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三文魚」吃還是不讓吃啊?
答:生吃虹鱒魚感染寄生蟲的概率雖然不大,但是要是「中槍」了還是蠻心塞的,所以該吃還是吃,只是將其做成熟食更加安全一些。
儂(你)當儂吃(吃)額(的)是高端洋氣上檔次營養咪道好額深海三文魚?!朋友,儂碰到阿扎裡(騙子)了曉得伐!
什麼?三文魚還有假的?據央視財經報導,在青海龍羊峽水庫養殖的三文魚,「承包了」國內市場上三分之一的「三文魚」,那麼這個「淡水三文魚」究竟是不是三文魚呢?
三文魚的英文名叫salmon,是「鮭科鱒屬」下的一部分魚類,「鮭科鱒屬」又分為「海鱒」和「虹鱒」,被大家稱為「淡水三文魚」的就是虹鱒魚(rainbow trout)了,這類魚終身生活在低溫淡水環境中,魚肉的顏色與三文魚相仿。
所以,新聞中所講的青海龍羊峽水庫養殖的「淡水三文魚」,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與真正的三文魚(生活在海中)並不是「一家人」,只是一種與三文魚相似的淡水魚。
但是,在商品流通過程中,由於海鱒和虹鱒的相似性,三文魚逐漸成為了一個商品名稱,而大部分消費者並不知曉這一點,因而傻傻分不清楚。
愛吃生食?小心「蟲從口入」請大聲念三遍:
生吃淡水魚蝦易感染寄生蟲。
虹鱒魚由於終身生活在淡水中,因而本身可能攜帶多種寄生蟲,其中以華支睪吸蟲,也就是俗稱的「肝吸蟲」最為常見。人主要是因為食用未經處理的含有該蟲幼蟲(囊蚴)的淡水魚、蝦而感染。
肝吸蟲感染人體後,主要寄生在肝膽管,會使肝臟受損,可能出現胃腸道不適,比如消化不良、食慾減退、腹痛、腹瀉等等,也可能會出現疲勞乏力、肝區隱痛、肝脾腫大等症狀。
肝吸蟲病可引起急慢性膽囊炎、膽管梗阻性黃疸和膽結石等疾病,甚至導致肝硬化、肝內膽管癌和兒童發育不良等後果。
衛生部調查顯示,我國沿海經濟發達區的食源性寄生蟲病感染率逐年走高,很多患有「肝吸蟲病」的患者,都是「魚生」的追捧者。
小貼士吃貨們坐不住了,到底幾個意思,這是讓吃還是不讓吃啊?
醫生提醒,生吃虹鱒魚感染寄生蟲的概率雖然不大,但是要是「中槍」了還是蠻心塞的,所以該吃還是吃,只是將其做成熟食更加安全一些。
另外,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堅持飯前便後洗手,儘量避免生食魚蝦蟹以及其它肉類,食物儘量充分烹飪,並且生熟分開,基本就和蟲蟲們說拜拜啦~
如何分辨三文魚和虹鱒?1.價格:
市面上最貴的挪威三文魚(大西洋鮭)大約在80-100元/斤,國內養殖的虹鱒價格大約在30元/斤。
2.肉色:
挪威三文魚脂肪相對含量更高,肉色偏橙黃色、表面的白色花紋更白,線條較寬,且線條邊緣比較模糊。
加拿大三文魚(太平洋鮭)脂肪含量相對較少,肉色偏紅、表面的白色花紋不明顯。
虹鱒魚呈現暗紅色,脂肪含量少,線條細而且邊緣很硬,也就是紅白相間很明顯。
3.口感:
三文魚:肉質纖維較細,即使大塊入口也無渣,一般都是切成厚塊(0.7cm-1cm左右)。
虹鱒魚:由於肉質比較硬,口感有些「渣」,因此要切成小片食用。
哪類人不適合食用三文魚?其實,三文魚營養價值很高,適合很多人群食用。
比如:三文魚含有豐富不飽和脂肪酸,適合心血管疾病、膽固醇含量異常的患者食用;
富含維生素D,能促進鈣磷吸收,適合青少年食用;
含有鐵元素,適合缺鐵性貧血患者食用;
適合孕婦食用(僅限於煮熟);
但是,痛風、高血壓患者還是少食為妙。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