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要重返月球?這個原因才是最根本的

2020-12-06 萬象經驗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自從第一批太空人在月球表面行走以來,已經過去了幾十年。從那以後,沒有人踏上我們在太空中最近的鄰居。當然,一些探測器已經前往月球,他們提供了很多關於那裡的信息。是時候再把人類送上月球了嗎?來自太空界的答案是肯定的。

人類最後一次登上月球是在1972年。從那時起,各種政治和經濟原因使航天機構無法繼續採取這些大膽的步驟。然而,最大的問題是錢、安全和正當理由。

登月任務沒有像人們希望的那樣迅速進行,最明顯的原因是它們的成本。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美國宇航局花費了數十億美元來發展阿波羅計劃。這些都發生在冷戰最激烈的時候,當時美國和前蘇聯在政治上意見相左,但並沒有在陸地戰爭中積極交戰。美國人和蘇聯人為了愛國主義和保持領先而容忍了去月球旅行的費用。儘管重返月球有很多很好的理由,但很難就花費納稅人的錢去做這件事達成政治共識。

阻礙月球探索的第二個原因是這樣一項事業的絕對危險。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美國宇航局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一些太空人在阿波羅計劃中失去了他們的生命,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許多技術上的挫折。然而,國際空間站上的長期任務表明,人類可以在太空生活和工作,而太空發射和運輸能力的新發展,有望以更安全的方式到達月球。

缺少登月任務的第三個原因是需要有明確的任務和目標。雖然有趣和科學上重要的實驗總是可以做的,但人們也對投資回報感興趣。對那些想從月球採礦、科學研究和旅遊業中賺錢的公司和機構來說尤其如此。雖然送人去比較好,但送機器人去做科學研究比較容易。隨著人類任務的增加,在維持生命和安全方面的開支也會增加。隨著機器人太空探測器的進步,人們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收集大量的數據,而且不會危及人類的生命。

好消息是,人們對月球之旅的態度可以也確實改變了,而且很可能在十年內或更短的時間內實現人類登月計劃。美國宇航局目前的任務設想包括月球表面旅行和小行星旅行,儘管小行星旅行可能對礦業公司更有興趣。

去月球旅行仍然很昂貴。然而,美國宇航局的任務策劃者認為其收益大於成本。更重要的是,政府預測投資會有很好的回報。這是一個很好的論點。阿波羅計劃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資。然而,氣象衛星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和先進的通信設備,以及其他為支持月球任務和隨後的行星科學任務而創造的先進技術,現在在地球上每天都在使用。專門針對未來探月任務的新技術也將進入世界經濟,帶來良好的投資回報。

現有的技術,以及在月球集中任務期間開發的技術,將使科學家能夠對月球表面和次表面系統進行更詳細和更長的的研究。科學家們將有機會回答一些重大問題,比如我們的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或者月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的地質構造。月球探索將激發新的研究途徑。人們也期待月球旅遊將是另一種最大化探索的方式。

火星任務也是最近的熱點新聞。一些人認為人類將在幾年內前往火星,而另一些人則預計在21世紀30年代前完成火星任務。重返月球是火星任務計劃的重要一步。人們希望能在月球上度過一段時間,學習如何在險惡的環境中生活。如果出了什麼問題,救援行動將在幾天後展開,而不是幾個月後。

最後,月球上有寶貴的資源可以用於其他太空任務。液氧是目前太空旅行所需推進劑的主要成分。美國宇航局認為,這種資源可以很容易地從月球上提取出來,並儲存在儲藏點,供其他任務使用,特別是將太空人送往火星。還有許多其他的礦物,甚至一些水的儲藏庫也可以被開採。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什麼要重返月球?月球是資源儲備庫
    時光荏苒,距人類首次登月已經50年。從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到人類登上月球,只花了12年。可謂航天發展史上的「大躍進」。然而,自1971年底,「阿波羅17」號向月球揮手告別後,人類再也沒走出過近地軌道。幾十年間,人類從未停止過探索月球的步伐。
  • 人類重返月球還有多遠—新聞—科學網
  • 大家丨重返月球,殖民火星:今天的人類能重啟太空時代嗎
    這位美國總統在4月宣布美國將在2024年重返月球。選擇這個時間節點意圖很明顯,川普希望在他可能的第二個任期的最後階段,把美國太空人再次送上月球,完成「讓美國重新偉大」的目標。要知道,當時阿波羅登月艙計算機的算力還比不上我們普通人的智慧型手機,也沒有採用太陽能。 所以,在探討人類重返月球這一話題時,重新思考登月的意義和目的,比重新把人送上月球本身,更重要。 分享三點思考: 第一,當年阿波羅登月項目的驅動力是什麼?
  • 距首次登月已過去半個世紀,人類何時才能重返月球?
    有史以來,人類總共完成了一次載人登月,而且是在51年前的1969年。1969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簡稱NASA)的阿波羅11號飛船攜帶三名太空人成功登月,並順利返回地球。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在這之後的51年裡,人類竟然再也沒有重返月球。那麼這是究竟為什麼呢?難道是因為技術問題嗎?
  • 人類載人登月已停滯40多年,為什麼重返月球這麼困難?
    ,大家都會認為這是一顆已經被人類「徵服」的星球,因為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就已經實現了載人登月。1969年7月,阿姆斯特朗成為了第一個登上月球土地上的人類,從阿波羅11號開始,NASA連續多次派遣太空人登月,但是到了1972年,載人登月活動就突然停止,一直到現在,已經整整過去了48年時間。  NASA一直在強調要「重返月球」,在這個21世紀的今天,再次登上月球有這麼難嗎?
  • 人類為什麼沒有再次登陸月球?真正的原因有沒有可能是這樣的
    人類真的登上過月球嗎?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日,在全球億萬民眾的見證下,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太空人,但為何在此後的五十年,沒有人在踏上月球一步,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我們現在了解一下,月球作為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來歷卻是一個謎。甚至是什麼時候,出現在地球上空的,我們都無從知曉。而且在一些較早時期的古籍中,也沒有任何相關於月球的記載。
  • 美國宣布2024年重返月球!為什麼近50年美國人從未踏足月球
    那麼,擁有載人登月能力的美國,為什麼在1972年後就再也沒有登上過月球呢?1961年4月,蘇聯人尤裡·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三個星期後,艾倫·謝潑德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人。足以看出,美蘇兩國在第一顆衛星和第一個太空人都爭得非常激烈。只是美國兩次都在速度上落後於蘇聯,贏得了一個「老二」的稱號,必須要採取一些行動來挽回顏面。於是在1961年5月,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宣布了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誓要成為第一個登陸月球的國家。
  • 重返月球意味著什麼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但阿波羅計劃並沒有如當時的人,尤其是科學界,所期望的那樣開啟人類探索宇宙的太空時代。相反,這個計劃本身成為了目標,讓太空人成功登陸月球並安全返回成為了目標。達成目標之後,阿波羅計劃也就被束之高閣,人類再沒有邁出過地球軌道。阿波羅計劃勾起了一代人的太空夢,卻又埋葬了一代人的夢想。今年,距離1969年阿姆斯特朗首次登月正好過去了半個世紀。
  • 人類登月50周年:2024年要重返月球,美國人來得及嗎?
    記者 | 田思奇在美國各地慶祝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的時候,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也在加緊籌備將美國人再次送上月球的計劃。按照川普政府的指令,NASA實現「重返月球」的時間已經被提前至2024年。1969年7月20日,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表面,留下了他的「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三年多時間裡,NASA的「阿波羅計劃」共讓12人成功在月球留下自己的腳印。但在過去47年裡,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向月球派出載人飛船。
  • 月球日 | 技術儲備遠超50年前阿波羅時期,人類為何還沒能重返月球?
    7月20日是人類月球日。距離1969年阿波羅登月已過去了半個多世紀,所有技術儲備都遠超當年,但人類仍然沒有實現重返月球。但是現在距離第一次人類登上月球已經過去了50年,人類的科技取得了飛速的發展,為什麼我們還是沒有再邁得更遠?半個世紀之後人類為何還沒實現再次登月?航天技術從一開始就與政治、軍事緊密相連。美國阿波羅計劃是美蘇爭霸,太空競賽的產物。
  • 美國重返月球,阿爾忒彌斯計劃,欲在月球建基地,以此進軍火星
    這項浩大的工程旨在將美國太空人送上月球,創造人類第一的登月奇蹟。1969年7月20日,在阿波羅11號的任務中,阿姆斯特朗成功踏上月球,成為登月第一人。「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 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這句名言必將載入人類史冊。
  • 2024年重返月球計劃不被看好,人們稱不現實
    據報導,來自美國行星學會的工作人員表示,從目前美國的局勢來看,2024年重返月球的目標似乎很難實現,甚至NASA近日公布的2021年的航天計劃,或許都很難如期按計劃實現,這個觀點一出,立刻引發熱議。美國2024年重返月球目標不現實?
  • 評析:中國人為什麼要探測月球?
    南方網訊 今年1月,美國宣布了新太空計劃,要重返月球。歐洲空間局制定了登陸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設想,並提出了分階段的月球探測計劃。日本、印度、烏克蘭、德國、俄羅斯也相繼提出各自的月球探測計劃。我國繞月探測工程月球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回憶說,當時先做了非破壞性測試與研究,最後才做破壞性的測試與研究,包括礦物成分、結構構造、化學成分、微量元素、物理性質、產出環境……  1994年,我國啟動了載人航天工程,當時有人提出用有限的資金髮射一顆月球探測衛星,並提出一個簡易的月球探測方案。但這個方案未能實現。
  • 月球表面發現水分子,人類何時重返月球?
    一年下來,總要搞出幾個「xx發現了生命」,「xx發現了宜居星球」之類的「大新聞」。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有「撞擊說」,也有「月球原生說但如果人類可以有效開發月球水資源,那麼將極大地降低探月成本。當然,水的應用遠不止此。
  • 人類即將重返月球,NASA公布月球持續探索和發展計劃
    人類首次火星之旅將成為人類文明的一個變革時刻。實現持續的月球駐留並朝著人類首次向火星飛行任務邁出第一步,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宏大的工程壯舉,也是最偉大的探索和發現之旅。這些任務將利用美國無與倫比的科學能力、充滿活力的經濟水平和強大的工業基礎,不斷推動技術和創新。
  • 人類可以往返月球,卻無法從火星返回,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人類成功實現了登月的夢想,使太空人們能夠安全地從月球返回。朋友們不禁要問,現在,距成功登月已有半個多世紀了,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人類如果能成功登陸火星,能不能安全返回?對此,科學家給出了一個解釋:以目前人類的技術水平,登上火星之後,就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了。
  • 美國登月之後,人類為什麼再也沒上過月球?其中有什麼秘密?
    各位看官老爺們好,今天咱們就來談談,為什麼1972年明明有人登上了月球,但是自那以後,人類便再也沒登陸過月球呢?尤其是相較於金星、火星這樣的天體來說,探索月球無疑更加合算的,然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那就是自1972年之後,人類便再也沒有登陸過月球,即使到了航天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也沒有哪個國家再提出過有關載人登月的計劃。其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 月球 火星or太空「殖民地」?哪裡才是人類地外定居點丨財經科普
    氣候變化對地球的影響日益明顯,如果地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該怎麼辦?哪些地外空間可以成為人類新的定居點?月球是最容易想到的答案,美國宇航局(NASA)2024年前將重返月球。NASA希望2028年前人類可以在月球長久居住,前提是找到辦法應對月球寒冷的黑夜。特斯拉CEO馬斯克認為人類的未來在火星,成立了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希望將人類送上火星,並計劃2050年在火星建設一座城市。
  • 為什麼人類需要重返金星?原來它可能關乎著地球和人類的命運
    在太空中看月球跟地球看月球體驗是完全不同的,地球上看月球那是一顆散發著白色光芒的美麗星球。可是在太空中看月球,就沒有了美麗,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荒涼的地球。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首先要知道的就是在地球的周圍是否存在跟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這樣的類地行星上面是否也有生命存在,甚至是智慧文明?
  • 美國民營航司呈『三足鼎立』之勢助力NASA重返月球
    前言;500年前哥倫布踏上了美洲大陸人類正式進入大航海時代,50年前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印下了人類第一個在地外天體的腳印,當人們以為星際航行時代就要來臨的時候阿波羅計劃終止了,這麼多年過去了人類再也沒有踏足過地外天體。這其中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航天活動過於燒錢,並且當時的能力而言並不能從中獲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