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曾國藩日課12條,借鑑十種自律方法,任何一種都能幫到自己

2020-12-06 管理情緒做倔強的小草

【管理情緒做倔強的小草】當自律變成一種本能的習慣,你就會享受到它的快樂。關於自律有一個人可以說是自律成就了他,清末時期的一代大儒曾國藩。

在他的一生中雖然沒有提到自律兩個字要求自己,但是通過他每天的規劃就能看出那是一個絕對自律的人,一直到生命的結束都在保持這個習慣。

今天就解讀一下曾國藩的日課12條中的一些做法,如若能在我們的生活中發自內心的去運用,任何一種都能幫到自己。

這些過程也是修心煉心的過程,很多時候我們知道自律的方法,可是往往做不到,本質就是心不在其內,一直是懸在空中的,定不下來,方法實施起來自然也就很難有效果了。

第一條,主敬。這裡主要是講在生活中要有敬畏心,這些敬畏心來自生活中的儀式感。明天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自己要參加一個很重要的會議,從內心裡就會產生一種積極正面的力量,讓自己的精氣神聚攏。

想一下如果沒有儀式感帶來的敬畏心,每一天都是一樣的。都是一日三餐,還是同樣的工作,同樣的生活,精氣神就散掉了,通常這也是一個人走下下坡路的開始。

有時候我們也很納悶,為什麼我們要參加軍訓,每天都是操練步法,這些好像和我們的學習並沒有多大的關係,但是我們會驚奇地發現那段日子也是我們最難忘的日子。

我們在這一個月裡感覺精神頭備足,整個人好像換了一種狀態,但軍訓結束之後不久,一旦這個習慣丟掉了,整個人又像一根軟麵條一樣,這其實就是由儀式感帶來的敬畏心讓我們的精神頭得到了聚攏所致。

第二條,靜坐。對於現代的我們來說能夠讓自己靜下來,老老實實地坐在那裡,讓自己的大腦放空就已經是一種了不起的狀態了。

畢竟我們現在太容易無聊,周圍的誘惑很多,但是意識裡又明白自己不能隨波逐流。靜坐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剛開始很難做到,時間久了之後,心靜下來的時候,對一些事情就有了清晰的認知。

每次遇到重要的事情要做決定時,我們都在心裡告訴自己,不要慌,讓我好好想一下。這個過程其實就是靜心的過程。如果每天養成靜坐的習慣,就能讓自己形成定力。

第三,早起。看到這一個估計很多人要笑了,早起很好做到。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確實很容易,一年兩年,十年三十年可能做到的人就很少了。

強調早起是因為曾國藩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敗人二字非傲即惰。」惰性和傲氣幾乎每個人都有。早起後對新的一天充滿了儀式感,信心十足,就很容易悉心做好每一件事,從容不迫。

晚起本身就是慌張的,人在慌亂的情況下很容易出錯,錯了之後又會更加慌亂,時間久了之後就對生活充滿了抱怨,很容易就養成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對生活的敬畏心就沒有了,心自然也靜不下來。

第四,讀書不二。讀書是養成自律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對於我們現在人來說,讀書更加重要。雖然我們現在擁有的書比之前要多很多,但我們讀的書越來越少,很多時候讀書成了一種展示自己的手段,就缺乏了讀書的意義。

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不管是讀書還是學習,主要是養成一種專一的習慣。一本書沒有讀懂,不看其他的書,就是避免我們囫圇吞棗,讀了很多書,一本都沒有消化。不能專一,對於自律來說是一大忌諱。

第五,讀史書。讀史使人明智。透過歷史中的一些事件,發現其中的規律就會讓我們擁有智慧。明白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歷史事件不會重複,但歷史規律一直在重複。

第六,日記。如果前邊五點都能做到的話,記日記相對來說就比較容易一些,否則的話那對自己也是一種考驗。

在這裡要提出的是記日記不是只記錄當天發生的事情,還要記錄自己的心得體會,特別是反思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

人很容易原諒自己的不足,把自己的不足記錄下來,反思優化制定相應的整改策略,無形中就在提高自己。一個能夠直面自己過失,改過的人註定是一個不平庸的人。

第七,月無忘所能。曾國藩的愛好是寫文章,他是一名文人喜歡舞文弄墨。作為當代人,如果也喜歡,一個月寫幾篇文章也挺好,畢竟是自己的興趣愛好。

如果不會寫,也沒有這個愛好,做一些其他有意義的事情也是提升自己的過程。興趣愛好是一個人陶冶生活的樂趣。自律也不是要求每天緊繃著神經,該鬆弛的時候還是會鬆弛一下。

而且這些有意義的興趣愛好通過自己長期的堅持磨鍊常常會成為一種超越他人的技能,讓自己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曾國藩而言他還是一位書法家,就源自於他對寫字的愛好。

第八,謹言。謹言慎行是我們遵從的處事之道。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的道理大家也都知道。管住自己一張嘴絕對對自己有利無害。

畢竟可能你的一句無心之語在別人聽來可能是有心的。一旦引起了是非對自己來說引起情緒的不穩定就容易做出失去理智的事情。當然,謹言不是不說話,也不是該說的也不說,而是不該說的要少說,該說的要多說。

第九,氣。這裡是正氣的意思,也是我們今天強調的正能量,做一個有正能量的人。一身浩然正氣在生活中總會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感覺。

仔細觀察一身正氣的人總是會受到更多人的愛戴,正義是光明的象徵,心裡有正氣,做人做事不違背心意,就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第十,保身。就是保重自己的身體。曾國藩剛考中進士時,生活狀態很浮誇。他的父親就給他提出了「節慾,節勞,節飲食」的勸告,曾國藩看後立志要做到這些。

保重自己的身體,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是所有的前提。很多時候我們想要自律也是因為身體的原因,比如想要減肥。

可是看見美食時又忍不住,告訴自己這是最後一次。當有這樣想法的時候,在下次還會有同樣的想法,那樣離自律也會越來越遠。

接下來還有兩種:第十一個是寫字,之前提到過,也是曾國藩除寫文章外的興趣愛好之一。第十二是夜不出門。

最後一條可謂是戳中了當代很多年輕人的人。夜不出門,那怎麼行?這一條也是有根據的,晚上出去面對的誘惑更多,本身自己一直就不堅定,更容易失去理智。

同時帶來的連鎖反應是晚上回來的晚,就很難做到早起,時間久了之後,身體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到最後不要說精氣神了,白天的時候可能看起來病怏怏的,沒有生機,還怎樣享受快樂呢?

唯一留給自己可能就是在夜的沉醉下迷失自己,清醒的時候愈加痛苦罷了。不得不承認自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養成習慣也不那麼容易,更不要說享受自律帶來的歡樂。有的人把自律當做一種痛苦的修行,心思本身就不正,那也不會享受自律帶來的歡樂。

如果想明白了習慣是可以養成的,就像我們剛開始學習洗臉刷牙一樣,就像我們剛上學寫字一筆一筆練習筆畫一樣,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或許很多多人會把它當作一句雞湯不屑一顧,如果是這樣也只能用敗人二字非傲即惰來總結了,本質就是一個懶。

自律確實有方法,前提是建立在自己心要正,身要勤的前提下。心思不正,心定不下來,方法就很難實現了。

一步一個腳印,借鑑上面的十種自律方法,做好任何一種都能給自己帶去意想不到的效果,自律的快樂也只留給把它變作本能和習慣的人。

相關焦點

  • 中年的曾國藩,意識到自己這三個缺點以後,從此走向聖人之路
    堪稱聖人的曾國藩,對自己卻有這樣的評價。第一:年輕的浮躁,年輕的曾國藩三十歲剛到北京做官的時候。青年時代的曾國藩酷愛交往,在家待不住。卻讀書的時間少之又少。第二:為人傲慢雖說自己考秀才路程比較艱難,但是後來考舉人、進士都比較順利。在朋友圈中自己都是第一個考上的巨人和進士。進京做官之前,曾國藩曾請請教自己的祖父對自己有什麼評價和囑託,得到的評價是 既有才、做官也有遠大前途,唯獨身上有一股傲慢,改正之後會有更好的發展。隨之到了北京後,在生活的朋友圈中經常和朋友發生衝突吵架。
  • 《曾國藩》:子孫皆成才,家庭教育成功的秘訣在哪裡?
    有史以來,國人恐怕都沒有像今天這樣,全民如此重視下一代的教育。教育理念多如牛毛,教育方式眾說紛紜。教育孩子的時間提前到胎兒,教育的地點提前到起跑線。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和孩子壓力都很大。家長會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而崩潰,孩子會因為教師與家長的教育而採取極端行為。
  • 卓越的人只有一種:逼自己自律,把自律做到極致的人
    王東嶽老師曾經說過,讀古文讀經典有2種讀法:一種就是「我注六經」,也就是為讀者解讀經典著作的思想,註解等。另一種就是「六經注我」,也就是我借經典著作來論證我的主張。第一種有些類似站在山腳下看山頂,猜測山頂有什麼。第二種則是直接站在一個更高的山頭,來看其他經典著作。
  • 讓你越來越自律的16種方法
    懶惰之心人皆有之,拖延是我們做事情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能夠自律把控自己,是我們成功的關鍵因素。無論是你是保持體型還是提高技能或是是改善生活條件,如果沒有自律,那麼你就沒有動力去取得你想要的進步。下面就由我為大家分享能讓你越來越自律的十種方法,教你如何增強自己的意志力以達成目標,讓生活更美好。
  • 作業幫直播課|揭秘全省第一是怎樣煉成的
    這屆史上最特殊高考生,全國有1071萬,作業幫為其中805萬考生提供了學習服務。那些高分考生的秘訣是什麼呢?他們的高效學習力能否幫助更多學子受益?由作業幫直播課發起的高能學霸系列課程,將為你揭開高考狀元、清北學霸等成績出眾的秘訣。11月9日,作業幫邀請了直播課學員-2020年河北省文科狀元石華飛,為廣大學子分享「全省第一是怎樣煉成的」。
  • 作業幫怎麼使用 作業幫直播課觀看方法
    作業幫是一款非常不錯的學習幫助軟體,小夥伴們如果在學習上遇到了作業上的難題的話可以在裡面尋求解決,同時還能觀看直播課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那麼作業幫裡面的直播課究竟應該怎麼觀看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作業幫直播課觀看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 朋友圈自律的人,都有哪些特質
    他不只和你分享什麼書好,還會告訴你這書和你的生活工作有什麼關聯,能幫我們解決什麼現實問題:心理成長、職場發展、兩性關係、理財投資等等。  書單君每天會準備一些好書,免費送給大家,關注【書單】,就有機會獲得。
  • 喚醒你的自律力|第一章 第二節 自律的深度解讀
    真正的自律一定源自內心深處,是一種對自我情緒和行動的控制能力,也是遵循客觀規律的約束能力。自律的內涵非常豐富,在探討如何實現自律之前,對自律這一概念做一次深度的解讀非常有必要, 這有助於我們真正了解自己並準確評估自己當下的生活狀態。
  • 作業幫直播課高考直播倒計時「三連擊」:名師大招不容錯過
    面對新高考改革碰撞新環境會有什麼新火花,作業幫直播課試圖把「2020高考真題解析直播」的視角拉得更高,選擇在學習場景中探尋備考痛點,在環境變化中領略命題真諦,進而回歸到此次活動的本質,為學子帶來實打實的關懷。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常常將這3句話掛在嘴邊,建議要遠離他們
    曾國藩告誡子女:做人要厚道,話不要說死,事不要做絕。得饒人處且饒人,放下執念,放過別人,才能饒恕自己,成全自己。遇事不說怨話工作和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抱怨。生活從來不易,既然大家都在負重前行,何必傳播負能量?牢騷一多,朋友就少。遇到問題,正視問題,解決問題才算是明智的選擇,與其說去抱怨,還不如去努力。怨天尤人除了讓人徒增厭煩,沒有任何的意義。
  • 自律,是一種無需別人督促的自覺
    自1月12號放寒假至今,50多天時間裡,她除了春節那天沒有晨讀,其餘時間都是每天六點即起,雷打不動,始終如一。還是那句話,無論成績如何,但是這樣的學習精神絕對是可嘉的,學習態度絕對是良好的。最為可貴的是她從不曾需要我督促過半句,也不曾抱怨過她起早而我卻懶著不起。
  • 曾國藩:心機深重的小人,說話都有3個特徵,聰明人看破不說破
    曾國藩作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混跡官場幾十年,見慣了各式各樣的人,也修得一身識人本領,在他看來,一個人的城府深淺,全在言談之間。曾國藩常言:「城府深淺,一聽便知」,如果身邊說話有這三個特徵的人,一定要提防著點,很多庸人看了,都長嘆:知道的太晚。
  • 曾國藩左宗棠12字對聯,讓曹德旺讚不絕口,做到這幾點,想輸都難
    曹德旺曾經說過:「我這輩子最佩服的就是曾國藩。」曹德旺曾經表示,自己將曾國藩的這12字遺言當做自身之本,每每懈怠或是困惑軟弱的時候,總能激勵自己,正是這12個字讓他在生意場上百戰百勝。這正是生活中百戰百勝的法寶,謹守本心,不跨越自己的道德底線,凡是量力而行,做到這幾點想輸都難。曾國藩與左宗棠的這副對聯產生久遠,但即使是到了今天,我們無論身處何地,從事著什麼樣的行業,這十二個字仍然有著相當的警示和指引的作用。
  • 「棉花糖實驗」:孩子遲延滿足背後是自律,5個方法養出自律好孩子
    自律意味著什麼一個孩子表現良好,並不一定意味著他有自律。自律的孩子可以選擇放棄即時的滿足感。不管他們感覺如何,他們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1、自律的孩子能夠以健康的方式應對不舒服的情緒他們學習了憤怒管理技巧,能夠控制衝動行為。
  • 歐巴馬給孩子定下9條規矩,與窮養和富養無關,值得中國父母借鑑
    但任何自由都是有前提的,都要在允許的界限之內。 歐巴馬是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他不僅在政治上創造了奇蹟,取得了成功。在女兒的教育上,他也沒有放鬆,特別注重培養女兒的能力和責任感,讓女兒具有自信、自律的品質。
  • 作業幫直播課|化學之殤,缺少的那堂實驗課
    河南的一所中學,基本上每周都能聽到幾次這樣的哀嚎,劉洪瑞就是其中的一員。化學,對於他來說,簡直是不可磨滅的痛。2018年9月,劉洪瑞上了初中,開始接觸化學,簡單的化學公式和實驗,對於劉洪瑞來說,一個詞就可以形容,得心應手,每次考試都能考到90分左右。
  • 比自律更能決定人生的,是這一點
    一個人在25-40歲這些年,究竟能有多忙? 忙到要到公司廁所偷偷整理儀容。 忙到走在馬路中間回上司和孩子老師的微信。 我回道:每個職場媽媽都不容易,你有這麼強的上進心,已經甩開別人很多條街了。 你唯一缺乏的,是「時間商」。
  • 曾國藩:與人交往必先學會識人,掌握三條黃金法則,遠離奸詐小人
    曾國藩:與人交往必先學會識人,掌握三條黃金法則,遠離奸詐小人曾國藩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文學家。曾國藩一生奉獻與大清,被稱為晚晴四大名臣之一,在世時曾經身居高官要位,一生功不可沒,是晚晴肱骨之臣,在歷史上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曾國藩生前曾經著有《冰鑑》一書,此本書主要闡述了識人、相人並且以總結自身的曠世奇書,今天就來學習一下這本國學經典,感受曾國藩的獨特魅力與用人策略。與人交往必先學會識人,掌握三條黃金法則,遠離奸詐小人。
  • 劇變,影響國家與個人的12條因素淺析
    《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賈雷德戴蒙德新作《劇變:人類社會與國家危機的轉折點》在書中作者提出了12條國家處理危機結果的因素:1.直面危機2.願意承擔責任3.明確問題的邊界4.尋求幫助5.借鑑榜樣核心價值觀12. 個人約束條件/國家地緣約束這12條因素能充分反映出國家處理危機水平的能力,但對個人發展而言也同樣值得借鑑,下面就讓我們來逐條分析其具體內涵。
  • 孩子平時不自律?試試「延遲滿足法」,4步幫你培養自律娃
    近期有網友給我留言,孩子不自律的問題困擾著寶媽們。縱觀古往今來的成功人士無不有著超強的自律意識,因此培養孩子自律意識勢在必行,今天欣欣媽給大家介紹一種幫助孩子培養自律意識的有效方法:延遲滿足法。堅持等待到第2顆糖果,適應「延遲滿足」的孩子在生活中更加自律,成績更加優異,與人相處也比較友善。延遲滿足法的4大操作要領1、積極等待法在平時,有很多父母父母自己在等待一些事物時就會很不耐煩,看見孩子不耐煩並做出相應的表現後,家長會很暴躁,指責孩子的行為,強制要求孩子自己控制自己,乖乖的別鬧。然而對於孩子來說,無聊的等待讓孩子備受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