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角共軛

2021-02-26 四季果味

幾何學中,設點P是三角形ABC平面上一點,作直線PA、PB和PC分別關於角A 、B和C的平分線的反射,這三條反射線必然交於一點[1],稱此點為P關於三角形ABC的等角共軛。(這個定義只對點,不是對三角形ABC的邊。)點P的等角共軛點經常記作P*,顯然P*的等角共軛點即為P。

內心I的等角共軛點是自身。垂心H的等角共軛點是外心O。重心的等角共軛點是類似重心K。等角共軛在三線坐標中,如果X = x : y : z是不在三角形ABC邊上的一點,那麼它的等角共軛是1/x : 1/y : 1/z。因此,X的等角共軛有時也記作X −1。三角形內部的點集S在三線乘法

(p : q : r) * (u : v : w) = pu : qv : rw,

下構成一個交換群。S中任何一點X的逆是X −1。

因為等角共軛是一個函數,從而我們可以討論一個點集的等角共軛。譬如,直線的等角共軛是一條外接圓錐曲線;確切的,若直線交外接圓於0、1或2 點,其等角共軛分別為橢圓、拋物線或雙曲線。外接圓的等角共軛是無窮遠直線。一些有名的三次曲線(例如:Thompson三次曲線、Darboux三次曲線、Neuberg三次曲線)是自等角共軛的,即如果X位於這些三次曲線上,那麼X −1也在其上。

1.等角點的一個常用性質(Poncelet定理):

"設E、F是∠APB內的兩點,滿足∠APF=∠BPE。作E、F關於PA、PB的軸對稱點S、T.求證:FS=ET."

Poncelet定理等價表述為:

"∠APB內的一對等角點E、F(即滿足∠APF=∠BPE),關於PA、PB兩邊的光路反射路徑長度一定相等!"

2."角內兩點形成等角關係的另一充要條件是,它們在兩邊上的四個射影共圓! 所共圓圓心即為這組等角點的中點."

由橢圓外一點P引橢圓的兩條切線PE、PF,則橢圓的兩焦點為∠EPF內的一對等角點.

1.等角共軛解決《圓錐曲線的幾何性質》問題282

2.較複雜的等角共軛問題,暫時沒想出來思路(《圓錐曲線的幾何性質》問題196、43)

3 .四點共圓中的結論,找不到思路(《圓錐曲線的幾何性質》問題289)

等角共軛

相關焦點

  • 複數核心 共軛與模
    雖然在近幾年的數學高考中,《複數》考查要求有所淡化,但是《複數》與《三角函數》、《解析幾何》、《均值不等式》等等,高中數學的其他重要分支(高考主體和核心)之間,卻有著非常豐富、至關重要的關聯(特別是複數的核心部分:共軛與模)。
  • 共軛二烯烴的化學性質
    歡迎來到有機化學考研,這裡不定時發放各種有料~1,4-加成反應 (考察不多,分清這兩種加成即可) 出現1,4-加成,且加熱時以1,4-加成為主的原因:電子離域的結果,共軛效應所致 p—π共軛(電子離域)
  • 染料小知識:共軛型陽離子染料
    染料小知識:共軛型陽離子染料 2006-09-27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在共軛型陽離子染料中陽電荷在染料分子結構的共軛體系範圍內振蕩 因此染料的色澤鮮豔
  • ...印度巖石圈板片撕裂和地殼流對共軛走滑斷層的形成起到關鍵作用
    武澄瀧等-EPSL&BSSA:青藏高原中部印度巖石圈板片撕裂和地殼流對共軛走滑斷層的形成起到關鍵作用新生代以來印度與歐亞大陸的持續碰撞擠壓形成了規模宏大的青藏高原,多項研究認為印度巖石圈板片向北已俯衝至青藏高原中部,然而其俯衝的角度和幾何形態還存在較大爭議。
  • 青藏高原中部印度巖石圈板片撕裂和地殼流對共軛走滑斷層的形成起...
    武澄瀧等-EPSL&BSSA:青藏高原中部印度巖石圈板片撕裂和地殼流對共軛走滑斷層的形成起到關鍵作用新生代以來印度與歐亞大陸的持續碰撞擠壓形成了規模宏大的青藏高原,多項研究認為印度巖石圈板片向北已俯衝至青藏高原中部,然而其俯衝的角度和幾何形態還存在較大爭議。
  • 【知識點導讀】--誘導效應(Inductive Effect)與共軛效應(Conjugated System)
    基本簡介共軛效應,由於形成共軛π鍵而引起的分子性質的改變叫做共軛效應。共軛效應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電子效應的一種。組成共軛體系的原子處於同一平面,共軛體系的p電子,不只局限於兩個原子之間運動,而是發生離域作用,使共軛體系的分子產生一系列特徵,如分子內能低、穩定性高、鍵長趨於平均化,以及在外電場影響下共軛分子鏈發生極性交替現象和引起分子其他某些性質的變化,這些變化通常稱為共軛效應。
  • 哈工大化學系共軛聚合物應用研究獲進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61/15907117.html)2014-03-03報導:       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學系韓喜江教授課題組在基於共軛聚合物的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基底研發取得進展,其課題組綜合論文《由共軛聚合物直接化學還原製備多功能聚合物
  • 共軛聚合物設計與生物醫藥研究獲進展
    近幾年來共軛聚合物在細胞與動物水平的螢光成像以及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也獲得了高度關注。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以及科技部的資助下,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在共軛聚合物設計與生物醫藥應用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癌症相關基因啟動子上甲基化的變化是癌症早期診斷的一種有潛力的生物標記。
  • 新方法合成共軛聚合物用於腫瘤的光熱治療
    光熱材料能夠利用陽光並將其轉化為熱能,從能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開發光熱材料顯得格外有吸引力,其中碳基納米材料和共軛聚合物都是前景廣闊的光熱材料。然而,光熱材料的便捷合成仍然是一項挑戰,目前用於合成共軛聚合物的單體種類相當有限,特別是具有良好光熱性能的共軛聚合物非常少。  針對這一挑戰,在「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項目「環境誘發情緒異常神經機制的多尺度成像方法和研究」等的支持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育才研究組和梁高林研究組報導了一種便捷合成共軛聚合物的新方法,並將該共軛聚合物用於腫瘤的光熱治療,獲得了優異的腫瘤光熱治療效果。
  • 青藏高原中部印度巖石圈板片撕裂和地殼流對共軛走滑斷層的形成起到關鍵作用
    在印度板片俯衝的前緣的上方,青藏高原中部發育一系列大型共軛走滑斷層,該斷層系統對印度與歐亞的南北向擠壓以及高原的東西向拉張起到關鍵的協調作用,但由於缺乏該地區深部變形約束,人們對其形成機制存在多種不同認識。地震波速各向異性可以提供地球內部形變場的直接證據,但傳統的各向異性研究缺乏深度約束。
  • Ian manners院士《Nature Reviews Mater.》重磅綜述:π-共軛聚合...
    通過展現π-共軛聚合物納米顆粒在光電,生物醫療,光催化和傳感等領域的最新進展,具體討論了π-共軛聚合物納米顆粒在其中特殊領域的前景應用。同時作者也對目前這一領域所面臨的困難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為下一代π-共軛高分子納米顆粒提供了設計指南。
  • 研究揭示日食期間共軛半球電離層響應機制
    日食期間,電離層/熱層在日食陰影區的密度溫度擾動,可能通過熱層大氣環流變化、沿磁力線的等離子體輸運、沿磁力線的熱傳導等過程,從一個半球傳到其磁共軛半球。2020年6月21日的日環食橫跨亞洲中緯地區,其磁共軛在南半球的澳洲有被觀測到,此期間還有一些相關的衛星飛過日食區及共軛半球,這為研究日食期間電離層共軛半球響應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 化學所二維共軛聚合物光伏材料的分子設計研究獲系列進展
    研究人員將二維共軛結構引入到苯並二噻吩(BDT)單元中,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噻吩取代BDT二維共軛結構單元,並將這一單元與各種共軛結構單元共聚,獲得了一系列的具有二維共軛結構的共軛聚合物(見圖1)。其中,基於二維共軛聚合物PBDTTT-C-T的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高到7.6%(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9697)。研究人員與香港大學合作,通過使用新型器件結構,使PBDTTT-C-T的光伏效率進一步提高到8.79% (Adv. Mater., 2012, 24, 3046)。
  • 國科大張鳳嬌/UIUC刁瑩《AM》:共軛聚合物堆積取向調控的主體-摻雜...
    隨著理論研究的深入、新材料和器件結構的不斷湧現以及溶液加工技術的不斷進步,有機聚合物薄膜器件的研究方興未艾,深入探究共軛聚合物骨架堆積結構與載流子傳輸性能的關係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並且有意思的是,這種界面摻雜誘導的遷移率升高與DPP-BTz共軛骨架平躺堆積取向的比例( f H (010),圖c)呈線性關係,表明分子堆積取向是調控化學摻雜誘導遷移率的重要因素。
  • 共軛延伸的彎曲碳納米管片段及其超分子異質結研究獲進展
    近幾年,杜平武課題組致力於自下而上法製備大共軛碳納米管片段,實現了嵌入大共軛片段的扶手椅型[18,18]碳納米管片段的合成,首次利用STM觀測到彎曲共軛納米管片段的分子形貌(Chem. Commun. 2016, 52, 7164-7167. 圖1a);發展基於鉑配合物四邊形然後還原消除的方法,成功合成全六苯並蔻基[12,12]碳納米管片段(Angew. Chem. Int.
  • 大連化物所共軛微孔高分子應用於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其中,同時具有3663m2/g的超高比表面積和8.13%的高氮含量的導電共軛微孔高分子能夠獲得較高的比容量383F/g,明顯高於商用活性炭的比容量(100-200F/g),並且具有顯著的循環穩定性。這項工作首次得到了同時具有高比表面和高含氮量的導電共軛微孔高分子,為開發性能更高的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 咔唑卟啉基共軛微孔聚合物的構建及在光催化選擇性氧化的應用
    共軛微孔聚合物(CMPs)作為一類新興的有機多孔材料,憑藉高度p共軛框架、永久孔隙、高比表面積、高化學穩定性、寬可見光響應和可調的能帶結構,已被作為多相光催化劑廣泛應用於光催化產氫、汙染物降解、CO2還原和光氧化還原反應等。目前,多數的共軛微孔聚合物光催化劑需要在高能量且昂貴的人工光源(比如氙燈和LED燈)照射下進行光催化氧化反應,這無疑大幅度地增加成本。
  • 共軛小分子「電荷驅動器」助力高效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
    共軛小分子「電荷驅動器」助力高效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與傳統硫族量子點材料相比,滷素鈣鈦礦量子點材料由於其優越的光電性質,近年來受到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近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楊陽(點擊查看介紹)團隊通過引入共軛小分子來提供額外的電荷分離驅動力,從而減少載流子複合以實現高效率的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在傳統量子點電池領域中,提高電荷分離的策略主要有:設計合理的核殼結構、表面配體的處理、器件結構的合理設計等。然而,由於鈣鈦礦材料本身的不穩定性,這些傳統策略無法完美的適用於鈣鈦礦量子點材料中。
  • 南京郵電大學賴文勇教授:共軛多孔聚合物在電化學儲能領域的新應用
    近年來,共軛聚合物備受關注,在有機電致發光(OLED)、有機太陽能電池(OPV)、有機場效應電晶體(OFET)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共軛聚合物作為活性材料在儲能器件,如超級電容器等電化學儲能領域的應用卻鮮見報導。這主要是由於現有的共軛聚合物大多比電容較低、循環穩定性不高以及氧化還原可逆性較差等,使其作為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受到很大的限制。
  • 共軛微孔高分子應用於超級電容器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