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規範治理P2P行業存在的問題,才能更好的解決「債務問題」

2020-12-06 壹家媒

2007年國外網絡借貸平臺模式引入中國以來,就一直客觀存在著較大的風險因素,而最大的風險就是P2P網貸行業不規範,工商系統核准的信息登記不明確,實際經營的業務與工商部門核准的業務不一致,貸後催收沒有登記和存在的非法討債,濫用網際網路軟體、立案後無法保障出借雙方合法權益,立案後介入催收債務不清晰、催收額度涉及高利貸等等行為都影響到了社會文明的發展。

關鍵是,在P2P網貸平臺被立案後,監管部門認識不清晰,介入催收後的催收額度與債務人實際借款的額度有著很大的區別,在催收的過程中利用職權支撐催收的額度存在無效債務,典型的為了P2P網貸平臺無法估計到作為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一、隨著地方監管部門的認識不清晰,幫助P2P網貸平臺進行催收的額度是按照P2P網貸平臺的利率計算,說白了在他們介入催收以後所滋生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多,導致很多獨資以及中國公民對於P2P網貸平臺的錯誤認知。

就比如說,杭州餘杭區的一個網貸處置辦的一些行為讓我們感覺的就非常的疑惑,因為根據債務人提供的電子合同金額是17000元,但是在P2P網貸平臺上同一筆債務就出現了不僅楊的金額,而合同上的金額與債務人要還款的金額相差非常的大,根據目前所收集到的資料是債務人借款1.7萬,但是這家網貸處置辦所催收的金額卻是4.1萬多,關鍵是,債務人在撥打這家網貸處置辦電話的時候,對方卻說這筆債務是合法的,經過第三方公司核算的。

但是,合同金額1.7萬就算按照36%計算也才2萬多了,怎麼也不會算到4.1萬之多,從這一點我感覺到給出疑惑,因此我也是通過真實的情況我了解到這些的。

第二、P2P網貸平所隸屬的經營範圍不明確導致借款人和出借人很容易辨別出錯,而在2016年我國就發了《網貸暫行管理辦法》第二章備案管理第六條就有著明確規定,經營P2P網貸業務必須在其所隸屬的公司經營範圍內明確「網絡借貸中介服務」的相關字樣,也就是說,關於P2P網貸早在2016年就有了一個規範的明確標準,而至今我們看到P2P網貸平臺所隸屬公司經營範圍中明確的到底有多少家呢?

第三、P2P網貸平臺貸後風控不合法,其委外的第三方催收公司信息不明確,在催收的過程中不僅僅侵害債務人的合法權益,甚至於還不斷的侵害與債務無關人員的合法權益,從這一點看來,這些自稱為被P2P網貸平臺委外的第三方催收公司的基本信息不明確,還談何合法性的存在。

關鍵是,這些催收人員自持使用的是網際網路軟體,在催收的過程頻繁的挑戰法律和道德的底線,而其涉及的並不是民間借貸糾紛的案件,而是在其催收過程中存在的刑事問題的追究責任化,再加上一些地區的監管部門介入催收後,催收的債務額度的利率高於國家規定的利率標準,導致一些不明真相的讀者或公民在錯誤的「誤區」無法自拔。

而我們認為介於目前P2P網貸市場的環境,首先要講P2P網貸平臺的利率規範化,避免監管部門成為高利貸平臺的「幫兇」,其次,規範催收市場,打擊利用網際網路軟體實施非法討債的催收人員,追究P2P網貸平臺包庇非法討債組織(犯罪分子)的法律責任,精準打擊和杜絕非法網際網路外呼和撥號軟體,我們始終相信只有所有的步驟都合法了,市場自然而然的就得到規範,只有杜絕了非法討債和高利貸行為存在,才能更好的保障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P2P窮途末路 如何解決存在的問題才是關鍵
    在傳統P2P模式中,網貸平臺僅為借貸雙方提供信息流通交互、信息價值認定和其他促成交易完成的服務,不實質參與到借貸利益鏈條之中,借貸雙方直接發生債權債務關係,網貸平臺則依靠向借貸雙方收取一定的手續費維持運營。在我國,由於公民信用體系尚未規範,傳統的P2P模式很難保護投資者利益,一旦發生逾期等情況,投資者血本無歸。
  • 我國生態治理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藍皮書》梳理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生態治理取得的成效,明確了當前生態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並提出生態治理政策建議。我國生態治理存在四方面問題《藍皮書》分析指出,我國空氣環境和水環境治理效果最好,其次是汙染處理和居民生活改善,而綠化環境指數最低。這表明,我國在實施生態治理過程中,環境汙染治理成效顯著。
  • 大氣汙染治理要強化治本之策 解決結構性問題
    他認為,目前,大家之所以感到大氣汙染治理的工作難做,下了很大力量,付出不少代價,而收效不夠理想,主要是因為深層次矛盾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在充分調研、摸清底數的前提下,會議分析了我省大氣汙染存在的六方面結構性問題。從產業發展看,我省工業企業排放量佔全省主要汙染物排放量的六成以上,是造成大氣汙染的重要源頭。
  • 關注丨中國在非洲債務有多少?如何解決債務問題?中國大使詳解→
    2020年10月28日,駐甘比亞大使馬建春在甘比亞《觀點報》、《聲音報》等主要報紙發表題為《中國積極支持非洲國家解決債務問題》的署名文章,全面介紹中國積極幫助非洲國家緩解債務問題,支持非洲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等有關情況,全文如下:
  • p2p全部清零,投資者的回款問題不解決,後果將會怎麼樣?
    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19年全球及中國P2P網貸行業研究及風險預警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中國P2P網貸停業及問題平臺超過850家,整體涉案金額超過8000億元,波及用戶規模超過1500萬人。這些P2P平臺通過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和高大上的自我包裝。營造平臺財力雄厚、實力強勁的假象,以高額收益誘引投資人投資。
  • 太湖治理 解決的不僅是藍藻問題
    張運林供圖   2007年暴發的太湖藍藻危機,為太湖的水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按下快進鍵。此後的12年,從水中到岸上,城鄉汙水處理、工農業汙染源治理、小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以及太湖藍藻水華監測預警等舉措,漸漸讓太湖恢復本來面目。
  • 釀酒廢水處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本文淺析了白酒行業現階段廢水處理過程存在的有機資源利用率低、厭氧工藝釋放有毒氣體、傳統絮凝劑有缺陷、微生物絮凝劑使用受限、汙泥產量大和處理困難等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期望對釀酒廢水的處理及綜合利用提供理論借鑑。
  • 會計檔案科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通過對會計檔案的概念、特點和作用等方面的闡述,提出了近年來會計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會計檔案科學管理的對策。只有加強會計檔案的科學管理,才能充分發揮會計檔案的重要作用,保證為國家、社會、各種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及時、準確、全面地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
  • 如何治理科技發展中的倫理問題?
    如何治理科技發展中的倫理問題,防止科技濫用、科技作惡、學術不端?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江暢認為,當前亟須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包括完善科技倫理治理學術研究機制,健全科技倫理監管制度,建立科技人員自律機制。  完善科技倫理治理學術研究機制 完善科技倫理治理學術研究機制,是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的重要基礎。
  • 疫情後的環保行業,這5大問題值得關注|深度
    長期閱讀我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寫的內容主要是環保行業發展的深度研究,除了行業內容之外,我也會經常給大家分享分析和思考問題的方法及其重要性。我希望大家閱讀文章不僅僅是獲取知識和信息,更重要的是能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及其背後的思維模式。
  • 山西省出臺「特別規定」倒逼解決當前煤礦安全生產的突出問題
    一是強化重大災害治理。從瓦斯、水、火、頂板等重大災害出發,結合山西省近年來煤礦事故暴露出的問題,明確了瓦斯超限未採取措施繼續作業,以及煤礦存在煤與瓦斯突出、水害嚴重、自然發火、衝擊地壓等重大災害治理措施未落實而冒險作業等停產整頓情形。特別是深刻汲取朔州萬通源煤業透水事故教訓,明確未落實「有掘必探、先探後掘」和「探掘分離、審核確認」的探放水工作機制組織生產建設的,一律依法停產整頓。
  • 全球層次治理海洋問題:關於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論與實踐
    全球治理是通過國際制度(國際規則、國際規範)和國際合作進行的。聯合國等有關國際組織在解決海洋問題中發揮著中心的作用。參與海洋治理的國家行動者和非國家行動者都是圍繞著聯合國等國際組織進行的。全球治理機制中,不屬於聯合國體系的國際組織(地區組織)和非正式的國際論壇等變得更加重要。
  • 談談學位論文抄襲的治理問題
    學術不端的治理是一個動態的博弈過程,當學術不端治理不力時,博弈均衡的失德行為會逐漸為公眾所「默認」,學術契約精神就受到破壞。基於學術道德誠信的視角,遏制學位論文抄襲在內的各種學術不端行為,需要構建社會和高校學術誠信道德懲處的制度底線。  一方面,學校要將學術規範和學術道德教育制度化、常態化。
  • P2P平臺並不可怕,但其中存在的「問題」才最可怕
    近幾年以來,關於P2P網貸平臺債務人所欠的錢是按照國家法律規定的利率還是按照P2P網貸平臺規定的高利率償還成為討論的熱點,甚至於正在個別地區關於這個問題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偏差。從客觀的角度來講,中國是一個法制社會,不管做什麼事前提都是在法律的允許範圍之內,如果出現了超越法律範圍的做事行為,本身就會被認定為違規或犯法,而高利貸這樣的金融產品本身在中國都是不受法律的保護,而且由於這些高利貸產品的利率很高也很容易導致負債人進入危險的境地,這還僅僅說的是明面的存在的問題。
  • 民法典實施,關於P2P行業非法討債及銀行委外「身份不明」咋解決
    而在最近這幾年裡,關於P2P行業的「非法討債」以及銀行信用卡委託第三方催收公司「身份不明」和違規催收的問題是如何規定的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而P2P行業以及銀行信用卡中心委外第三方催收公司之所以引起關注是因為這兩個行業已經引起了社會不穩定因素以及侵害到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
  • 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存在問題及工作建議
    超低排放改造存在問題及工作建議當前,我國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仍存在許多問題,主要包括鋼鐵企業對全流程全方位實行超低排放的認識不足,脫硫、脫硝、除塵設施低質低價問題突出,環保管理水平能力不足,未按照評估監測技術指南要求開展評估監測工作等。
  • 中小微企業融資存在哪些問題?如果解決這些問題?
    在企業的問題中,融資是企業運作的一個難題,中小微企業在融資上更是難上加難,因為種種原因,中小微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一般較弱。下面給您淺要的分析一下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及相關的對策。從股權融資來說,上市的門檻太高,使得大多數中小企業無法通過這種方式解決急需的資金。雖然創業板的推出,低門檻進入、嚴要求運作的特點將有助於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機會,但創業板在中國還處於初級階段,還存在著不足,或許能相對緩解融資問題。從債券融資來說,企業債券市場的發展遠遠落後於股票市場和銀行信貸市場的發展,而且中小企業往往達不到債券發行額度的要求,因此,中小企業要通過債券融資幾乎沒有可能。
  • 李禮輝:個人信息保護需要解決具體定義不明確問題
    原標題:李禮輝:個人信息保護需要解決具體定義不明確問題 來源:新京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李禮輝新京報訊(記者 張思源)12月7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李禮輝出席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
  • 合成生物學的倫理和治理問題
    合成生物學的治理問題包括:治理與監管關係;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發和應用的徑路;以及合成生物學治理中若干重要問題,如監管和外部監管的必要、現有監管機制對合成生物學的監管是否充分、對不確定性的監管以及對專利制度的改革等。
  • 「現代化進程中的哲學問題與道德治理」學術研討會暨國家治理現代...
    我們可以在更多的社會領域、更多的行業間構建倫理治理體系,把德治思想通過治理體系的構建,真正融入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方方面面,把政治哲學和應用倫理學的研究成果,真正轉化為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學理支撐、精神動力與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