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海島景色旖旎而有著「美國希臘」之稱的波多黎各自由邦,終於也在債務問題上和希臘走上了同一條路。本周一,美國海外屬地波多黎各正式債務違約。可以肯定的是,由於持有波多黎各債務的主要是華爾街對衝基金、共同基金以及其他投資機構,本次違約將令美國金融市場受到巨大衝擊。
違約:預料之中
當地時間1日,波多黎各總督加西亞帕迪拉在電視講話中表示,政府開發銀行(GDB)將不會償付2日到期的4.22億美元債務。「波多黎各正為警車、特殊教育、醫療和藥物等服務的支付問題苦苦掙扎……面對著是債權人還是人民需求的抉擇,我決定首先滿足波多黎各350萬美國公民的基本服務。」他在演講中稱。
據悉,這是波多黎各史上最大規模的債券違約。上周五,政府開發銀行與一些信貸聯盟達成協議,延期償付了其中的3300萬美元債務,這意味著5月2日需償付的債務還有3.89億美元。彭博社分析稱,波多黎各政府開發銀行無法償付債務有可能為更多更重要的一般義務債券違約打開了大門。此外,市債券市場分析公司的數據顯示,這次違約將令未償付的政府債券違約增加44%,從164億美元上升至236億美元,是波多黎各債券市場3.7萬億美元總規模的0.64%。
事實上早在上個月,波多黎各的本次債務違約便已有跡可循。4月9日,政府開發銀行被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儲戶被限制從銀行取款,該銀行則只能為醫療、公共安全和教育部門提供資金。而標普則在4月中旬警告稱,5月1日到期的4.22億美元債券違約幾乎是肯定的。
面對現金日益短缺的處境,波多黎各上個月通過一項法律,使得國家開發銀行行長有權暫停償債,等待國會的幫助。但無論下一步如何行動,波多黎各有史以來最大的債務危機已成現實。
負債:「死亡螺旋」
其實,去年夏天當全球關注的焦點都集中在希臘債務危機時,波多黎各便已深陷債務危機。去年8月3日,波多黎各政府首次違約。當時在總共4.83億美元需要支付的到期債務中,波多黎各政府按法律影響力高低對債務的償還做了個取捨:按時償付了華爾街金融的4.35億美元,但對公共金融公司的5800萬美元負債進行違約。
波多黎各債務問題的「冰凍三尺」與美國政府直接相關。在過去的十年間,隨著美國海軍軍艦的撤離,波多黎各被視為美國戰略財產的時代正式結束。此後,美國開始對波多黎各進行一系列「過河拆橋」的舉動——2006年,波多黎各企業稅優惠政策結束,大批企業的撤離令該地區經濟開始陷入衰退;2007年,嚴重的房地產崩盤以及隨之而來的金融危機使這個自由邦再遭重創。
去年,帕迪拉曾指出該自治邦經濟已處於「死亡螺旋」:為了平衡預算,波多黎各在過去的大舉借債導致該地財政赤字問題嚴重;深陷經濟困境令失業率不斷攀升;高失業率使得島上大量居民舉家外遷尋求高質量生活,隨之而來的勞動力流出則引發了更嚴重的經濟問題。
根據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安妮克魯格領銜撰寫的報告,受結構性問題、經濟震蕩和公共融資疲弱影響,波多黎各自治邦近十年的經濟增長陷入停滯。更重要的是,「金融市場曾經對這些現實不予理會,但現在他們已經讓波多黎各失去了正常的市場融資途徑」。
未來:法律途徑
美國財長雅各布盧曾表示,波多黎各債務問題的無序解決將不僅令該地區付出高昂代價,更可能波及整個美國,因此亟須美國國會採取措施化解這場危機。
對于波多黎各而言,真正需要的並不是「錢」,而是法律工具,其中最佳方案就是美國允許負債纍纍的波多黎各宣布破產。然而,美國破產法第9條規定,只有聯邦州轄的行政區或公共機構才能申請破產保護,而身為自治邦的波多黎各則不在此範疇,除非國會修改法律。
「不能再等了,我們現在就需要這個重組機制」,帕迪拉表示,「我們只是需要必要的法律工具來解決我們的償債危機,並確保波多黎各的穩定性。」如今,債券違約將不斷給美國國會施加壓力,為波多黎各尋找法律途徑。
除了申請破產外,波多黎各自身需要反省的問題也有很多。安妮克魯格警告,波多黎各一直以來奉行的經濟模式不可持續,必須推行結構性改革,削減福利支出和勞動力成本,同時進行債務重組,以使該國經濟重新回到更可持續的水平上。目前,波多黎各政府開發銀行已在與持有約40億美元債權的集團進行商討,試圖在雙方滿意的情況下重組債務。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初曉彤/文 李烝/制表
責編:朱惠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