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厚10釐米!渤海部分海域海冰生成,尚未影響煙臺轄區海上通航

2021-01-14 齊魯晚報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梁瑩瑩通訊員周洪洋孫寧寧

1月4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海事局了解到,受近期寒潮大風降溫等天氣影響,渤海部分海域已生成海冰,目前海冰規模和厚度尚未對煙臺轄區港口生產和海上通航造成明顯影響。

據介紹,自2020年12月30日起,煙臺萊州海事處轄區西部海廟港口水域開始生成海冰。經過海事執法人員現場巡查,發現港口水域海冰較多,從碼頭前沿延伸至港外,局部厚度最大達10cm左右,目前處於冰凌狀態,尚未連接成片,尚未對船舶通航等造成明顯影響。

另據煙臺海事局煙臺溢油應急技術中心提供的成像於1月4日6時53分的三景衛星遙感影像顯示,在影像覆蓋範圍內,遼東灣海域海冰覆蓋面積約為4815平方公裡,海冰外緣線離岸最大距離為32海裡;萊州灣海域海冰覆蓋面積約為570平方公裡,海冰外緣線離岸最大距離為6海裡。

預計隨著近期低溫天氣的持續,渤海海冰範圍和厚度將會逐漸擴大,煙臺海事局將繼續做好轄區碼頭、錨地、通航密集水域等重點區域的安全監管和巡查,確保轄區水上通航環境持續安全、暢通。同時利用煙臺溢油應急技術中心的衛星遙感技術,對海冰情況進行跟蹤監測,並及時通報渤海周邊的海事部門,為防抗海冰提供決策支持和數據參考。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相關焦點

  • 渤海近三成面積被海冰覆蓋(圖)
    渤海近三成面積被海冰覆蓋(圖) 2016-01-25 17:21:58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錨泊漁船被海冰凍住
  • 壽光部分海域海冰厚度已達10-15cm...
    壽光部分海域海冰厚度已達10-15cm...,渤海萊州灣海域進入今冬冰情重冰期,我市部分海域海冰厚度已達10到15cm,並有持續加重趨勢,為了確保海上交通安全,當前當地海域船舶已全面限航。在小清河入海口壽光港碼頭上記者看到,厚厚的冰層已經把整個航道覆蓋,兩艘停靠在壽光港的海上運輸船被幾根纜繩固定在碼頭上。
  • 渤海海冰對海參生產有一定影響 但可作為淡水資源加以利用
    同時,海冰冰層最厚的地方達20釐米,而上年最厚也只有七八釐米。  在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發布「渤海海冰達近25年來最大值」時,據風雲三號氣象衛星1月9日監測顯示,全渤海海冰面積約2.47萬平方公裡,其中遼東灣約1.6萬平方公裡,渤海灣約0.45萬平方公裡,萊州灣約0.42萬平方公裡。
  • 渤海汙染不影響海冰淡化水質
    陳偉斌、顧衛等專家認為,環渤海地區儲存的海冰正常年份平均可開採量100億立方米,資源豐富。而科學實驗證明,海冰脫鹽後可達到水庫、河流等地表水一類水標準,這表明渤海汙染不會影響海冰淡化後的水質。
  • 渤海海冰快速大面積形成-資訊-中國天氣網
    近幾天來,渤黃海海域的海冰開始快速大面積形成,遼東灣海域海冰已增加到約29海裡,冰層厚度增加至4~8釐米。相對於去年較嚴重的海冰情況,今年是否正常,今冬海冰的發展趨勢又將如何?本網就此採訪了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海冰組首席劉煜。
  • 46秒|濰坊部分海域海冰厚度已達10-15cm 船舶全面禁限行
    ,渤海萊州灣海域進入冰情重冰期,濰坊部分海域海冰厚度已達10到15cm,並有持續加重趨勢,為了確保海上交通安全,當前當地海域船舶已全面限航。在小清河入海口壽光港碼頭上記者看到,厚厚的冰層已經把整個航道覆蓋,兩艘停靠在壽光港的海上運輸船被幾根纜繩固定在碼頭上。壽光港生產部副經理許業柏介紹說,現在的寒潮相當嚴重,幾年來最嚴重的一次,現在整個航道裡面全部結冰,包括港池已經全部結冰了,現在船無法進出。
  • 煙臺海事局:渤海海冰面積擴展至9000平方公裡
    新華社濟南2月8日電(記者 呂福明)據山東省煙臺海事局8日介紹,受春節期間降溫降雪天氣影響,渤海海冰規模有所發展,面積已由1月28日的7026平方公裡,擴展到2月7日的9000平方公裡。成像於7日17時59分的衛星遙感監測數據顯示,渤海海冰主要集中在遼寧的遼東灣海域,海冰分布面積約為9000平方公裡;海冰規模和厚度不會對周邊的港口生產和船舶往來產生明顯影響;受南北大風交替影響,遼東灣海冰外邊緣線和海冰面積相對穩定。另外,天津、河北附近的渤海灣、山東半島北部的萊州灣僅有少量的沿岸固定冰。
  • 濰坊市北部海域出現大面積海冰,規模為近十年來之最
    (圖片由孫效寶提供)受此次寒潮天氣影響,我市臨近的渤海萊州灣海域出現大面積海冰。1月8日,記者了解到,目前,海冰封住小清河入海口,鐵甲船被凍在海港上。附近漁民表示,近十年沒見過如此大面積的海冰,所有船舶已全面禁航。
  • 渤海海冰發展迅速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冰藍色預警
    新華網北京2月10日電(記者羅沙)記者10日從國家海洋預報臺獲悉,受較強冷空氣和大雪影響,渤海遼東灣海冰冰情近日發展較為迅速。國家海洋預報臺10日發布海冰藍色預警。
  • 黃海北部海域海冰調查現場採錄
    1月以來,受連續冷空氣影響,我國渤海、萊州灣、遼東灣、黃海北部海域海冰冰情持續發展,整個北海區遼寧、河北、山東、天津沿岸大部分海域冰封萬裡>月上旬組織人員通過海路和陸路,對黃渤海沿岸海冰進行集中調查。《中國海洋報》記者跟隨海冰調查隊,一路在山東、河北、天津、遼寧沿岸部分海域採訪,記錄了一線人員爬冰臥雪觀測海冰的歷程,以及海冰預警報信息背後的奉獻與堅守。
  • 膠州灣部分海域結冰 為您揭開海冰背後的秘密
      17日,一股強冷空氣開始影響青島,氣溫明顯下降,18日起或迎來今年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周。「三九四九冰上走」,青島不僅河流、水庫開始大面積結冰,膠州灣的部分海域也出現結冰現象。
  • 海冰不期而至
    近岸,許多漁船沒來得及上岸就被凍結在海上。  「今年提前一個月封海,結冰面積很大,厚度很厚,大船根本無法作業。近10年都沒發生這樣的情況了。」當地一位漁民介紹道。   不僅是大連遭遇59年以來最低氣溫,進入2010年以來,受持續低溫影響,渤、黃海區海冰增長迅速。
  • 我國渤海遼東灣海冰面積持續增大
    2月2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獲悉,「海洋一號C」衛星最新遙感監測顯示,春節後渤海遼東灣海冰面積持續增大。連日來,一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戰役正在進行。渤海海冰衛星遙感監測是衛星中心的重點業務工作,中心職工堅守一線,每天制定衛星探測計劃、實時接收處理數據,並製作海冰遙感專題產品,提供給預報以及海上生產等部門。據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副主任劉建強介紹,從「海洋一號C」衛星圖像可以看出,去年11月底海冰開始生成,到2020年元旦,遼東灣近岸冰情還很輕。隨著溫度下降,逐漸加重。1月16日以後氣溫有所回升,海冰開始減少。
  • 丹東海域出現海冰現象(圖)
    在東港海防路附近,發現大範圍沿岸冰,近岸海域浮冰範圍4海裡,一般冰厚5釐米,最大冰厚10釐米,冰情較往年偏輕。在丹東港西南航道附近,近海數百米遠的海面冰封一片,白茫茫一望無際,現「冰海」奇觀。  隨後,記者在東港大平漁港看到,百餘艘漁船依次停泊在岸邊,受天氣等原因影響,漁船早已回港靠岸。這些漁港內當日未發現海冰,港口功能正常運行。
  • 今冬明春海冰趨勢預報 冰情將比常年略重
    這是記者從國家海洋局煙臺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獲知的消息。    海冰是指直接由海水凍結而成的鹹水冰。山東半島北部沿海在每年冬季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海冰,2009年度渤海灣甚至遭遇了30年一遇的海冰災害,嚴重影響了海上船隻航行和漁業生產。海冰預測和預警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    記者從國家海洋局煙臺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獲知,2011年度山東半島北部沿海冰情趨勢預測出爐。
  • 陳武軍:未來渤海海冰還將發展 監測人員應保持密切關注
    中國網1月8日訊(記者 陳勵)1月6日夜,國家海洋局預報減災司海冰調研小組抵達秦皇島,對當地海冰災情展開調研,重點考察了秦皇島海冰觀測和防災減災工作。期間秦皇島中心站站長陳武軍接受了中國網記者專訪,對今年海洋冰情作了詳細的介紹。中國網:今年渤海海冰冰情最嚴重的是哪一帶?
  • 青島附近海域僅有微量海冰 冰情近十年最輕
    今冬海冰冰情為近10年最輕青島附近海域僅有微量海冰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 山東沿海出現嚴重海冰現象 60多隻斑海豹被困冰湖
    ,渤海北部沿岸出現近30年來同期最嚴重的海冰冰情。連日寒潮,渤海灣近岸15海裡、萊州灣近岸20海裡、黃海北部海域近岸17海裡的海水出現結冰,冰層最多有近一尺厚。  中國日報網消息:據中廣網濟南1月9日消息,受連日寒潮天氣影響,渤海黃海山東海域沿岸出現近30年來同期最嚴重的海水結冰;同時,黃河山東段出現近5年來最長封河,防災形勢嚴峻。
  • 國家海洋局逐個排查海冰涉及海域的252個海島
    新華網青島1月21日電(記者徐冰、張旭東)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介紹,根據國家海洋局緊急部署,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21日開始對被海冰圍困的遼寧省菊花島實行現場監測分析和重點預報服務,並開始對海冰涉及海域的252個有居民的海島進行逐個排查。
  • 海麗氣象吧|黃渤海海冰進入重冰期 萊州灣船隻被大片海冰包圍
    齊魯網濟南1月30日訊(記者 宗韶峰)雖然天氣轉晴,氣溫回升,但受持續低溫天氣影響,黃渤海海冰大面積發展,目前已經進入重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