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鐵十八局承建的國內首個國產大飛機交付中心,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舉行了首駕ARJ21支線飛機交付儀式,標誌著該交付中心基本建成。據悉,該中心規劃總佔地面積約24.5萬平方米,將承擔國產ARJ21支線飛機及C919國產大飛機的內飾安裝、噴漆、生產試飛支持、客戶交付支持、維修維護、運營保障等業務。
大飛機是指起飛重量超過100噸的運輸類飛機,包含民用飛機和軍用運輸機。2020年可以認為是大飛機元年,根據商飛預測,中國民機市場規模約每年4000億元。目前中國民航飛機保有量約4000架,如果逐步替代30-50%存量,C919大飛機將持續放量。當前C919累計訂單總數已超過1000架,按計劃將於2021年取得適航證,並進入量產。
此外,今年以來,三架國產新支線客機ARJ21首次交付給東方航空、中國國航和南方航空,標誌著ARJ21已進入我國主流民航市場。華夏航空今年10月發布公告稱,計劃向中國商飛購買100架國產大飛機,十年內交付完成。已確認其中50架為ARJ21系列飛機,另50架可能全部或部分為C919系列飛機。
根據《中國商飛公司市場預測年報(2018-2037)》,中國市場未來20年預計將累計交付9008架客機,對應約1.3萬億美元,巨大市場發展空間不容小覷。隨著我國支線民機開始進入批產階段,民機製造產業鏈值得關注。
公司方面,中航飛機是C919項目機體結構的主要供應商,承擔中機身/機翼和後機身/垂尾等部件,業績有望在2021年大飛機開始交付後獲得顯著提升;
此外,從國外大飛機供應商的營業利潤率情況來看,新材料領域達到約20.3%的營業利潤率,在大飛機製造環節中具有較高的盈利能力。複合材料在大型飛機上應用佔比逐步提高,用量佔機體結構重量的百分比從波音B747的10%到B787將近50%,尤其是碳纖維複合材料,已成為大飛機首要結構材料。光威復材的碳纖維複合材料目前已在進行大飛機適航認證,未來有望實現國產替代。
免責聲明:文中涉及標的不作為投資參考依據,據此買賣,盈虧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