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藥新用途預測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生物信息中心和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研究人員通力合作,構建了搜索小分子藥物潛在治療用途的搜尋引擎,在老藥新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
腦膠質瘤IDH基因型的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進展
本文簡要介紹腦膠質瘤IDH突變及其臨床意義,並對近年來磁共振新技術無創性評估腦膠質瘤IDH基因型的研究進行綜述。此外,膠質瘤IDH突變的發現為腫瘤靶向藥物治療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有學者研發針對IDH突變體的新型治療藥物,例如非選擇性突變體IDH1/2抑制劑AG-881,以期在臨床取得實用價值。
-
老藥新用 罕見病用藥的新捷徑
老藥新用在兩個階段可以實現:確定候選藥物和檢測療效。對老藥新用機會的確定是一個新興的創新領域,它可以跨越簡單的臨床偶然性、先進的樣本採集方法和基因表達模式的分析。通常,偶然性一直是老藥新用的主要驅動力。麻風病的治療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
老藥新用:磷酸氯喹的前世今生
點擊查看 近日,有著70餘年歷史的抗瘧老藥磷酸氯喹,成了最受關注的治療新冠肺炎潛在有效藥物之一。為什麼選中磷酸氯喹?2月5日,《細胞研究》發表我國學者的論文《倫地西韋和磷酸氯喹在體外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
「老藥新用」:看上去熱鬧,做起來難?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改變藥物用途(repurposing/repositioning,「老藥新用」)最成功的例子,當屬「意外」發現神奇功效的西地那非;還有獲批用於治療麻風病引起的皮膚損傷與多發性骨髓瘤的沙利度胺。
-
中國官方推動「老藥新用」臨床研究和成果應用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官方推動「老藥新用」臨床研究和成果應用中新網北京2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5日從中國科學技術部獲悉,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近日專門印發通知,推動新冠肺炎治療「老藥新用
-
科學網—老藥有新用
所謂「老藥」是指被投放市場用於臨床的時間較久、已為廣大醫藥人員或社會人群所了解的藥品;而「新用」則是說這些藥品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又發現了新的用途
-
老年腦膠質瘤治療原則
腦膠質瘤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結合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方法。手術治療原則是最大範圍安全切除腫瘤,而常規神經導航、功能神經導航、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和術中MRI實時影像等新技術有助於實現最大範圍安全切除腫瘤。 放療可殺滅或抑制腫瘤細胞,延長患者生存期,常規分割外照射是腦膠質瘤放療的標準治療。膠質母細胞瘤術後放療聯合替莫唑胺同步並輔助化療,已成為成人新診斷膠質母細胞瘤的標準治療方案。
-
新研究揭示腦膠質瘤惡性進展的初步機制
新研究揭示腦膠質瘤惡性進展的初步機制 2018-10-22 中國科學報 程唯珈 【字體: 「歷時近15年,我們收集了3000餘例腦膠質瘤樣本,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腦膠質瘤生物樣本庫和多維組學資料庫。」江濤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團隊對sGBM樣本隊列進行了全外顯子、靶向或RNA高通量測序研究。
-
骨架遷躍與老藥新用
藥物化學的一個基本任務是研究所謂的構效關係(SAR),基本的過程是用某一個固定生物活性測試方法(如酶抑制活性)來測一系列化合物在這個測試中的活性。然後分析這些化合物結構差異與活性變化的關係來預測什麼樣的結構改造可能帶來更好的生物活性。
-
老藥新用,磷酸氯喹成新寵!醫藥股「聞風而動」
每一次發現相關藥物對新冠肺炎疫情有效的消息傳來,都給為疫情憂心的人們打上一針強心劑,一些上市公司,也瞬間成為資金追逐的寵兒。磷酸氯喹是值得探討的藥品2月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表示,已臨床應用70多年的抗瘧疾藥物磷酸氯喹對新冠肺炎具有明確療效。
-
...關於GST-HG141全球創新藥在B肝治療新靶點上取得重大進展的公告
[大事件]廣生堂:關於GST-HG141全球創新藥在B肝治療新靶點上取得重大進展的公告 時間:2018年09月17日 18:51:42 中財網 證券代碼:300436 證券簡稱:廣生堂 公告編號:2018104 福建廣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GST-HG141全球創新藥在B肝治療新靶點上
-
老藥新用:老藥品的新使命—新聞—科學網
「老藥新用」,是指發現現有臨床應用藥物的新用途。相對新藥研發而言,成本低、花費少、耗時短,是研發的一大熱點。
-
中國官方推動「老藥新用」臨床研究和成果應用—新聞—科學網
,推動新冠肺炎治療「老藥新用」臨床研究的規範開展和成果應用。 科研攻關組的最新通知稱,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促進有潛在抗病毒或對症治療作用的藥品及早進入臨床應用,就國家啟動公共衛生應急機制期間,有關「老藥新用」開展抗新冠肺炎治療臨床研究提出四項具體要求: 一是支持符合條件的醫院開展相關藥品臨床研究。
-
老藥新用,同時抑制癌細胞線粒體和血管生成,可有效治療多種癌症
在這方面,線粒體代謝也提供了對抗癌症進展的有希望的靶標。線粒體發揮重要的細胞功能,通過氧化磷酸化(OXPHOS)調節能量供應,執行細胞死亡以及Ca離子和活性氧(ROS)的細胞內信號轉導。在氧化磷酸化(OXPHOS)中,ATP合酶以呼吸鏈產生的質子電化學梯度為驅動力,催化ATP合成。
-
復發高級別膠質瘤的新剋星—中科院靶向藥GENISTEIN研究進展喜人
復發高級別膠質瘤的新剋星—中科院靶向藥GENISTEIN研究進展喜人 腦膠質瘤被認為是世界神經外治療中棘手的難治性腫瘤之一,目前的標準治療方式,仍是以外科手術、放療和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但復發率接近100%,五年生存率不足10%。
-
老藥新用 | 西咪替丁23種新用途
方法:在常規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加用西咪替丁注射液靜脈給藥, 每日20 mg/kg,分1-2次用完, 療程3天。(參考文獻:曹錦強,韓宏,陳思明.西咪替丁治療嬰幼兒腹瀉.新藥與臨床,1993,12(1):56.)
-
科技部:「老藥新用」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在藥物研究當中包括中藥、化學藥物、生物藥,這些藥物絕大部分都是已經上市的藥物,就是「老藥新用」,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太多的藥物實驗也可能存在浪費資源的問題,甚至可能影響患者的治療。所以在攻關過程中,也在加強組織,希望科學有序高效的尋找好的藥物。
-
「老藥新用」對治COVID-19 —— 好處和挑戰
最近,珀金埃爾默(PerkinElmer)公司副總裁、生命科學業務總經理 Alan Fletcher接受了Technology Networks的採訪,對疫情當下「老藥新用」的話題做了解讀。問:圍繞COVID-19的疫苗研發,目前有很多報導,但我們也知道疫苗的研發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同時,「老藥新用」(重新利用現有藥物)被視為是一種潛在的解決方案。您能談一下企業可以如何開展這項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