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宣部、教育部聯合下發通知,批准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等六家機構成為第三批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
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由中宣部、教育部共建,旨在推進並加強人權理論研究、教育培訓、資政建言、交流合作、人才培養等工作,更好服務於中國人權事業和國際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
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前身為2004年成立的中南大學司法與人權研究所,2017年10月更為現名。中心現有專職研究人員9人,來自多個學科的兼職研究人員32人。中心致力於以學科交叉推動特色領域人權研究,整合校內法學、社會學、倫理學、文學、新聞傳播學、醫學、護理學、教育學等學科資源開展交叉研究,逐步形成了衛生法與健康權、文化法與文化權利、教育法與受教育權利、國際人權機制與人權話語傳播等特色方向。2004年以來,獲人權領域國家級項目54項,其中重大項目3項、重點項目5項。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國內外權威期刊和報紙發表人權領域論文200多篇,出版專著20餘部。2019年12月19日,中心入選光明日報智庫研究與發布中心和南京大學中國智庫與評價中心「中國智庫索引」(CTTI)來源智庫。
在學校大力支持下,中心近年來在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交流方面取得豐碩成果。自成立以來,有近100名碩博士畢業生、博士後撰寫的學位論文或出站報告涉及人權領域;招收來華博士和碩士留學生近40人;指導本科生獲得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2019)、湖南省第十三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2019)、國際刑事法院(ICC)模擬法庭競賽中文賽決賽冠軍(2019,荷蘭海牙國際刑事法院)、傑賽普國際法模擬法庭競賽一等獎(2019)等多項國際國內學科競賽榮譽。中心多次舉辦有影響力的國際會議,對外詮釋中國人權理念;中心成員積極參與國家人權外宣工作,多次作為中國人權專家代表團成員參加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並做大會發言,發出「中國聲音」;先後承擔或參加多份國家重要人權文獻的起草、修改與統稿工作;中心活動或研究觀點多次被等主流媒體報導。
【來源:中南大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