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外顯子視頻課程小作業

2021-02-12 生信技能樹

外顯子技術是僅次於轉錄組的熱門 NGS 應用,尤其是在腫瘤研究方向,大量的癌症多組學隊列其實就是轉錄組加上外顯子而已。實際上並沒有專門的腫瘤轉錄組教程系列,但是腫瘤外顯子卻不然,如果大家三年前追過我的直播基因組活動,就應該知道同樣是DNA層面的測序,全基因組,外顯子組還有捕獲基因靶向測序,在腫瘤研究裡面不僅僅是找跟參考基因組不一樣的位點,就是所謂的變異位點而已。

腫瘤外顯子實驗設計裡面通常是對一個病人既測序其腫瘤組織又測序其正常組織(癌旁或者血液),這樣的話,分析流程裡面就需要分別獨立比對到參考基因組,然後篩選出那些出現在腫瘤組織裡面卻並沒有出現在同一個病人組織裡面的那些突變,就是我們所說的體細胞突變。雖然,目前我的B站74小時視頻並沒有腫瘤外顯子視頻教學課程,但是已有的WES視頻教學教程,加上我這幾年在生信技能樹陸陸續續寫的腫瘤相關教程,還有菜鳥團的腫瘤外顯子數據處理系列教程,目前整理到了https://www.yuque.com/biotrainee/wes 知識庫,已經足夠大家學會啦。為此,我奉上習題一套,大家如果做完這個小作業沒有問題就說明大家掌握了基礎的腫瘤外顯子分析流程了哦。

step1:讀文獻

文章:A Targetable EGFR-Dependent Tumor-Initiating Program in Breast Cancer

自行搜索了解一些背景知識: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EGFR inhibition by gefitinib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 (PDXs)

Deep single-cell RNAsequencing of 3,500 cells

主要是關注實驗設計

作者製作了一批TNBCs (成功率15/18)的PDX模型,然後用這些模型來測試其對 EGFR inhibitor gefitinib 敏感情況。前人報導該藥物在TNBC病人裡面有效率是38.7%,與他們的實驗想符合(6/18), 但是其中有一個人的反映比較特殊,就是 GCRC1735一個70歲的老奶奶,該藥物治療效果出奇的好。 所以就對這個老奶奶的腫瘤組織進行一系列的NGS探索。基因檢測表明該老奶奶有一個 pathogenic BRCA1 mutation (p.C1225Sfs) 和a somatic TP53 alteration (p.R249T) ,而EGFR基因上面既沒有突變也沒有拷貝數變異,EGFR 這個通路相關的基因也沒有太大的異常。

step2:查看測序數據

數據都在SRA資料庫裡面, https://trace.ncbi.nlm.nih.gov/Traces/study/?acc=SRP100090  (bulk的外顯子和轉錄組測序),我們這個題目僅僅是關心腫瘤外顯子數據,如下:

 

在SRA資料庫下載比較慢,建議直接去EBI資料庫搜索並且下載即可。

step3:構建腫瘤外顯子流程環境

主要是相關軟體和資料庫,其中軟體可以conda進行管理,GATK建議最新版,資料庫的話,下載會非常耗費時間。建議大家自行看視頻,慢慢學咯:https://space.bilibili.com/338686099/channel/detail?cid=94251

step4:跑SNV和CNV流程

基本上參考我們菜鳥團的腫瘤外顯子數據處理系列教程即可,可以在https://www.yuque.com/biotrainee/wes 知識庫查看,或者看下面的目錄:

step5:重複出來SNV表格和IGV截圖

文章附件有SNV列表,如下:

 

然後其中一個IGV截圖需要大家復現:

 step6:看具體區域的CNV情況

同樣的,查看指定區域的CNV情況,如下:

 step7:SNV和CNV的基因列表和EGFR通路基因取交集

如下所示:

 step8:腫瘤組織的SNV和PDX模型的SNV的VAF散點圖

在文章附件裡面有SNV列表,所以可以直接導入R裡面自行繪製散點圖,如下:

 

當然了,我們的作業是要求大家自行下載fq測序數據後走腫瘤外顯子流程,然後對自己得到的SNV列表進行繪製上面的腫瘤組織的SNV和PDX模型的SNV的VAF散點圖!

如果你獨立完成了作業,可以發你的筆記到我郵箱(jmzeng1314@163.com),如果你也對學徒培養感興趣,想在我們的指導下完成腫瘤外顯子等NGS數據分析,可以先看看我是如何培養學徒的:

當然了,學徒培養看緣分!(閱讀原文是我們昨天在生信菜鳥團推出的語雀知識庫哦)

不點讚也不打賞,為什麼呢?

相關焦點

  • 外顯子基因為什麼保守?《Nature Genetics》出新答案了!
    基因的基本結構分外顯子和內含子,比較不同物種的基因發現外顯子序列通常是保守的,而內含子序列則很少保守。外顯子的種間差異不大,換句話說,人和老鼠、線蟲的外顯子基因都很相似。這種相似性的科學解釋是,外顯子是生物體生存的關鍵區域,這部分區域的許多變異都會導致死亡表型,所以未存於世。內含子由於沒有選擇壓力,因此比外顯子的進化快得多。
  • 非小細胞肺癌MET靶向進展之Tepotinib_MET 14外顯子跳躍突變_Tepo...
    1.原發驅動基因異常:MET 14外顯子跳躍突變MET 14外顯子跳躍突變可導致MET近膜結構域發生缺失,而上述結構域包含Y1003 CBL(E3泛素連接酶)的結合位點;由此導致MET泛素化受損,MET周轉率降低,信號傳導增強,是原發的腫瘤驅動基因異常。
  • PNAS:外顯子變異檢測——全基因組測序比全外顯子測序更強大
    2015年4月7日訊 /生物谷BIOON/ --目前,全外顯子測序和全基因組測序技術在遺傳分析和發現導致疾病發生的潛在基因突變方面應用越來越廣泛
  • 外顯子、內含子、mRNA、CDS、ORF區別
    基因DNA分為編碼區和非編碼區,編碼區包含外顯子和內含子,一般非編碼區具有基因表達的調控功能,如啟動子在非編碼區。編碼區則轉錄為mRNA並最終翻譯成蛋白質。外顯子和內含子都被轉錄到mRNA前體hnRNA中,當hnRNA進行剪接變為成熟的mRNA時,內含子被切除,而外顯子保留。
  • JAMIA:新工具深入挖掘外顯子測序結果 幫助找到最佳癌症治療藥物
    2016年4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在國際學術期刊JAMIA上發表了一項癌症研究,他們開發了一種新工具能夠幫助進行腫瘤細胞全外顯子測序原始數據解讀,隨後根據癌細胞的特定基因圖譜找到FDA批准的靶向治療藥物。
  • ...劑tepotinib獲美國FDA突破性藥物資格,治療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
    2019年09月12日/生物谷BIOON/--德國製藥巨頭默克(Merck KGaA)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其靶向抗癌藥——口服MET抑制劑tepotinib突破性藥物資格(BTD),用於治療接受含鉑化療後病情進展、攜帶MET基因第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MET exon14-skipping)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 Tepotinib治療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療效確切
    Tepotinib治療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療效確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 13:24:10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Paul K.
  • 默克tepotinib:全球首個MET抑制劑,治療MET外顯子14跳躍...
    2020年09月07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評估默克(Merck KGaA)靶向抗癌藥tepotinib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CLC)關鍵單臂II期VISION研究(NCT02864992)的陽性結果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
  • ...tinib:全球首個MET抑制劑,治療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患者療效強勁!
    2020年09月07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評估默克(Merck KGaA)靶向抗癌藥tepotinib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CLC)關鍵單臂II期VISION研究(NCT02864992)的陽性結果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
  • PBJ趙開軍團隊發現植物基因外顯子跳躍剪接機制並創製香型水稻
    如果成熟的mRNA缺少某個(些)外顯子,則稱為外顯子跳躍剪接(exon skipping)。前人研究表明,基因內含子的末端鹼基缺失或替換,可引起哺乳動物基因外顯子跳躍剪接,然而在植物中尚未發現外顯子跳躍剪接現象。
  • 安捷倫科技推出外顯子基因晶片,擴展基因表達分析市場
    安捷倫科技推出外顯子基因晶片,擴展基因表達分析市場     2010 年 11 月 3 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宣布推出基於 SurePrint
  • 肺癌精準治療的新靶標——MET 14 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檢測
    在所有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MET 14 號外顯子跳躍突變(exon 14 skipping,exon14Δ)率為 3% ~ 4%,而在惡性程度高、預後極差的肺肉瘤樣癌(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PSC)中,其突變率更是高達 4.9% ~ 31.8%[1]。
  • 外顯子測序、SNP和RNA測序,哪一種才是最好的檢測手段?也許你都想錯了!
    近日,一項前瞻性研究結果顯示,多種檢測技術結合使用,可以為多數患有實體瘤的成年人患者提供個性化腫瘤治療或預測信息。在最新一期Genome Medicine雜誌中,西奈山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文描述了,將外顯子測序、SNP晶片基因分析和RNA測序結合使用,為46名癌症患者尋找個性化癌症治療方案。這些患者患有的癌症包括乳腺癌、結腸直腸癌、甲狀腺癌以及其他實體腫瘤類型。該研究小組根據新方法鑑定出的遺傳變異信息,為42名病人(91%)提供了治療建議,其中4名患者接受治療病情得到顯著改變。
  • PNAS:利用反義寡核苷酸誘導外顯子跳讀有望治療腎臟疾病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英國紐卡斯爾大學遺傳醫學研究所的John Sayer教授及其同事們在細胞模型和小鼠模型中,發現使用一條稱為反義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ASO)的DNA鏈可誘導患者細胞發生選擇性剪接,跳過CEP290基因中發生G1890*突變的外顯子41,這種方法稱為「外顯子跳讀(exon-skipping)」。
  • 全外顯子測序發現胰腺癌新治療靶點
    2015年4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對109名胰腺導管腺癌(PDA)病人進行了全外顯子測序
  • 腫瘤藥物資訊:非小細胞肺癌的一二三四代EGFR-TKI靶向藥
    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SCL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約80%為NSCLC。早期非小細胞肺癌可以通過手術治療,但由於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多數患者初診時已是中晚期,只能以藥物治療為主。當EGFR基因上外顯子18、19、20、21中發生突變,特別是外顯子19、21發生突變時,會造成腫瘤細胞無限增殖。這種現象過去稱為驅動基因活化突變,現在叫做基因敏感突變。而靶向藥物特羅凱、易瑞沙、凱美納這些藥就是專門針對這一突變進行治療,顯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 中國之聲 | 21外顯子L858R點突變非小細胞肺癌,這樣治療或許療效更...
    中國之聲 | 21外顯子L858R點突變非小細胞肺癌,這樣治療或許療效更好
  • 當腫瘤也學會「百花齊放」,以精準著稱的靶向藥該如何破敵?
    而且,這些繼發性KIT突變主要聚集在兩個區域:ATP結合口袋(外顯子13和14)和活化環開關(外顯子17和18)[19]。 如前文所述,GIST患者對靶向KIT和PDGFRA的TKIs耐藥,背後主要原因還是基因突變導致的腫瘤異質性。
  • 腫瘤突變負荷(TMB)是個什麼東東
    因此,需要繼續尋求更好的ICI治療反應預測,其中一種新興的生物標誌物就是腫瘤突變負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 TMB)。  簡而言之,TMB是腫瘤內存在的突變數。由於許多使用該生物標記物的原始研究都是基於外顯子測序計算的,因此通常將其視為基因組(外顯子組)編碼區內存在的突變數。
  •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年度優秀課程作業展開幕
    清華新聞網12月15日電 為保障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水平提升,創造良好的教學交流機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自12月9日起,在學院美術館1-4號展廳舉辦2019-2020學年度優秀課程作業展。展覽將持續到12月22日,展覽期間還將進行優秀課程作業評選收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