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張嘉譯的強直性脊柱炎,和油潑麵的關係很大

2021-01-10 瘦龍健康

版權聲明: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中國肥胖問題的死磕俠,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本文編輯字數3633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張嘉譯奇怪的走路方式,曾經在網上被很多人模仿。

但是,娛樂的背後,很少有人知道,他這麼走路是因為某一種病。

這個病叫做:強直性脊柱炎,會導致背總是挺不直、脖子前傾、肢體僵硬……

在國內,很多明星都患有這種病,比如:張嘉譯、蔡少芬、周杰倫……

蔡少芬新婚不久,被診斷出強直性脊柱炎,醫生說還可能癱瘓,而且這種病是可以遺傳的。

強直性脊柱炎還被稱為「不死的癌症」:治療困難,只能通過物理治療、藥物來緩解疼痛。

但是,國外有很多人通過改變生活方式,特別是採用一種特定的飲食方式後,他們的病情大大改善了,有的人痊癒了。

今天,我和大家來聊一聊這個特殊的疾病。

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AS)是一種骨盆和脊柱慢性炎症的關節炎。

疼痛的原因就是長期存在的炎症,這種疼痛一般始於下背部,並一直向上延伸到脊椎。

最終,椎骨(脊柱的骨頭)可能會融合在一起,導致脊柱變得僵硬、不靈活。

→特殊的基因 HLA-B27

說到強直性脊柱炎,我們就不得不提這個基因,先上數據。

有研究發現,全世界範圍內80-95%的AS病例中,存在一種特殊的基因HLS-B27,這個數據相關性還是比較強的。

但是,有這個特殊的基因,並不意味著你現在或未來一定會得AS。

普通人群中,大約每100個人中就有8個人具有HLA-B27基因,但大多數人都沒有AS的症狀。

因為,遺傳因素會提高風險,但是,外在環境因素可以控制開啟或關閉這些基因。①

下面,我們就來扒一扒那些能 「開啟」 AS疾病表現的因素。

→克雷伯氏菌感染

說到AS,也一定會提到它,很多數據發現,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會引發腸道感染,克雷伯氏菌具有類似於HLA-B27(前面說的那個基因)分子。

有HLA-B27基因的人,負責殺死這種細菌的抗體可能產生交叉反應,引發一些免疫/炎症反應,從而導致患者在感染這種細菌後,逐漸出現強直性脊柱炎症狀。

炎症會導致釋放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可能會損害周圍的組織,進而出現疤痕組織積聚。

AS患者中,疤痕組織會變硬,讓骨骼融合在一起,最終導致疼痛和活動受限。

研究發現,AS患者的糞便中可能會分離出克雷伯菌。

→飲食中的這些食物,引發AS

許多AS患者反饋說,無乳製品飲食會讓他們的症狀改善許多, 有些甚至可以斷藥。

乳糖會餵養腸道中不健康的菌群,從而導致進一步的炎症和腸道感染。

此外,一項研究發現,食物中20%的澱粉會直達大腸,成為大腸中400多種不同類型的結腸細菌的美食。

高澱粉飲食者糞便中克雷伯菌含量較高,會比低碳水/高蛋白質飲食的人高40倍。⑤

當一個人食用大量澱粉類食物(麵包,土豆,蛋糕和麵食)時,克雷伯菌便以它為食,繁殖。

為了抵抗這些細菌,免疫系統會產生抗體,其中某些抗體,也會對抗HLA-B27.

從而影響到脊柱和葡萄膜中的膠原蛋白,導致脊柱變得僵硬、不靈活。

當然,還有其他原因,比如說情緒和壓力也有提高風險,一項針對1080名AS患者的研究顯示:

4.2%的人有過情緒上的壓力,3.1%的人有很大的工作壓力,在高壓力的情況下,也可能加重自體免疫反應。

今天,我們重點來說飲食和強直性脊柱炎(AS)的關係。

低澱粉飲食,治療強直性脊柱炎AS

前面我們講到,克雷伯氏菌需要澱粉的餵養,當面減少澱粉的時候,這些細菌就會沒有糧食,無法生存。

1982年,艾倫·埃布林格(Alan Ebringer)教授和他的團隊在倫敦米德爾塞克斯醫院(Middlesex Hospital)進行了試驗。

通過一種新的飲食方法治療AS,發現效果特別好,他們用的就是低澱粉飲食法。

在國外,有人建了一個論壇(kickas.org),裡面有成千上萬的人,在改變飲食後,都改善了。

這種飲食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少吃澱粉,多吃肉類。

有很多案例,在嘗試這種無澱粉飲食後,效果特別好。

(機器翻譯圖文,有很多不通順的地方)

所以,每次我看到張嘉譯吃油潑麵的劇照的時候,都有點覺得心疼。

(電影白鹿原劇照)

我知道作為陝西人,麵食對他們的重要性,我真的特別想告訴他,儘量少吃點面吧。

強直性脊柱炎是自體免疫性疾病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強直性脊柱炎不光只是骨骼病,它其實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

治療自體免疫疾病,其實就像下棋一樣,領先一步才是成功的關鍵。

→腸漏讓人體產生抗體,導致自體免疫反應

腸道是一道屏障,可以抵禦外來毒素細菌的入侵,它是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大量的微生物寄生在腸道中。

如果這道屏障被破壞,細菌等外來物質就可能進來,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包括炎症、免疫系統出現問題。相關閱讀→美國知名醫生:這是百病之源、皮膚問題、抑鬱、腸道、過敏、癌症、消化都和它有關...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很多食物都可能導致腸漏,特別是穀物和植物油,還有含糖製品。

一旦看到外來入侵者,身體就會激發免疫反應,產生抗體,而抗體也可能會與關節組織中的抗原交叉反應。

也就是說,(本不應該存在)錯誤攻擊食物顆粒的抗體,可能交叉反應,並 「偶然地」 與HLA-B27結合。

→交叉反應攻擊膠原蛋白

腸道感染後產生交叉反應的抗體會攻擊I型,III型和IV型膠原蛋白,而這些膠原蛋白是脊髓組織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結果就是炎症級聯反應,產生有關新骨形成的細胞因子,進而出現典型的AS症狀。

→大多數AS患者具有腸道炎症

腸道健康對於AS、類風溼性關節炎、牛皮癬等自體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證實。

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5-10%的AS患者,會進一步發展為炎症性腸病(IBD),70%的患者會出現腸道炎症。

「An association betwee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enteroarthritis and the spondyloarthropathies has been known for a while… and it now seems evident that chronic gut inflammation is either associated with or is even the cause of chronicity of peripheral arthriti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炎症性腸病、腸關節炎和脊椎病之間的關聯已被廣泛認可…

現在看來,慢性腸道炎症與外圍關節炎的慢性發展,以及強直性脊柱炎的發展之間的關聯很明顯,甚至可能就是病因。

→關閉自體免疫的開關

我們一直認為,自體免疫功能一旦被「打開」就無法「關閉」,但是,目前已經有大量研究可能改變這個想法。

醫學博士 Alessio Fasano 一直處於自體免疫性疾病研究的前沿,他並發表過一篇論文《腸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1、自身免疫性的遺傳易感性(在強直性脊柱炎中,就是HLA – B27這個基因)

2、暴露於環境觸發因素(即食物、感染、壓力等)

3、腸通透性增加(腸.漏症候群)

所以,飲食、腸道、壓力、細菌感染等多方面入手,我們也許能夠逆轉自身免疫性疾病。

傳統治療AS方式:惡性循環?

目前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目標是減輕疼痛和僵硬。

阿司匹林和布洛芬這樣的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一直用來治療AS,這些方式治標不治本,還可能有很多副作用。

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長期使用這類抗炎藥物可能會增加腸道通透性。

接下來,就會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

疾病->使用非甾體抗炎藥->腸道通透性增加->更多炎症->增加非甾體抗炎藥的劑量。

研究發現,僅服用一劑600毫克的阿司匹林就會增加腸道通透性。⑥

13名患者中,在用非甾體類抗炎藥治療後,出現炎症反應。⑦

所以說,要從根本上解決炎症問題,首先需要減少長期大量使用NSAID這類藥物的需求。

我們可以在特定的時間和情況下使用抗炎藥,但是僅依靠它來治療AS將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而且很難擺脫。

關鍵的瘦龍說

看過《白鹿原》的小夥伴們,應該對一段經典畫面印象深刻:張嘉譯吃油潑麵。據說,當時演員為了節目效果好,一連吃了6、7碗......

對於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來說,油潑麵可能就是毒藥。

因為,油潑麵主要是澱粉,還有麩質、高溫植物油、這些東西,一方面在餵養克雷伯氏菌,另外一方面,還會直接導致輕微腸.漏,導致腸道炎症。

對於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來說,可以試試低澱粉飲食法,少吃高澱粉食物,少吃不健康的植物油,減少乳糖攝入,多吃一些富含Omega-3脂肪的魚類,多吃肉。

國外有非常多的人因此受益,它不僅可以緩解疼痛和僵硬等症狀,甚至可以減緩/逆轉疾病。

這樣的飲食可以幫助我們抵抗炎症,避免自體免疫反應,降低患其他疾病的風險。

當然,這個病背後的原因也很複雜,我們還不能確定,飲食的改變可以徹底治癒AS。

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至少可以緩解,真的值得試一試。

關注瘦龍健康,教你如何健康吃瘦自己,

相關焦點

  • 無法根治的強直性脊柱炎正在入侵,HMB能做什麼?
    下頜緊貼胸骨,胸骨緊貼恥骨,面部緊貼股骨,被稱為「3-on摺疊人」的李華是全世界有公開報導的後凸畸形最嚴重的強直性脊柱炎(AS)患者。而如此畸形的表徵卻還並不是強直性脊柱炎最為可怕的地方,而是強直性脊柱炎具有不明原因、無法根治的特點。對於醫學已經相當發達的今天來說,未知,才是可怕的。
  • 鄭州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科學方法,物理治療控制病情
    鄭州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科學方法,物理治療控制病情 時間:2021-01-14 10:22:20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強直性脊柱炎是由於骶髂關節和脊柱附著的地方出現炎症所引發的一種疾病,現在的日常生活中,由於工作環境、生活習慣等因素患有強直性脊柱炎的人越來越多,河南強直性脊柱炎醫學研究院將介紹強直性脊柱炎的一些科學的治療方法
  • 成都強直專科醫院科普強直性脊柱炎的引起的病變有哪些?
    成都強直專科醫院科普強直性脊柱炎的引起的病變有哪些? 時間:2021-01-15 09:55:58 成都風溼醫院 強直性脊柱炎症狀表現為背痛、前胸和側胸痛,常見為駝背畸形。如肋椎關節、胸骨柄體關節、胸鎖關節及肋軟骨間關節受累時,則呈束帶狀胸痛,胸廓擴張受限,吸氣咳嗽或打噴嚏時胸痛加重。
  • 為什麼白領容易患上強直呢,導致強直性脊柱炎的原因有什麼
    核心提示:為什麼白領容易患上強直呢,導致強直性脊柱炎的原因有什麼?通常情況下,引起強直性脊椎炎的原因有環境因素,個人免疫力低,患有內分泌障礙,遺傳因素等等,這些原因都有可能導致強直性脊椎炎,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注意這些方面。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常見的疾病,而且這種疾病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會帶嚴重的影響。下面就來具體了解一下引起強直性脊椎炎的原因。
  • 強直性脊柱炎屬於什麼科?強直的症狀有哪些?
    強直性脊柱炎屬於什麼科?強直的症狀有哪些? 時間:2020-12-01 17:01 成都風溼醫院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多發的骨科疾病,這個病會時時刻刻的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強直性脊柱炎屬於什麼科?強直性脊柱炎的症狀有哪些?
  • 低磷性骨軟化症誤治為強直性脊柱炎|強直性脊柱炎|骶髂關節|維生素...
    患者發病初期被診斷為「脊柱關節炎」 ,符合國際強直性脊柱炎評估工作組中軸型脊柱關節炎的最新診斷標準。低血磷性骨軟化症是由於低磷血症和活性維生素D 生成不足造成的以骨骼礦化不良、 骨軟化或佝僂病為特徵的一組疾病,通常分為遺傳性、腫瘤性和散發性 。散發性低磷性骨軟化症起病常在青年或中年,男女發病率相仿,無家族史,必須排除腎小管酸中毒等繼發原因。對中青年女性,要注意排除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症候群等。
  • 是否有強直性脊柱炎,只需要測定HLA-B27?
    有HLA-B27不等於有強直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強直性脊柱炎確診依據主要結合患者以下3點:「腰背部疼痛、僵硬症狀」、「胸廓、腰椎、頸椎活動度」
  • 實不相瞞,通過這4個檢查,診斷——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系統性的炎症性疾病,除了影響骶髂關節、脊柱和髖關節等中軸關節外,還可以影響到眼、皮膚、泌尿道、腸道以及引起外周疾病。那麼強直性脊柱炎的常規檢查有哪些呢?  常規檢查  部分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可能出現,正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和白細胞增多。
  • 周杰倫、張嘉譯都得了這個病,還有400萬人正被折磨……
    後來李華和家裡人說了去看醫生,村裡的赤腳大夫只當是關節炎,給打了幾針。本以為幾天就會好的小病,誰也沒想到過了堪堪4年,李華病情嚴重到只能坐輪椅出行了。   也正是因為病情嚴重了,一家人才醒悟過來四處問醫,最後得出了「強直性脊柱炎」這個結論。
  • 幹細胞移植:40例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試驗之談
    強直性脊柱炎是以脊柱為主要病變部位的慢性疾病,累及骶髂關節,引起脊柱強直和纖維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變,屬風溼免疫性疾病,與HLA-B27呈強關聯,具有家族聚集史。目前強直性脊柱炎病因尚不明確,其臨床手段多為免疫抑制劑、激素類藥物,但疾病呈進行性,藥物只能緩解症狀,難以阻止疾病繼續轉變,且長期服藥的不良反應較多,耐藥性也常發生。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有較強的增殖和分化能力,移植後可在短時間內包圍病灶深處的病變細胞,隨著細胞在體內進一步增殖和分化,對受損細胞進行修復的同時也可以激活體內休眠的細胞,逐漸恢復其相應功能。
  • 脊柱炎發病時痛苦巨大,發病前期有哪些症狀?注意判斷,早看醫生
    早晨起床時,症狀尤為嚴重,病症後期背部和下腰部分會出現肌肉萎縮症狀。02脊柱炎臨床上可分為三種,針對對象不同,要注意區分判斷1、強直性脊柱炎骶髂關節和脊柱炎症引起的,被稱為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糾正正確姿勢,對防止脊椎和關節變形有很大幫助。
  • 炎症、脂肪沉積與新骨形成:一探強直性脊柱炎結構進展的奧秘
    病理性新骨形成是強直性脊柱炎的特徵性表現之一,最終可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脊柱強直和關節畸形。導致功能受損與生活質量的下降,然而其發生機制目前仍未完全明確。對新骨形成通路進行初步探索後,人們發現,炎症、脂肪沉積與新骨形成之間存在著密切而複雜的聯繫。炎症、脂肪沉積與新骨形成是否存在序貫關係?為何炎症消退後,新骨形成仍會發生?
  • 50歲張嘉譯又改名,工作室認證已改,人到中年為何再次改名?
    有人分析,張嘉譯身患強直性脊柱炎,多年深受病痛折磨,改名寓意「身體有益」。 更多的人,還是聚焦他的作品和演技。 「名字只是個稱呼,還是要看張嘉譯的演技。」 張嘉譯是妥妥的大器晚成實力派。
  • 化膿性脊柱炎是怎麼回事?
    1、什麼是化膿性脊柱炎? 化膿性脊柱炎就是脊柱出現膿性的病灶,主要是由細菌感染引起。多發生於青壯年,男多於女。發病部位以腰椎為最多,其次為胸椎,頸椎。病原菌以金葡菌為主。
  •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X線檢查看的是什麼?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X線檢查看的是什麼?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種以中軸關節慢性炎症反應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