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魚餵孔雀石綠 兩養殖戶被罰58萬還坐牢!

2020-11-30 騰訊網

為起到保活保鮮的作用,興化兩個體養殖戶在養魚過程中,違法使用孔雀石綠。昨天記者從興化人民法院獲悉,因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近日興化人馮某某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處罰金33萬元,姚某某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處罰金25萬元。

被告人馮某某,女,今年49歲;被告人姚某某,男,今年47歲,都是興化人。經法院審理查明,2017年4月份、2017年8月份,被告人馮某某、姚某某明知在魚塘養殖過程中不能使用孔雀石綠,仍然在其共同經營的位於興化市某鄉的魚塘中,添加孔雀石綠各1次。今年4月,經水產部門清塘,兩人經營的魚塘內各類魚共計64538斤。經鑑定,兩名被告人共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價值人民幣286329.3元(不包含雜魚)。案發後,被告人馮某某、姚某某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法院認為,被告人馮某某、姚某某在生產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情節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且系共同犯罪。被告人姚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從犯。案發後,兩人有自首情節,依法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法院遂作出上述判決。

另據介紹,孔雀石綠是一種帶有金屬光澤的綠色結晶體,溶液呈藍綠色,肉眼很難辨別。孔雀石綠作為添加劑主要是為魚類保活保鮮,但進入人體後其代謝產物具有高毒素、高殘留、致癌、致畸、致突變等副作用,在人體殘留時間長,對人體的危害是積蓄式的。有的人雖然攝入量不多,不會有明顯的中毒症狀,但當體內孔雀石綠積蓄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發各種疾病。

(揚子晚報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5斤黃顙魚賣了337元,這個超市被罰12.5萬元!因為查出了孔雀石綠
    19.5斤黃顙魚賣了337元,這個超市被罰12.5萬元!19.5斤黃顙魚賣了337元,這個超市被罰12.5萬元!因為查出了孔雀石綠!別再用了,給你我一條生路!今天跟水產有關的一個新聞被到處轉發,江西永輝超市有限公司銅鑼灣廣場店銷售的黃顙魚,因為檢出含有孔雀石綠被罰了12.5萬。
  • 深圳「查孔」致淡水魚斷貨,盤點孔雀石綠殘留的N種可能
    但是,自從該市場5名魚老闆被公安部門刑拘後,許多商戶經營變得小心翼翼,布吉海鮮市場淡水魚銷量減了不少。「現在誰願意賣孔雀石綠有毒魚呀?誰想判刑坐牢啊?」一些商戶如是說。    有些商戶也表示,政府部門不但要檢測商戶賣的問題魚,同時要提高商戶經營安全責任意識,通過各種科技措施幫忙商戶一起抵制孔雀石綠魚,這樣商戶才有積極性共同承擔食品安全責任。
  • 魚販用致癌物孔雀石綠預防魚病 農業部高度關注
    顧某還告訴記者,在他們那裡只要是養魚的就少不了要用孔雀石綠,「國家雖然不讓用,但人們都在偷著用」。  據柳林水產品批發市場過磅人員介紹,每天從湖北發到這裡的魚有1萬公斤左右。這些魚大多是草魚,來自湖北省仙桃、洪湖以及襄樊等地區。
  • 賣的魚裡含孔雀石綠? 三招教你鑑別
    &nbsp  實驗原理:魚體內如含有孔雀石綠,提取部分組織就能洗脫出藍綠色液體,隨後將藍綠色可疑液體與快檢試劑發生顯色反應,以此來判斷是否含有孔雀石綠。&nbsp  實驗步驟&nbsp  1.
  • 魚體檢出孔雀石綠 嫌疑人"以為查不出來"
    然而,多年來,在水產養殖業,被明令封殺的孔雀石綠並未絕跡,僅2015年全國範圍內違法使用孔雀石綠就被屢次曝光,被檢測出含有超標孔雀石綠的魚類除昂公魚外,還有黑魚、鱸魚、鯰魚、鱖魚、鯉魚、鴉片魚、草魚7種餐桌上常見的魚類。   經常州警方調查,王澤水產批發部的240公斤有毒昂公魚,來自浙江省湖州市養殖戶張前林的養殖場。
  • 多批次魚查出服「禁藥」 孔雀石綠為何屢禁不止?
    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購買孔雀石綠「無門檻」,任何人都可以買來用在各種水產養殖中。  A  孔雀石綠屢禁不止  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的公告,本次共抽檢鮮活水產品808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69批次,其中孔雀石綠不合格水產品46批次,佔不合格總數近七成。
  • 魚塘抽檢未發現孔雀石綠 市民可放心吃魚(圖)
    養殖戶排隊等候檢驗孔雀石綠  孔雀石綠是一種帶有金屬光澤的綠色結晶體,又名鹼性綠、孔雀綠,易溶於水,溶液呈藍綠色,其中的成分———三苯甲烷具有高毒、高殘留及「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即在給魚治病的同時會高度殘留於魚肉中,是一把「雙刃劍」。為此,我國於2002年已明令在水產品養殖中禁用。
  • 為何孔雀石綠屢禁不止?
    筆者採訪了幾位業內人士,整理如下: 鱖魚繁育目前還是以家庭作坊式為主,為提高苗種成活率,減少病害發生,不少繁殖場在小苗階段就已經開始大量使用孔雀石綠; 鱖魚目前95%以上是以活魚為餌料,養一斤鱖魚需要消耗4-7斤活魚,鱖魚的餌料魚以麥鯪、土鯪、泰鯪、巴西雕、鯿魚等品種為主,而這些魚在養殖過程中也有養殖戶違規使用孔雀石綠的現象,有孔雀石綠藥殘的活餌被鱖魚大量攝入
  • 廣州一市場大面積停售桂花魚 此前檢出孔雀石綠
    收魚的商販有了心理陰影,曾經一度談「綠」色變,拒收養殖戶塘中的桂花魚。實際上,目前桂花魚存塘量不足一成,均為去年4、5月份放苗,存留至今的均是大規格魚。因此,孔雀石綠超標引起的桂花魚滯銷並未對養殖戶的經濟效益產生實質影響。然而,「桂花魚不讓賣」的傳聞迅速在坊間傳開,讓手中仍有餘貨的養殖戶感到揪心。
  • 這些脆肉鯇、黃骨魚均檢出孔雀石綠,真心難以下咽!
    脆肉鯇產於中山市長江水庫,是利用水庫的礦泉水,餵精飼料,運用活水密集養殖法養育成的名特水產品,因其肉質結實、清爽、脆口而得名。黃骨魚更是人們食用率超高的一種魚類,經過烹飪之後也是非常美味。但最近,廣東省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通告,這兩種魚都被檢出了大問題,咱們一起來看看。
  • 多寶魚禁售後孔雀石綠存在偷用隱患
    禁用有限  孔雀石綠仍可用於觀賞魚  「孔雀石綠近年已有替代品,譬如硫醚沙星和亞甲基蘭。」姚餘澤告訴記者,他目前服務於江蘇揚州的一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微生態製劑和魚藥銷售,根據他掌握的魚藥銷售情況來看,近兩年已經很少有人用孔雀石綠。
  • 魚塘內獸藥濫用違禁藥私用 養殖戶:從不吃自養的魚
    據他講,養殖戶們最怕的就是魚生病,這時大量的殺菌劑、消毒劑、抗生素就一齊上陣。比如,今年夏天,陳明的數萬尾魚兒身上長了紅斑,還會爛鰓。最後,他在塘沽一家水產技術服務中心買來恩諾沙星等獸藥,伴著魚飼料一遍遍撒下去。沒出幾日,魚苗又活泛起來。  至於病癒的魚會不會有藥物殘留,陳明不那麼清楚。
  • 孔雀石綠屢禁不止隨處可買 市場監管存在漏洞
    據了解,廣東既是水產養殖大省也是水產消費大省,廣東人幾乎天天要吃魚。羊城晚報記者歸納整理近兩年省食藥監局公布的水產品抽檢數據發現,孔雀石綠問題屢禁不止,廣東市場上出售的鯇魚、桂花魚、鯽魚、銀鱸魚、黃骨魚、鯰魚、海邊魚中均檢出過孔雀石綠,其中黃骨魚檢出次數較多。
  • 你以為吃魚就安全嗎,那你知道「孔雀石綠」嗎?
    引言 魚是日常生活中常見食材,因為其價格適中,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深受大家喜愛,可是市面上卻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毒魚」也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孔雀石綠魚」。
  • 魚裡藏著「孔雀石綠」
    英國食品標準局發布消息說,孔雀石綠是一種對人體有極大副作用的化學製劑,任何魚類都不允許含有此類物質,並且這種化學物質不應該出現在任何食品中。國內  相繼出現孔雀石綠  就在許多消費者還認為只有鮭魚才含有這種成分時,隨之出現在國內的報導讓許多愛吃魚的人感到驚心。有媒體調查後發現,在我國很多地方,尤其是河南、湖北等地的水產養殖業和水產品販運中,孔雀石綠仍在被普遍使用。
  • 魚中又檢出有毒物孔雀石綠,5招教你快速識別這種有毒魚
    近日,天津市場上銷售的一款黑魚和一款鯉魚被檢出禁用獸藥孔雀石綠。該藥之所以被禁止用於魚等食用動物養殖和保鮮中,是因其毒性太高,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據悉,在魚類水產品中檢出禁用高毒物質孔雀石綠已不是第一次,以後還可能會發生。
  • 山東:5批次水產品檢出孔雀石綠
    中國消費者報濟南訊(記者 尹訓銀)6月7日,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對食品流通和餐飲環節對水產品進行的專項抽檢結果,共發現6批次樣品不合格,其中5批次不合格項目為檢出孔雀石綠。根據山東省畜禽水產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獸藥殘留超標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和山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安排,山東省食藥監局近期在食品流通和餐飲環節對水產品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檢。
  • 漁業局:順德桂花魚未發現孔雀石綠殘留
    繼「羅非魚種苗藥殘超標」、「多寶魚事件」之後,近日香港桂花魚又查出使用違禁藥物孔雀石綠。水產品藥殘為何頻頻超標?我省水產品是否安全?  昨日(28日),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有關負責人回應說,在27日對順德水產養殖場(包括涉案的順德某養殖場)水產品進行了緊急抽檢,共抽查6種類型共15個樣本,未發現孔雀石綠殘留。
  • 曝長沙有人「孔雀石綠」餵魚 死魚能復活泛藍綠色
    原標題:魚死還能復活,全身泛藍綠色,你敢吃嗎?!原因竟是......加了它! 最近,有媒體爆出,北京、天津等地餵魚的一些養殖戶違規用藥,不但造成水體汙染,部分活魚還被檢出含有「孔雀石綠」這樣的有毒化學物質。隨後,國家食藥總局發布消息,將在全國大中城市開展水產專項檢查。那麼,長沙市場淡水活魚的安全狀況怎樣?
  • 禁了十幾年都控制不住的孔雀石綠,在觀賞魚界太受歡迎
    孔雀石綠就是其中一種圖片來源丨Unsplash攝影丨marlonlara1孔雀石綠不含孔雀石,它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學名叫:三苯甲烷,有毒,能殺菌,治療寄生蟲也很有效,現在還沒聽說魚使用後又什麼不良反應,人吃了有可能致癌。