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早報|消費金融公司實行分類監管,12月外貿數據今公布

2021-01-15 澎湃新聞

周三(1月13日)兩市股指全天維持震蕩整理態勢,兩市成交額連續8日超萬億元。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3598.65點,跌0.27%;深證成指報15365.43點,跌0.61%;創業板指報3130.3點,跌1.57%。滬深兩市成交總額12346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10903億元大增1443億元。其中,滬市成交5549億元,比上一交易日4858億元增加691億元,深市成交6797億元。

盤面上,鋰電池、券商板塊領跌,華友鈷業、格林美一度跌停。寧德時代、金龍魚、邁瑞醫療大跌打壓創業板。三一重工、雲南白藥等明星股衝高回落。中字頭股大漲力挺大市,中國中車、中國化學、中遠海控、中國重汽、中海油服等漲停。茅臺、瀘州老窖、酒鬼酒錄升,盤中均再創新高。

粵開證券認為,A股周三早盤短暫上行後開啟橫盤震蕩,滬指最高點觸及3622點,再創近5年新高,隨後震蕩下行,周二大漲的券商板塊低開回調,汽車板塊則表現活躍。盤面上來看,建築裝飾、交通運輸和電子板塊漲幅居前,休閒服務、有色金屬和綜合板塊跌幅居前。

粵開證券稱,目前市場處於構建箱體階段,板塊輪動較為明顯,股指短期調整不改中期格局。雖然央行最新數據顯示流動性有收緊趨勢,但A股成交量今日顯著放大,表明股市賺錢效應增強下市場吸引力逐步提升,看好主力資金青睞的電子和機械設備等行業。

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把握震蕩行情中板塊輪動機會,關注政策利好的硬科技板塊和低位抱團股的補漲機會,同時逢低關注業績預期向好的優質個股。

中原證券認為,周三A股市場衝高遇阻,小幅震蕩回落,承接前日股指大漲的慣性,早盤兩市股指繼續衝高,滬指盤中再創年內新高之後展開震蕩,午後隨著券商、軍工、釀酒以及農牧飼漁等板塊的輪番下行,拖累股指震蕩走低,尾盤部分大盤國企股逆勢走強,滬指全天基本圍繞3600點震蕩整固。

兩市成交量較前日有所放大,繼續維持高量的水平。目前市場關注的焦點開始從一線藍籌股逐步向二線藍籌轉移,投資者可積極挖掘二線藍籌中的頭部公司,逢低布局,未來市場板塊輪動的可能性在逐步加大。

中原證券預計,滬指短線小幅整理的可能性較大,創業板市場短線小幅震蕩的可能較大。建議投資者短線謹慎關注工程建設、有色金屬、家電以及航天軍工板塊的投資機會,中線繼續關注低估值藍籌股的投資機會。

萬聯證券建議,在年報密集披露期到來之前,部分歷史業績穩定增長、行業處於順周期的龍頭標的得到資金青睞,估值水平處於歷史高位,預計短期內股價繼續上行或面臨估值邊際壓力。隨著上市公司陸續披露年報業績數據,增量資金有望在市場震蕩調整期間流入估值安全邊際較高的行業。

行業配置方面短期可關注:1、關注受益於春節假期臨近產品需求上升的白酒等可選消費板塊;2、關注有色金屬、軍工等順周期板塊;3、關注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醫藥生物等十四五主線;4、關注低估值的銀行等大金融板塊。

1月14日, 這些消息值得關注:

1、1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日前在央行網站發表了題為《健全現代貨幣政策框架》的署名文章。孫國峰認為,把握好結構性工具與總量工具的協調配合,結構性工具的存續期要與其服務的階段性目標相適應,穩妥調整和接續特殊時期出臺的應急政策。

2、在連續數日開展50億元逆回購操作之後,央行13日開展了20億元的逆回購操作。20億元的7天期逆回購操作量處於近10年來的最低位。數據顯示,在過去近10年裡,單日低於100億元的7天期逆回購操作,只有12次。50億元單日逆回購操作只有6次,其中三次就發生在本月。

3、1月13日,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進入2021年以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加速,累計確診病例8970萬例,南北半球同時出現快速增長;國內多地報告本土散發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疫情呈現持續時間長、涉及範圍廣、傳播速度快、患者年齡大、農村比例高等特徵,有的地方出現了社區傳播、多代傳播,防控形勢複雜嚴峻。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多地呈現集中爆發和零星散發情況,無症狀感染者一般病毒量少、傳染性弱,通常需要長時間、多次密切接觸,且未採取個人防護的情況下,才能造成傳播;只要公眾做好個人防護,不會造成大的流行。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王斌表示,自2020年12月15日新冠病毒疫苗重點人群接種工作實施以來,疫苗接種量已超1000萬劑次。多地在接種過程中總結了許多有益做法,總體來看,全國新冠疫苗接種平穩有序。

4、為配合各地政府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措施,避免重複購票退票給旅客帶來不便,自發售2021年2月12日(正月初一)車票起,鐵路車票預售期調整為15天,即1月29日起售2021年2月12日(正月初一)車票。1月14日至1月28日,只發售2月11日(除夕)及以前的車票。

5、工信部印發《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基礎設施初步建成,在10個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打造3~5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基本建成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體系。

6、銀保監會印發《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辦法(試行)》,明確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要素包括公司治理與內控、資本管理、風險管理、專業服務質量及信息科技管理等五方面內容。

7、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自主製造的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在成都下線啟用,標誌著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

8、1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最新產銷數據,中汽協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中汽協方面預計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80萬輛,同比增長40%。

9、中基協網站信息顯示,中信證券原總經理徐剛創立的私募-北京明晟東誠投資管理中心完成備案,王亞偉、林立軍、趙軍、呂一凡、靳天珍、胡建平、曾曉等七位私募行業知名人士各出資500萬元入股。

10、1月13日,茅臺集團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簡稱:《通知》),要求在仁員工原則上一律不允許離開仁懷,不允許參加任何聚集性活動,不得前往KTV、酒吧、網吧等公共場所。要全面加大督導檢查,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貫徹執行到位;對工作推進不力的單位和個人,集團將從嚴追責問責,情節嚴重的,移送地方公安機關嚴格處置。

11、1月12日,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控股,01099.HK)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於當天收到公司董事長李智明的辭呈。由於個人原因,李智明向董事會提出辭去國藥控股董事長、執行董事、董事會提名委員會主席、董事會戰略與投資委員會主席及董事會法律合規委員會委員職務,該等辭任即日起生效。

12、吉利控股宣布與富士康組建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製顧問服務,包括但不限於汽車整車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統、汽車生態系統和電動車全產業鏈全流程等。

13、1月13日,深圳南山公安發布通報稱,小牛資本集團有限公司涉嫌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為保護投資人權益,懲治犯罪,深圳南山警方於2021年1月8日依法對小牛資本集團有限公司("小牛在線」"小牛私募」平臺)立案偵查。經全面收集證據,2021年1月13日,深圳南山警方對小牛資本集團有限公司涉案嫌疑人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14、1月14日,海關總署將公布2020年12月外貿數據。

【延伸閱讀】影響1月14日上市公司重大利好利空公告:

今世緣發布五年戰略規劃綱要:到2025年努力實現營收過百億(爭取150億元);為開好局、起好步,2021年營收目標59億元左右,爭取66億元。

上交所下發對今世緣問詢函,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到2025年努力實現營收過百億(爭取150億元)、2021年營收目標59億元左右,爭取66億元「等預測性信息的依據並充分提示風險。

六連板宜賓紙業:關注到近期產品價格有所上漲,但是否可持續及持續時間存較大不確定性。

珠海港:擬設珠海港能源科技集團,致力於光伏、儲能、氫能等新能源製造產業及應用項目的投資開發及運營。珠海港能源科技集團註冊資本為10億元人民幣,公司以自籌資金出資。

天華超淨:與巴西AMG礦業公司籤訂鋰輝石精礦擴產及5年獨家合作協議。

*ST金鈺:上交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

*ST飛馬:重整計劃執行完畢後,新增鼎公司將合計受讓29.90%公司股份,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劉永好。

納思達:艾派克微電子引入大基金二期等戰投交割完成。

特變電工:籌划子公司新特能源境內上市事項。

用友網絡:控股子公司暢捷通擬於A股上市。

匯金通:擬向控股股東津西股份定增募資不超3.8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易見股份:控股子公司擬開展購房尾款資產證券化(ABS),擬發行的規模合計37億元。

深康佳A:籌劃掛牌轉讓煙臺康雲公司17%股權。

大名城:擬8.24億元轉讓名城福清55%股權。

東方雨虹:公司擬投資15億元在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內投資建設東方雨虹山西(太原)建築新材料智能製造生產基地項目。

*ST北能:中標湘潭市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PPP項目社會資本招標採購,項目總投資約為2.73億元。

先惠技術:孚能科技(鎮江)有限公司和公司一次性籤署了三份模組線採購合同,合同累計金額為3.43億元。

百利科技:中標8億元動力鋰電池三元材料建設項目。

中國電建:中標61.85億元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12號線二期工程施工總承包項目。

中貝通信:子公司籤訂沙特MOI MIFON 8項目框架合同,合同金額約9850萬沙特裡亞爾,約合1.72億元人民幣。

貴州百靈:擬1億元-2億元回購股份。

西麥食品:擬2600萬元至5115萬元回購股份。

神州泰嶽:實控人王寧擬減持不超1.22%公司股份。

貝因美:股東長弘基金擬減持不超3%公司股份。

杭叉集團:杭叉控股擬減持不超2.08%公司股份。

長航鳳凰公告,因質權人主張,天津順航海運有限公司管理人擬第二次拍賣質押的本公司8056萬股股票,佔公司股份17.89%的股東天津順航海運有限公司將被動減持8056萬股,減持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7.96%。

*ST環球:實際控制人的關聯方擬在6個月內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增持公司5%-10%股份。

石大勝華:動力電池添加劑項目中的氟化鋰、氟苯已開始試生產。

復星醫藥:控股子公司獲藥品臨床試驗批准。

羅欣藥業:注射用帕瑞昔布鈉通過一致性評價。

仁和藥業:公司共有222個產品進入國家醫保目錄。

新和成:預計2020年淨利潤為34.64億元至38.98億元,同比增長60%至80%。

深天馬A:預計2020年淨利潤為14.5億元至16.5億元,同比增長74.83%至98.95%。

邁克生物:預計2020年淨利潤為7.35億元至8.4億元,同比增長40%至60%。

戴維醫療:預計2020年淨利潤為1.24億元至1.43億元,同比增長100%至130%。

博創科技:預計2020年淨利潤為8172.78萬元至9340.32萬元,同比增長950%至1100%。

信隆健康:預計2020年淨利潤為1.45億元至1.75億元,同比增長245.74%至317.28%。

萬裡揚:預計2020年淨利潤為6億元至7.21億元,同比增長50%至80%。

綠茵生態:預計2020年淨利潤為2.7億元至2.9億元,同比增長29.2%至38.77%。

日月股份:預計2020年淨利潤為9.33億元至10.34億元,同比增長85%至105%。

*ST聯絡:預計2020年淨利潤為3500萬元至1.35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聖濟堂:預計2020年淨利潤為5000萬至700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中國人保:2020年原保險保費收入累計5604.6億元,同比增長1.50%。

上海建工:2020年累計新籤合同金額同比增長7.19%。

中水漁業:預計2020年淨虧損1.45億元至1.55億元,上年同期盈利2247.72萬元。

傑恩設計:預計2020年淨利潤為1807.05萬元至2311.35萬元,同比下降72.50%至78.50%。

相關焦點

  • 消費金融公司實行分類監管 12月外貿數據今公布
    原標題:牛市早報|消費金融公司實行分類監管,12月外貿數據今公布   周三(1月13日)兩市股指全天維持震蕩整理態勢,兩市成交額連續8日超萬億元。
  • 按五大指標打分 消費金融公司迎分類監管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萬敏 消費金融公司迎來分類監管。1月13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旨在健全消費金融公司風險監管制度體系,強化分類監管,推動消費金融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 明確五方面監管評級要素 銀保監會擬對消費金融公司分類監管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張文婷)消費金融業進入強監管階段。近日,銀保監會發布《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擬對消費金融公司實行分類監管,圍繞公司治理與內控、資本管理、風險管理、專業服務質量、信息科技管理五方面監管評級要素,全面評估消費金融公司的經營管理與風險狀況,促進消費金融公司持續、健康、規範發展。《辦法》指出,消費金融公司的監管評級周期為一年,評價期間為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
  • 按五大指標打分 消費金融公司迎分類監管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萬敏 消費金融公司迎來分類監管。1月13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旨在健全消費金融公司風險監管制度體系,強化分類監管,推動消費金融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 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辦法發布 設定監管評級要素
    1月13日,銀保監會印發了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辦法(試行)的通知,《辦法》實施的目的是為了全面評估消費金融公司的經營管理與風險狀況,合理配置監管資源,有效實施分類監管,促進消費金融公司持續、健康、規範發展。
  • 銀保監會: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要素包括信息科技管理等五方面
    2020年12月30日(此件發至銀保監分局和消費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辦法(試行)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全面評估消費金融公司的經營管理與風險狀況,合理配置監管資源,有效實施分類監管,促進消費金融公司持續、健康、規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 銀保監會: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須提高風險識別和應對能力
    引導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經營理念,結合國家政策導向、經濟金融發展規律和市場環境變化趨勢,明確與商業銀行差異化、專業化的發展定位,探索優勢細分領域,優化業務模式,加快核心數據及客戶資源積累,不斷提升自主展業能力。(二)打造核心風控能力。
  • 5要素劃定消費金融機構評級 結果不得用於宣傳、營銷
    北京商報訊(記者 嶽品瑜 實習記者 廖蒙)1月13日,銀保監會官網正式發布《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適用於成立時間超過一個完整會計年度的消費金融機構。根據披露,《辦法》共五章二十五條,主要包括總則、評級要素與評級方法、評級程序、評級結果運用、附則等五部分。
  • 螞蟻集團計劃與寧德時代等企業組建一家消費金融公司
    8月18日消息,螞蟻集團計劃在接下來的幾周內與南洋商業銀行、北大千方科技、寧德時代組建一家消費金融公司。該公司將在重慶註冊成立,註冊資本為80億元人民幣。螞蟻金服是一家成立於2004年10月,總部位於中國杭州市的小微金融集團,創始人為馬雲、井賢棟、胡曉明;成立以來,先後獲得了中金祺智投資、太平洋人壽、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馬來西亞國庫控股等機構的投資。在中國和全球範圍內,和螞蟻金服在業務上有不同程度競爭關係的公司包括京東數科、度小滿金融、 Stripe等。
  • 河馬談ABS——動物園消費金融公司的「源頭活水」
    大河馬從電腦屏幕轉向小熊貓,「你的動物園消費金融公司不是運轉得不錯,雙十一的日子裡,小動物們都用你的『花錢吧』分期買買買,你的業務規模大幅增長,還犯什麼愁呀?」小熊貓嘆了口氣:「對呀對呀,就是前段時間迅猛增長,資本金不夠我繼續擴大規模了呀!你看,眼瞅著雙十二要來了,我卻歇菜了呀!唉!」「哈哈,原來如此!我來給你出個主意吧!」大河馬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水,穩穩地開口。
  • 螞蟻金融牌照再下一城:螞蟻消費金融公司來了 多家上市公司參與
    螞蟻消費金融公司來了,多家上市公司參與螞蟻科技集團(螞蟻集團)申請消費金融牌照的傳聞,終於實錘了!魚躍醫療8月21日晚間在深交所發布公告稱,擬與螞蟻集團、千方科技、國泰世華銀行、寧德時代、南洋商業銀行及中國華融共同出資80億元在重慶市設立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螞蟻消費金融)。
  • 上交所公司債對產能過剩行業實行分類監管
    【財新網】(記者 張榆)除房地產公司債外,上交所也將對產能過剩行業公司債實行分類監管。10月28日,財新記者從債券承銷機構處獲悉,上交所下發了一份《關於試行房地產、產能過剩行業公司債券分類監管的函》,明確煤炭及鋼鐵類的過剩企業不得發行公司債類別,並根據綜合指標評價將企業劃分為正常類、關注類及風險類。  今年以來,過剩產能企業已有多起違約產生,比如廣西有色及東北特鋼等都分別宣布進入破產清算和破產重整,市場出清信號明顯。
  • 2020-2026年中國消費金融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中國消費信貸市場規模及增速  《2020-2026年中國消費金融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在多年消費金融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消費金融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消費金融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消費金融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
  • 激活消費,牛市必不可少
    當前經濟面臨的很多問題,如增長、就業、收入等,消費都能手到病除。問題是,在人們期待消費復甦時,每個人正變得精打細算起來。你精打細算過日子,別人也正有此意,究竟誰來擴大消費呢? 消費決策,分散在千千萬萬的人手中,激活消費,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本文希望論證的是,結合當前國內經濟情況,激活消費,牛市必不可少。
  • 口腔科醫療器械產品分類與監管
    國家藥品監管部門積極落實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要求,近年來,《體外診斷試劑註冊管理辦法修正案》《醫療器械召回管理辦法》《醫療器械註冊管理辦法》等系列法規文件相繼頒布實施。我國醫療器械產業歷經多年持續高速發展,監管內容和方式不斷完善。本文從2018年8月1日起實施的新修訂《醫療器械分類目錄》(以下簡稱新《分類目錄》)入手,分析我國口腔科醫療器械產品的分類情況,以便為醫療器械科學監管提供參考。
  • 速看,12月開始實施的外貿新規和政策一覽!
    日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進出境及境內承運海關監管貨物的水運和空運運輸工具申報電子報文格式標準,發布《中國海關進出境水運和空運運輸工具報文XML Schema》和《中國海關進出境及境內承運海關監管貨物的水運和空運運輸工具報文格式V1.4制定說明》,自12月1日起施行。
  • 螞蟻消費金融籌建獲批 多家上市公司位列股東方
    來源:證券時報網9月17日晚間,千方科技、魚躍醫療公告稱,公司收到螞蟻集團轉交的《中國銀保監會關於籌建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的批覆》,同意螞蟻集團在重慶市籌建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螞蟻消費金融」)。
  • 五大信披媒體要點集萃丨上交所:重點監管利用信息披露炒作概念等...
    迎政策禮包 10萬億級消費金融市場再升溫近日,監管部門發文降低消費金融公司撥備覆蓋率、拓寬市場化融資渠道,被認為是促進消費金融公司發展的重磅信號。與此同時,消費金融公司批籌進程明顯加快,年內目前已有5家消費金融公司獲批,達近四年來批籌高峰,且仍有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等10餘家銀行候場排隊。在融資支持方面,今年持牌消金公司通過發行ABS、金融債方式融資近200億元,獲批數量及額度遠超去年同期。
  • 宏觀|世界已醒:消費金融不只是律動
    「雙11」,今年已走過12年,隨之而來的,還有巨大的消費熱潮。數據顯示,今年11月1日至11 日0點30分,天貓「雙11」實時成交額突破3723億元;從11月1日至11日0點09分,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累計下單突破2000億元,均創造了新的消費紀錄。和往年不同,從10月下旬開始,許多電商平臺已經陸續啟動預熱活動,將種類繁多的商品呈現在消費者面前。
  • 貨幣戰爭激發商品牛氣沖天 天膠接過牛市大旗
    10月13日美元/人民幣中間價中間價為6.6693, 較前一交易日走高82個基點,創2005年匯改以來新低。國家外匯管理局12日公布的報告強調,人民幣匯改不等於人民幣升值,將繼續保持對「熱錢」流動的高壓打擊態勢。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日前表示,中國當前通脹率還在上升,升值只能循序漸進,今年內中國不會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