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自從第一批太空人在月球表面行走以來,已經過去了幾十年。從那以後,沒有人踏上我們在太空中最近的鄰居。當然,一些探測器已經前往月球,他們提供了很多關於那裡的信息。是時候再把人類送上月球了嗎?來自太空界的答案是肯定的。
人類最後一次登上月球是在1972年。從那時起,各種政治和經濟原因使航天機構無法繼續採取這些大膽的步驟。然而,最大的問題是錢、安全和正當理由。
登月任務沒有像人們希望的那樣迅速進行,最明顯的原因是它們的成本。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美國宇航局花費了數十億美元來發展阿波羅計劃。這些都發生在冷戰最激烈的時候,當時美國和前蘇聯在政治上意見相左,但並沒有在陸地戰爭中積極交戰。美國人和蘇聯人為了愛國主義和保持領先而容忍了去月球旅行的費用。儘管重返月球有很多很好的理由,但很難就花費納稅人的錢去做這件事達成政治共識。
阻礙月球探索的第二個原因是這樣一項事業的絕對危險。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美國宇航局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一些太空人在阿波羅計劃中失去了他們的生命,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許多技術上的挫折。然而,國際空間站上的長期任務表明,人類可以在太空生活和工作,而太空發射和運輸能力的新發展,有望以更安全的方式到達月球。
缺少登月任務的第三個原因是需要有明確的任務和目標。雖然有趣和科學上重要的實驗總是可以做的,但人們也對投資回報感興趣。對那些想從月球採礦、科學研究和旅遊業中賺錢的公司和機構來說尤其如此。雖然送人去比較好,但送機器人去做科學研究比較容易。隨著人類任務的增加,在維持生命和安全方面的開支也會增加。隨著機器人太空探測器的進步,人們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收集大量的數據,而且不會危及人類的生命。
好消息是,人們對月球之旅的態度可以也確實改變了,而且很可能在十年內或更短的時間內實現人類登月計劃。美國宇航局目前的任務設想包括月球表面旅行和小行星旅行,儘管小行星旅行可能對礦業公司更有興趣。
去月球旅行仍然很昂貴。然而,美國宇航局的任務策劃者認為其收益大於成本。更重要的是,政府預測投資會有很好的回報。這是一個很好的論點。阿波羅計劃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資。然而,氣象衛星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和先進的通信設備,以及其他為支持月球任務和隨後的行星科學任務而創造的先進技術,現在在地球上每天都在使用。專門針對未來探月任務的新技術也將進入世界經濟,帶來良好的投資回報。
現有的技術,以及在月球集中任務期間開發的技術,將使科學家能夠對月球表面和次表面系統進行更詳細和更長的的研究。科學家們將有機會回答一些重大問題,比如我們的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或者月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的地質構造。月球探索將激發新的研究途徑。人們也期待月球旅遊將是另一種最大化探索的方式。
火星任務也是最近的熱點新聞。一些人認為人類將在幾年內前往火星,而另一些人則預計在21世紀30年代前完成火星任務。重返月球是火星任務計劃的重要一步。人們希望能在月球上度過一段時間,學習如何在險惡的環境中生活。如果出了什麼問題,救援行動將在幾天後展開,而不是幾個月後。
最後,月球上有寶貴的資源可以用於其他太空任務。液氧是目前太空旅行所需推進劑的主要成分。美國宇航局認為,這種資源可以很容易地從月球上提取出來,並儲存在儲藏點,供其他任務使用,特別是將太空人送往火星。還有許多其他的礦物,甚至一些水的儲藏庫也可以被開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