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貨物返回艙返回時出現了什麼問題?這樣的「異常」不能算失敗

2020-10-18 科普大世界

2020年5月5日,我國長徵五號b型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然而5月6日下午,長徵五號發射上天的柔性充氣式貨運返回艙試驗艙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出現了異常,當時官方並未通報是怎麼回事,只說是返回艙返回時「出現異常」,那麼到底是出了什麼樣的問題?表現為什麼樣的「異常」呢?

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說一下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實驗艙到底是個什麼事物,可能很多朋友都是這兩天知道上面這個消息之後才第1次聽到這個名字,實際上它就是我國下一代的貨運飛船返回艙試驗艙段,每次主要是試驗的返回艙再入大氣層並降落地面的保護裝置,該裝置在進入大氣層之後會打開一個比艙段大很多的充氣外殼,又稱為充氣熱盾,位於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的底部,直徑在10米以上,可以減少其下墜速度,保護艙段不受大氣摩擦燒蝕,也會減輕它來自於地面或水面撞擊時的損害。

那麼這次的充氣式返回艙「出現異常」,問題大不大?故障出現在哪裡呢?雖然還沒有相關方面的專家給出明確回應,但是從「出現異常」這4個字來看也不是大問題。有人將下面這張圖片放到了網際網路上,稱是這次的柔性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的狀態,如果照片屬實的話,則說明是返回艙試驗段的返回姿態出了問題。

已有專業人士對此解釋稱是充氣式返回艙「在返回的過程中姿態控制出現了問題」,出現了翻滾現象,但落地後返回艙段的結構基本完整,不過其外表但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燒蝕現象。因此並不能說這次的返回艙降落試驗是完全失敗的,氣盾保護裝置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見「出現異常」表示出現了一些問題,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雖說不上是取得了成功,但也不能判定為任務失敗。

其實長五B火箭將這個東西發射上天,然後讓其返回,本身就是為了進行技術驗證,它是一種全新的返回艙降落保護裝置,好處是它能減少返回艙重量,降低發射和回收成本,並且可以重複利用,再使用時換一個「充氣護盾」就完了,但是該技術的實驗在全世界還沒有成功先例,我國是全球首次試驗這種裝置,據說美國和俄羅斯進行過類似的試驗也未成功。美國在這方面進行的真正試驗也要到2022年才會首次進行,這樣先進的技術也最需要實地檢驗才能發現問題並改正。

還有一點是,柔性返回艙試驗段降落目前還不是迫切需要的關鍵技術,因為它只是天舟號貨運飛船的一部分或者說是一個附加件,是需要貨運飛船上天或返回時才有使用的,而我國的下一代空間站還未發射上天,只有當新的空間站上天運行之後,在航天員乘坐新一代載人飛船上天進駐空間站後,貨運飛船才會往返天地之間運送貨物,這個時候才會用到這種柔性返回艙試驗艙,而我國要到2022年才會建成下一代空間站投入使用,很顯然,目前這種技術還不是迫切需要。

所以針對該技術的試驗也可以在之後進行,一旦實驗成功達到實用水平,那麼依靠這種全球領先的技術,我們將能以超低成本在空間站乃至月地之間來回運貨了。


參考資料:

《環球網》5月6日文章《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返回時出現異常》

相關焦點

  • 長徵5B貨物返回艙出現異常,疑似再入時燒毀
    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傳來的消息,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的進行首次試驗驗證的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5月6號,也就是今天進行的返回過程中,出現了異常,有關專家正在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不過好在此次出現異常的部分和飛船本身沒有一點點關係,懸著的心才稍微放下一點。
  • 漲知識|長五B搭載的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究竟是什麼?
    中科院之聲微信公號5月12日消息,5月6日,正當我們為長五B發射成功歡慶之時,中國載人航天突然宣布這樣一項異常:中國載人航天官網圖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進行首次試驗驗證的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6日在返回過程中出現異常,專家正在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的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實驗艙有何作用?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5月6日消息,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的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實驗艙返回過程中出現異常。5月5日18時,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隨後新聞發布會上,季啟明表示,為充分發揮首飛任務的綜合效益,火箭搭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以及10餘項實驗載荷。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於6日返回,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於8日返回。據悉,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是我國新型空間運輸飛行器的試驗器,本次任務將對充氣展開式返回飛行器軌道再入關鍵技術進行驗證。
  • 長五B搭載返回艙試驗艙出現異常!成功之路布滿荊棘,航天人加油
    新華社北京5月6日電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進行首次試驗驗證的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6日在返回過程中出現異常,專家正在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談完意義,接下來進入今天的正題沒為什麼說此次返回艙的異常大家不需要過度緊張呢。首先注意措詞,為何說是異常,異常不是失敗,這個大家一定要搞清楚!
  • 問答 | 中國航天黑科技:柔性充氣式貨運返回艙是什麼?
    ‍金鼠:希望大伊萬給講講這個柔性充氣式貨運返回艙,這貨用重返大氣層麼?靠開傘然後觸地前炸出氣墊?大伊萬:不是這麼一回事兒,這位讀者應該把長徵-5B的這個「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的返回程序搞反了,不是「先開傘」,爾後觸地之前彈開氣墊,靠氣墊著陸,而應該是「先彈開氣墊」,改變返回艙的彈道係數,增加風阻,接近地面後打開反推或直接著陸,沒有降落傘什麼事兒。
  • 最新捷報,新型載人飛船試驗船在軌正常,一掃貨運返回艙異常陰霾
    ,刪減了神舟飛船上的軌道艙,空間的增大,使得其可以擁有更大貨運能力,可以攜帶更多的設備並攜帶回更有價值的載荷。而與長五B同時升空的我國另一個試驗項目,即新型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則沒那麼順利。在6日下午,該實驗艙在返回過程中出現異常,專家目前正在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後續具體原因應該會對外公布。兩項試驗,兩種不同的結果,這說明航天事業存在極大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同時也說明驗證新技術充滿挑戰。
  • 載人飛船返回,空間站大幕開啟!俄8年宰了美270億,我國該如何收費
    今天12時2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控制試驗船完成返回制動。13時33分,返回艙成功分離。13時49分,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整個大的任務可以說是十分完美,但如果非要找出一些瑕疵,那就是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出現異常。說到這裡,大家千萬不要緊張,首先注意措詞,為何說是異常,異常不是失敗,這個大家一定要搞清楚!
  • 全球僅美國一家看懂了,中國載貨艙即使返回失敗,卻首次趕超美俄
    圖為載貨艙再入大氣層模擬圖近日,中國航天可謂捷報連連,不僅長徵5B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而且載人飛船也很完美地完成了任務,但美中不足的是,在新型柔性充氣式返回載貨艙的試驗中出現了一點小的問題,不過載貨艙返回雖然失敗了,但卻是在該技術上首次趕超美俄的例子,也正是中國載貨艙即使返回失敗後,美國人為何卻十分擔心的主要原因,可以說,對於這次不算完美的技術驗證及其意義,全球僅美國一家看懂了。
  • 長徵5B火箭發射升空,載貨艙返回雖然失敗,美國人為何卻十分擔心
    圖為載貨艙再入大氣層模擬圖 近日,中國航天可謂捷報連連,不僅長徵5B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而且載人飛船也很完美地完成了任務,但美中不足的是,在新型柔性充氣式返回載貨艙的試驗中出現了一點小的問題
  • 剛剛,新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這樣的著陸方式適用於登月嗎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在2020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首次飛行任務中,成功將重達20多噸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上了地球軌道。經過2天多的在軌飛行,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2020年5月8日下午順利返回了地面。
  • 神舟十號發射失敗預案:漁網回收墜海返回艙
    發現「返回艙」船側攔截臂將「返回艙」收入網中龍門吊吊起「返回艙」成功回收北海救助局供圖  今年6月11日17時38分,「神舟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他們的任務很明確:一旦「神舟十號」發射失敗,載有航天員的返回艙墜落入海,這支隊伍需要在第一時間找到返回艙,進行打撈,快速有效地救援航天員。  他們是由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部署在相應海域上的海上應急保障隊伍。自2000年以來,交通運輸部救撈系統已經圓滿完成了「神舟二號」到「神舟十號」的系列海上應急救援保障任務。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返回艙凱旋歸來,技術領先收穫多多
    據央視等媒體報導: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艙成功著陸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新飛船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2020年5月5日,我國長徵五號B型火箭發射上天並取得圓滿成功,其載荷主要是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一個柔性空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兩者進入一定軌道後,負責於5月6日下午返回地球,但是返回過程中「出現異常」,說明該裝置和技術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 新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上面竟用了神舟十一號上的「老設備」
    相比於神舟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有哪些不同之處?技術含量體現在哪兒?看點一:東風著陸場你注意到了嗎?無論是之前的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還是今天的新飛船試驗船,預定著陸地點都是東風著陸場。而神舟系列飛船的著陸地位於內蒙古的四子王旗,兩地相隔千裡。
  • 飛船載人艙試驗很成功,載貨艙雖有異常但技術領先美俄
    第六是群傘氣動減速和氣囊著陸緩衝技術,讓返回艙安全平穩落地。最後是在軌數據獲取系統,該系統可以把飛船飛行時各項關鍵數據收集並且實時傳輸,為飛船下一步的測試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數據資料。(返回艙再入返回模擬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此次運載火箭和載人飛船表現的都相當完美,但是依然載貨艙的試驗卻出了一點問題。其專業名稱為&34;,為了便於稱呼下文稱之為&34;。
  • 日本攜帶「龍宮」巖石樣本的太空艙已返回地球
    據外媒報導,一艘載有小行星「龍宮(Ryugu)」大量巖石的日本太空艙已經返回地球,具體地說,是在南澳大利亞的Woomera附近。據BBC報導,相機捕捉到太空艙在跳傘降落地面前穿越天空的畫面。隨後在UTC 12月5日19時47分在向負責追蹤工作的一架直升機傳輸信標信號後被發現。
  • 東北歷史:神舟飛船返回艙,為啥藏身長春?
    神舟飛船返回艙什麼是神舟飛船返回艙呢?也就是是航天員往返太空時乘坐的艙段,為密閉結構,前端有艙門。一個國家的強大,與航天科技的發展是分不開的。當航天員遨遊天際的時候,會讓很多中國人頓生自豪感。在中國的航天事業中,神州一、二、三、四號發生後,是沒有載人的,而神州五號才真正載人,飛翔太空。
  • 新載人飛船返回艙黑匣子公開!海外網友:中國航天實力已超乎想像
    圖為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2020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搭載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成功進入預定軌道。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返回艙內蒙著陸時,砸到人後,怎麼處理?
    這一消息傳來後網友們議論紛紛,眼看成功在即,但假如嫦娥五號降落時出現意外,落地時砸到人或者牛羊可怎麼辦?甚至有朋友問萬一被砸到會不會有賠付?賠付多少合適呢?對此你怎麼看?科學家為嫦娥五號所擇降落點四子王旗,位於人煙稀少的內蒙古地區,內蒙古雖然人口密度小,但人和牛羊加起來也不算少
  • 「神舟」五號飛船返回艙
    在國家博物館的「復興之路」基本陳列中,有這樣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展區———「飛天攬月——實現中華民族千年夢想」。這個展區以館藏的「神五」「神六」的珍貴文物來表現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新中國的航天工業起步於1956年,迄今已經達到了相當的規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