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伊始,中國經濟將向何處去?新的增長點和機遇又在哪裡?帶著這些問題,獨角金融對知名經濟學家、萬博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進行了專訪。
滕泰曾擔任銀河證券研究所所長、民生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著有《軟價值》《新財富論》等專著。2012年11月,滕泰發表《新供給主義宣言》,創立新供給主義經濟學。《軟價值》一書中,滕泰創造性地將量子理論運用於軟價值研究之中。機械的世界觀和經濟理論已經過時,而量子理論能更好地描述如今這個瞬息萬變的網際網路時代。影響未來經濟的根本性因素,不在是物質生產力,而是人的頭腦和創造力。因此未來經濟社會的運行規律也會發生變化,量子理論描述軟價值時代更為合適。
關於新的一年裡,中國經濟形勢,以及金融行業的發展走向,滕泰給出了精彩的分析和預判。滕泰認為,2018年中國經濟將開啟新周期,而促進增長的動力因素就在於軟價值。軟價值包括知識產業、信息產業、文化娛樂、金融、其他服務業,以及軟性製造業。未來硬價值產業的增長速度雖然會放緩,而軟價值產業則表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以下為採訪實錄:(D為獨角金融;T為滕泰)
D:2018年已經到來,您對於新一年的經濟形勢有何預測?
T:2018年的經濟形勢走向,整體上還是比較樂觀的。
2017年中國的GDP增速在6.9%左右,2018年GDP增速預計將會達到7%,而到了2019年,有望超過7%。
未來3年,中國經濟將會迎來新周期,這個新周期就在今年開啟。
D:您為什麼會做出這樣預測?促使這一輪新周期開啟的動因是什麼?
T:2007-2017年10年間,經濟下行的根源就在於核心驅動因素的老化,屬於「供給老化型經濟下行」。而當前中國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中國經濟的核心驅動因素已經發生改變。
所以,本輪新周期不取決於老供給的出清,而取決於新供給的擴張。
從數字來看,新供給行業未來3年的平均增速預計將會達到10.77%,而老供給行業未來3年的平均增速預計只有4.7%。現在新供給行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比38%,未來3年內,會增至41%。
D:新供給行業的擴張帶來了新的經濟周期,那麼,發展新供給行業的關鍵在於什麼?
T:
新供給行業的核心因素就在於軟價值,軟價值相關產業在這一輪新經濟周期中,處於決定性地位。
D:請問如何定義軟價值?軟價值是否類似於精神價值、文化價值?
T:從經濟學的供給需求角度來看,可以這樣來定義軟價值:供給方面,軟價值來源於創造性思維;需求方面,軟價值滿足的是消費者的「軟需求」,也即是審美、身份、自我價值等精神層面的需求,軟價值滿足的是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需要。
軟價值並不完全等同於精神、文化價值,軟價值還包含品牌、娛樂、渠道、流量、社交網絡等多方面。
D:軟價值有哪些特點?與硬價值有何區別?
T:軟價值與硬價值的區別表現在很多方面。
從價值的創造來看,一般來講,硬價值的投入產出成正比,硬價值是線性增長的,而軟價值沒有這麼明顯的規律性。而軟價值則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可能90%的前期投入都是無效的,而在某一個特定點上,軟價值會突然爆發。
從價值的實現來看,硬價值是通過賣產品來實現的,軟價值的實現路徑是彎曲的,不完全依賴產品的銷售。
此外,軟價值還有很多有趣的特徵,比如,軟價值是不守恆的,而且具有共享性,符合因果可逆規律,等等,
D:軟價值遵從怎樣的規律呢?
T: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軟價值與硬價值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硬價值帶有典型的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的時代特徵,遵從的還是牛頓物理學的規律。
如果沿用過去的思維來分析軟價值是不合適的。現在的主流經濟學基礎、價值理論都是19世紀誕生的,已經不能準確描述現在我們所處的時代。
軟價值遵從量子世界的規律。
軟價值源自人的創造力,而人的創造性思維本質上是量子運動。只有在量子思維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正確認識軟產業的價值創造和分配規律。
我最新的著作《軟價值:量子時代的財富創造新範式》一書就以量子理論來解讀軟價值和新經濟,這也是全球首部建立在量子理論上的經濟學著作。
D:軟價值如何測量?如何衡量一個產品軟價值的高低?
T:對於軟價值來說,絕對的、客觀的。內在價值是不存在的。軟價值是相對的,受主客體之間的關係影響。
從產品微觀定價角度來看,軟價值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
可以用量子理論的測不準原理來這樣分析軟價值:
軟價值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域,軟價值會在一個區間內波動。
我們無法同時準確測量軟價值的各個側面,因為軟價值的認知群體、軟價值乘數、軟價值的量都是不確定的,而是以概率波的形式分布在一定的空間裡,在觀測的瞬間才能確定。
而且,同一個產品的軟價值,不同主體在不同時間測量就會不一樣。
宏觀角度來看,一個社會中,軟產業佔GDP比重,就是社會的軟價值係數。經濟發展程度越高的社會往往軟價值係數也更高。
D:如何定義軟產業?軟產業都包括哪些行業?
T:一切不以地球資源為主要價值來源的產業都算軟價值產業,軟產業的物質成本投入低於20%。
軟產業包括五大行業:知識產業、信息產業、文化娛樂、金融、其他服務業。
除了這五大行業,軟性製造業也值得重視。軟價值含量超過50%的製造業就屬於軟性製造業,軟性製造業指不僅能滿足基本物質生活需要,還能滿足精神層面需要。這一類產業中,感情、思維、靈感的投入,往往會轉化為專利、外觀設計、商業模式等無形智慧財產權,成為企業的軟資產。
比如蘋果公司、耐克公司,都是典型的軟性製造企業。
軟產業和軟性製造業都屬於新供給行業。
D:從軟產業的角度如何看待金融?
T:傳統勞動價值理論認為,金融資產是「現實資本的紙質副本」,即所謂的虛擬資本。這種誕生於牛頓時代的理論,到了軟價值時代,就會產生錯誤的認知。
尤其是,在軟價值時代,高科技公司、文化公司等軟企業在實體經濟層面體現很少,其價值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金融市場對其軟價值的估值。
金融軟產業不是實體經濟虛擬的影像,而是實體經濟的波長。金融建立在信用的基礎上,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神經元同步放電過程,是一種量子糾纏活動。金融軟產業也符合量子理論的規律。
D:金融軟價值如何測量?
T:傳統價值理論認為金融資產有「內在價值」,由基本面決定,絕大多數金融資產定價模型都沿襲了牛頓物理學模型方法。
軟價值理論認為,金融資產的軟價值是基於人類思維支撐的一系列設計,定價取決於群體性認識。
金融軟價值也適用於測不準原理。薛丁格的貓生死在觀察的瞬間決定,金融軟價值也類似,投資者的理念和行為也影響著資產價格。
D:如何用軟價值來分析近年來崛起的網際網路金融等新金融形式?
T:網際網路和金融都屬於軟產業,所以網際網路金融是典型的軟產業,這一行業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也都更高,投資者對於網際網路金融的風險和收益要有正確的認識。
D:軟價值時代,社會結構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T:軟價值需要的社會組織方式與以往不同。
軟價值時代是平臺經濟的時代,軟價值的創造不再依賴固定的工廠或傳統企業,軟價值的創造方式是分散的、去中心化的,軟價值時代的社會組織方式也和以往不同。創造型人才不必歸屬於某一機構,而是更多依賴開放的網際網路平臺。軟性就業替代硬就業,個人不再被束縛在生產線上。
D:軟價值理論對企業的經營有什麼啟示?企業如何提升自身的軟價值?
T:軟價值的創造分為兩個階段,本體創造階段和價值發酵階段。企業提升自身及產品的軟價值,可參考軟價值創造方程:V=C·Nm。其中,V是產品的軟價值,C是產品本體的有效投入因子,N是傳播群體廣度,m是軟價值乘數,也就是參與者心理感受所決定的群體性認知彈性。
為實現更好的傳播效果,企業最好找到自己的理想黑體。在量子理論中,能最大程度吸收釋放能量的就是黑體。理想黑體,可以是賈伯斯這樣的魅力人物,也可以是一項關鍵的技術發明、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個新的想法,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與製造業的目標客戶不同,軟價值產品需要找到共振群體,要從創造者的內心。在產品的設計階段就要考慮如何能打動用戶,這樣的投入才是有效投入。
D:在軟價值時代,有哪些風險?這種風險與傳統經濟周期風險有何不同?
T:農業社會有土地危機和糧食危機,工業社會有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這些危機會影響到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社會穩定。然而在軟價值時代,幾乎不會有這種危機出現。
軟價值時代,物質產品不再短缺,經濟風險影響的更多是中產以上人群的心理感受,比如金融業、娛樂業會受到影響,軟財富發生波動,但只要不無限傳播就不會影響到基本物質生活。
這一點,比較一下2008年的金融危機和以往的經濟危機就不難發現。
所以,我們對此也要有正確的認知,不必因一些經濟指標稍有下落就恐慌,軟價值時代,基本物質生活通常是「風險中性」的。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獨角金融。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