命垂危,患有心臟病的他不顧自身危險,兩次潛入水下,將落水男子撈上水面,而後又拖著已經昏迷的落水男子奮力遊了七八米,終將落水男子救上岸。正當朱耀龍準備上岸時,圍觀群眾告訴他水面上飄著一個藥瓶。他回頭一看,那正是自己隨身攜帶用於治療心臟病的藥。他不顧疲乏,又遊回去將藥瓶取了回來。上岸後,朱耀龍得知已有人打了120急救電話,看到落水者慢慢有了呼吸,身體也有了知覺,才欣慰地鬆了一口氣。「你真是個英雄!」「合個影吧!」
  • 88歲遠徵軍老兵口述:巨蟒吃哨兵
    「當時飛機俯衝,機槍低空掃射而過,陣地上偷襲的日軍有一個排30多人,全部被打死。」2014 年 9月24日清晨,成都市群康路上熙攘嘈雜。在街旁一棟年代久遠的民居中,88歲的中國遠徵軍老兵李承基,安靜地坐在椅子上。這位昔日抗戰的鐵骨英雄,常年生活在此,任憑歲月雕刻人生的痕跡。因戰時負傷,加上後來遭遇車禍致使左腿髕骨骨折,李承基的腳不能彎曲,一直在家靜養。如今年事已高,無法暢通 地 與 人 交流。
  • 3男子盜竊後救落水女子引熱議 是否可將功抵過?
    3名男子盜竊一小時後救下落水女子引熱議盜竊後救人是否可將功抵過前一小時還是盜取他人錢財的小偷,後一小時又成為勇救落水女子的英雄。近日,杭州餘杭區3男子的行為,引起了眾多爭議。民警勘查後發現,車門並沒有被撬痕跡,但車內有被人翻動過的跡象,車主錢包內的現金全部被偷走,就剩錢包被扔在車座上。附近路段監控顯示,當天凌晨3點左右,有3名形跡可疑的男子在事發車輛周圍逗留,有重大作案嫌疑。就在同一晚,南苑派出所還接到一位女子報警說,自己的閨蜜失足落入上塘河。民警趕到後,落水女孩已經被3個年輕人救上岸。黑漆漆的河水邊,3人正耐心安慰落水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