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第一個CIMON號在2018年失控並停止接受訂單,另一個名為CIMON-2的人工智慧機器人正朝著國際空間站前進。CIMON-2利用IBM的沃森系統進行人工智慧,比之前的版本進行了一些顯著的升級,包括成為「感同身受的夥伴」和評估情緒的能力。它是由空客公司代表德國航天局DLR開發的,兩家公司都為該項目提供了資金。
IBM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寫道:「CIMON-2包括更靈敏的麥克風、更強大的電腦,以及IBM Watson語音分析儀技術,該技術使用語言分析來檢測談話語調中的情緒。與最初的CIMON一樣,CIMON-2將使用12個內部旋翼,在失重狀態下操縱,在聆聽時點頭或搖頭,並自動或按指令跟隨太空人。」
利用音質分析儀,西蒙2號可以知道太空人在執行任務時是否有困難,並提供幫助或鼓勵。最初,人們擔心CIMON (Crew交互式移動伴侶)可能是《2001太空漫遊》中的hal9000。但是IBM的Matthias Biniok說這是一個成功的任務,即使西蒙一號忽視了來自ESA太空人Alexander Gerst的一些要求。
「西蒙一號的任務非常成功,太空人們真的很喜歡和他一起工作。」IBM項目經理比尼奧(Biniok)在給福克斯新聞(Fox News)的電子郵件中說。當然,也有一些事情沒有按照預期進行。
例如,CIMON並沒有成功地切換到「機組模式」,而是繼續聽取機組人員的意見。他試圖理解太空人們在談論什麼,並將他們的對話映射到一個關於午餐的問題上。這不是『人工智慧魔法』,這只是監督機器學習算法中的一個訓練錯誤。」
「西蒙只能說一些經過訓練的東西,他沒有自學能力。」比尼克補充說。「因此,這些恐懼只來自科幻電影,而西蒙的行為總是可以解釋的。」「西蒙一號」於去年夏天抵達國際空間站。
「嫦娥二號」的外形與「嫦娥一號」相似,外形呈球形,有輕微的微笑,可以在國際空間站上四處走動。「嫦娥二號」計劃在這個漂浮的實驗室裡「待上三年」,比尼奧克說。除此之外,CIMON-2還可以幫助將人工智慧應用到未來的太空飛行中,有效地為太空人提供幾乎無限的知識和數據。
DLR的CIMON項目經理Christian Karrasch在博客中補充道:「在前往月球或火星的旅途中,太空人將能夠依靠基於人工智慧的援助服務,而無需與地球保持永久的數據連接。」12月5日,「西蒙2號」搭載SpaceX公司的「龍」貨運艙升空。來自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