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鐵甲漁船停靠在羊口港,基本被「固定」在冰面上。(圖片由孫效寶提供)
受此次寒潮天氣影響,我市臨近的渤海萊州灣海域出現大面積海冰。1月8日,記者了解到,目前,海冰封住小清河入海口,鐵甲船被凍在海港上。附近漁民表示,近十年沒見過如此大面積的海冰,所有船舶已全面禁航。
小清河航道被冰封,海面上的冰層一眼看不到頭
1月8日早上,壽光市羊口鎮居民、攝影愛好者孫效寶早早起床後,來到附近羊口港,並沿著小清河入海口的方向前行。在當地,小清河入海口也被叫做老河口,是內河和海洋的一個分界線。當天,目測範圍內海域已結冰,不遠處還有一些因漲潮而「漂浮」到淺灘上的大冰塊。
「海面上的冰層一眼看不到頭,得有幾海裡遠。」孫效寶說,這場寒潮帶來的降溫幅度大,不光小清河航道被冰封了,就連近岸海面也被封住了。在老河口防潮堤北側海面上,大量冰塊堆成一個個「小冰丘」,冰層厚度有二三十釐米。
海冰帶來了難得的冬季海上美景,孫效寶是一名攝影愛好者,自然不會錯過拍攝海冰的機會。孫效寶告訴記者,他從小在羊口長大,這種海面大面積結冰的現象很少見。其中,在2010年萊州灣遭遇40年一遇特大海冰,2011年也出現過面積較大的海冰。此後,也有幾個年份的寒冬裡,我市北部沿海出現過海冰,但面積不是很大。「這場寒潮帶來的海冰,從老河口處延伸到了濱海區的央子港口。」孫效寶說。
65歲的濱海區沿海漁民劉華德從年輕的時候就跟著父親出海打漁,冬季最難,尤其是遇到寒潮天氣時,木質漁船就會被凍在岸邊。「大面積海冰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次,今年算是大的了。」劉華德告訴記者,海水結冰快,融化也快,只要光照好,氣溫一回升,冰層就會融化。
鐵甲漁船被「固定」在冰面上,港口生產受到影響
由於河道和海面結冰,我市北部沿海的漁船基本都已經靠岸,少部分停靠在了外地港口。漁民們介紹,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都會出現幾次寒潮天氣,給海上捕撈帶來不利影響。
目前,大批鐵甲漁船停靠在羊口港,基本被「固定」在冰面上,還有的漁船甲板和繩索上出現結冰。站在遠處看羊口漁港,如同一幅冰河世紀的畫面。
壽光港生產部副經理許業柏表示,這場超級寒潮威力十分大,也是近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目前小清河整個航道包括港池已經全部結冰,船無法進出,對港口生產造成了很大影響,漁民只能等著。
記者了解到,羊口漁港目前有六百餘艘漁船,進入1月份後在海上捕撈作業的時間非常少。
漁民王先生表示,2020年底的那場寒潮,小清河河道和少部分海面就出現了結冰的現象。2021年元旦後,隨著光照加強,河道結冰慢慢融化,一些鐵甲漁船再次出海作業。然而沒過幾天,這場更強寒潮出現了,而且非常急促,氣溫再創新低。
「當時在近海捕撈的漁民們都收到了天氣預報信息,在1月5日之前就近停靠在了各地港口。」王先生說,這兩天氣溫都很低,海面結冰還比較厚,漁船幾乎被凍在漁港上。
「有些從秦皇島回來的漁船,幾乎變成了冰船。」從秦皇島附近海域返航的船員劉兆立說,當時海上的風很大,浪頭一個接一個,海浪打在船體上馬上就會結冰。等到達羊口漁港的時候,漁船外層幾乎都結冰了。
海事部門將積極協調港口拖輪進行海上破冰
為有效應對冰情,我市實施惡劣天氣防控工作機制,通過遠程視頻監控手段、現場巡查勘察手段,對航道及港池內的海冰情況進行持續監控。目前小清河航道和壽光羊口港區水域已經全部封凍,所有船舶全面禁航。
記者從羊口鎮政府獲悉,針對寒潮帶來的影響,港口提前對港上設備進行防風和防冰凍處理,並通知在港船隻進行加固,專門成立應急搶險救援隊,以便在突發情況下能夠緊急出動救援。
許業柏介紹,港口的所有流動機械全部入庫,固定機械提前做好了防凍措施,同時在港船舶加強纜繩。為了防止突發事件,在港拖輪、航道拖輪加強值守,24小時值班,有什麼險情隨時出動。
據氣象部門預測,此次寒潮大風降溫、海冰影響將持續到1月9日。寒潮過後,我市海事部門將積極協調港口拖輪進行海上破冰,為船舶恢復通航創造安全條件。
「海冰鬆動後,鐵甲漁船就能出海了,開出一條航道,小船或者木船就可以在後面跟著出海。」孫效寶說,從當天天氣看,估計還有兩三天時間,漁民們就能出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