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人員利用器官晶片技術模擬新冠病毒感染誘發肺損傷和免疫反應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官方網站截圖中新網昆明1月13日電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官方網站13日發布消息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秦建華研究員團隊與該所鄭永唐研究員團隊合作,利用器官晶片技術建立一種體外肺器官微生理系統,模擬新冠病毒感染人體導致的肺組織損傷和免疫反應等,為新冠病毒致病機制研究和快速藥物評價等提供新策略和新技術。
-
間充質幹細胞技術治療脊髓損傷再添新進展
以幹細胞為核心的再生醫學技術,不是偽科學也不是神乎其神的生物科技,是指利用生物學及工程學的理論方法創造丟失或功能損害的組織和器官,使其具備正常組織和器官的機構和功能,被稱為「萬能細胞」的幹細胞療法是再生醫學的核心之一
-
細胞在肺的生理穩態和損傷修復中的作用
該研究利用遺傳譜系示蹤技術揭示了c-kit+幹細胞在肺的生理穩態和損傷修復過程中的作用。 c-kit+細胞被認為是心臟和肺損傷修復過程中的幹細胞來源,近幾年的實驗研究證明該細胞具有多能性,能夠分化成心臟和肺中的多種細胞類型。
-
晶片技術大揭秘 人體晶片未來將何去何從
【PConline 雜談】我們前段時間報導了一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一種人體生物「心臟晶片」的新聞,我們試想一下,隨著現在醫學水平的進步,在醫學層面能夠藉助高科技晶片以及高性能計算等技術來為人體植入,從而獲得的數據為我們的健康提供理論依據,這種假設已經成為可能。
-
《自然》:重大突破,科學家首次實現慢阻肺損傷肺組織的再生
今天《自然》雜誌的最新研究,對COPD患者絕對是一個好消息:德國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COPD治療的新靶點——淋巴毒素-β受體(LTβR),抑制這一通路能夠有效恢復COPD中被阻斷的肺組織再生,有望實現治癒COPD的目標[3]!
-
全新「生物晶片」:用晶片再造一個你
至少對於醫生來說,這是個不錯的創新,因為它可以幫助醫生識別出快速治癒你的方法,患者也不用再經歷痛苦的「試錯治療」過程,而且還可以減輕目前醫療系統的負擔。生物晶片現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正在探索這一領域。他們嘗試在一塊小晶片上面「培育」人類器官組織,如心臟和肺。
-
浙大二院呼吸團隊找到吸菸導致慢阻肺元兇,為慢阻肺研究及治療開闢...
吸菸時短短幾分鐘在肺部產生的某類損傷物質,可能被肺部一種特殊的記憶性T細胞牢牢記住,並長達幾十年,長期吸菸最終可能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一種俗稱「慢阻肺」或者「老慢支」的疾病的發生。「因為慢阻肺的發病機制一直不清楚。長期以來,臨床上治療慢阻肺的主要藥物是支氣管擴張劑聯合吸入激素,但是這些藥物只能緩解患者的症狀,而不能從發病機制上根治慢阻肺。」長期致力於慢阻肺等慢性氣道疾病臨床診治與基礎研究的沈華浩說,「擒賊先擒王,抓住元兇,才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新突破】中科院秦建華等人利用器官晶片和活病毒建立人源性新冠...
目前新冠肺炎治療仍缺少特效藥物。儘管目前已有平板細胞、類器官和動物模型研究新冠病毒,但這些模型在不同程度上仍有一定局限,尚缺少器官特異性組織界面和人體免疫細胞等器官微環境重要因素。因此,建立能有效反映人體對新冠病毒感染響應的人源性感染模型,對於加快新冠病毒致病機理研究和藥物研發進程等具有重要意義。
-
蘿蔔硫素有望用於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月13日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結果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基於非類固醇物質蘿蔔硫素的療法,用於增強肺的先天性免疫防禦並減少炎症,從而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
前沿:幹細胞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進展|內源性幹細胞|幹細胞...
菸草煙霧的反覆作用可引起炎性細胞的聚集、活化和炎性介質的產生、使體內氧化損傷、直接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發生。因此,迫切需要研究針對COPD新的治療方法以解決此難題。肺是由40多種不同的分化類型細胞組成的複雜器官,不同的祖細胞群位於成年人類肺的不同解剖區域(例如肺上皮幹細胞)。通過動物模型實驗及臨床試驗發現,組織特異性幹細胞和骨髓來源幹細胞能夠促進受損傷的肺再生新的肺組織。這提示我們,通過給予外源性幹/祖細胞或激活內源性幹/祖細胞來達到治療COPD的目的,是一種新的可行的治療方案。
-
滬科學家最新研究:肺多能幹細胞「跨界」參與肺臟再生
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周斌研究組最新研究證實,在人體中存在一種參與肺臟再生的肺多能幹細胞,它可以「按需分化」,完成肺臟內部的「跨界維修」。相關成果北京時間2月19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 肺泡是肺部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部位,也是肺的功能單位。
-
新冠患者出院肺功能無損傷!成果創國際首次,武漢科學家登Science子刊
近日,華中師範大學人工智慧教育學部1995級校友周欣及其科研團隊聯合多家單位,實現了新冠出院患者的肺功能損傷無創評估,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
-
機器人輔助與胸腔鏡輔助右肺上葉切除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回顧性
機器人輔助與胸腔鏡輔助右肺上葉切除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回顧性隊列研究.目前,外科手術仍是治療早期肺癌的首選方法,肺葉切除+淋巴結清掃作為可手術 NSCLC 患者的推薦治療方法,其腫瘤學療效已得到證實[2]。隨著外科學進入「微創-精準」的新階段,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在全世界範圍內的胸外科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其治療早期 NSCLC 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被證實。
-
同濟醫院王從義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為治療肺纖維化提供新路徑
12月4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王從義教授團隊原創性研究成果「甲基化CpG結合蛋白 2(MBD2)通過降低巨噬細胞的M2型活化進而抑制肺纖維化的發病」在線發表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Science Advances》。
-
多篇文章解讀DNA損傷領域重要研究成果
我們都知道,機體DNA損傷如果得不到及時修復就會引發一系列健康危害,比如癌症或衰老等,近年來科學家們在DNA損傷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中,小編整理了相關研究報告,分享給大家!
-
新聞背景:氯氣的毒性及自救方法
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在常溫下,氯氣是一種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和有毒的氣體,具有強氧化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被用作化學武器。 氯氣被吸入人體後,會與體內呼吸道等處黏膜上的水發生化學反應,損害氣管、支氣管、細支氣管和肺泡等器官,導致上呼吸道黏膜性水腫、肺炎等症狀和疾病。
-
幹細胞治療肺纖維化新藥研發啟動
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行業專家、企業家及科技工作者,圍繞推動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應用、推動打造國家幹細胞產業創新中心、產學研醫深度融合及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協會會長、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院長陳海佳作了大會主旨報告。
-
多器官微流控晶片技術及其應用
基於微流控晶片技術的人體器官晶片(Human organs-on-chips)近幾年來發展迅速,已經實現肺、腎、腸、肝、心臟、血管、皮膚、大腦、骨骼、乳腺、脾臟、血腦屏障、氣血屏障等晶片的構建,通過與細胞生物學、工程學和生物材料等多種學科的方法相結合,體外模擬多種活體細胞、組織器官微環境,反映人體組織器官的主要結構和功能特徵。
-
美科學家嘗試以氣泡和超音波治療腦部疾病
美科學家嘗試以氣泡和超音波治療腦部疾病 2002年8月2日10: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8月2日消息:美國科學家正以新奇的技術測試氣泡和超音波
-
義大利醫學博士談幹細胞在肺纖維化的前沿應用
5月26日,一項新的研究由《幹細胞轉化醫學》發表,義大利布雷西亞尤金尼亞·門尼研究中心(CREM)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小組首次展示了從人羊膜收集的幹細胞如何能夠減緩肺纖維化中疤痕的進展。這項臨床研究可以為肺部致命疾病找到新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