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文還不夠 英國大學又開印度英語課

2021-01-09 中國日報英語點津

過去,我們覺得講一口標準的英語很重要,但現在,隨著新經濟體的崛起,英國人不但熱衷於學習中文,還開始學習那些帶有他國語言特色的非正規英語了,目的就是在跨國貿易中佔據優勢。

Hinglish lessons are being taught in UK colleges for the first time to help young Britons win business in India.英國大學首次開了印度英語課,以幫助英國年輕人在印度發展。

Portsmouth College has introduced a new course for the language, a hybrid of English and Hindi, that has been spoken on both continents since the 17th century. It is widely used today in Indian business, films, music, and advertising.樸次茅斯學院開了一門新的語言課,這門語言是英語和印度語的混合物,稱為Hinglish。從17世紀開始歐亞大陸就有人講這種印度英語,如今,這種印度英語廣泛應用於印度商務、電影、音樂和廣告中。

Hinglish is a fusion of the two languages that is preferred by India's booming business community, meaning learning it could be suitable for students looking for international opportunities in the world's seventh largest economy, which is growing more rapidly than any other.印度英語是兩種語言的雜燴,是印度蓬勃發展的商業領域通行的語言,這意味著學印度英語將有利於學生在印度尋找跨國商機。印度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發展的速度比其他任何經濟體都要快。

Portsmouth College said Hinglish in turn was the fastest growing language on the South continent.樸次茅斯學院表示,印度英語是南亞大陸上發展得最快的語言。

"Films are being watched by a lot of Indian people and right from the titles to the script, everything is in Hinglish," teacher Viraj Shah explained.該校老師維拉傑·沙解釋說:「很多印度人都看電影,從片名到字幕,用的都是印度英語。」

James Watters, a department head at the college, said: "It's great to hear that our future generation of workers are taking into account things that are happening around us."該學院的一名系主任詹姆斯·瓦特斯說:「得悉我們的下一代勞動人口能感知我們周邊正在發生的事情,很令人欣慰。」

He said the course would make them "socially aware and better prepared for situations they may be faced with."他說,這門課程能讓學生們「對自己可能要面對的社會形勢有感知並做好準備。」

According to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a number of common English words have in fact been influenced by Hinglish. These include the words "shampoo", from the Hindi word for massage or knead; "cushy", which stems from the Hindi word for pleasant; "cot" 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 Hindi word for hammock or bedstead; and "thug" from the Hindi word for cheat or thief.根據《柯林斯英語詞典》,不少常用的英語單詞其實都受到了印度英語的影響。這其中就包括單詞shampoo(洗髮香波),這個詞原來是印度語,意思是按摩或揉捏;單詞cushy(輕鬆的)也源自印度語,意思是「愉快的」;單詞cot(簡易床),在印度語中的意思是吊床或床架;還有thug(暴徒),在印度語中的原義是欺騙或偷竊。

Common Hinglish phrases, with borrowed British words, include: "Time kya hua hai?" - which means "what is the time right now?"; and "I have hazaar things on my mind right now" which means "I have a thousand of things on my mind right now."常用的含有英語舶來語的印度英語短語包括Time kya hua hai?,意思是「現在是幾點鐘?」還有I have hazaar things on my mind right now,意思是「我現在腦中千頭萬緒」。

While there is evidence of Hinglish being around since the 17th century, and featuring in poetry in 19th Century, it took off notably as part of popular culture in the 1990s with the rise of music channels like MTV. It is now said to be ubiquitous in Bollywood film.有證據顯示從17世紀起印度英語就已經存在了,而且還出現在19世紀的詩歌中,20世紀90年代隨著MTV等音樂頻道的興起,印度英語作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使用量也顯著增加。如今,據說印度英語在寶萊塢電影中無處不在。

Examples of Bollywood films using Hinglish in the titles include "Ek Tha Tiger" (Once There was a Tiger), "Love Aaj Kal" (Love Today Tomorrow) and "Shaadi Ke Side Effects" (The Side Effects of Marriage).

寶萊塢電影在片名中使用印度英語的例子包括Ek Tha Tiger(從前有隻虎),Love Aaj Kal(愛在今天與明天),還有Shaadi Ke Side Effects(婚姻的副作用)。

來看看幾個常用的印度英語詞彙:

"Chuddies" - underpants 內褲

"Airdash" - to go somewhere very quickly 迅速去某地

"Timepass" - to pass time 打發時間

"Chaivanist" - a person who is extremely fond of chai tea 非常喜歡印度拉茶(香料印度茶)的人

"Prepone" - a word used to describe the opposite of postpone, i.e. bringing a meeting forward 延遲的反義詞,比如,將會議提前

"Glassi" – thirsty 口渴

Hinglish is not the only English fusion language. West African Pidgin English is spoken by millions of people in countries including Nigeria, Ghana, Equatorial Guinea and Cameroon.印度英語不是唯一和英語混合而產生的語言。全球有數百萬人講西非洋涇浜英語,包括奈及利亞、加納、赤道幾內亞和喀麥隆等國家。

Around half the Nigerian population are known to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though it is not an official language in any country.據悉,奈及利亞約有一半的人口能聽懂洋涇浜英語,雖然洋涇浜英語並不是任何國家的官方語言。

West African Pidgin is a blend of English and African languages with words that can change and evolve constantly. It is thought to have first been used to discuss trade between Europeans and Africans in the 17th century.西非洋涇浜英語是英語和非洲語言的混合體,它的詞彙一直在不斷演變。有人認為,17世紀歐洲人和非洲人首次使用這種語言商討貿易。

According to the BBC, which launched a Pidgin news service in August, popular phrases include: "I wan chop" ( I want to eat), "Wetin dey 'appen?" (What is happening?), "I no no" (I do not know) and "Where you dey?" (Where are you).BBC在去年八月份推出了一項洋涇浜英語新聞服務。常見的洋涇浜英語短語包括:I wan chop(我想吃),Wetin dey 'appen(發生了什麼?),I no no(我不知道)和Where you dey?(你在哪裡)。

英文來源:每日電訊報翻譯&編輯:丹妮

相關焦點

  • 英國大學開印度英語課
    來源:中國日報網過去,我們覺得講一口標準的英語很重要,但現在,隨著新經濟體的崛起,英國人不但熱衷於學習中文,還開始學習那些帶有他國語言特色的非正規英語了,目的就是在跨國貿易中佔據優勢。英國大學首次開了印度英語課,以幫助英國年輕人在印度發展。
  • 英語課應該從幾年級開始學,一年級還是初中?網友:高中
    英語課,到底應該從幾年級開始學呢?現在的中小學,對於英語課是非常重視的。有些小學,從一年級開始,就設立了英語課,恨不能從小把英語成績抓起來。而像我們這兒呢,英語是從小學三年級才開設的。但是呢,也有一些貧困山區的學校,由於條件受限,小學階段根本沒有開設英語課的可能性,孩子們在進入初中以後,才接觸到英語。可以說,全國的中小學,英語課開設的時間,都有不同,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標準。不過,有一點是確定的,無論是哪所中小學,英語課都必須有,因為,中考也好,高考也好,英語算是一門主科!
  • 還都是英語看不懂?還不趕緊學著點!
    中文酒單沒想到還有這樣的:一個中文字也沒有!萬一我還帶了妹子呢!不要著急,今天我們先來進行一堂精釀啤酒英語課,不,中英文雙語課!保管你學了之後,馬上懂怎麼點(pao)酒(niu)!中英文雙語酒單機智的我發現,雖然這些酒單上中文、英文、雙語都有,但常常出現的總有那麼幾個,比如IPA、小麥Wheat、世濤Stout,看看上面的圖片裡是不是都有呢?
  • 澳洲小學生作業:英語課是靈魂畫手,中文課變別字大王,數學好亂
    人們時常能夠在網上刷到一些關於小學生「奇葩」作業、「爆笑」作業的段子,看到小學生腦洞大開的答題方式、解題思路以及令人費解的腦迴路,分分鐘可以理解樓下孩子剛剛上小學的家庭,為什麼每到夜晚總會傳來母親輔導作業時逐漸崩潰的吼聲。國內小學生如此清新脫俗,那麼國外的小學生是不是也同樣「出類拔萃」呢?
  • 英語原生態-學英語,到底學什麼
    寫這篇文字,是想介紹下自己的課,一個準備了很久的課。英語原生態。為什麼我會取這個標題,簡言之,我是希望這個課根植在BBC紀錄片、英美報刊上。這個概念相信大多數人並不陌生,我這邊不過是重提而已。備考的時候,讀經濟學人;練口語的時候,刷唐頓莊園,生活大爆炸。
  • 英國媒體作出預測:漢語將可能代英語的主導地位
    中國的崛起引發了很多國家的不適:美國擔心自己的軍事和經濟霸權被中國搶走,印度的心自己在南亞的主導地位被中國動搖,韓國則擔心自己的造船工業被中國擠垮、、、、、、現在英國人也開始擔心了。可能有人要問,一個老大帝國有什麼還值得擔心的嗎?
  • 學英語方法不科學,會給孩子帶來永久性傷害!
    可誰又能想到,當初我急功近利的英語學習方法,差點給孩子帶來永久性傷害!被老師的一席話點醒我大學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美國生活多年。回國後女兒出生,之後我一直忙事業,卻忽略了孩子的英語學習。女兒Anna今年12歲,說到她的教育問題,我很自責! Anna比其他小朋友說話要晚一些,3歲的時候還不能說完整的句子。正因為如此,我也沒花太多時間讓她學英語。
  • 怎樣才能讓中國人跟我說中文?我在中國教英語,學中文
    我怎樣才能讓中國人跟我說中文?我在中國教英語,學中文,但課下大家都用英語和我交談以下是Quora讀者的評論:Kevin D. Aslan, Entrepreneur, Author, PodcasterYou have to play the language war.
  • 學樂英語高階活動課即將來襲
    北苑學樂英語即將推陳出新;北苑學樂英語即將改弦更張;北苑學樂英語即將為知識升華。還在為撞不上繪本課時間而煩惱嗎?還在為繪本課調動時間而揪心嗎?還在為重複單一的繪本形式而焦慮嗎? 主要對象:主要針對基礎較好的L1以及L2的小朋友 主要模式:思維導圖以及單詞「銀行」 參與方式 :在學樂英語公眾號的報名連結報名即可
  • 外教英語課為了磨耳朵、練口語嗎?沒學「學科英語」孩子虧大了!
    B 「練口語」和「系統性」學英語?家長比較容易發現孩子口語不好,不容易發現孩子英語學習系統性方面的問題,比如詞彙、語法、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於是家長很容易認為應該給孩子報一個練習口語的課。但事實上,口語僅僅是系統性能力的一個容易看得見的問題,即便口語練好了,也並不代表英語系統性能力強。就像文盲可以用中文交流,但並不擅長識字、寫作和閱讀一樣的道理。
  • 英語教學主播線上賣課 奇葩記憶法能學好英語嗎?
    如果平日裡不去關注,我們可能都沒發現,不經意間,英語老師們早已攻佔短視頻的高地。知識+短視頻,拓展了知識的邊界,降低學習的門檻和難度,然而當兩者的界限變得模糊,也可能為一些並不夠格的「老師」、培訓機構開啟了掘金的方便之門。
  • 臺灣學者:英語課比國文重要
    李奭學:在臺灣,學生學習英語是佔用很多時間的。在中學時,英文跟數學是最重要的兩門課,國文都還不算是重要的課。關於漢語、漢字、國學等相關問題的討論很久沒有那麼熱鬧過了。2013年以來,從繁簡體字之爭到臺灣國學教材引進大陸,從「保衛漢字」的吶喊到電視臺一時湧現各種漢語知識型節目,從降低高考英語分數比重到語文教育被指僵化,媒介和民間的討論幾乎沒有停過。
  • 外國學生學中文「翻車」現場,第一句就笑哭網友:像極了我學英語
    01留學生學中文,筆試答案讓人笑岔氣,網友氣急:放開卷子讓我來上大學以後,很多同學就要考英語四六級了,但其實對於學習漢語的外國朋友來說,漢語考試也是分有不同等級的一些網友看到後眼淚都快笑出來了,稱這是外國人學中文的大型「翻車」現場,第一句就能把人嚇唬住了,「像極了我學英語的樣子,朋友們加油!」除了在聽力題上碰壁,外國朋友在中文筆試題上也是分分鐘被「逼出眼淚」。
  • 【開言英語】學員故事―40歲了,我重新開始學英語
    【開言英語】學員故事―40歲了,我重新開始學英語 2019年07月11日 18:4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而這些也是爆米花選擇開言英語的原因:小到各種表達好吃的地道表達,大到教你避開老外交流雷區的社交禮儀,這些都可以在開言英語學到。 【開言英語】把學英語當成喝水 爆米花很喜歡明星韓雪怎麼練習英語口語的故事—— 拍戲的時候帶著英語作業本,開車上班途中收聽與英語有關的廣播。
  • 1元學繪本課的好機會別錯過!打卡完還包郵送20本圖書!
    有人專門去打聽了下,這個幼兒園出名的竟然不是外教,是它用的教材——英國小學生母語教材《牛津閱讀樹》,是英國國寶級讀物。它厲害的,是讓所有沒有英語基礎的孩子,全都愛上了英語!  動輒五六千的價格,許多家長一直沒捨得買······  巧的是,前幾天家長群有寶媽在討論《牛津閱讀樹》,說她毫不猶豫地給孩子學了。原因是!這個「貴族教材」,學完不光沒花錢還賺了8塊9!  一開始很多人不相信,但是看到是「喜馬拉雅」和「牛津大學出版社」合作的課程,就立馬買單了!
  • G20峰會9月開 我要學英語做新菜
    學的,是英語。教的,是怎樣接待外國友人。  第一堂課,餘靈忠特地選在第一排,挨著老師坐下。  臺上老師寫一句,她馬上在本子上抄一句,跟著小聲讀幾遍,再趕緊把中文也記上。  我翻了翻她的小本子,一句英文,對照一句中文——  外國友人來了,馬上迎上去,笑眯眯打招呼,是「welcome to my teahouse!」
  • 大學教師心系藏族學子 特別英語輔導課播種夢想希望
    陳茜為藏族學生們開「小灶」輔導英語。 康景帆 攝  陳茜是長沙民政職院宣傳統戰部的老師,近十年來,除了繁忙的行政工作,她還承擔了學校英語教學任務。  「我們特別期待,因為陳老師等下要給我們輔導的內容是《著名英美人物傳記》。」才仁說,今晚這節課,陳老師10月份便答應了他們要上,因為同學們對著名英美人物很感興趣。
  • 知乎高贊回答:有什麼相見恨晚的學英語方法?
    在亞洲國家中,遠低於印度、日本、韓國。  可事實上,英語早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上最容易學的語言,比中文還容易。從基礎到順暢溝通,FSI給出的學習指導時間竟然僅為575-600小時(約半年)。  為什麼最勤奮的中國人,卻學不好最簡單的英語?  根本的原因在於:我們的傳統英語學習,存在重大誤區!
  • 長鬚鯨成人實用英語課(外教)
    大學的時候我所學的專業叫「實用英語」,當時就覺得這個名字蠻土的。不過它還真是實用!我們專業的畢業生當時在社會上可是搶手貨呢!
  • 英語不是用中文「學」的:「打臉了」用英語怎麼說?
    英語不是用中文「學」的:「打臉了」用英語怎麼說?1) 在生意場上有「去庫存」和「進新貨」的做法。也就是有時候學會「去庫存」比只知一味「進新貨」更能盤活資金,提升利潤。我們學了三年五年英語也應該學會做生意中的這種「去庫存」做法,而不要一昧想到「進新貨」:學「新」英語。這是一種思維的轉變,它能更好提升我們學習英語的能力。習慣於用中文「學」英語的人一看到「打臉」英語怎麼說恐怕第一反應就是「要學什麼英語新詞」了。這就是「進新貨」思維:你能想到「去庫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